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卖出理想汽车-一个投资者对理想的看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58喜欢:57

2月底财报发布后,断断续续的卖掉了三分之一的理想仓位,整体理想仓位也从去年6月底的80%+,减低到了最新的35%,持股数正好降低了一半。

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理想卖出均价40美金出头。看似明智的躲过了最近的暴跌,但其实当时,完全没有预料到后面会大跌,还对Mega月销5000以上保持很大信心,甚至乐观的觉得股价会突破50美金新高。之所以大幅减仓,主要还是之前月报每次必提的理想仓位过高,需要降低仓位所致。

所以文章标题的问题解答了:

卖出纯粹是因为理想仓位过高,收益尚可,而确定性更高的腾讯,当时正好处于280的低点,肉眼可见的便宜,所以就减了理想加了腾讯。

不过今天重点不是想分享持有、卖出理想的总结,而是想针对最近水逆期的理想,从一个小小投资人的角度发表一些看法和建议。

大家都知道,从3月1号Mega发布至今,理想的销量,订单和舆论形势都不太乐观,Mega不仅发布订单远不及预期,而且使L系列订单受到波及;24款改名和定价,OTA升级也让很多原本忠诚的老车主频频吐槽。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虽然企业经营过程中波折不可避免,但显然理想这次也深层次的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网络上的分析很多,李想自己也发了公开信,今天我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说说我的看法:

1、理想(主要是李想本人)缺乏同理心。

无论是最早朋友圈上的“如果这个行业只能活下3家公司,我希望是蔚小理”,还是微博上的“三瓜两枣”,“巨婴”,暗讽竞争对手营销费用高,内部贪腐等等,都深刻的表现出了李想本人缺乏同理心,非常不尊重人。坦白说,缺乏同理性这种问题,对于没上过班,一直当老板的人群来说,其实是比较常见的,李想也不例外。

有人说李想这人没有坏心眼,从来不背后耍坏,有啥说啥,非常耿直真实。从我的观察来看,我很认可这一点,确实李想和理想这家公司面对竞争表现的很正,也很少使用低三下四的手段。

但即使这样,也不代表你真实耿直,就可以不尊重别人,就可以伤害别人,这是两码事。

这就好比,你去相亲,对方可能不是你偏好的类型,你也可以拒绝,但是你不应该拒绝对方后还补上一句“你长的太丑”。

伤人的耿直真实,还不如不伤人的虚伪。

2、过于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赚钱)。

毫无疑问,理想上市至今,无论是财报数据,还是实际商业发展,都极其的成功,表现出了极高的商业经营能力,即使面对华为,也毫不逊色。

赚钱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我认可,老不赚钱却总谈理想是让人反感的。但是如果一家企业只追求赚钱,而没有金钱之上的追求,也会让人感觉不那么好。

短期投资者其实不太讲究说,你得有金钱之上的追求,你给我搞几个利好,把股价拉上去,让我赚钱走人就行。但对于真正认可一家公司,希望长期持有的投资人来讲,肯定对公司有赚钱之外的要求。

理想目前给人的感觉就是,凡是以赚钱为第一要务,不赚钱的事情不愿意投入,赚钱了,还希望赚的更多。

比如:

Mega大幅宣传5C快速充电,发布后市区充电桩基本为0,高速也才300多个站。这些站还是为了纯电发布而建的。纯电发布前,理想已有五六十万增程车主,这些车主也有充电需求,但理想之前完全没打算为这几十万车主建桩,难道我们增程车主就不重要吗?蔚来小鹏车卖的比你少,钱比你少,但都比你建站多很多,这其实是让车主失望的。

再比如理想建设超充站前,李想本人就说充电站是要赚钱的,这没问题。然而我第一次自驾到北戴河,使用理想5C超充站时,理想的定价远高于旁边挨着的蔚来,为此我还专门给理想充电部门的朋友反馈,为啥理想要比蔚来定价贵(后来反馈我说,他们会调到不比周边的国网价格高)。你钱比人多,建的站比人少,收费却要比人家高,难道就是为了上线即盈利,一点亏损培育的过程都不可以有吗?

