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ode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6喜欢:18
去年大概搜了下数据,最后的印象是,原奶产能出清要3-4年左右,所以,没那么快,奶价可能要2025-2026年才能上涨。
//2024年3月第三周生鲜乳价格。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5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6%,同比下跌11.1%。
//2015 年环保政策使得供给出清:2013 年-2015 年奶农、牧场大量补栏,供给回升,生 鲜乳价格回落。2015 年受环保政策影响,中小养殖户陆续退出,供给收缩,整体原奶价 格中枢上移。
2013-2018 年在冲击事件影响下,全年基本呈现倒 U 型:2015-2018 年外生性冲击较小,全年原奶价格仍然呈现季节性的“倒 U 型”特征。2018-2019 年中国乳制品消费旺盛, 豆粕、玉米、进口苜蓿草等饲草在旺季价格涨幅较大,奶牛存栏量处于低位,原奶价格 在季节性波动的基础上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
2020 年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原奶价格大幅上涨:2020 年经济下行影响原奶供应链, 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原奶价格暴涨;2022 年底后需求较快恢复,但国内外草饲料原材料受供应链不畅、猪价上行周期影响,生鲜乳价格冲顶。
去年大概搜了下数据,最后的印象

热门回复

蒙牛23h1盈利好于预期,同比增长10%,所以中报公布后涨了15%,23h2盈利同比下降超过15%,公布后股价下跌15%,目前还没有止跌。
22年h1蒙牛将出售一家子公司+妙可蓝多股价增值共计10计入收益,扣除后实际是27亿。
22年h2蒙牛实际盈利是23.5亿(含现代牧业+圣牧贡献1.5亿),因为计提7.4亿贝拉米商誉减值,才报出16亿盈利。
23h2,蒙牛盈利是18亿,同比下降20%,扣除奶牛场提价损失0.2亿,实际盈利下降15%,因为蒙牛在h2促销多花费14亿,即使促销也没有消化上游奶源,造成计提3亿大包奶损失(这部分损失由政府补贴了)。可见打价格战 造成大小乳企损失利润。

根据已经公布四季报的乳企,第四季度盈利普遍下降30-40%同比,缘于降价促销

我一个东北公务员同学,两年前入股当地一个奶牛场,说是给完达山乳业原料厂,当时承诺年底分红,结果现在遥遥无期

伊利纯牛奶现在跌了好多,以前69~现在59

下游伊利给这种公司举大量贷款让他们继续生存,只收取利息本金没找落,伊利又赚利差,用大堆不值钱的资产抵押借的本金,一些人还美滋滋的说多赚了几个亿利润。能把本金拿回来降低自己的负债才是能力。伊利大量债务是用自己的现金流和信誉借的,现在支持债务的一半净资产,一半廉价抵押物。你要知道只有上游盈利多了能付完利息又有结余维持经营的现金流才有钱还本金,上游不会消失但会死一部分出清产能,死的部分就是坏债要计提损失的。典型的利润前置风险后置

这种原材料上游企业,基本没啥投资价值。下游被厂家来回来去虐,上游也转嫁不了成本。完全是个成本倒逼模型,同时面对强势下游。没啥投资价值的

蒙牛的规模是老二。蒙牛23年H1利润30.2亿,比22年H137.5亿少7.3亿。23全年利润48.1亿,比22年全年的53亿少4.9亿。说明了什么?至少蒙牛23年下半年净利润同比是增长的。其它规模小的多的乳企,是否具备可比性?恐怕需要考虑一下

以前是供给端短期过剩,需求端是增加的。现在是供给,需求一起出问题,跟以前根本性的区别。

不错

消费量肯定能增加,价格会越来越便宜,以后在餐桌上代替水都有可能。但是奶制品营收是增是减就要看价格降得快还是量增的快。吹手一般分析数据只分析一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