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聪》每周小结Week9——认识可转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9

本周阅读了《聪明的投资者》第16章“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第17章“四个非常有启发的案例”。下面我重点说一下自己对可转换证券(可转债)和认股权证的认识,以及四个案例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与可转债和权证无关)。

可转债的概念:

可转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

从定义可以看出,可转债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属性。如果你持有可转债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则利用了可转债的债权属性,如果你在约定时间范围内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则利用了可转债的股权属性。

正是因为可转债的双重属性,它被大家通俗地认为“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就是理论上说,价格下跌会有一个下限,大约等于可比的纯债的价格,不会像股票一样可以跌到零,向上涨则像股票一样没有极限,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是如果上涨到一定高的价格时,公司可以选择回购可转债,这时可转债持有者要么选择转股,要么卖出可转债,所以实践中,可转债的价格是有上涨极限的。

再来看看大师对可转债的观点:

与其他任何形式的证券一样,可转换证券本身并不能保证这种证券是否具有吸引力——这个问题取决于与单个证券相关的所有事实。

也就是说,你不要以为可转债具有双重属性,就比其他的投资品种更有优势。反过来说,它既没有纯债那么高的票面收益率,也没有股票那么大的弹性。任何证券,都不可能绝对地比其他证券更有优势,在一个方面变得更好的同时,一定在另外方面做出了其他的让步。这也教育我们,在一个新的投资品种出现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盲目乐观,要保持足够的理性。

作者还引用了华尔街一句古老的格言:

永远不要把可转换债券进行转换。

大家不要按字面意思进行理解,这句话是说,作为可转债的持有人,不要把它转换成股票以后长期持有股票,因为这样的话,就不是投资可转债,而是投资股票了。

一旦进行转换,就丧失了先前拥有的战略组合:获取利息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这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在打新股,总是怀有一个疑惑,我什么时候卖出中签的新股呢,是开板就卖,还是再看看?按前面大师的理念,如果你只是打新股,你应该在第一次开板后就卖出,因为如果你后面卖出的话,你的整个策略就不是打新股,而是炒作次新股了。

也就是说,你第一次开板没有卖出,想再看看,等等也许后面还有涨停板呢,这就相当于你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是打新股,然后在第一次开板后卖出了,第二个是炒作次新股,在第一次开板后买进,等待一个更好的卖点,是不是这样?想清楚了这些,你再决定怎么办。

我想说的是,这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但你得首先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在执行策略A,实际却在实施策略B,那样后果肯定是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的。

关于如何选择可转债,作者说:

一种基础非常牢固的可转债,可以按照稍高于当期市场的价格转换成本身具有吸引力的普通股。

这里隐含了两个条件,一个是可转债对应的公司本身就比较稳健,一个是价格不要贵。大家可以看到,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千万不要买得太贵,不管是什么。

反过来思考,如果你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同时发行了可转债,就要考虑可转债对普通股的影响了。作者说:

随着新的转换权的不断增加,普通股当期和未来的利润实际上会被稀释。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的股价不断上涨,可转债持有人会逐步将可转债转换成普通股,这样公司的股本会增加,每股利润会下降,会对原来的股票持有人造成利润稀释的影响,相当于原股东的利益下降了,所以作为普通股投资者,一定要关注所投资公司的可转债情况,在对公司估值时充分考虑该因素的影响。

认股权证的概念:

证券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有权利按照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购买股票的权利凭证。

举个例子,某支股票股价10元,认股权证约定持有人可以以8元价格在规定时间段内行使认股权,就是可以8元的价格购买股票,则大致算一下,该认沽权证的价格约2元(10-8),如果股价上涨到20元,则认股权证上涨到12元,即股票上涨100%,认股权证上涨500%(10/2)。所以认股权证的一大特点是高杠杆,股价的涨跌会引起认股权证的更大幅度的涨跌。

另外,与可转债一样,认股权证同样会稀释掉普通股的利润,所以在对普通股估值时,一定要把发行在外的认股权证考虑进去,最简单和最好的方法,作者说:

将认股权证市场等值额加入到普通股资本中去。

以下是四个案例:

宾州中央铁路公司:1968年股价达到历史最高,1970年破产。破产的迹象并不是产生于1968年之后,而是之前,投资者本可以提早发现并卖出股票,比如:利息保障倍数只有不到2倍,远低于我们制定的5倍标准,长期未缴纳所得税的情况下每股利润3.8美元,真实性值得怀疑,该公司债券可以在没有任何价格和收益损失的情况下,兑换成更有安全保障的证券,营运上与同行比很不好等等。教训:

在研究股票走势、关注未来情况、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和费用全免的实地调查之前,证券分析师应该做好一些基本的工作。

大道至简,投资不一定需要多么复杂的技术和条件,但一些基本性的工作不能缺少。

LTV公司:疯狂扩张,2年内规模过大19倍,债务从4400万扩大到16.53亿,1970年经营亏损7000万,股价从169元跌到7元,债券每1美元跌到15美分。征兆:扩张遇到过障碍,某年亏损达前三年利润之和,每股有形资产净值持续减少,两家银行提前出售公司股票,债务规模惊人,亏损惊人。教训:

商业银行为什么会在该公司扩张时期向其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特别是在这种扩张极不稳健的情况下。

也就说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商业银行也是有责任的,个人投资者会犯的低级错误,我们的商业银行,最为专业的机构,实在不应该,起了一个很坏的作用。

NVF公司:蛇吞象,收购规模为其7倍的Sharon公司,承担了巨额新债务,使用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会计伎俩。教训:

不会读财报的投资者不是合格的投资者。

这个教训不同于其他三个公司的教训,不是作者写得,是我总结的,这里的投资者是指积极性投资者。不仅要读,更要认真读,读财报不是为了找出投资这家公司的理由,这些理由到处都是,而是要找出不投资这家公司的理由,这个没有人告诉你,只能靠自己去找。我很认可@唐朝 的观点——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

AAA公司:向其他人出售很有迷惑性的“特许经营权”,业务包括活动房屋、报税、地毯连锁等,取该名是为了在电话簿、黄页、标准普尔《股票指南》等排名第一,发行新股,成为热门股。教训:

投机大众是顽固不化的。他们是没有什么耐心的。如果有某些“情况”正在发生,他们会不计代价去购买任何一种股票,比如“特许经营”的潮流......

你觉得这像不像在说现在那些整天只知道追逐概念股的人呢?

延伸阅读:

读《聪》每周小结Week1: 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2: 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3: 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4: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5: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6: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7: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8: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7-03-13 09:57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