智驾投入也是,李想本人也反思说应该提早半年投入,这也是因为前些年智驾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没有那么大,理想就不愿意预先投入导致。

还有就是今年汽车的定价方面,不管行业其他公司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用户,反正结果都给出了极为厚道的价格配置,用户享受到了福利。而这种环境下,理想还一直给资本市场强调,会保持20%的毛利率,即使Mega发布失利,也是如此。

如果是需要考虑车型互博,老用户的感受,我尚可理解;如果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报表,更好的利润,我非常失望。连老谋深算的李嘉诚都说过:行情好多赚一点,行情差少赚一点,大家生活都很辛苦,同舟共济。这种大环境和竞争环境,你还保持这样的高毛利,高利润姿态,我觉得是舍本逐末,即使我是逐利的投资者,也恕我不能认同。

类似种种其实很多,不一一列举,我只是想说,赚钱很重要,但不要成为赚钱的奴隶。尤其是赚钱能力很强的时候,一定要有金钱之上的追求。

3、过于在意股价

我记得李想曾经说过,自己不在意股价,股价涨自己也不会卖股票,我相信这是真实的,因为李想已经财务自由了,赚钱已经不是他个人的第一追求,做一家伟大的公司才是。

然而面对竞争,动作走形了,频繁在微博上发布经营信息,尤其是在财报前,频繁渲染,让粉丝和投资者的情绪也跟着高涨,以至有人总结了李想微博发布数量跟股价走势的关系研究。

股价确实很重要,股价上涨,公司可以以更小的代价融资,员工的期权也更值钱,也更能吸引顶尖的人才加入,投资者赚钱了也能刺激消费(不少车主投资理想赚钱买理想,比如我),股价上涨的好处实在太多。

作为理想的长期投资者,我希望股价上涨,渴望赚钱,但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公平,顺其自然的基础上,而不是寄托在获得某些独家信息的基础上。

不管有意无意,李想的微博信息披露,不仅对投资者不公平(比如很多人不刷微博,海外投资者不方便关注国内信息),也百害而无一利(股价不可控,可能误导投资者,本群已有很多李想粉丝高位被套)。

除了常规披露以外,李想本人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公开发布过多经营信息,否则很容易被反噬。

4、过于在意自身的江湖地位

李想毫无疑问是80后中的佼佼者,放眼国内商业圈,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已经非常成功。

然而毕竟跟BAT这种老一辈企业家的江湖地位还有差距,即使面对同阶段的张一鸣,黄铮,王兴,江湖地位也会些许有些差距。

如其如上所说,李想过于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股价市值上的成功,不如说李想尚在当打之年,更处在一个万亿赛道,内心暗藏一股开创新时代,奠定江湖地位的劲头。

有目标,有劲头当然是好事,这会让人有无穷的动力和坚韧的内心,但一味陷入到这种心态,也会让人陷入想赢怕输,患得患失的状态,动作走形。

李想曾经微博上评价过一次段永平,充满了后浪超越前浪的雄心。

然而我认为无论是平常心,本分,慢即是快,还是用户至上,金钱之上的追求,这些段永平的言论,都值得李想去思考,学习,借鉴。

最后:

老实说,虽然长篇大论写了很多理想的问题,但你问我下台车还买不买理想,还会不会继续推荐别人买理想的车,我会坚定的回答:会。

群友可能知道,我在群里无数次说过:

推荐大家买理想的车,因为他会让你的生活质量提升很多;不推荐大家买理想的股票,因为成长股风险也真的高。

我是属于那种会为产品力买单的用户,而理想的产品又是极其精准的击中我的内心。就像一见钟情一样,当遇到一个足够吸引自己的对象时,你根本不会考虑跟另外一个人约会。

理想的车也是一样,自从L7发布,我就确定了这就是我想要的车,所以我只试驾了理想,其他任何车都没有试过,也没有比较过价格。

所以今天吐槽了这么多,其实是爱之深责之切,真心希望理想能够成为一家又赚钱,价值观又正,又用户至上,又有金钱之上的追求的一家公司。$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特斯拉(TSLA)$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Elon伟大的自由04-07 00:22

我前段时间把理想清仓了,比我赚得最多的时候少三分之一。我在特斯拉上赚了第一桶金,在蔚来和理想上也赚了很多。我多次说过,特斯拉、理想这些赚的都是组织效率的钱,不是商业模式的钱。强如马斯克,持续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不容易,投资这种企业也很累,如果能找到一英尺的栏杆就不要去挑战三英尺的。但我还是相信理想进化能力很强,能跑出来,也密切关注FSD的进展,祝好。

YH流浪04-03 21:09

有些你说的缺点正好是作为企业家的优点,天生的、内在的,也是可持续的,那就是对成本天然敏感,我喜欢这样的品质,有时候会慢一点,但不会出大错。

Elon伟大的自由05-20 21:25

我觉得卖晚了,卖出主要是投资理念变了,我想赚商业模式的钱了,其次是市场信息。太多信息都显示竞争烈度在上升了,特斯拉的理想的小米的,另外小米汽车的成功显示了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流量优势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华为和小米的优势。很多人在期望激竞争后淘汰竞争对手,我要泼一盘冷水,重资产的行业清退供给周期是非常漫长的,长到令人绝望,更不要提事关就业。

