从“硅谷银行”暴雷说起

发布于: 雪球转发:63回复:88喜欢:40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钱庄的正义”与“银行股的价值”》,谈到银行危机的根源,以及现代银行制度最终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分别是谁。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因为我们很容易把“习惯”误当做“常识”。

今天旧话重提,我并没有新的观点。只不过,当前的场景下,也许会有更多人愿意摆脱“习惯”的约束,认真思索一下这个问题。

以下是正文:


===========

我的小说《木叶青玄》里有一个关于钱庄(银行)的设定:在一个“帝国崩解,门派林立”的架空世界背景下,经过几百年的商业竞争,最终天下最大的一家钱庄,叫通汇钱庄。名字不重要,重点在于,这是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永不放贷”的钱庄。

以下一段,是老家主决定“分家”后,对储户们所说的话:

丰临城,丰临商会。

一次例行公事的“月议”结束后,刚刚开始衰老的“薛瑞”,当真表现得如一个老人一般,没头没尾、自说自话地叙起了家常:

“我薛家的祖辈,做‘钱庄’生意的第一日起,就立下规矩——永不‘放贷’。什么‘天下第一大钱庄’,说穿了,我们就是‘看库房的’。只不过‘库房’中存的是金银而已。‘通汇钱庄’能有今日的体量,凭得就是‘薛家’一代人接着一代人,老老实实地‘看库房’,从不惦记将‘库房里的金银’拿出去做生意。

七百年前,天河以南有‘九大钱庄’,后来变成‘四大’,最终独剩一家。并非‘薛家’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或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人,我们就是‘不偷东西’而已。

十二年前那场旱灾,‘北边库房’破了个天大的窟窿,也可以说,就是被老天爷伸手捅了个窟窿。即便那一次,我们也是用‘薛家’几百年积攒下的老底把窟窿填上的,没碰过‘南边库房’里半两银子。

哈哈,人老了就是话多。其实不用我说,诸位自然明白:只要我们不拿‘库房里的金银’放贷,‘现银’对比‘银票’的总数,就绝不会乱。所谓分家,不过是从此以后:南、北两边的钱庄,按月‘轧差、补欠’。算不上什么技术活儿。一块豆腐,如果是干净的,你从任何一处把它切开,它都是干净的。”

问:以上一段,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不偷东西。

通汇钱庄的老板“薛瑞”认为,钱庄将储户的钱拿去放贷,是一种“偷窃”行为。

这就引发了几个问题:

一、不放贷,钱庄怎么赚钱?

二、不放贷,经济怎么活跃?

三、为什么现代社会,找不到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银行?

我们一个一个讨论。

一、不放贷,钱庄怎么赚钱?

这个答案很简单,正如上文中的薛老板所说,银行的原初,是“仓库”。仓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什么?当然是“保管费”。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位储户,选择将钱存在“通汇钱庄”,不光没有利息,你每年还要付钱给钱庄。钱越存越少。

同理,你有一万桶石油,存在仓库里,每年要付保管费。如果你自己没能力用这一万桶石油赚钱的话,就这么一直存着,经年日久,总有一天你欠的保管费会超过石油的总价。到那个时候,一万桶石油就归仓储公司所有。

当然,除了仓储之外,钱庄还有另一个收入来源,就是“异地存兑”的收费。“异地存兑”的成本在“信息化时代”被极大压低。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暂略。

二、不放贷,经济怎么活跃?

一个“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钱庄,是不可能用储户的钱去放贷的(往外借出一个铜板,准备金率就不是100%)。但这不代表整个社会没有借贷行为。如果“钱庄”没资格用“储户”的钱放贷,那么,谁有资格用储户的钱放贷?当然是储户自己了。

钱的主人决定用途,钱的主人享受收益,钱的主人承担风险。看仓库的,就只是看仓库的。看仓库的,就只收保管费。至于仓库里的“货”该怎么用,库管员,请你闭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存”、“贷”这两个字被捏合到了一起,仿佛成了一个词。听得久了,好像还挺和谐。其实上,存和贷,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它们原本是分离的,也理应是分离的。

当然,“放贷”是个技术活儿。储户自己可能做不好,可能想找代理人。但这与钱庄的“100%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任何冲突。

储户A,将自己的钱借给了商人C,中间经过了代理人B。代理人B收取资讯费。整个过程,与“仓储公司”无关;整个过程,不会派生出新的存款!

也就是说:钱庄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不会影响借贷行为,不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任何问题。事实上,钱庄不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才会带来问题。

提问:如果“通汇钱庄”有一张“资产负债表”的话,那么储户的钱,应该记在“资产负债表”的哪一项下?(防杠:先不考虑古代的记账方式)

答案:不在任何一项下!

“储户”的钱,在“储户”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在“钱庄”的资产负债表上!

正如“仓库”里的货,在“货主”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在“仓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

三、为什么现代社会,找不到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银行?

