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整体研究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1回复:39喜欢:226

业务概况(范围,历史,主产品)

公司历史

中国平安这个如此庞大的金融帝国并不是一天打造形成的,它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励志片。

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一共13人,成立第一年营收就有418万元,利润190万元;

1994年引入外资并涉及人身险(国内首家引进外资的金融机构);

1995年成立平安证券;

2003年平安获准收购福建亚洲银行,银行业务由此正式开端;

2004年中国平安集团集体上市并涉足养老险;

2007年在上交所上市;

2011年控股深发展,并改名平安银行;

2012年成立陆金所,布局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

2017年中国平安市值正式突破万亿。

今时今日的平安,已经成为世界上领先的金融集团,变成了一家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公司已为4.36亿互联网用户和1.66亿个人客户提供金融生活产品及服务。

业务范围

中国平安不仅仅是一家保险公司,还是一个综合金融体。公司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借助旗下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银行、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及平安资产管理等公司经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三大核心金融业务,借助陆金所控股、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医保科技、汽车之家等公司经营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未来十年,平安将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平安的科技金融已小有成就,在多个领域的技术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探索“金融+生态”,将创新科技聚焦于大金融资产、大医疗健康两大 产业,深度应用于传统金融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打造发展新引擎。(千万不要小巧平安的科技沉淀,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也许这将成为保命的法宝)

主产品(寿险业务)

虽然平安是一个综合金融体,但是作为一家保险起家的企业,自然知道自己的强项和主业在哪里。从2017年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平安的保险业务占总营业收入的81%,其中人身险占58.52%,产险占22.55%。

所以可以看到平安明确的主业发展方向是保险,而其中寿险业务占比最高,尤其是从近两年的业务比较上可以看到,寿险业务占比还在加速提升(17年寿险业务占比提升了4个点,产险几乎没变)。可以说平安管理层也是比较理智和顺应市场变化的,因为在此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在偿二代下,寿险业务能给保险公司提供资本,从而扩大其经营杠杆,有助于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平安依旧会抓住寿险这个主业务继续发展下去。

大股东及管理层概况(持股,利益关系,报道)

分析平安的大股东与管理层,必须得先从股东入手,因为先是有股东这个因,才有了现在管理层的果。

平安属于典型的股份制企业,且持股很分散,目前中国平安的第一大股东是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而且持股比例也仅仅只有5.27%,并没形成控股权。所以可以说公司既不是国企,也不是私企,平安是属于全体股东的,是社会性企业。

所以我们从平安的信息披露和年报上都可以看到,平安是一家对股东很负责的企业,即使是中小股东也不例外,公司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以及股东大会上对每一个股东的提问都十分耐心的解答,不绕弯,不摆架子,即使很多时候很多问题很敏感和低级。因此公司也屡获投资者关系奖项。

此外,平安的股权结构也对平安管理层的搭建十分重要,就是因为平安拥有这样的股权结构,才使得平安这家企业的经营和方向不是某几个股东说了算(股东往往并不懂经营,过多干涉反而容易害了公司),而是管理层说了算,管理层因此才能发挥其才能和作用。

因此正是平安的股权结构,造就了平安出众的狼性管理层,令其他保险企业望尘莫及。而提到平安优秀的管理层,一定要从马明哲马总开始,就是因为这个平安的创始人的战略眼光,才让平安从当初的国资背景变成了股份制企业。

以下截取网络上有关马明哲总的报道并加以修改解读:

马明哲,1955年12月出生于广东湛江。父亲是军人,不幸早逝,母亲是归侨,曾被打成特务,直到1981年才平反。他的成长经历有着浓厚的时代印记,生于抗美援朝,长在自然灾害,读书时正值文革。这样一个时代和家庭环境练就了马明哲坚强的性格。他曾回忆单亲家庭的点滴,称小时候经常被母亲打,但是从来不哭,即使受了委屈也不掉泪,因为他知道自己总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看出,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马总坚毅的企业家精神)

当时的平安保险有个桎梏,马明哲虽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公司是国资控股,一些决定他做不了,得听从招商局的安排,这让他的一些想法不能实现。于是,马明哲决定进行股权改造,让员工集体持股,与企业“俱荣俱损”。992年,平安职工合股基金公司成立,顺理成章,马明哲在董事会中的身份有了更合适的名份——以新公司负责人的身份担任平安董事长,实现了管理权的掌控。从此摆脱了招商局对他本人的人事任免上的控制。后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工行、招商局和中远集团先后以转让和出售股权的形式彻底退出了中国平安保险。(马明哲的雄心以及胆识,改变了平安的企业属性)

1993年,马明哲在员工大会上,顶住多人反对的压力,明确了平安的发展策略:做综合金融,朝金融控股这条路走下去。在马哲明看来,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他们需要一种能省时省力,多元化、个性化、一站式的服务。而这些只有综合金融能够做到。

