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亏,那里赚!

发布于: 雪球转发:63回复:94喜欢:100

forcode:通过政府补贴来扶持一个行业,最后行业发展起来后,如果培育出很多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就可以出海赚其他国家的钱,虽然受补贴的行业本身是亏损的,但以此为基础的相关企业赚的钱远远超过了亏损。

美国大量补贴农业,农产品出口本身虽然也赚钱,但美国靠农药、种子、农机、化肥赚全世界农业的钱,远超过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

中国通过便宜的电信资费、大规模昂贵却亏本运营的公路桥梁高铁基建、禁止访问美国某些互联网巨头的网站等措施,变相补贴、培育出了相当有竞争力的互联网巨头,电信和基建投入本身可能无法获得合理回报甚至是亏损的,但互联网产业赚的钱,最终有可能远超亏损。

互联网巨头有点像是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全家人省吃俭用供养一个人读书,好吃的优先给他吃,不让干农活、干家务,一心只读圣贤书,寄托着全家人的期待,希望这个人考上大学后,可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如果这个寒门大学生毕业后发达了,光顾着自己享受和显摆,不记得自己今天的成就是怎么来的,不懂得回报家人、帮扶兄弟姐妹,以为赚钱都是自己天赋异禀、勤奋刻苦,那就忘本了……

这些互联网巨头培育出来后,应该出海去全球掠食,赚全世界的钱,这样才能对得起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慷慨的直接或间接补贴、精心的呵护扶持,而不是通过资本优势入股、垄断国内各行各业,轻松躺赚。

如果任由互联网巨头继续亏本补贴、非公平竞争和技术优势降维打击其他行业,最后很可能演变成香港李嘉诚那样,几个垄断家族把控经济命脉,全香港大部分人都替李家打工,永无翻身之日……

中国通过大规模补贴光伏风电行业,最后培育出大量光伏、风电上下游企业,这些企业优胜劣汰后,优胜者也可以出口光伏面板、风电机组、逆变器等零部件赚全世界的钱,最后补贴投入都可以赚回来。

智能手机产业重复了类似的路径,通过引入苹果代工,智能手机配套零部件产业链在中国发展起来,才有了之后小米手机、OPPO/VIVO手机、华为手机的崛起,否则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停留在天语手机、波导手机的山寨水平。

电动汽车产业的培育正在进行中,通过引入特斯拉智能汽车产业链也得以落地生根,中国人逐步拥有产业链相关人才、掌握各环节的技术诀窍,最后造车新势力才有得发挥。

产业政策有很多缺陷、骗补也是事实,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奇迹”,离不开产业政策的保护、补贴和扶持,在一国产业刚起步的阶段,如果搞自由竞争,弱小的本国企业肯定被跨国巨头一扫而光,本土产业无法成长起来,没有足够的营收和利润,就不可能支撑起足够的研发投入规模,就无法进入技术不断迭代进步的上升螺旋,产业没有竞争力,就无法出口或出海赚全世界的钱,也就不可能给本国人提供高薪工作机会,最后一旦外资企业集体迁出,只能留下一地鸡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南美国家如此,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

这些秘密,欧美经济学家是不会告诉第三世界国家的,他们对外宣传的都是自由市场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希望其他国家完全不设防,任由欧美跨国巨头自由碾压、挤垮当地企业,永远沦为欧美跨国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原材料基地,品牌、技术和研发一直被欧美国家掌控,所以,产业政策、产业补贴被美国贬低、妖魔化,特朗普政府尤其敌视的是中国的产业政策。美国通过吸收第三世界国家精英后代来美留学,用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理论给他们洗脑,最后这些人回国后鼓吹实行不设防的自由经济政策……

国企在很多时候,也扮演了补贴其他私营企业的角色,比如亏本实现千村万落全覆盖的电信基站是拼多多模式能够成立的前提,亏本的高铁高速路网是电商快递物流业发展得基础,三峡、白鹤滩、乌东德等水电站和其他国企旗下的火电站保证了世界工厂稳定的电力供应,中国人控制运营的海外港口工业园区则将中国模式、中国企业推向全球……

很多企业都有所谓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的区分,比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集团办公室、营销中心是典型的成本中心,负责花钱,不需要考核利润指标;而销售中心、分公司则是利润中心,负责赚钱,主要考核利润指标。

对于中国而言,某些亏本打基础的国企,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这些国企不需要大规模盈利,只需要保持盈亏平衡后略赚即可,甚至可以允许短期内有一定的亏损,考核其他指标,比如保障就业、保供应、保证覆盖面、保证资费不断下降、保证能源安全稳定等。只要从整个国家而言,这部分亏损能够在私营企业上狠狠地赚回来就没问题。

所以,为什么欧美国家唱“中国崩溃论”、“债务陷阱论”唱了这么多年,中国基建规模和负债率不断膨胀,中国却始终没有崩溃?

