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危与机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2回复:335喜欢:352

腾讯在股市的关注度,应该数一数二,但看了这么多文章,能真正说清楚腾讯的商业模式,讲清楚腾讯优劣势的文章真不多。

腾讯的核心是微信,微信其实已经超越了社交APP,实则已成为一个社交操作系统,一个社交+支付的基础平台。我们绝大部分腾讯的用户,都是腾讯的C端用户,没有真正的去分析过腾讯B端用户的需求。

要分析腾讯,首先要把握腾讯商业模式的本质:腾讯作为平台型链接管道,其前端是toC的,面对广大个人。主要以微信作为窗口,这块腾讯做的很好,用户体验一流。腾讯后端是toB的,对接广大企业,主要靠广告,企业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这些载体来对接和变现。全世界伟大的互联网企业,无论Googlemeta微软,都是靠B端客户的业务变现来实现盈利的。腾讯的toB后端一直非常碎片化,缺少统一的后台系统,导致其商业闭环与商业变现一直存在缺陷。这个与腾讯不擅长toB商业运营的企业文化有关。如果腾讯能够在不影响C端体验的前提下,做好后台B端的商业闭环与企业体验,则其业务可以更上一个层次,成为一家真正伟大的企业。

下面逐一分析腾讯的业务和管理层,以及目前所处的位置。看清楚腾讯投资的价值和风险。

第一部分:腾讯商业模式:

社交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全国支付网络+游戏平台(以微信为基础的社交平台操作系统与支付系统,链接小程序流量生态。游戏作为其现金牛业务板块)

A-腾讯的行业属性:行业属于网络平台型企业,本质为中国社交网络操作系统与线下消费商业生态的基石(微信+支付+小程序),集合游戏娱乐业务,主要服务中国全众。业务上游以企业广告系统to B为主,下游以社交类及支付产品面对to C客户群。

B-业务板块包括:游戏-基本业务盘/微信+QQ社交操作系统/广告业务/支付金融业务/企业业务及腾讯云。微信目前已然成为完整的操作系统,其各个业务之间以社交操作系统+支付金融系统为基础纽带,广告及游戏娱乐为导向。以下分板块逐一分析。

C-游戏板块,基本盘稳固,占据国内游戏市场近一半市场份额,从游戏生产、发行渠道都稳固。游戏是一个长周期行业,需要前期投入较多,且不一定是爆款,所以需要耐心打磨。字节因为追求快速见效所以缺少这个耐心,目前其计划退出游戏行业可见。字节退出后,国内能与腾讯一战的游戏商主要还是网易与米哈游。但国内游戏行业由于市场见顶以及政策版号原因,年增长很难再超过10%。腾讯2023年国内游戏基本没有增长,腾讯游戏的机会在国外市场,但其比较缺乏国外的发行能力,国外的工作室也只是以财务投资为主,缺乏掌控权。2023年腾讯游戏的主要增量来自于其国际游戏业务,但规模还是较小,虽然增速还行,但落后于米哈游。

D-微信+QQ社交操作系统。目前腾讯80%的市值,应该是依托微信来支撑的。微信其实不能单纯的定义为一个社交APP了,其已经成功发展为以社交+支付为及基础的操作系统,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作为其操作系统生态的重要板块。社交具有网络性与强粘性,支付则能够链接各个维度的商业系统,包括线上线下。但是腾讯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三者之间没有形成协同关系,甚至脱节严重。尤其是微信视频号用户体验和商业闭环做的太差,下面来做重点分析,其主要竞争对手为抖音。

