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聪》每周小结Week3——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5

第三周阅读了《聪明的投资者》中第4和第5章的内容。作者对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建议。下面从读书笔记、阅读体会、总结方法和待解问题四个方面来总结一下这周的收获。

壹 读书笔记

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更多地是由它们乐于且能够为其投资付出的智慧所决定的:图省事且注重安全性的消极投资者,理应得到最低的报酬,而那些精明且富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他们付出了最大的智慧和技能,则理应得到最大的回报。所以以下看似正确的结论其实是错误的:投资者能够指望的回报,与其承担的风险成正比。

债券和股票配置。防御型投资者应当将其资金分散于高等级的债券和高等级的普通股。建议投资股票的资金绝不能少于其资金总额的25%,且不得高于75%。增加普通股比重的合理理由是,持续的熊市导致了“低廉交易价格”的出现,反之,当投资者认为市场价格已经上升到危险高度时,则应将股票投资的比例减至50%以下。但做起来很难——因为它与过度看涨牛市或过渡看跌熊市这一人类的本性相抵触。所以,作者提出对半开的投资规则,保持对债券和股票的均等投资。这种策略非常简单,关键在于投资者接受它并坚持下去。

债券的构成。投资债券要解决两个问题:购买含税债券还是免税债券?购买短期债券还是长期债券?税收决策影响最终的收益。作者列举了当时美国的主要债券类型,从一般性质、安全性、收益、市场价格、风险、所得税状况以及其它相关特征分别予以简要的说明。债券的风险:债券价格的下跌、实际的违约。关于债券赎回条款:宁肯利率低一点,也要确保购买的长期债券是不可在短期内赎回的,折价买进低息票率债券,要比购买息票率较高但大致按票面价格发行、切短期内即可赎回的债券更为有利。

不可转换优先股。优先股的安全性,来自发行公司支付普通股股息的能力和意愿。只有因暂时的危机致使优先股的价格跌至不合理的价位时,才可买入这种证券。要么按照廉价的交易条件买入,要么干脆不买。

普通股投资的优点。股票很大程度上使投资者得以免受通货膨胀的损失,而债券完全不能提供这种保护;可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多年平均回报,不仅来自于比债券利息更高的平均红利水平,也来自未分配利润再投资产生的市场价值上扬的长期趋势。但如果投资者以过高的价格买进股票,这些优势就会烟消云散。

普通股的选股规则:适当但不要过分的分散化,持股在10至30支股票之间;挑选的公司应该是大型的、知名的、在财务上稳健的;公司应具有长期连续支付股息的历史;买入价格限定在一定的市盈率范围,参照过去7年平均利润,市盈率应控制在25倍以内,参照过去12个月的利润,则应控制在20倍以内。

成长股。指那些在过去每股利润增长显著超过所有股票平均水平,且预计未来仍将如此持续下去的股票。以IBM举例,一段时间,其股价上涨幅度相当于利润上升幅度的5倍,另一段时间,利润下降一半时,股价下降了80%,所以对防御型投资者,成长股的不确定性过高,风险过大。

美元成本平均法:在有效防止投资者在错误的时间大量买入股票方面的效果令人满意。汤姆林森小姐曾对这种极其简单的投资总结如下:无论证券价格出现怎样的波动,这种投资法都能使人满怀信心地取得最终的成功,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与美元成本平均法相媲美的投资法问世。

投资者个人情况。作者举了三个不同情况的投资者,给出适合他们的投资建议。投资的成功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对证券价值做出专业判断。对一个年轻的投资者来说,及早开始自己的投资教育和实践是很有利的。奉劝初学者: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和金钱浪费在试图战胜市场上,应当对证券的价值加以研究,并以尽可能小额的资金,来对自己的价格和价值方面的判断进行尝试性的检验。投资者应买入何种证券以及追求多高的投资回报率,不能以个人资金的多寡为依据,而要看自己在金融方面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识、经验和性格等。