StevenLH04-05 01:18

所有观点均非常认同。能写出这种质量文章/关键是有这些观察思考角度的雪球用户为数不多,很赞!
不是为李想辩护(我对李想知之甚少,理想的车更是从来没碰过),只是看完你的文章,有一点感慨油然而生。作为一个如今中国市场的旁观者也许可以提一下:土壤在塑造人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其实可能是根本性的。最优秀的人也是主动或被动地对土壤做出反应的综合结果,而且正因为优秀所以更是做出了比常人更鲜明的反应。换句话说,从你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对企业创始人/灵魂人物抱有更高的希翼是绝对正确也是大好之事,但同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得不到的准备,并继续保持这种希望,因为谁知道这希望将来能改变或不改变什么呢? 天气很冷,然后人睡在被子里暖和了,到底是人暖和了被子,还是因为被子人才暖和了呢? 谁知道呢,但有些温暖想来是每个人都喜欢和需要的。

曼巴投资04-07 10:13

很清醒呀“我多次说过,特斯拉、理想这些赚的都是组织效率的钱,不是商业模式的钱”

全部讨论

我前段时间把理想清仓了,比我赚得最多的时候少三分之一。我在特斯拉上赚了第一桶金,在蔚来和理想上也赚了很多。我多次说过,特斯拉、理想这些赚的都是组织效率的钱,不是商业模式的钱。强如马斯克,持续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不容易,投资这种企业也很累,如果能找到一英尺的栏杆就不要去挑战三英尺的。但我还是相信理想进化能力很强,能跑出来,也密切关注FSD的进展,祝好。

04-03 21:09

有些你说的缺点正好是作为企业家的优点,天生的、内在的,也是可持续的,那就是对成本天然敏感,我喜欢这样的品质,有时候会慢一点,但不会出大错。

04-05 01:18

所有观点均非常认同。能写出这种质量文章/关键是有这些观察思考角度的雪球用户为数不多,很赞!
不是为李想辩护(我对李想知之甚少,理想的车更是从来没碰过),只是看完你的文章,有一点感慨油然而生。作为一个如今中国市场的旁观者也许可以提一下:土壤在塑造人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甚至其实可能是根本性的。最优秀的人也是主动或被动地对土壤做出反应的综合结果,而且正因为优秀所以更是做出了比常人更鲜明的反应。换句话说,从你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对企业创始人/灵魂人物抱有更高的希翼是绝对正确也是大好之事,但同时应该做好充分的得不到的准备,并继续保持这种希望,因为谁知道这希望将来能改变或不改变什么呢? 天气很冷,然后人睡在被子里暖和了,到底是人暖和了被子,还是因为被子人才暖和了呢? 谁知道呢,但有些温暖想来是每个人都喜欢和需要的。

我理想one车主,不想推理想给朋友

只有偏执狂才能持续成功。公开信息可以看出来,李想个性中有非常倔强、自我的一面,我认为这是他能打造出好产品的根本,也是他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源动力(这种个性的人原力很强)。没这种偏执和 taste,凡事大都中庸,根本不可能做出好产品。期望偏执的人该中庸的时候要中庸一下(起码装一装),这种期待本身就很傻逼,level 太低了。在商场中一路打拼的人,哪个情商、智商低、不懂方方面面的zzzq?这个3月因为MEGA不顺,许多人(有粉也有黑)对李想颇多抱怨和嘲讽,我也有怨气(被那句 远远超出 带偏高位加仓,想做T降成本被套),但是想想,lixiang都还是原来的lixiang,并且两个都更强了。成长股确实短期会波动很大,并且很多人认为汽车商业模式不好,@不明真相的群众 方丈有次说的好,企业能赚大钱在于创造了差异化的产品,理想汽车已经从行动上多次证明创造差异化价值和打造卓越的能力,市场竞争越残酷越有利出清,利于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短暂承压、中长期价值都很坚挺,待到超高阶智驾落地,相信智能车的估值模式会大不同。真正需要观察的是,接下来L6的发布和运营,理想的作为是否有所进化,以及市场反应。

04-03 21:23

不知是哪个KOL信誓旦旦的大喊:理想MEGA必大卖,原来是为了忽悠接盘侠,自己割韭菜。

04-03 21:37

写了很多,但理想的问题没说到点上,看来主要还是理解不深,都是情绪输出,明显心态崩了。

04-03 23:23

跌了就哪哪都有问题,涨了就哪哪都爱

04-03 22:24

我也在最近加了不少腾讯,但理想依然有30%的仓位(我一开始就买得不多)。同意您文章中绝大多数观点,我觉得其实买股票最难的就是放下主观情绪,不能去爱上某家公司。和您不同的观点是我买理想恰好是因为它谨慎地投资新业务的表现,这种谨慎的特点在一个80后企业家身上体现出来十分不易,我更愿意相信历史record,理想一直在创造价值就好,而价值最好的衡量就是赚钱,资本主义,太高尚了往往就走偏了然后大家跟着一起遭殃。

04-04 06:41

这就被禁言了?理想公关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