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6回复:638喜欢:53
万科郁亮:预计今年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将回到2006年水平】今日万科召开2023年中期业绩会,会上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目前市场显然跌过头了,由于地产销售低迷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市场情绪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容易做出过度反应,“全国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2021、2022年分别下降11%和40%,今年1-7月继续下降25%。按照这个下滑程度,预计今年新开工面积仅为6.6亿平方米,将回到2006年的规模,即17年前的水平。”(财联社)

全部讨论

2023-08-31 11:07

中国未来2-3年每年减少人口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未来五年,每年减少一个特大城市的人口,未来10年之后,每年减少一个超大城市的人口。届时,城市居民继承的房产如山积压。目前仅仅是刚开始$万科A(SZ000002)$

2023-08-31 12:59

如果房地产停工三年,市场现存的房子,是会被抢光涨价呢,还是仍然卖不完和没人买?

这也是未来几年地产投资总体下降的幅度。也是地方卖地收入的下降速度(收入比面积下降更快)。卖地收入和地方的基建、消费、银行关联比较大。。。所以最难过的日子还没到来。。。

去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是12亿平,同比下降了40%。今年要跌到2006年水平,7亿平不到,直接倒退16年,再降45%。你们愿意听郁总的话吗?
没想到郁总和我一样的观点,我倒是没想到直接跌到了06年,只是觉得还要再跌一半。良言逆耳啊。

帅啊,开工回到2006,但我熬过这波巨坑了

长期看7亿左右的新房住宅面积还是能维持的,这里边有两个驱动力,一个是房屋的自然更替,有些老房子,比如说现在哪怕是人均居住面积是30平还是40平,假设人均居住面积不再提高了,如果按照50年的房龄算的话,每年还是要人均淘汰0.6-0.8平米。14亿人还是每年需要新建8.4亿平米-11亿平。你哪怕算成100年的房龄,只要人口不大幅减少,每年都还需要4.2亿平-5.5亿平的新房。。。这个还没考虑到主动的消费升级的需求,那些三四线不限价的城市里,好多新的住宅品质,产品体验,户型小区配套都远远比20年前的房子好很多的。。。所以只要国家的经济还基本正常,房地产的前途不需要过多担心。。。担心的是不要短期波动太大了,把船给掀翻了。。。

不止开工面积···房价可能也要回到以前的水平了······

2023-08-31 11:05

大胆!什么都可以回去,可以呼喊你们再次加杠杠,也不会降房价地价。但是全球房价收入比前十国内占六个,总体房价收入比也比发达国家高好多,不知道怎么说。

其实这就是半夏的逻辑,认为长期需求有所下降但还比较稳定,属于房地产周期的底部,本质上还是一种短周期的想法,增量逻辑。而实际上房地产供需基本面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前两年就已经从增量市场一下子到了存量市场。所以的未来年均开工数量和潜在的需求,套用的是以前房地产短周期的想法,并不适应现在的情况,因为地产的长周期是按30年60年一代人两代人为期限的,不能套用10年内5年内的短周期来推演,目前就是长周期的一个下坡开始而不是什么底部,最典型的指标就是人口新生数量,人口结构和房价收入比,租售比,我们都处于比较极端的位置(周期峰值)。在这个时间段,房企会大量破产和消失,活下来的优质房企更注重品质,负债率更低,收益率更高。
今年就算开工修建了只有6亿平,也不会阻挡房地产整体的颓势,微观的中介市场现在大量的有价无市,是真的没有那么多需求,而不是说大家观望不买,00后这一代基本集团不存在多少所谓的刚需,他们的父母是70和80后,早就给他们买上了,90后负债累累更不会买。往后10年需求也只会越来越少。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没有任何问题,但越是支柱产业就越要服务于民生,房地产整体回归居住属性是一条必须和漫长的道路。 $龙湖集团(00960)$ $中国恒大(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