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 2014年总结 (A股40%,美股-30%)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4喜欢:23
从2007年懵懵懂懂入了股市,第一次在雪球上写总结。

先列一下收益:对于今年的牛市,跟大牛比起来一般:

1)     A股:~40%   (8成仓)

2)     美股:-30%   (2成仓)

具体什么渠道知道雪球的,我也记不清了,印象中好像有人说“段总经常在雪球上跟普通投资者聊聊投资”,于是在去年关注起雪球。两年时间,在雪球上学到很多东西,而在股市上投入的资金,也翻了三番。每天打开雪球成了必修课,跟LP戏言:如果雪球那天要收会员费了,我会愿意的。不过方总@不明真相的群众 作为聪明的投资者,你不会收球友的保护费吧,你一定会找到与小散双赢的模式 [笑]

对我影响最多的球友:

@安道全 : 带领我可转债入门的,写的《可转债投资魔法书》通俗易懂(尽管后面一半是广告 :))

@DAVID自由之路 : 中行/工行可转债的文章,研读了好几遍。尽管有些投资理念不同,也跟不上他较快轮换的风格,但他对我今年重仓可转债的决定,功不可没。

@余晓光 : 经常深夜发干货帖,很有思想的投资者。对TMT有独到的见解

玫瑰:07年入市时,读了他的时间玫瑰,对“买入/持有、价值投资”挥之不去。从2008年大跌后,套牢几年。在这几年间,逐渐悟出一个道理:好公司也得有好价格,否则套牢没商量,想想150的中国平安、复权前的近50的招行?  其实玫瑰后来自己也转换风格了,去纳斯达克TMT了。



李驰:07年另一朵玫瑰,在熊市多年间也长期套牢,不说话去旅游了,网上毁誉参半。得到的启发:1、买入好公司;2、有些钱是不能挣的(会上瘾、迟早还回市场)。对锻炼自己的投资心态还是有好处:不会眼红别人挣了多少,那些垃圾股翻了10倍等等。


一、A股


今年最大的收获是重仓了银行可转债,发表了如下两篇文章:

1) 《可转债的理解》  (被 @今日话题 推到头条了)

网页链接

2) 《平安转债与正股联动计算表及优缺点讨论》

网页链接

以上算是重仓可转债的理论基础了吧。想想98的中行/工行转债,熊市保底,牛市“不封顶”,想想也是醉了。如今,所有转债都已经山鸡变凤凰,看看当时半死不活80多的中海转债/徐工转债/南山转债,前两者翻番有多。

1. 可转债:

1) 中行转债:2013年8月份99元买入;

2) 平安转债:2013年11月底平安转债上市,在溢价2%左右将$中国平安(SH601318)$ 正股卖出,买入等量平安转债

3) 工行转债:2014年2月,由于大盘低迷,银行股阴跌不明朗,将持有多年的$招商银行(SH600036)$ 以亏损10%的价格10.15全部卖出,以98.5元换入等价工行转债;

4) 民生转债:2014年3月,102元轻仓买入赌下调转股价,结果以老股民为首的正股小股东赢了:下调失败。民生转债暴跌,在89-90元加仓民生转债,可惜在民生转债到108时就全部卖出了。当时其实有考虑过,民生转债的价格是所有转债中“最便宜”的,但是考虑溢价率高达20~30%,也就卖掉了。

5) 石化转债:在民生转债卖出后不久,大盘猛涨,不想错失牛市,但再也难以找到低于100元的中行转债,在116元买入石化转债。

2. 股票

1) 万科:人口红利日减、地产转型的不明朗预期,估计未来房产的疯涨不太可能了。据闻三四线城市已经跌了不少,几乎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房价。基于此,将$万科A(SZ000002)$ 全部卖出,盈利18%;

2) 民生:近期土豪安邦不断举牌,短短一个月间涨了40%多,A/H价差竟然达到+33%,而其它银行A/H接近1。将$民生银行(SH600016)$ 全部卖出了。

3. ETF指数基金

8月份,大盘快涨到2300点,加上沪港通在吹风,与家人进行第一次圆桌会议,决定买入ETF50/ETF300。目前证明这部分是盈利最喜人,持有5个月,~45%的涨幅。从投入/产出/时间上,远甩我持有N年的股票几条街。尤其是在上证1900点抄底买的ETF指数,已经上涨60%多(不过当时买的仓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滴汗])

5. 2015年展望

1) 转债:

a) 平安转债:全部转股

b)     中行/工行转债:如果能涨到150,卖出1/3,其余转股 :锁住部分赢利,降低持有成本,转的正股就先放着:牛市则让它疯吧;如果是反弹,反正持有成本低心态也没问题;

c)      石化转债:目前转债的价格,已经没有安全性可言了。考虑在116左右增持石化转债。理由:剩余年限2.2年,到期107赎回,两年共3%债息,两年约5%+5%分红,保底价~120元。如果牛市,则还能趁势上涨;如果是反弹,则有债低保护。

d)     在转债投资上,优先考虑中小转债,波动率大。

2) ETF

a) 继续持有50ETF/300ETF。事实证明,战胜指数是困难的。加上工作也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研究股票。只要对中国未来有信心,指数EFT不失为好标的。

b) 每月定投300ETF。初定原则: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在40以上时,停投;50以上时清仓;15以下时月定投资金加倍