E-很多人,包括马化腾自己都看好微信视频号,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微信视频号拿着最好的一手牌,却打得稀烂。首先以用户体验来说,一直疑问为什么微信底栏的联系人不换成视频号,这样可以直接点击进入,也许张小龙说这会破坏用户体验,但替换微信联系人按钮为视频按钮完全不影响用户体验,联系人的按钮使用频率非常低。其次视频号的使用本身也做的太扭扭捏捏了,之前隐藏在订阅号消息里面(最近视频号又从订阅号消失不见了),现在又藏在发现的视频号这一栏里面,像个小姑娘生怕被人轻易找到了。对比打开抖音,诱惑视频扑面而来,哪个更有诱惑力与成瘾性,可想而知。从商业模式来说,一直以来腾讯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这四个重要的微信内部生态是脱节的,没有形成良好的联动关系和商业闭环。举个例子,在微信搜索栏里面搜索瑞幸咖啡,可以直接找到公众号和小程序,带没法直接找到瑞幸咖啡的视频号,搜索推荐的视频也不是瑞幸视频号的内容。好不容易找到瑞幸的视频号,进入后,发现可以关联瑞幸公众号,但是那个关联瑞幸小程序点单的按钮,藏的若隐若现很容易就被忽视了。进入瑞幸视频号播放视频,纯粹就只有视频内容播放,没法链接瑞幸小程序或者公众号点单,非要退出播放的视频才行,而抖音早就有这个功能直达。再例如华住会的视频号,与公众号还有关联,与小程序就是完全脱节无关联,根本没法通过视频号预订酒店,也没法找到其企业号。那用户看华住酒店的视频还有什么意义内,就是因为宣传有吸引力,才需要咨询企业微信或者预订酒店啊。视频号目前在微信生态里面的使用体验与商业应用,完全是上不了台面,不知道张小龙或者马化腾是否好好的去体验过视频号的使用。虽然马化腾口头上说视频号是腾讯全村人的希望,但是目前这种方式,视频号是完全没有希望了。

F-从以上可知微信视频号用户体验和商业思维,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考虑用户导向和商业导向。公众号,小程序、公众号也与视频号脱节无法相互导流和形成商业闭环,企业微信更是处在游离状态,是个忽隐忽现的存在。已经跟踪使用腾讯视频号一年有余,腾讯视频号一直改进不大,对抖音可以说完全没有威胁和抵抗能力,只能被抖音爆锤的份。抖音目前还能保持40%以上的年增长,而腾讯三季报视频号的情况都不敢公布,就能看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了。抖音业务导流和商业闭环的整体能力只会越来越强,腾讯与抖音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说明腾讯还在温水煮青蛙,缺乏危机感。

G-人的基本精神需求有两样非常核心,就是社交沟通与娱乐,这两块而且都有一定的成瘾性与粘性。线上社交沟通目前已经完全为微信所占据,但线上的娱乐则为抖音所占据,且抖音成瘾性更强。腾讯让抖音在其眼皮底下崛起,是腾讯重大的战略失误。腾讯当年想全力搞微视来对抗抖音,结果又停了一段时间,去投资快手,三心二意。看到抖音发展太快,快手都扛不住,又想灌水复活微视,但为时已晚。一直有个疑问,腾讯为什么维持QQ和微信两套社交系统,而且QQ对微信亦步亦趋功能非常接近,难道是为了帮腾讯内部部门练习左右互搏吗?用户完全不需要两套社交系统,这个是社交平台的天然属性,腾讯应该非常明白。QQ完全可以尽早转型为视频社交平台。2023年腾讯可能想明白了一点,将QQ的底栏做成了个视频入口,之前叫小世界,估计很多人莫名其妙,现在又直接改成叫小视频了,但QQ这种要死不活的状态,为什么就不直接一点转做短视频社交APP呢,打开后就如抖音一样直接是小视频页面。QQ目前做的不伦不类,想要搞视频但是又扭扭捏捏,2020年前如果下狠心,将QQ快速的转化为短视频平台,依托QQ的社交网络基础与用户数,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与抖音打平,不至于像现在在短视频领域这么被动。腾讯系产品整体用户时长已经被抖音超越,腾讯的整体营收与利润2023年也都已经全面被抖音超越,其后续将很长一段时间生存在抖音的阴影之下,除非进行全面的业务变革。阿里进行业务变革都不一定有机会可以再恢复当年之勇,腾讯仍有机会知来者之可追。