关于风险:判断一项普通的经营业务的风险时,要看其亏损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看其所有者被迫出售业务时情况会怎样。就真正的投资者而言,单是市场价格的下跌,并不会导致他的亏损,不意味着他面临实际的亏损风险。如果以合理的投资年限来衡量,一组精心挑选的股票投资组合,能为我们提供满意的整体回报,那么,这组合实际上就是安全的。风险这一概念对应于价值的损失(证券的实际售出,公司地位的严重恶化,买价过高)。

贰 阅读体会

在这两章里,作者就之前就提到的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进行了展开,具体阐述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对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因为我们大都是防御型投资者。这让我想到李笑来老师讲的资本三要素:金额、年限和智慧。

区分防御型投资者和积极型投资者的核心,我认为就是智慧。当然智慧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学习和积累。所以那些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个上面的人,就不具备足够的智慧作一名积极型投资者,所以就得甘于接受比较低的收益率。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是极大的谬误,高智慧高收益,低智慧低收益才对。高风险对应的肯定是较低甚至是负的收益。

年限也是特别的重要,因为它会影响你的风险。比如两个人都采取同样的策略买入看好的同一股票,但一个人的资金期限只有一周,另一个人的资金年限是五年以上,这样,在买入的股票价格短期内下跌时,对第一个人就是极大的风险,因为他将被迫在更低的价格卖出,而对另一个人来说,短期价格的下跌并不构成风险,因为股票的价值还在。所以笑来老师说,投资用的资金一定是长期不用,最好是以后永远也不会用的金钱,就是这个原因。

这本书最早写于1949年,现在的第四版也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情了,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但作者的投资理念在今天仍不过时。所以说这本书是投资圣经也不算过分。越来越觉得,好书真的不怕多读,不怕读得慢,什么时候读都会有新的收获。特别是当读者的知识在增加时,学到的也会更多。

叁 总结方法

说到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作者在第1章全部都提到过,包括5050策略、2575策略以及定期定额法。这里没有好坏之分,还是那句话,取决于投资者的智慧和经验,从易到难依次为定期定额法、5050策略、2575策略,预期收益率也是从低到高。明白了原理,就是去实践了,这里如果想省事,可以把一篮子股票换成现在的指数基金。定期定额法不需要动太多脑子,选定一个或一组指数基金即可,考验的主要是你的心理,能否遵守既定的纪律,忽略市场波动,5050策略对你心理的考验会更大一些,可以在债券指数基金和股票指数基金之间动态平衡,2575策略是其中最难的,如何把握不同情况下的股票和债券的比例,这里既有科学又有艺术。建议初学者从易到难,一步步来。

肆 待解问题

补短板。债券作为投资组合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现今中国的债券类型进行学习,毕竟作者书中是当时美国的情形,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不能照搬。另外作者的选股策略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对照现今的股市,看看是否适用的问题。要把作者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具体操作学到手。否则你只能回到几十年之前的美国才会投资。

如何发现好的成长股投资机会。相信每一个有志于花费时间和精力学习投资的人都不会放过成长股,因为如果选对股票,它的收益会很惊人,但关键在于,你凭什么能选对。关于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阅读其他投资大师的书籍。

对2575策略,还是不清楚具体怎么操作。应该有意识地学习和思考这个问题。这很可能是今后资产配置的一个大方向。

@今日话题 

延伸阅读:

读《聪》每周小结Week1:

网页链接

读《聪》每周小结Week2: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7-01-29 21:59

作为一个去年9月份入市的投资小白,遵循着价值投资大神的路,以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作为起步,粗粗的读了这本投资经典之作,琢磨着再看一次。格雷厄姆建议我们一般人对于股票市场的看法,买股票就是选择好公司,做好价值投资,如果公司基本面没有改变的话,不应该抛售其股票,股价下跌只是一时的,长期持有之,经过数年,回过头来你会发现,K线只是一条长长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