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基本情况(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2回复:53喜欢:247


董事会成员

李西廷,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现任本公司董事长,主持创办迈瑞医疗。历任迈瑞医疗董事、总经理,迈瑞国际总裁及联席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会主席。 

徐航,先后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硕士学位、中欧商学院 EMBA 学位。现任本公司董事,为迈瑞医疗创始人之一。历任迈瑞医疗董事、迈瑞国际董事会主席。 

成明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现任本公司董事、总经理,为迈瑞医疗创始人之一。历任迈瑞国际营销副总裁、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首席战略官、联席首席执行官。 

吴昊,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本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历任迈瑞医疗大区副经理、国内营销系统销售总监、副总经理,迈瑞国际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常务副总裁。 

郭艳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现任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历任迈瑞医疗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研发总监、研发副总经理,迈瑞国际高级副总裁、生命信息与支持事业部总经理。 

吴祈耀,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系。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评审专家,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曾任国家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迈瑞国际独立董事。 

奚浩,先后获得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学士学位和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 Innovent Biologics, Inc 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历任 JDSU 集团亚太区首席财务官,迈瑞国际独立董事,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Group 首席财务官。 

姚辉,先后获得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民法硕士、民法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博士后证书。现任本公司独立董事,北京人大文化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历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系助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级管理人员

成明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现任本公司董事、总经理,为迈瑞医疗创始人之一。历任迈瑞国际营销副总裁、战略发展执行副总裁、首席战略官、联席首席执行官。 

吴昊,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本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历任迈瑞医疗大区副经理、国内营销系统销售总监、副总经理,迈瑞国际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常务副总裁。 

郭艳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现任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历任迈瑞医疗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研发总监、研发副总经理,迈瑞国际高级副总裁、生命信息与支持事业部总经理。 

李在文,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学士。现任本公司高级副总经理,负责国内与国际营销系统的管理。历任迈瑞医疗销售工程师、成都办事处主任、西南地区经理、国内检验销售总监,迈瑞医疗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国内营销系统总经理。 

尹伦涛,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信息与工程专业学士。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历任迈瑞医疗国际营销系统副总裁、欧洲区销售总裁、国际销售系统总经理等职务。 

黄海涛,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士。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历任迈瑞医疗部门经理、研发总监、高级研发总监、生命信息与支持事业部副总经理等职务。 

刘来平,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博士。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公司中国区法律事务部总经理。 

赵云,毕业于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现任迈瑞医疗财务中心副总经理。历任迈瑞医疗集团财务部副总监、总监。 

李文楣,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现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历任迈瑞国际投资者关系经理、总监,财务管理部总监,副首席财务官,首席投资官兼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股权结构

当前股权结构(2020年三季报)

李西廷、徐航已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睿享、睿嘉、睿和、Patronum Union和Enchante是员工持股平台。

IPO时股权结构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注:根据2019年年度报告

公司架构

注:截止至招股书签署日

组织架构

注:截止至招股书签署日

员工学历结构

注:截止至招股书签署日

关键数据

2003-2017 年,15 年收入复合增速 25.6% 。

估值

业务构成

生命信息与支持

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公司产品包括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心电图机、手术床、手术 灯、吊塔吊桥、输注泵、以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OR/ICU)整体解决方案等一系列用于生命信息监测与 支持的仪器和解决方案的组合,以及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光学内窥镜、微创手术器 械及手术耗材等产品在内的微创外科系列产品。 

体外诊断

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为实验室、诊所和医院提供一系列全自动及半自动的体外诊断产品,主要包括血液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凝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微生物诊断系统等及相关试剂,通过人体的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的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针对上半年突然爆发的 新冠疫情,公司推出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新冠抗体检测试剂产品。 

医学影像领域

在医学影像领域,公司产品包括超声诊断系统和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超声诊断系统利用数字化控制 的声波发射和接收技术提供实时的诊断图像,可以探测人体组织的超声回波特性、血流方向和速度、硬度 等信息。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利用平板探测器来捕捉图像,相比于传统的放射影像系统,数字X射线成像 系统缩短了病人暴露在X射线下的时间。 

后续研发

公司会持续积极培育 微创外科、骨科、分子诊断、超高端彩超等业务,并采用内外部研发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在这些领域的研 发节奏。 

业务收入构成

2020年中期报告:

收入最多的五个业务是体外诊断和试剂、彩超、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

产品

迈瑞生化试剂覆盖领域 

迈瑞化学发光检测仪器和发光试剂覆盖领域 

销售

公司在中国以经销(返利、无权退货)为主、直销为辅,绝大部分产品均通过公司遍布全国的经销网络进行销售,少部分 产品由公司向窗口医院、民营集团、战略客户及政府部门等终端客户直接销售。 