3) 套利:

a) 学习分级基金套利;在市场疯狂时,对A+B套利,或者买入A (例如最近0.8元左右的券商A)等待下折或估值回归;

由于套利的时间窗较短,日常工作繁忙,这块不太可能常做。倒是可以通过套利,关注分级基金A低估、买入点

4) 股票

学习财报等基础知识,也很羡慕@处镜如初 能预测各银行的营收/利润增长,多次预测偏差都比较小。在雪球上关注的银粉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全,先从银行行业开始。

5)有待完善之处
a) 还没有克服“一涨就亢奋,一跌继续看跌“的追涨杀跌心理。例如:在万科急跌到6.5时,选择了清仓。多亏过了几天,克服了恐惧心理,再买了回来;

b) 认识自己: 更擅长于能计算出来的投资,例如可转债的保底/上涨逻辑,这也是为何我能拿住重仓中行/工行转债的原因。日后考虑学习分级基金套利(更主要的是分级基金A,后述)

c) 买点有一些经验了,卖点呢?


二、美股

        如果A股今年扬眉吐气,美股则心惊胆战。今年从+30%浮盈,到目前-30%浮亏。完整地坐了一趟过山车。从我的A股与美股持仓,可以看出截然不同的风格:美股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原因是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公司,多数在美国上市,如何分享代表着未来趋势的互联网时代呢?2007年时,我们就觉得腾讯是好股,当时是40-50,但是由于港股嫌麻烦而且资金量小,就没有投资。后来腾讯翻了10多倍,你懂的。

1)     QIHU: 买入价83,最高到120元,在70多时出局。从so搜索的份额滞涨;PC端用户到达天花板;手机端除了360手机助手/安全卫士,其它未见起色。最大问题是,2014年,不知道奇虎究竟在干什么,无声无息。而在Q2时,奇虎似乎在给so造势,对媒体宣称份额达30%。当时CNZZ上的数据也接近30%,事实上今天的CNZZ份额也不过27%左右。猜测是奇虎在Q2展望面临压力,突击冲量CNZZ份额。问题是CNZZ本身统计的可靠性存在多方讨论,其统计的PC端/中小网站入口,与真实互联网世界有不小偏差,尤其是移动端的。


余晓光的总结的好:“被高成长投资者抛弃,而又无法充分吸引价值投资者入场”。

有兴趣的可以阅读余晓光的两篇文章:
2014年9月《奇虎的困兽之斗!》:网页链接
2014年12月《奇虎,价值投资者入场》网页链接

2)     SCTY:买入80,60多出局。2013年的6-7倍股,研究了玫瑰公司研究员的SolarCity报告,深刻地被SolarCity的太阳能金融租赁创新模式吸引。而且多多少少受到ElonMusk的影响,觉得他能把Tesla做得这么牛,他投资的太阳城也不能差吧。

3)     FirstSolar:50多买,70卖。今年唯一赚钱的票了。

4)     JMEI: 26入,18出。买入的理由:化妆品行业No.1,女性消费品利润高;市值只有唯品会的1/3。最高在35-40间,后来在阿里上市后,阿里一枝独秀,其它中概电商下跌。尤其是在第三季报只有30%不到的营收增幅,大跌了几天,亏损出局;曾经在JMEI和QUNR价格趋近时(例如23-25区间),曾动过把JMEI换仓为QUNR的念头,但是没有执行。原因是对JMEI还心存希望。JMEI走势堪称奇虎的另一版本。

5)     CTRIP/QUNER: QIHU/SCTY/JMEI出局后,全部换入CTRP/QUNR,后来携程宣布明年预亏,又跌了近20%……。对于旅游行业,尽管近期价格战/竞争很激烈,长远来说还是看好:未来中产阶层人群增加,必然体现到旅游消费上,目前旅游线上化还是较低。而携程/去哪儿,哪一个挂掉的可能性都不大,未来可能是两大OTA巨头瓜分主要份额,其它中小OTA基本没戏。继续持有CTRP/QUNR组合。

教训:

1) 当前美股大盘已经处于高位,自08年金融危机后,上涨已经持续多年了。与A股2000点跌无可跌不一样,在纳指高位买入持有本身的风险太大,要适当止盈/止损。

2) 对不熟悉的股票/行业,尽量少参与,例如:SolarCity/FirstSolar。公司能上市,总有它的优点以及存在的理由,不熟悉的公司,容易被迷惑。买入尤其是高位后,容易被市场波动/别人的观点左右。



3) 美股对于财报预期是否能beat很敏感,远比A股波动大。奇虎/聚美Q3季报出来后就是例子。可以看看球友的文章《满仓入call赌奇虎财报的惨痛经历,望引以为鉴》  ,关于:止损/期权/风险的讨论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另外:如果有志去美帝高位接盘解放我的 [大笑] 可以看我写的美股开会攻略: 《开美股账户过程》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5-01-07 07:23

逻辑清晰,希望15年有更好的收获。

2014-12-26 17:30

很好!有总结就会提高。

2014-12-26 02:12

提升来自于经验的总结,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