H-广告业务,这个需要重点说。腾讯的广告业务本来可以对标facebook的,但收入差距非常大,facebook90%的收入来自广告超过1000亿美元。广告的重点在于能够推送给想看他的人,这个就涉及到用户画像和精准推送算法,但这个正是腾讯的弱点,腾讯对于数据利用和算法一直不够重视。腾讯内部广点通团队专门负责腾讯整体的广告业务,但广点通是独立于微信和qq这些产品部门的,只负责接广告,没法拿到精准的用户数据和画像,导致腾讯广告的精准度、转化率、商务渠道都全面落后阿里和字节。大家可能深有体会,淘宝总会知道你想要买的东西,而抖音不停的喂你喜欢的饲料,但微信常常给你推你不想看的广告,这个就是差距。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因为微信广告属于广点通团队管理,并不在微信内部。微信广告赚钱多少与微信团队本身并没有多大关系。因为部门利益不一定一致,微信说他在于用户体验,广告越少越好。且广点通的底层数据和微信并没有融合,用户画像不够精确,推送算法也很一般,导致目标人群不准确,对于效果广告和展示广告的效果一般,尤其效果广告的转化率会很低,而效果广告是要靠点击才能收钱的。腾讯对于数据和算法的重视一直存在问题,从2018年李国飞写的一篇文章就直陈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仍没有看到任何改变,真不知道腾讯内部的管理层人员有无读过他的文章。腾讯与阿里携手之后,其广告系统与阿里妈妈打通,有机会进一步释放其潜力。但重点还是在于广告的精准性与转化,如果腾讯不作出改变,问题仍旧存在。

I-金融及支付业务。支付板块是腾讯最为稳固的一块业务,年化增长基本有15%左右。微信支付与小程序已然成为全中国线下消费场景的商业基础系统。腾讯线上的toB业务,因为支付系统与小程序的广泛应用,也已经越来越庞大。但是腾讯除了广告系统面对上游to B客户,亟需一个整合支付业务与消费业务的全业务商务系统模式的产品,来进行上线业务、线下业务的整合及提升商业转化率。小程序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线上线下业务的整合导流能力,但因为张小龙的去中心化思想,所以小程序只是作为一个对客前端,还缺乏一个强大的后台商务系统。本来企业微信具备这个潜质,但其发展一直没有受到腾讯的重视,使用体验一直不痛不痒,浪费了最好的时机与位置。对标阿里,其阿里妈妈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商务运营系统,实现了阿里电商业务的转化。字节目前也已搭建强大的后台商务系统,来支撑抖音商务业务的转化。但目前腾讯一直没有见到有所动静,其后台系统仍然是碎片化的。腾讯需搭建的商务系统对接其广告系统、小程序系统、支付系统,乃至视频号与公众号这两个板块,提升其toB端的业务转化率,实现商务场景的全闭环运营,进一步绑定线上线下企业消费端业务,这个空间与规模,应该比线上电商规模会更大。至于金融板块的贷款、保险、理财,这些只能算作对金融支付业务锦上添花的内容,因为自从蚂蚁被锤之后,腾讯在这方面就更为保守了。

J-企业业务及腾讯云:对于腾讯的企业业务和云业务,可以不用抱有太大希望,虽然2018年腾讯部门重组后,专门成立了toB的企业信息化事业部,但腾讯缺乏toB的基因。除了广告端和腾讯会议,也缺少toB板块的产品抓手。如果腾讯能强化微信的商务后台功能,整合企业微信,并能强化SaaS化销售云平台,则其能多一个腾讯云的发展商业抓手。此外腾讯云需要面对阿里云、华为云及三大运营商的成本竞争,华为云及阿里云在toB企业信息化方面,比腾讯要强上不少。此外中国国内的ICT业务与SaaS系统业务从来就不是一门好生意,与国外微软或者IBM这类靠企业信息化业务赚钱龙头企业比起来,国内缺少这样的土壤,发展难度太高。这块腾讯云已经逐步退出系统集成的ICT业务,整体业务在收缩。从阿里云的发展停滞可知一二。