公司在美国以直销为主。公司在美国拥有自己的销售团队,直接从终端客户获取市场信息,通过投标、 商业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并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商品。直销产品覆盖各个级别的医疗机构,包括大 型医疗集团、医联体、私立医院、私人诊所、私人手术室、大学医院、专科医院、GPO采购组织等。 

公司在欧洲地区,根据不同国家的行业特点,采取直销和经销共存的销售模式,部分国家以直销为主, 部分国家以经销为主。 

公司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营销人员近3,300人。公司在国内超过30个省市自治区均设有分公司;在境 外超过30个国家拥有子公司,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及地区。公司已成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 的领先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北美,公司拥有专业直销团队,已与美国四大集团采购组织(原美国五大集团采购组织中的Novation 收购MedAssets,更名为Vizient)Vizient、Premier、Intalere(原Amerinet)和HPG合作,项目覆盖北美近万 家终端医疗机构。在欧洲,公司采用了“直销+经销”的销售模式,公司产品持续进入欧洲高端医疗集团、 综合医院以及专科医院。

在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地区,公司采用了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建立了完善且覆盖 度广的经销体系,产品进入了多家综合性和专科类医院。 

前五大经销商

注:截止至招股书签署日

国内客户构成

注:截止至招股书签署日

公司沿革


迈瑞基本情况(下)

利益披露: $大愚基金(P000768)$  不持有 $迈瑞医疗(SZ300760)$  ,未来72小时没有交易计划,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精彩讨论

周瑜-Faye2020-11-16 15:11

三甲医院用惯了高端设备,现在一级医院和大三甲医院设备都有国产比例的要求,但是买国产一般也不买高端,买个分流的,甚至经常买了给临床科室用,图像有些确实会,一般在三四年后,进口高端和国产中低端的差异确实一眼是明显的,但是我们看整个行业,迈瑞超声市场占有率为20%行业第二,第一是GE才21%,第三飞利浦19%,这很能说明产品力的问题,迈瑞这三年进步很大,凭借R7,R8站稳了高端,只是很多从业者还不太了解,两年内,迈瑞超声毫无疑问会是行业第一名的存在,量价齐升是没什么问题的。

周瑜-Faye2020-11-16 14:43

仓老师这里有明显的误区,$迈瑞医疗(SZ300760)$ 的影像保有量格局依然是一级医院占比最大,主要原因是一级市场本地化进口不如国产,产品力大部分是合资也不如国产,其次是政策支持,再就是性价比,而一级医院有个特点就是更新慢,单台设备的寿命大概在8年左右,数年前的迈瑞现在有图像衰减的问题,这不是迈瑞的问题,而是低端产品的通病。我们再看主流的二三级医院,二三级医院主力机型终端价在250-350之间,而迈瑞在二三级医院台式设备保有量最大的价位在60-90之间,主要用来做分流和体检,相对于高端,图像有所衰减,而近三年来迈瑞自推出R7后一跃站上了高端的门槛,市场价150-250,获得了客户一致的认可,尤其在妇产,盆底超声甚至引领整个行业,图像衰减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我们再看超声另一个细分领域,POC,以便携超声为主的,迈瑞在整个行业份额第一,远超过GPS日系,poc的市场价普遍在60-150左右,迈瑞的M7,M8,M9受到客户一致的人口,M9在顶级三甲医院口碑都非常好,平均市场价150,达到了业界最高的水平。我认为说迈瑞图像衰减是一个偏差性的认知,第二年就衰减则明显夸张了,超声的物理特性和材料工艺都不会有如此明显的问题。

仓又加错-刘成岗2020-11-16 13:58

一个人一天

Niutype2020-11-16 14:11

有多少人还记得李文楣去年的发言0 - 0

Robot阿诺德2020-11-16 14:14

嗯,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也很关键。有幸参与搞了2年医疗器械,在可见光影像领域,类似storz,奥林巴斯这种口碑和可靠度摆在那里,一般医生是不太会冒险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
作为医生的生产力工具,这样的产品就非常看重品牌。公司就算连医院的设备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都搞定了,对方还是只能放手试用产品,但是不予采购。毕竟,没有在临床应用上跑个3-5年,产生一定口碑积累,三甲医院是既不敢,也没必要去冒险尝试新品牌的。

全部讨论

2020-11-16 14:48

两位研发负责人都是本科毕业的?
sales 3000多人,占总人数比例超过30%?

当然,对这行不懂。。胡扯的。

2020-11-16 14:34

当时董秘的买100股是何居心说,不少人说拉黑这家公司不会错

2020-11-16 14:15

研究企业的模板 应该是这样的,谢谢阿仓老师

2020-11-16 14:06

学习了

2020-11-16 14:06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5,也推荐给你。

2020-11-16 13:52

学习学习,请问文章估值部分数据从哪找的?折线图那块

仓老师效率怎么这么高?都是一个人调研的吗?

仓老师也准备投资器械行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