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亏,那里赚!

发布于: 雪球转发:63回复:94喜欢:100

forcode:通过政府补贴来扶持一个行业,最后行业发展起来后,如果培育出很多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就可以出海赚其他国家的钱,虽然受补贴的行业本身是亏损的,但以此为基础的相关企业赚的钱远远超过了亏损。

美国大量补贴农业,农产品出口本身虽然也赚钱,但美国靠农药、种子、农机、化肥赚全世界农业的钱,远超过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

中国通过便宜的电信资费、大规模昂贵却亏本运营的公路桥梁高铁基建、禁止访问美国某些互联网巨头的网站等措施,变相补贴、培育出了相当有竞争力的互联网巨头,电信和基建投入本身可能无法获得合理回报甚至是亏损的,但互联网产业赚的钱,最终有可能远超亏损。

互联网巨头有点像是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全家人省吃俭用供养一个人读书,好吃的优先给他吃,不让干农活、干家务,一心只读圣贤书,寄托着全家人的期待,希望这个人考上大学后,可以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如果这个寒门大学生毕业后发达了,光顾着自己享受和显摆,不记得自己今天的成就是怎么来的,不懂得回报家人、帮扶兄弟姐妹,以为赚钱都是自己天赋异禀、勤奋刻苦,那就忘本了……

这些互联网巨头培育出来后,应该出海去全球掠食,赚全世界的钱,这样才能对得起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慷慨的直接或间接补贴、精心的呵护扶持,而不是通过资本优势入股、垄断国内各行各业,轻松躺赚。

如果任由互联网巨头继续亏本补贴、非公平竞争和技术优势降维打击其他行业,最后很可能演变成香港李嘉诚那样,几个垄断家族把控经济命脉,全香港大部分人都替李家打工,永无翻身之日……

中国通过大规模补贴光伏风电行业,最后培育出大量光伏、风电上下游企业,这些企业优胜劣汰后,优胜者也可以出口光伏面板、风电机组、逆变器等零部件赚全世界的钱,最后补贴投入都可以赚回来。

智能手机产业重复了类似的路径,通过引入苹果代工,智能手机配套零部件产业链在中国发展起来,才有了之后小米手机、OPPO/VIVO手机、华为手机的崛起,否则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停留在天语手机、波导手机的山寨水平。

电动汽车产业的培育正在进行中,通过引入特斯拉智能汽车产业链也得以落地生根,中国人逐步拥有产业链相关人才、掌握各环节的技术诀窍,最后造车新势力才有得发挥。

产业政策有很多缺陷、骗补也是事实,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奇迹”,离不开产业政策的保护、补贴和扶持,在一国产业刚起步的阶段,如果搞自由竞争,弱小的本国企业肯定被跨国巨头一扫而光,本土产业无法成长起来,没有足够的营收和利润,就不可能支撑起足够的研发投入规模,就无法进入技术不断迭代进步的上升螺旋,产业没有竞争力,就无法出口或出海赚全世界的钱,也就不可能给本国人提供高薪工作机会,最后一旦外资企业集体迁出,只能留下一地鸡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南美国家如此,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

这些秘密,欧美经济学家是不会告诉第三世界国家的,他们对外宣传的都是自由市场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希望其他国家完全不设防,任由欧美跨国巨头自由碾压、挤垮当地企业,永远沦为欧美跨国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原材料基地,品牌、技术和研发一直被欧美国家掌控,所以,产业政策、产业补贴被美国贬低、妖魔化,特朗普政府尤其敌视的是中国的产业政策。美国通过吸收第三世界国家精英后代来美留学,用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理论给他们洗脑,最后这些人回国后鼓吹实行不设防的自由经济政策……

国企在很多时候,也扮演了补贴其他私营企业的角色,比如亏本实现千村万落全覆盖的电信基站是拼多多模式能够成立的前提,亏本的高铁高速路网是电商快递物流业发展得基础,三峡、白鹤滩、乌东德等水电站和其他国企旗下的火电站保证了世界工厂稳定的电力供应,中国人控制运营的海外港口工业园区则将中国模式、中国企业推向全球……

很多企业都有所谓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的区分,比如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集团办公室、营销中心是典型的成本中心,负责花钱,不需要考核利润指标;而销售中心、分公司则是利润中心,负责赚钱,主要考核利润指标。

对于中国而言,某些亏本打基础的国企,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这些国企不需要大规模盈利,只需要保持盈亏平衡后略赚即可,甚至可以允许短期内有一定的亏损,考核其他指标,比如保障就业、保供应、保证覆盖面、保证资费不断下降、保证能源安全稳定等。只要从整个国家而言,这部分亏损能够在私营企业上狠狠地赚回来就没问题。

所以,为什么欧美国家唱“中国崩溃论”、“债务陷阱论”唱了这么多年,中国基建规模和负债率不断膨胀,中国却始终没有崩溃?