K-腾讯与AI。AI现在是热点,也会是未来的爆点。但国内AI距OpenAI应该有两到三年的差距,无论是在技术与硬件方面。腾讯从来都不是一个以工程技术导向的企业,在BAT里面其技术一直是最弱的,而且对技术的投入也最小。在张志东退休后,就再也没有一个CTO的职位。腾讯从数据共享体系,到高级算法应用等方面都已经落后阿里和抖音一大截,前面已经分析,在此就不做累述。就AI而言,腾讯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积累,AI需要以极大量数据和算法作为养料基础,腾讯若数据体系不打通,发展AI就如痴人说梦。但AI若能成功,则可以帮助其实现更好的广告匹配,以及社交匹配,同时其可以打造AI助手能力嵌入到微信生态系统中成为个人最好的助手,并强化且商务导向性算法,使得商务更好的触达用户,商业运营体系的效率会更高。Facebook前几年因为隐私问题,导致广告收入下滑,但近一两年通过AI赋能大幅提高广告的精准匹配效果可见一斑,其2023年股价上涨了近2倍。但是一直担心腾讯在AI方面的技术能力以及toB的商业转化能力。就目前来说,AI甚至都不能算作腾讯的一个潜在业务增长点,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其AI方面的发展战略和变革的决心。

第二部分:腾讯的管理层与企业文化

A-高级管理层的重要性。就目前整体情况而言,腾讯仍然拿着一手不错的牌,微信+小程序+支付系统是其王炸一样的护城河。相比阿里目前所处的窘境,受到拼多多与抖音的双重夹击,腾讯目前所处的位置要好上不少。但拿着一手好牌也要有打牌的高手才行,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和员工。对比google微软,微软纳德拉就是打牌高手,2015年接手微软时候一手烂牌,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将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坐上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而google的皮查,接手时候就是一手王炸,但现在google反而在AI来临时代落伍了,这么多年没有推出像样的产品。

B-企业的发展第一靠顶层管理人员的规划,第二靠基层的活力创新。对于基层,腾讯前期一直是自下而上产品驱动的企业,很多爆款产品都是从基层部门发展起来的,包括微信和王者荣耀,但腾讯目前基层创新爆款已经越来越少,证明其创新力与活力在减弱,反而其更偏向于对外部企业做股份投资多过自己开发爆款产品。对于顶层,腾讯的发展路径和马化腾有强相关,但是腾讯这么多年下来,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高级管理层的年级都很大了,老化严重。目前腾讯高级执行副总级别(腾讯的总办)都已经超过50岁,而且人员非常稳固,各大BG总裁以香港人为主,大家内部轮流换着坐庄。腾讯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年龄,也大都超过45岁了,过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纪了,活力明显不足。这个是腾讯在新产品与新业务逐步落后的两个重要原因。相比抖音,其基层非常有活力,高级管理层年龄大都不超过40岁,更不用说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的拼劲和活力了。阿里巴巴这一波上来的高级管理层也都是80后甚至90后,强力推行年轻化。

C-腾讯整个管理层老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自从2012年微信以后,腾讯除了游戏未能推出一个有行业影响力的产品,大部分都是靠外部投资以参股的形式,以重在参与的心态。张小龙属于腾讯体系中的异类,2012年其还只是腾讯广州公司QQ邮箱的负责人,硬是凭着微信杀到腾讯的高层(总办),以微信及微信支付、微信小程序救了腾讯一命。腾讯目前需要一个张小龙这样一个能杀出一条血路的人。但腾讯相比十年前,企业僵化更为严重,其各个业务板块以及业务BG之间的协作性仍严重缺乏,部门墙林立,内部战略协同远不如微软甚至不如阿里。就算微信内部,其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之间的协同融合都存在问题。QQ支付与微信支付也一直是两套体系,虽然其底层都是以财付通为基础,QQ支付完全可以调用微信支付,甚至如美团京东等外部APP都比QQ做的要好。所以腾讯需进一步强化其基层产品创新力,推行高层年轻化,打破诸侯割据与部门墙,推进业务协同,补齐短板。其业务协同必须以全业务数据打通共享与算法融合推送为技术基础,真正加大技术方面的投资。

