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14喜欢:20
原奶价格掉的太厉害了。现在回看20-21年那一轮原奶价格的上行,造成的因素很有可能是疫情期间进口原料奶不利,叠加乳制品需求稳定增长带来的原奶价格上行。有数据的是,我国进口的乳制品,包括生鲜乳,大包粉,乳清,婴配粉等,折合成生鲜乳的话,大概占据国内生鲜乳整体40%的供应量,疫情期间这块的供应等于大打折扣。
现在几乎反过来,国外便宜的原料奶大幅往我们这“倾销”,国内的原奶厂家和猪周期一样,都扛着不去产能,熬到对方先死,甚至还要扩产能(和猪一样)。再叠加这几年消费的不振。原奶价格持续的低迷是可预期的。我感觉现在光靠刺激需求端消费是不够的。14到20年,原奶价格维持低位波动,也没看到是需求有多差,那些年全行业的销量和收入都在提升。现在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在供给端,尤其是进口。看看政策上会不会对进口出什么限制政策吧#伊利股份#

精彩讨论

forcode04-12 13:37

去年大概搜了下数据,最后的印象是,原奶产能出清要3-4年左右,所以,没那么快,奶价可能要2025-2026年才能上涨。
//2024年3月第三周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5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6%,同比下跌11.1%。
//2015 年环保政策使得供给出清:2013 年-2015 年奶农、牧场大量补栏,供给回升,生 鲜乳价格回落。2015 年受环保政策影响,中小养殖户陆续退出,供给收缩,整体原奶价 格中枢上移。
2013-2018 年在冲击事件影响下,全年基本呈现倒 U 型:2015-2018 年外生性冲击较小,全年原奶价格仍然呈现季节性的“倒 U 型”特征。2018-2019 年中国乳制品消费旺盛, 豆粕、玉米、进口苜蓿草等饲草在旺季价格涨幅较大,奶牛存栏量处于低位,原奶价格 在季节性波动的基础上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
2020 年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原奶价格大幅上涨:2020 年经济下行影响原奶供应链, 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原奶价格暴涨;2022 年底后需求较快恢复,但国内外草饲料原材料受供应链不畅、猪价上行周期影响,生鲜乳价格冲顶。

forcode05-10 14:08

早就卖掉了,赚了一点点,主要觉得持仓标的太多,跟踪不过来,而且总仓位太高,收缩战线。而且,牛奶供需矛盾,感觉没那么快逆转,看前面几个牛奶价格周期,貌似去产能要2~3年以上……

滚一个雪球04-12 13:34

如果国内供给过剩,自然价格就下来了,那么进口的量也就下来了。

forcode04-12 13:23

跟前几年政策鼓励有关?产能扩张太快,疫情期间喝牛奶提高免疫力的老人,疫情结束后不喝那么多了……
//政策端对于奶业振兴十分关注,支持扩大奶类供给。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振兴奶业、提升 规模化和饲养水平。《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 年)》加快了奶牛良种培育, 中国在 2020 年奶牛单产大幅追赶世界领先国家,《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 年)》 则提出目标奶牛群体平均年单产达到 9500 千克以上,自主培育种公牛占比达到 70% 以上。 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到 2025 年全国 奶类产量达到 4500 万吨”,即奶产量需要增加约 1000 万吨,年均增加约 200 万吨。同时政 策端也大力支持发展与奶业息息相关的饲草料业,2022 年农业农村部出台《“十四五”全国 饲草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加快建立饲草生产、加工、流通体系,促进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 业协同发展”。
从产业链价值分配角度看,上游牧场整体尚不成熟、毛利率低。中国长期以来重乳品生产轻 奶源建设而导致的产业发展失衡,相较于澳洲、欧美成熟的畜牧业,中国畜牧业机械化、自 动化程度不高,对畜牧业的精细化管理不足,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散养奶牛牧场毛利率普遍 高于规模牧场,而规模化的大型上市牧场企业由于现代化建设强于一般的奶牛牧场,因此毛 利率也较高。
上游集中度低,话语权弱。根据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21 年上游牧场 CR5 市占率为 14.6%, 而中游加工乳企 CR5 收奶量份额为 74.0%,上游牧场 top1 为优然牧业,市占率仅为 5.3%, 同时为伊利的控股公司,而中游乳企收奶量 top1 为伊利,市占率高达 32.5%,足以可见中游 乳企地位之强大。同时散户规划性、抗风险能力、资金实力低,中游加工乳企规模化程度更 高,往往能够和上游牧场签订长期的锁价合同,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中游乳企在扩 大自有牧场规模时,能够更好地把控大宗农产品价格,降低成本波动性。