首先,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家钱庄,就叫“通汇钱庄”和“宝商钱庄”吧。

“通汇钱庄”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宝商钱庄”则会直接拿储户的钱去放贷。

也就是说,如果“通汇钱庄”所有的储户同时决定取款,最终所有储户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金银。因为“通汇庄钱”的“银票总数”与“仓库里的金银总数”完全相等。

而如果“宝商钱庄”所有储户同时决定取款,则只有一部分储户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金银。因为“宝商钱庄”的“银票总数”远远大于“仓库里的金银总数”。

但与之相对的是:你把钱存在“通汇钱庄”是没有“利息”的。把钱存在“宝商钱庄”是有“利息”的。

这个时候,请问你怎么选择?不一定,对吧。每个人的选择会不一样。两家钱庄,各有各的吸引力。

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你想追求一位小姐,你通过媒人告诉对方父母说:我年少多金,名下有一万两银子的存款。对方父母肯定要先问问:哦,一万两啊,是“通汇钱庄”的一万两,还是“宝商钱庄”的一万两?

在对方父母看来,“通汇钱庄”的一万两,是实打实的一万两。“宝商钱庄”的一万两……未来值多少可说不准。

然而,为什么现代社会见不到“通汇钱庄”的模式了呢?或者换句话说,在怎样的情况下,“宝商钱庄”可以稳胜“通汇钱庄”?

答案是:当有一个比钱庄更大的势力,承诺给“宝商钱庄”兜底的时候。可是,用谁的钱来兜底呢?那个更大的势力没说,你得自己领悟。反正兜底是强制的,不会跟你商量,不需要你同意。

这样的情形下,“通汇钱庄”就不再有任何竞争优势,也不再有任何生存空间。

现代银行体系,就是这么来的。

货币派生货币,逻辑上不必然、商业上不必须。它只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已。

顺便一说,可能很多人觉得一个“投资者”写小说,是不务正业。其实恰恰相反。当你自己试图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时,才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一些“更底层、更原初”的问题。

因为历史是流动的,哪怕架空世界的历史,也是流动的。你被迫要向自己交代,事情“一开始”原本是怎样的。

谈最后一个问题,说回到我的“正业”,说回到投资本身。前面讲了这么多,不就是说“现代银行体系”不靠谱吗?那“银行股”有价值吗?

答案是:有。

现代银行体系的不靠谱,主要是因为“派生存款”和“最终兜底”。我们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是对经济有害,而不是对钱庄的股东有害。

当然,不是随便哪个银行都有价值,也不是随便哪个银行都有人兜底。具体的选股,我就不能再谈了。那个给银行兜底的势力,管得很宽,比如基金经理不能谈个股。

《木叶青玄》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3-03-14 20:27

看到这里想起我之前的一个观点: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双赢,所谓“双赢”,不过是吃亏的第三方不在现场,能发出的声音也很小

2023-03-14 20:39

长期视角来看,传统银行的业务模式,遇到危机,一波亏掉家底,甚至破产都是必然。因为银行想经营,就必然要接受金融中两个最毒的特性,杠杆与错配。
银行实际上是“薄利多销”的中间商赚差价模式,为了降低单位的高经营成本,杠杆率必然奇高。而错配银行本身就是吸收短期的低风险偏好的资金,然后做长期的高风险偏好的投资,来赚取差额。
本质上就是,银行加满了杠杆,把存贷差之间的时间错配与风险错配都自己扛了,以换取来的利润。所以一旦表内发生挤兑引发了时间错配,或者表外引发了风险错配,银行的数倍杠杆就会把“毒性”指数级放大,然后瞬间垮塌。
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跟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一样,就算逃过了次贷,下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其经营模式本身就是脆弱的,不出问题是运气,出问题长期来看是必然。
所以长期持有银行,实际上是持有一颗定时炸弹,是大行业最终会刚性担保,但那是对储户与债券等而言,股权可能直接稀释成渣渣,甚至归零。

2023-03-14 20:56

其实你描述的这种生意白芝浩也写过,是银行的供应商,叫做票据经纪商,可以理解为是那个时代的投资银行,帮有钱的人找投资标的,收佣金,自己不用客户的钱去投资,也不承担客户资金损失的补偿责任

2023-03-14 21:01

存东西不应该给利息的,为什么钱就不同?其实钱放银行不是存,本质上是借给银行。银行就是从储户借入钱,再借出去,这样讲就合理了。

2023-03-14 21:33

这种100%存款托管制度原来在英美银行史上都有过。那个时候银行只能动定期存款,不能动活期存款。那个时候活期也不叫存款,就是个托管的意思。但是贪婪的银行家怎么能眼巴巴的看着一堆真金白银躺着而不产生任何价值呢?于是准备金的底线一再被突破。到目前的巴塞尔协议,资金不断的被放大。总之,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也是经济崩溃之源。

2023-03-14 20:26

很有启发,尤其是今天

100%准备金率即使存在,也是近代以前的事情了,不要幻想倒退了

2023-11-28 08:02

太牛掰了...学习了

2023-05-04 20:07

2023-04-07 09:41

大家按照《投资要义》的选股方法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