第三部分:腾讯增长点与潜力分析:(大家一直关注腾讯的视频号广告,而忽视了其他业务的商业潜力)

A-游戏业务(占比30%),这块业务模式比较简单,受上层政策及人口情况影响,以及抖音对使用时长的侵占,预计长期看有年化5%左右的增幅。

B-微信+QQ社交操作系统业务,这块业务,腾讯在财报中没有单独列处理,估计是算入增值业务里面了(占比估计15%左右)。社交操作系统业务腾讯其实已经长期停滞,但是腾讯若能打通后台的商业系统,实现以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的商业模式闭环,并且真正的拿起武器和抖音对抗,而不是想着赚卖QQ会员的小钱,则这块是腾讯最大也最有潜力的业务。但若其还是如过去一年的表现,那只能说希望不大。后续就看腾讯会不会用这只金母鸡来生金蛋了。

C-广告业务(包括微信广告、视频广告等,业务占比超过20%),若能打通全数据,实现算法精准广告投放,与抖音正面竞争广告收入,预计能实现年化15~20%以上的增长,真正的现金奶牛。若其能够进行广告业务与toB电商或商务业务平台的整合,则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广告+商务大平台化是趋势,同时能够强化其toB能力,对云业务有促进作用。

D-支付及金融科技业务(占比30%),微信支付目前每日结算支付的金额,已经超过VISA的金额,而VISA的市值却已经大幅超过腾讯,可见支付业务的潜力。微信支付目前已经成为线上及线下最主流的收付款形式,但是其流水提点在0.3%左右,而VISA等国际支付体系的提点超过1%。微信支付的提点比率很难大幅上升,因为这方面受到强监管,只能依托全社会商业支付体系的增长。因为目前在中国经济放缓情况下,预计年化有10~15%左右的增幅。

E-腾讯企业及云业务(业务占比10%不到),但对其不是很看好,因为腾讯文化产品导向,缺乏toB的商业基因。预计年化增长率5%左右,目前还在艰难发展阶段,若与微信后台商务系统及企业微信能够协同,推动toB业务整合,提供一个发展抓手,可能有一定的发展机会,但在中国,企业业务毛利和净利都太低。这个是国情决定的。

F-AI业务,增长潜力大,但目前规模很小。toC作为个人强大助手结合社交及搜索(大语言模型)。ToB则以云算力和AI算法为基础,为行业赋能实现toB商业化。3年内不会对腾讯业务形成太大助推作用,需要看其长期投入情况。

总结:整体评估,腾讯潜力很大,仍然拿着一手不错的牌。预计未来5年整体复合增长率约8~15%的增长。但前提是,第一需撤换一些无能中高层人员,换上能者,打破部门强且强化创新及技术投入。第二整合微信的商业体系打造完整前后台业务闭环。第三尽快将QQ全面转型短视频平台,抵御抖音的正面进攻。第四需打破其内部的数据隔阂,尽快推行精准算法提质增效。以上若能施行,腾讯则有机会实现15%以上的发展,优化业务组合,其中有可能出现爆点,例如广告+商务整合业务。若只是维持现状,保持目前守势,则只能有10%以下的增幅。

第四部分:腾讯估值及买点分析:

A-毛利率约50%,净利率25%左右,前3年毛利率一路下滑,但2023年开始各种成本优化后开始企稳回升。2023年营业额约6000亿,净利润1500亿~1600亿,现金流充沛,持续大额回购,但大股东一直在持续减持。在自由现金流市盈率低于20时候可以考虑分阶段买入,最好是15以下,即股价270以下可以大笔买入。

