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调整复盘反思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2回复:110喜欢:8

最近亏肿了,复盘反思一下。

调整初段的时候判断到了次级调整已开启,在开年杀的时候就在午市快评有提示,虽然有一定心理准备,但对调整的深度和结构判断不够准确、过于乐观,也导致了操作上不太好。

起初判断调整主要是新能源代表的赛道股涨多了、估值高了、预期太满了,而美联储收紧会是个催化剂。从稳增长的态度看,碳中和的刚性政策已经转向,超预期的概率是降低的。作为持续了比较久的大主线调整,肯定会引起市场次级调整。虽然海外收紧,但我们放松对冲,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大,但有一定政策打压的因素,随着政策转向和稳增长手段,认为经济不会失速。基于经济不会失速,流动性不会很紧的判断,认为不会有系统性风险,那这轮调整中最重要的是结构,所以在仓位问题不是最核心的。

初期我预计,新能源新能源车产业链、清洁能源产业链)调整幅度30%+,创业板指15%+,一直在坑里的最抗跌,高位的比较容易杀估值。结构上审视我自己的持仓主要是消费电子(有XR和汽车电子),Q3消费电子整体业绩其实很差,这其中有总量上行业创新不足、市场饱和导致的景气度不佳,也有结构性上的华为在制裁缺芯背景下销售不断掉队、出清。但有趣的是,业绩不佳利空之下股票已经不跌,说明基本面下行的悲观预期还比较充分了。随着XR和汽车电子的预期,消费电子开启了一波上涨。我评估这个方向是不在坑里也不算高位,属于有机会困局反转的方向(当然还在早期),总体来说预期和估值不算很高,觉得问题不大。

简单说就是策略上没想着去做大的择时(大幅降仓),而是小幅降仓(主要是清掉芯片) ,趁着调整把仓位集中到消费电子这个方向来。

实际的调整过程:

第一阶段(上半场):

12月末到1月中,新能源、半导体、军工、医疗领跌,也是这个窗口确认进入次级调整,这个窗口来临前已经有一定的铺垫酝酿(11、12月为酝酿期),包括新能源主线开始走弱,以及银地保和大基建稳增长的开始走强。

新能源:上游其实大部分9月份见顶,如赣锋锂业云天化通威股份中环股份;而相对强势的中下游主要是12月份开始调整,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天合光能等。

半导体:不少标的8月份见顶,少数业绩较好的强势的标的(主要是新能源相关性较高的功率半导体居多)11月份从高位开始调整,如北方华创圣邦股份斯达半导士兰微时代电气新洁能等。

军工:在9月份调整完之后,不少标的又重新走强,直到1月份才开始调整,而且跌速比较快,如航发动力中航机电中航西飞中航沈飞中航重机等。

医疗:医疗方向在集采之下其实已经调整好长的一段时间,最后抱团的CXO也从10月就开启调整。在此阶段依然有许多负面的因素进一步催化下杀,而且杀跌力量很足,如爱尔眼科欧普康视凯莱英药明康德爱美客。比较戏剧的是这中间还有过一波结构性暴涨暴跌,云南白药东阿阿胶代表的中药和九安医疗热景生物代表的新冠检测。

这个调整阶段是标准的杀高估值赛道,细心留意里面的部分医疗、白酒近半年没涨但估值高的也都跌。

在这个调整第一阶段,我主要是先手处理了芯片降了点仓位,手里的标的偏成长股,波动还是不小,但跌幅不大。开始有部分业绩较好的开始发年报预告,智能汽车方向还不错,也强化了我在这个结构上的信心,这个阶段我没有太多操作观察为主。

第二阶段(下半场):

1月中至今,这个期间调整呈现出下跌面更广(普跌)、跌速加快(指数)、恐慌加剧(多杀多)的状态。这个阶段很多强势的行业也加入快速补跌、破位,最后指数也呈现破位走势。

好学生预告业绩后,也会有坏学生到点交卷,就会有市场调整叠加业绩不达预期的双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原本走势稍好,但在春节前两周大幅下跌,里面也有需要重视的线索,部分标的业绩预告表明消费电子基本面拐点仍未明确。蓝思科技长盈精密欧菲光显示消费电子主业仍不乐观,均胜电子也暴雷。而联创电子是属于没有披露预告推测出Q4业绩不达预期,直接破位按跌停。智能汽车、XR对于很多公司来说都是新业务,这一块成长很快、但占比较低,而传统老业务对业绩的影响更大,而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年底更有破罐子破摔的各种计提洗澡操作。

总的来说就是我比较看好的这个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方向基本面情况还是有负面线索,所以在这个调整下半场跌幅很大。我既定策略是在下半场中分批加仓,但我在下半场的一半就把子弹打的差不多了,导致后面比较被动的局面,也造成了比较重的损失。