咸阳小马仔04-12 16:23

下游伊利给这种公司举大量贷款让他们继续生存,只收取利息本金没找落,伊利又赚利差,用大堆不值钱的资产抵押借的本金,一些人还美滋滋的说多赚了几个亿利润。能把本金拿回来降低自己的负债才是能力。伊利大量债务是用自己的现金流和信誉借的,现在支持债务的一半净资产,一半廉价抵押物。你要知道只有上游盈利多了能付完利息又有结余维持经营的现金流才有钱还本金,上游不会消失但会死一部分出清产能,死的部分就是坏债要计提损失的。典型的利润前置风险后置

全部讨论

去年大概搜了下数据,最后的印象是,原奶产能出清要3-4年左右,所以,没那么快,奶价可能要2025-2026年才能上涨。
//2024年3月第三周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5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6%,同比下跌11.1%。
//2015 年环保政策使得供给出清:2013 年-2015 年奶农、牧场大量补栏,供给回升,生 鲜乳价格回落。2015 年受环保政策影响,中小养殖户陆续退出,供给收缩,整体原奶价 格中枢上移。
2013-2018 年在冲击事件影响下,全年基本呈现倒 U 型:2015-2018 年外生性冲击较小,全年原奶价格仍然呈现季节性的“倒 U 型”特征。2018-2019 年中国乳制品消费旺盛, 豆粕、玉米、进口苜蓿草等饲草在旺季价格涨幅较大,奶牛存栏量处于低位,原奶价格 在季节性波动的基础上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
2020 年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原奶价格大幅上涨:2020 年经济下行影响原奶供应链, 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原奶价格暴涨;2022 年底后需求较快恢复,但国内外草饲料原材料受供应链不畅、猪价上行周期影响,生鲜乳价格冲顶。

原奶下降对伊利来说不是成本下降了吗?应该是好事啊。从目前来看,整个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从需求下降似乎可以解释

1933年,美国人为何宁愿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也不送给穷人.农产品直接受到影响,资本家倒牛奶、烧粮食、杀猪的现象到处都是,其他国家一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提高了关税,各种恶意竞争爆发,进而导致全世界陷入了经济危机

跟前几年政策鼓励有关?产能扩张太快,疫情期间喝牛奶提高免疫力的老人,疫情结束后不喝那么多了……
//政策端对于奶业振兴十分关注,支持扩大奶类供给。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振兴奶业、提升 规模化和饲养水平。《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 年)》加快了奶牛良种培育, 中国在 2020 年奶牛单产大幅追赶世界领先国家,《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 年)》 则提出目标奶牛群体平均年单产达到 9500 千克以上,自主培育种公牛占比达到 70% 以上。 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到 2025 年全国 奶类产量达到 4500 万吨”,即奶产量需要增加约 1000 万吨,年均增加约 200 万吨。同时政 策端也大力支持发展与奶业息息相关的饲草料业,2022 年农业农村部出台《“十四五”全国 饲草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加快建立饲草生产、加工、流通体系,促进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 业协同发展”。
从产业链价值分配角度看,上游牧场整体尚不成熟、毛利率低。中国长期以来重乳品生产轻 奶源建设而导致的产业发展失衡,相较于澳洲、欧美成熟的畜牧业,中国畜牧业机械化、自 动化程度不高,对畜牧业的精细化管理不足,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散养奶牛牧场毛利率普遍 高于规模牧场,而规模化的大型上市牧场企业由于现代化建设强于一般的奶牛牧场,因此毛 利率也较高。
上游集中度低,话语权弱。根据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21 年上游牧场 CR5 市占率为 14.6%, 而中游加工乳企 CR5 收奶量份额为 74.0%,上游牧场 top1 为优然牧业,市占率仅为 5.3%, 同时为伊利的控股公司,而中游乳企收奶量 top1 为伊利,市占率高达 32.5%,足以可见中游 乳企地位之强大。同时散户规划性、抗风险能力、资金实力低,中游加工乳企规模化程度更 高,往往能够和上游牧场签订长期的锁价合同,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中游乳企在扩 大自有牧场规模时,能够更好地把控大宗农产品价格,降低成本波动性。

正常保质期的特仑苏两箱65共24盒以前不敢想

04-12 13:34

如果国内供给过剩,自然价格就下来了,那么进口的量也就下来了。

05-11 00:07

拉了一下这几年乳及其制品的进口数据,似乎yiqing三年的进口并未受明显的影响,2020、2021年增长幅度都不小,2022年开始下降,2023年下降幅度很大,从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看,今年估计和2023年相当。说明国内还是供大于需导致的降价

04-13 00:41

主要是我国近期与新西兰 澳洲政治关系转暖,新西兰的奶可是又好又便宜,免关税的进入我国,但我们的新能源车现在在新西兰和澳洲,偏地可见,我们要的是制造业出海,出于政治考虑,限制进口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次国内的奶周期会非常持久,非常难熬,原奶价格也会破新低,大超预期,如果是价值投资就坚守,价值投机就必须远离伊利。

04-12 13:57

看完你们的分析与讨论我咋觉得现在应该增持点伊利股来,个小左侧怎么样?

买伊利再去研究周期就变成7尺跨栏了,看长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