第五部分:腾讯投资分析总结

作为腾讯的前员工,2013年入职,2016年离职,到现在虽然已经离开腾讯7年多了,还是要感谢老东家,但是当时纯粹是为了工作,并没有详细分析其业务。认真研究腾讯也还是在2023年开始做投资之后。虽然2023年初入投资市场,1月底追高在360左右买入了腾讯股票,当时还是初鸟只看PE就买入的。2023年3月开始详细分析腾讯的业务,以及优劣势,陆陆续续做了一些笔记,当时很疑惑为什么微信要将视频号隐藏的那么深,而且没有充分重视视频号的价值,没有做好视频号的产品。但直到现在一年过去了,腾讯还是同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改进。1月17日在看了李国飞2018年写的一篇分析腾讯的文章之后,与其心有同感,怒其不争,不思进取。所以忍不住写了这篇分析文章。

段永平常说如果看得懂其商业模式,就有勇气在这个低点能够买入,诚如其所说。针对腾讯的商业模式分析完之后,只是有点为其惋惜,同时感觉其潜力巨大,仍然拿着一手好牌,就算过了这么多年。腾讯如果能够进行适当的变革,那腾讯的潜力可以进一步释放。腾讯距离2018年的组织变革,已经差不多6年了,6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已然大变。当年的互联网老大老二,现如今都成了小弟。

时光荏苒,腾讯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精彩讨论

智者一起慢慢变富01-23 17:57

作为比作者去腾讯更早,走得更晚,带过百人以上团队,负责过百亿以上营收的老兵,来补充几点吧。
整体是讲得不错的,腾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这些,不过几个点倒也还有一些偏乐观点的可能性:
1、视频号目前增长还是良好的,23年视频总时长增长应该还是超过100%。商业化平台的确没做好,据说很快就会有跟抖音对标的商业体系,耐心再等等吧。小龙的特性就是动作不快,但想得清楚。
2、关于数据墙问题,小马哥的确有一个看法,认为全部打通有安全性问题,不同BG之间数据一直是比较割裂的,这点不好评价。不过就微信广告而言,广点通是有微信画像的,倒不至于完全瞎投。原因嘛广点通这块的负责人就是小龙的人:)。听这次martin电话会议室上的说法,这块后续应该还是会有所优化,具体看怎么做吧。
3、QQ的用户已经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了,简单说就是不想跟父母在一个群里的人组成,这也是后面QQ继续独立存在的原因。但QQ主动转型太晚了,也有部门墙问题。在mel时代,就曾设想既然QQ未来会以年轻人为主,打算转型为娱乐+游戏平台,曾想搞Wegame平台,可惜,一直跟互娱争控制权未果,有心无力,此事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后续调整时几员大将被整,实在是可惜。不过,后面QQ收归colin,已经是游戏团队负责了,为什么也没搞起来?这是一个问题,跟colin不熟。
先就这么多吧。腾讯手上牌还是很好的,护城河最强,流量最大,就看怎么用好了。我对martin和小龙还是很有信心的。
字节虽然势头很猛,但毕竟短视频平台抖音粘性远不如微信,字节到现在仍然是非常焦虑的,才会在那么多地方主动出击,连美团外卖都差点想啃一口,现在火并到店。因为一旦短视频风口几年过了,有新的娱乐形态了,微信大概率还会在,抖音可不一定。