之所以比较早打完子弹,一方面是对这个方向过于乐观,虽然估值不高,新业务前途光明,但对老业务的压力重视不够,没有预计到业绩不达预期的下杀;另一方面,对市场调整的幅度,也因当局的宽松决心而比较乐观,出手时市场的调整幅度也达到了我预计的起步幅度,但由于春节假期担忧海外影响+基金负反馈的影响,大家信心是不断下修的过程,而政策逆周期稳增长的落地也还需要时间。

在这一阶段,伴随着美股的剧烈波动和美联储的鹰派加息预期,还有个重要的线索就是国内疫情此起彼伏,而海外疫情明显改善,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我们经济下行和海外通胀压力。在通胀压力面前,海外肯定是加速收紧,而国内对原油、铜这种国际品种也无甚办法,对咱们的宽松工具也会有明显压制,这也是很好的解释开年这两天市场表现如此剧烈分化。

反思:对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不利因素(老业务)不够重视,市场调整中左侧过早出手。

短期看法:主杀估值的创业板指、成长股一波跌幅较大,今天强势股在海外新制裁担忧下补跌加速情绪释放后收回不小跌幅,有止跌信号,短期有超跌反弹需求。

中期思考:

1、到目前为止,我仍维持这是一轮次级调整的判断,认为当局稳增长、宽松手段有能力稳住经济增速和市场流动性,成长股杀完估值也比较合理了,整体估值不高的背景下,不具备系统性风险。

2、如果这个判断没有错,那当下可能进入筑底阶段了。指数破位走势下,不会那么快有新的行情,需要时间震荡筑底。这个阶段强的方向未必就是后面的主线,两会前稳增长有相对优势,年报一季报披露后再看各个方向超预期情况。

3、需要新财报确认现在手里标的XR、汽车电子新业务是否顺利成长,老业务是否有改善,逻辑是否有证伪。如果财报线索出来,逻辑还在、兑现推迟还会继续持有,如果有比较大的出入,再考虑做调整。

4、最大的风险,万一,这里真有系统性风险,那反弹完还会继续杀。我能想到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就是通胀压力在美联储加速收紧后仍无法控制,造成经济萧条下的恶性通胀(滞胀)。

@今日话题 $歌尔股份(SZ002241)$ $立讯精密(SZ002475)$ $联创电子(SZ002036)$ #雪球星计划# #元宇宙# #新能源汽车#

全部讨论

这轮反思中,还有个想法,就是停更午市快评,午市复盘其实不难,我自己都在做,但对短期高频的线索加以分析可能过于敏感,倒不是怕打脸,我本身是做中长线策略的手法,太高频的分析所传达的价值观不想误导读者朋友,也不那么符合自己体系思考的节奏。后续可以按周为单位定期复盘记录思考和大家探讨可能比较合适。

2022-02-08 22:43

分析的不错,关注一波

2022-02-08 22:36

其实呢,普通人总是试图去预测宏观,基本都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就算预测对了,对应到持仓上要打多少折扣,持仓反应到操作上又打多少折扣,而且每次都能对吗,最后常常为了几个点搞的自己身心疲惫,始终处于焦虑状态,得不偿失,所以老巴也说他从来不预测宏观。还不如多看几家公司,多深入一点,差不多看懂了就分散一点持仓,只要逻辑成立总是可以穿越周期的,自己也落得个淡定坦然。

2022-02-08 22:32

市场总是那么的无情,这个时候仓位控制相对很重要了,先保命,再考虑进攻的事情

兄弟,我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你觉得其他新能源估值高了而不觉得联创电子估值高呢?如果按照22年业绩预测看,联创即使赚四五个亿现阶段也有四五十倍的估值,而新能源产业链比如锂矿锂电中游大跌前都没这么高,为啥感觉有点双标呢?

2022-02-12 09:53

我也是子弹很早就打完了,不过我是单压联创电子,小仓完美世界和TCL,没有按照制定的策略操作把联创电子搞得仓位过大,杀估值应该也是尾声了吧!真的很疼,利润回撤百分之三十!

2022-02-09 12:49

肯定是系统性风险

2022-02-09 07:50

相信产业趋势就好了,中长线没必要纠结现在一得一失,宁德去年年初也跌了30%+,盈亏同源

失败的点都差不多
忽视风险,过于乐观,没能做好这波下杀可能会很猛的准备,我也一样,之前做了一波联创,之后陆续接回来,目前差不多子弹打光,19.7的本。对联创的逻辑倒还算比较坚定,但对管理层并不是特别放心。
跟楼主的看法一样,我也认为目前的稳增长基建撑不起大盘,不管是数字经济,vrar,还是智能化,总得有一个站出来。
另外深深的感觉到机构才是那只吃人的老虎,游资顶多算吸血的苍蝇。

A股的市场短线资金占比结构还是高了点,一有风吹草动就加速了个股的波动,但本波调整的是高估值,只要手里的票估值不高且逻辑还在,花多点时间成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