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3喜欢:0
回复@怠惰的我: 1、房屋新开工面积较2020年的峰值已经腰斩,地产也就剩半条命了。
2、我不了解哪个大国有彻底弄死地产的先例,也不了解哪个国家地产弄死反而消费扩张的先例。
3、数据财政很难取代土地财政,我甚至认为不是一个合理合法的财政收入来源,因为涉及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还可能涉及GJ安全问题,11月衡阳叫停政务数据转让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4、当然,A股炒什么概念,跟上面所说的关系不大,炒地图、炒龙凤呈祥和北交所就是赤裸裸的纯博弈。//@怠惰的我:回复@Ealon:长痛不如短痛,地产还是弄死比较好,这个世界天然就该是金字塔型的,乱世必需修剪臃肿的顶层(地产),给中层扩大消费(服务PMI),扩大底层给数据人工智能收税确权(制造PMI)
引用:
2024-01-01 00:28
12月官方制造业PMI(红线)继续下滑,服务业PMI(蓝线)持平,而建筑业PMI(黑线)则显著回升——这可能跟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转正有关,也可能是增发国债基建项目开始落地。“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不然哪有力气转型?
$中国建筑(SH601668)$ $保利发展(SH600048)$

全部讨论

2023年底的经济工作会以及房地产会对稳地产终于形成了共识,房地产对利率引导起到压舱石作用。地产会则给了24年一个比较高的定调(可自查)。现在政策逻辑聚焦点已经从金融端转向行政层,后面可能会给出更优惠的一些政策,相对应的货币报告指出不应过度关注数据总量,需要看结构。这是好事情,说明目前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有效需求不足不是一个金融数据问题。

01-01 13:52

没有哪个实物能像土地这样承载如此多的信用

01-02 00:43

2024年的政策逻辑相对是比较清楚的。

01-01 11:44

好吧,不过我还是觉得周期的重点在于出清,出的越多越健康,房子反正都在地里

01-01 12:15

讨论已被 Ealon 删除

01-01 11:03

当初就不该搞土地财政,人的心态都搞乱了。最终受伤的还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