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5喜欢:61
这篇文章写的问题啊。单拿青岛的中欧国际城来说,最大的误导是用一次拿地几十万方的替代整个项目四百万多的情况,一次拿地地价等同于所有拿地地价,然后不提一些工业用地名义拿地,政府回购等内容,实际上整个项目自持比例10%。 另外,作为负责的网友,应该高位提示风险,低位多给予信心和鼓励,这个时候发帖,目的和语气都有点让人怀疑,这不好。

热门回复

2020-09-26 17:09

你把这一个项目说清楚,尤其是数据和规则要准确。杆杆的生意,屁股歪一点,利润差别大了。如果青岛这个不行,你也不用去说别的项目如何,一击必杀。如果青岛项目不是这样,说明你错了。我不信这件事说不清。

2020-09-26 16:59

有一说一,事情是这样。人淡之前发文也是鼓励金茂持有者的,我也是金茂持有者;然后是彩虹在群里狂怼绿城;然后人淡又发了这个文。总体来看,人淡是很克制。相对个别金茂大V来说,人淡可能要高出很多,单论人品道德

2020-09-26 17:00

我算的是王牌综合体,确权时间不同,价格不一样。
富阳秦望综合体,大约百分之40的商业,配套一个酒店好像3万8方。
另外帮政府有偿代建一条街,大概2万多方,有偿的政府是要回购的。
我看的是招牌挂文件。
珠海综合体我感觉很难赚到钱。
我数过,有一些绿地未必敢拿,当然金茂和绿地合作了南京的鱼嘴和江北扬子江金茂悦。
18,19招牌挂的地也是大面积看不懂,比如汕头的去化 比如南京汤山的小小镇1万2的楼面,卖好像2万4到2万5,但是去化和南京绿城最差的因为靠近军事设施一直没开盘,因为墓地卖的非常差的绿城最垃圾的一个项目差不多,绿城那个2万2不到的楼面卖3万5左右的毛坯是绿城最烂的项目。比如南京城南4块地,超百亿的投入,3万左右的实际楼面,开不了盘。比如广州从化等项目都不看好。
你自己对招牌挂数数[吐血]

我还以为只有银粉互怼,原来地产粉也一样[捂脸]

2020-09-26 18:21

作为铁粉,俺只信山神

2020-09-26 17:17

真想数,也不用多,找三块数清楚,把出让文件贴出来算算帐,不需要扯东扯西扯那么多地,也不用凭感觉,我记得啥的[大笑]

2020-09-26 19:01

是的,墓园、PPW或者球邦PK起来,那叫一个欢。
    不过我想说的是,可能有些曾经的银粉,成了地产粉,后来做了猪粉,比如我。


    当然从猪这边,我也未能免俗,被核心资产、赛道所动,还要往消费、医疗粉走,消费医疗弄了好长时间之后,发现,这个可能要作为投资行业或能力圈的终极方向了,而且消费、医药不像地产或养猪是非常明确的细分行业,消费、医药都涵盖太广了,可能有很多个行业不只,光小家电、厨房电器、奶粉,以及IVD+仿药化药,就看不过来,感觉能够跟地产上市公司数量相比的行业可能不多,制药行业可能就算。如果我要研究的话,我宁愿研究消费、医药,加一个低估行业(比如被歧视低估日久的银行、地产)。

2020-09-26 16:59

关注山哥几年,人品绝对是杠杠的

2020-09-26 18:19

关于持有型物业和招拍挂的问题,正在写一篇专门文章,一会发上来详细说吧。金茂今年结算的二级市场部分,毛利低是肯定的,事实上从中报来看,大部分房企的毛利也没高出太多。但2019年之后销售的部分,毛利就已经开始明显回升了,未来几年会持续提升,这是城市运营的价值所在。3年之后,就没有人再谈论招拍挂与城市运营的优劣了,这就像拿中国足球和巴西足球在比较。

2020-09-26 23:09

我理解持有型物业相比招拍挂,最大的问题是滚动效率低。招拍挂的土地,5-6个月就可以开盘卖期房,回笼资金后继续滚动;持有型物业需要建成后才能出手,即使能卖掉,回笼资金也比5-6月就能卖的期房慢多了,更何况是那些需要长期持有的,即使通过融资工具把钱套出来,也是几年以后的事。

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能看懂,但是招拍挂的风险在于,能吃的蛋糕越来越少了,连融创都玩不下去,更何况一般的地产商了。所以融创通过文旅勾地也好,金茂通过城市运营勾地也罢,都是无奈之举。金茂最大的问题是起步太晚,家底不够厚,所以一些钱沉淀到持有型物业上就显得现金流捉襟见肘了。也许过几年,等家底厚了,金茂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