因为这些基建投入、国企亏损看似不可持续,实际上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手机产业、电动汽车产业、光伏风电产业、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或者保障了社会稳定、电力稳定、能源安全,成本中心花出去的钱,利润中心成倍地赚了回来……

当然,这种亏损也不能放任,中国这样一个超级经济体,也需要控制好总负债率!

================

forcode:冯时能,人称马来西亚股神,原任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总编。30年投资经验,几乎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在投资上获得了财务自由。冯时能流传于互联网的这本《冷眼分享集》,我最初大约在2010年接触到,获益匪浅,可以说是我投资的入门书之一,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冯时能讲:投资要走价值投资的正道,不要走技术分析、趋势投资的旁门左道,这一点对于投资初学者入门太重要了,多少人浪费了大把时间研究投资,结果却走错了路,去研究蜡烛图、止损点、K线图、趋势投资,这些旁门左道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盈利……

《冷眼分享集》用大白话和举例类比的方式,把价值投资和巴菲特的很多投资理念(所谓投资之“道”)讲得非常浅显易懂。如果我早十年读到此本书,在投资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这本书没有在国内出版过,下载冯时能《冷眼分享集》的pdf电子版,请进入我的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冷眼”,将返回百度网盘的下载链接。

================

本文首发微信号:forcode奇想录

未来新技术与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全部讨论

看来最值得尊敬的是南方的民营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创造大量税收,赚了大把外汇。不像那么巨头和国企们,都是些窝里横,只能赚中国人的钞票。

2020-12-17 11:12

所以大部分国企都不要投了,他们是社会贡献最大化,确实他们为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还是投私企好些,偏重股东价值最大化。

2021-03-01 23:07

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的话:一个人在到达顶峰之后, 会采取一种常见的聪明做法,就是把自己攀登时用的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

2021-03-09 18:16

田 涛 :你如何给当时的公司定位 ?
江西生 :我刚到公司比较懵懂,刚大学毕业不久,对行业并不了解。进公司后,觉得很有意思,不论做什么都热火朝天。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有那么多顾虑,也不考虑房子的问题(当时公司有宿舍楼,后来才分给员工),甚至不清楚自己有多少钱,有多少股票,也不觉得自己穷。任总很能“吹”,刚开始我觉得很悬,但不久后就实现了,就慢慢觉得老板讲得有道理。
 
田 涛 :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
江西生 :太多了。比如公司的发展,“国内第一”,“全球三分天下有其一”。刚开始我们作为代理商都不是最大的,大家不会有那么大决心,也看不到公司会有这么大的发展。结果我们很快就起来了(从技术角度),任总并不懂技术,却有这么准确的预见性,很神奇。
 
田 涛 :你觉得任正非的预见性来自哪里?
江西生 :对市场的了解。通过对客户的了解,对产品的方向有个把握。把握了这个方向,就通过压强原则贯彻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另一个案例是国际市场的开拓(1994、1995 年就开始说要跨出国门)。还有一个案例是说钱,老板说 :“你们不要发愁没有钱,到时候你们钱多得要拿出去晒。”当时大家都笑(1993—1995 年之间说的)。没想到公司会发展得这么好,员工收入稳步提高得这么快。任总很早、很超前地看到了方向,他讲的话当时会被当成笑话或鼓劲的话,但后来都实现了,大家慢慢也都信了。

2020-12-17 17:56

最大的问题是,你这么大的体量,这样做,会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堵死别人的路,也就意味着自己无路啊

2020-12-17 12:44

冯时能的书看过了,价值投资确实不错。但当前消费股涨这么高,还有人在雪球鼓吹买入真的是对价值投资严重误解

2020-12-17 11:55

国家大智慧,普通人是想不明白的

2021-10-07 09:37

Hk地产公司的股票,恐怕都不行了,打击地产豪强……

/林郑月娥表示,目前在北部都会区内的多个已规划或规划中的发展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万套住宅;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估计可提供约165000至186000套住宅。连同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住宅单位,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数目将达905000至926000套,一共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而都会区内的工作岗位数也将由现在的11.6万大幅增加至约65万,包括15万个创科产业的相关职位。

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将提供大量新住房。目前,区内的多个已规划或规划中的发展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万个住宅单位;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估计可提供的住宅单位为约16.5万至18.6万个。连同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39万个住宅单位,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万至92.6万个,一共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

2021-03-01 23:05

之前光伏补贴和电动汽车补贴看起来都成了冤大头,没想到这几年,两个产业都做起来了……

2020-12-18 12:28

对于中国而言,某些亏本打基础的国企,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