因为这些基建投入、国企亏损看似不可持续,实际上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智能手机产业、电动汽车产业、光伏风电产业、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或者保障了社会稳定、电力稳定、能源安全,成本中心花出去的钱,利润中心成倍地赚了回来……

当然,这种亏损也不能放任,中国这样一个超级经济体,也需要控制好总负债率!

================

forcode:冯时能,人称马来西亚股神,原任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总编。30年投资经验,几乎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在投资上获得了财务自由。冯时能流传于互联网的这本《冷眼分享集》,我最初大约在2010年接触到,获益匪浅,可以说是我投资的入门书之一,对我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冯时能讲:投资要走价值投资的正道,不要走技术分析、趋势投资的旁门左道,这一点对于投资初学者入门太重要了,多少人浪费了大把时间研究投资,结果却走错了路,去研究蜡烛图、止损点、K线图、趋势投资,这些旁门左道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盈利……

《冷眼分享集》用大白话和举例类比的方式,把价值投资和巴菲特的很多投资理念(所谓投资之“道”)讲得非常浅显易懂。如果我早十年读到此本书,在投资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这本书没有在国内出版过,下载冯时能《冷眼分享集》的pdf电子版,请进入我的订阅号“forcode奇想录”,发消息“冷眼”,将返回百度网盘的下载链接。

================

本文首发微信号:forcode奇想录

未来新技术与新趋势的种种可能……

精彩讨论

duesouth2021-10-07 11:44

早该这样了,一堆人拿着两三万的工资,却住鸽子屋。。。人生一点尊严都没有,80平三房就叫豪宅,掏空一辈子血汗钱

罗宾逊遨游2021-10-07 11:22

陈启宗是厉害但也不是神,恒隆的物业组合,远远比不上新鸿基。在香港的投资物业质量也非常不咋样。况且,他不会傻到在公开场合评击相关机关的不作为。

在香港,地产商只是一个商人,不能凌驾于法律。香港土地供应少,是社会共识所导致的。钟摆没到一个极端位置,就是这么焦灼的状态。 几方意识形态博弈,官员们太作为了,被批评官商勾环;地产商太主动了,被批评中饱私囊。2019年的社会事件,正正反映社会情绪到了极端。现在终于可以在制度,民情上配合施政了。

你可以去参加一下香港城规会会议就知道地产商要把一块农地改为住宅用地是多么地艰苦,花多少时间做公众咨询,被程序正义如何挟持。 同样的,政府自己改规划也要经历这样一个流程,推出土地,谈何容易。所以我说这个锅,不能单单扣在地产商头上。

最重要的是有人来简化繁杂的审批程序,平衡社会各界利益,凝聚社会共识。开发新市镇,政府也需要发展商来配合,招商引资。所以发展商不会完蛋的,是赚钱的方式改变了而已。

牛犟劲2020-12-17 13:04

看来最值得尊敬的是南方的民营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创造大量税收,赚了大把外汇。不像那么巨头和国企们,都是些窝里横,只能赚中国人的钞票。

探索股海2020-12-17 11:12

所以大部分国企都不要投了,他们是社会贡献最大化,确实他们为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还是投私企好些,偏重股东价值最大化。

forcode2021-10-07 10:55

这个问题陈启宗说得很明白,就是地产商势力一直卡着不让开发,每次法案都通不过,打着环保的名义限制供地。

全部讨论

2020-12-17 19:00

基建提升了城市的地价,这才是关键

2022-07-26 19:21

写得真好

2021-10-07 11:25

美国大量补贴农业,农产品出口本身虽然也赚钱,但美国靠农药、种子、农机、化肥赚全世界农业的钱,远超过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



科技竞争力的问题,中国很多产业,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关键技术却严重依赖进口。
假如中国搞大农业,和美国的政策一样,种子,花费,农机,还不是去进口?

2021-03-18 09:24

投资要走价值投资的正道,不要走技术分析、趋势投资的旁门左道。

2021-03-09 22:45

可以一看。

2021-03-02 07:03

这种畸形制度能长久?

2021-03-02 00:00

“天语”,好久没听到这个名字了。当年买过一个,捏起来,会嘎吱嘎吱响的那种

2021-03-01 23:54

2020-12-28 16:56

好文,谢谢分享!

2020-12-17 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