钟晓渡01-24 19:11

转发并不代表百分之百认同原文的观点,只是分享一下思考的角度;对腾讯的股东和潜在的股东都是很有价值的。以前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也是被原文激发后逐步清晰起来。
公司的护城河源自微信,微信的定位和核心优势源自“连接一切”;然而在C端用户信息连接畅通的表面,各个模块之间,为B端用户提供的产品和体验,却是支离破碎、连接失灵的。一直颇为欣赏公司的“克制”,但“克制”同时也成为了B端业务拉胯的遮羞布;选择不做什么,与做了、却没有好好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两码事。
从组织、业务的角度,这是压制公司发挥巨大潜力的掣肘。因而当下价位的腾讯或许安全边际有,但大的向上机会,一定是来自组织的变化、人的变化。//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裂变01-23 13:50

视频号放一级目录取代通讯录并不可取!
视频号只是微信生态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视频号与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属于平级关系,我想张小龙的本意是让它们都作为微信的组件平等发展!如果把视频号放一级目录,重点突出视频号,让它凌驾于朋友圈,小程序,公众号等等之上,会让整个微信生态畸形发展,视频号是可以做得更大了,但是是以牺牲其他微信生态组件发展为代价的!整体并不合算!现在视频号我认为发展得挺好!而且我认为太多人把抖音神化了,小视频真的没有太大护城河,拆分抖音竞争优势来看,一是视频内容无法形成独占,二是算法无法形成独占,三是用户数据收集,大数据能力无法独占。抖音主要竞争力在于先跑优势加算法优势让它的用户先于竞争对手形成沾性!长期来看,结果和阿里应该差不多,主要业务市场份额会被竞争对手不断侵食!反观腾讯,微信已经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社交需求形成的双向平台外加由此派生的线上线下对各种需求的连接,已经让微信真如水和电一样把我们完全融入其中无法脱离,其强大的护城河抖音是难以匹敌的。

更健康更长久01-24 22:23

我对腾讯的未来确实看不懂。但感觉腾讯的商业模式还是好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绝大部分公司的。具体操作就是慢慢买,现价每往下掉个10%~15%就入一点。比例上也要严格控制。赌的都是概率。现阶段的腾讯,长期持有能赚多少不敢说,亏钱概率比较小吧。

曹文景01-23 12:48

整体不错!但'不需要两套社交系统"·······你不知道年轻人不喜欢和上年纪的人聊天、社交吗?qq很好的满足了少年人隔离长辈的需要。 此外,确实如你所言,分析腾讯的文章有穿透力的很少,判断已是庞然大物的腾讯需要很多组织管理学功底,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成长路径就是从行业分析起步,不具备相应组织研究的能力圈,所以无法判断腾讯解决组织问题的难度和可行路径。

全部讨论

作为比作者去腾讯更早,走得更晚,带过百人以上团队,负责过百亿以上营收的老兵,来补充几点吧。
整体是讲得不错的,腾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这些,不过几个点倒也还有一些偏乐观点的可能性:
1、视频号目前增长还是良好的,23年视频总时长增长应该还是超过100%。商业化平台的确没做好,据说很快就会有跟抖音对标的商业体系,耐心再等等吧。小龙的特性就是动作不快,但想得清楚。
2、关于数据墙问题,小马哥的确有一个看法,认为全部打通有安全性问题,不同BG之间数据一直是比较割裂的,这点不好评价。不过就微信广告而言,广点通是有微信画像的,倒不至于完全瞎投。原因嘛广点通这块的负责人就是小龙的人:)。听这次martin电话会议室上的说法,这块后续应该还是会有所优化,具体看怎么做吧。
3、QQ的用户已经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了,简单说就是不想跟父母在一个群里的人组成,这也是后面QQ继续独立存在的原因。但QQ主动转型太晚了,也有部门墙问题。在mel时代,就曾设想既然QQ未来会以年轻人为主,打算转型为娱乐+游戏平台,曾想搞Wegame平台,可惜,一直跟互娱争控制权未果,有心无力,此事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后续调整时几员大将被整,实在是可惜。不过,后面QQ收归colin,已经是游戏团队负责了,为什么也没搞起来?这是一个问题,跟colin不熟。
先就这么多吧。腾讯手上牌还是很好的,护城河最强,流量最大,就看怎么用好了。我对martin和小龙还是很有信心的。
字节虽然势头很猛,但毕竟短视频平台抖音粘性远不如微信,字节到现在仍然是非常焦虑的,才会在那么多地方主动出击,连美团外卖都差点想啃一口,现在火并到店。因为一旦短视频风口几年过了,有新的娱乐形态了,微信大概率还会在,抖音可不一定。

视频号放一级目录取代通讯录并不可取!
视频号只是微信生态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视频号与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属于平级关系,我想张小龙的本意是让它们都作为微信的组件平等发展!如果把视频号放一级目录,重点突出视频号,让它凌驾于朋友圈,小程序,公众号等等之上,会让整个微信生态畸形发展,视频号是可以做得更大了,但是是以牺牲其他微信生态组件发展为代价的!整体并不合算!现在视频号我认为发展得挺好!而且我认为太多人把抖音神化了,小视频真的没有太大护城河,拆分抖音竞争优势来看,一是视频内容无法形成独占,二是算法无法形成独占,三是用户数据收集,大数据能力无法独占。抖音主要竞争力在于先跑优势加算法优势让它的用户先于竞争对手形成沾性!长期来看,结果和阿里应该差不多,主要业务市场份额会被竞争对手不断侵食!反观腾讯,微信已经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社交需求形成的双向平台外加由此派生的线上线下对各种需求的连接,已经让微信真如水和电一样把我们完全融入其中无法脱离,其强大的护城河抖音是难以匹敌的。

整体不错!但'不需要两套社交系统"·······你不知道年轻人不喜欢和上年纪的人聊天、社交吗?qq很好的满足了少年人隔离长辈的需要。 此外,确实如你所言,分析腾讯的文章有穿透力的很少,判断已是庞然大物的腾讯需要很多组织管理学功底,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成长路径就是从行业分析起步,不具备相应组织研究的能力圈,所以无法判断腾讯解决组织问题的难度和可行路径。

转发并不代表百分之百认同原文的观点,只是分享一下思考的角度;对腾讯的股东和潜在的股东都是很有价值的。以前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想法,也是被原文激发后逐步清晰起来。
公司的护城河源自微信,微信的定位和核心优势源自“连接一切”;然而在C端用户信息连接畅通的表面,各个模块之间,为B端用户提供的产品和体验,却是支离破碎、连接失灵的。一直颇为欣赏公司的“克制”,但“克制”同时也成为了B端业务拉胯的遮羞布;选择不做什么,与做了、却没有好好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两码事。
从组织、业务的角度,这是压制公司发挥巨大潜力的掣肘。因而当下价位的腾讯或许安全边际有,但大的向上机会,一定是来自组织的变化、人的变化。//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

我对腾讯的未来确实看不懂。但感觉腾讯的商业模式还是好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绝大部分公司的。具体操作就是慢慢买,现价每往下掉个10%~15%就入一点。比例上也要严格控制。赌的都是概率。现阶段的腾讯,长期持有能赚多少不敢说,亏钱概率比较小吧。

关于管理层老化的观点非常好,是否可以专注这点做更详细的事实的收集,因为这个几乎决定了互联网公司未来的发展。比如你提到阿里强推年轻化,具体是怎么实施的?腾讯目前老龄化严重到什么程度?tony怎么管理?下面一层有怎么管理?不思进取是什么样的状态?

你说的很多缺点,在我看来却是优点,你要的快、算法、打通、商业化、精准......等等一系列字节拥有的优点,对腾讯来说却是致命的毒药。重视用户体验并保持友好的公司,腾讯其实是榜样。

没看完,看不下去,不觉得自己外行指点内行吗?

看见把视频号替换通讯录我就笑了

01-23 17:03

小马哥22年末批评过管理层:“你活都活不下去了,周末还休闲地打球”。腾讯内部企业文化问题挺严重的,但是一旦形成风气,怕是老板也不好改,科技行业,不进则退,腾讯还是存在隐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