结果没过几天,国务院就颁布了相关文件限制混业经营,为此,马明哲经常去找监管部门的领导,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见到领导后,刚一开口就被轰了出来,他那段时间经常是半夜回家。马明哲的手下觉得太憋屈:你成天在外面磕头作揖,为了说上几句话,站街上等到半夜,值不值?马明哲回答:“为了公司长远的发展,我情愿给人家下跪!最后,终于拖到了2002年,国务院批准中信、光大、平安为3家综合金融控股试点集团。(坚持不懈,能屈能伸的精神和超前的眼光,造就了今日平安综合金融帝国的辉煌)

“去年的马明哲,领导不了今年的平安。”这是马明哲经常说的一句话,虽然拿到了金融全牌照,平安保险、平安证券、平安银行等先后开了起来,但靠他一个人肯定做不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明哲认识了摩根的高管,在多次合作谈判谈崩的情况下,马明哲始终坚持,最后耗时一年后,获得了摩根5000万美元的投资。像这样的合作在平安的历史上有三次:平安与摩根的合作,解决了发展综合金融最需要的资金问题;与麦肯锡的合作解决了组织过于膨胀、分散之后的协同管理问题;与汇丰的合作,完成了综合金融的全产业布局除了资金外,就是人才,马明哲的理论是,“河水湍急,我们为什么不请懂的人搭座桥,帮助我们过河?现在,平安的高管有60%是外籍

“我主要负责从0到1的创新,从1到N就交给团队去做。平安从无到有,从产险到寿险,到信托、证券,到陆金所、好医生、金融壹账通等30多家子公司,每一个新模式出来,想明白后就开始找团队,推一把、扶上马,然后我再开始下一个0到1。”马明哲说。曾有一位金融业领导问他,平安有20多家公司,你只有一双手,可以管的过来吗?他说,我两手是空的,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团队去做,我负责的是平安2到3年后的事情。(马明哲对自己能力圈的理解和人才的重视,才让今天的平安拥有全中国保险业最先进,最具国际化的管理层和企业基因)


正是有马明哲这样的企业开创者,平安才拥有今日如此出众的管理层,而至于为什么优秀的人才都愿意来平安,除了大平台和马总的爱惜重用之外,金钱是必不可少的诱惑,对比几家大保险企业的高管薪酬后就可清晰发现,平安在人才投入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了,高管薪酬远高出其他保险公司。

企业文化

了解了平安的历史和马明哲的个人经历以及性格,自然会很容易理解平安的企业文化,平安官网上的这幅图很好的展示了平安的企业文化,其实也算是马明哲对平安管理层和自己的一个要求和总结。

公司竞争力(同行,产业链地位)

平安的竞争力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因素都是一家保险企业在保险行业中竞争的重要因素。

保费收入

寿险

寿险规模平安排名老二

但差距越来越小,近几年一直持续追赶,按目前势头看,未来大概率爬上第一。

产险

产险同样排名老二,但是前两名的优势更明显,人保市占率33.14%,平安市占率20.49%,两者加起来有53.63%,坐镇半壁江山啊。

同样,产险方面平安也是后来居上,近十多年不断追赶人保,虽然目前还有一定差距,但追赶势头还在,平安产险的战斗力依旧很有看头。

代理人数量

保费收入是成绩展现,这个成绩的主要来源就是代理人(行业分析那篇专门分析保险业绩驱动因素),基本上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更多的代理人,就拥有了更多的保费收入(当然这是互相影响的,更多的保费也能促成更多代理人加盟)。

从下图可以看到,平安代理人数量排名跟其业务规模排名一样,是第二,但近几年的增速尤其出众,一直保持较高水准,大有赶超中国人寿的意思。

人均产能

人多了之后,就得拼质量和效率,这点可以说是平安的绝对优势区,原因很简单,更优秀更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使得平安人无论从质量还是积极性上都会优于同行。而即使招进来的人水平相当,平安出色的培训体系,也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优于同行代理人水平的人才。

海通证券曾对保险代理人培训及人才留存的重要性做过分析:研究表明保险代理人的增员能给业绩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为了进入公司,新人倾向于开亲友单,以求从竞争中获胜)。但代理人入司3个月后活动率迅速降低,大部分代理人脱落,而留存下来的代理人在1-3年后活动率与产能将大幅提升。因此如果有好的培训机制以及良好的人才留存,将明显提升一家保险的代理人产能效率。

此外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给了平安代理人更多的成交选择和场景,有效提高了人均产能,这点是其他保险企业短时间内不可能模仿的。因此,平安的代理人人均新单保费一直保持着明显的优势,领先第二名两三千元/月。

从结果验证的思维角度,也能看出平安代理人的质量更高,平安代理人人均收入(2017年已达到6250元/月)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也高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193元/月)

成长性

规模,人才数量质量都领先的平安,成长性却也依旧保持行业领先,这充分展示了平安的竞争优势和强大的企业价值。

平安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增速,都显著领先全行业,颇有强者恒强的态势。

而从平安的主业寿险业务的增速来看,可以看出行业平均增速甚至高于其余几家龙头险企,这也是上篇行业分析中提到的这几年监管和门槛降低后,行业新进入者增多导致的(不过17年开始重回强监管,集中度有望恢复)。不过即使如此,平安依旧能在寿险业务增速上保持领先,跑赢行业平均,这充分证明了平安的实力。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主要选取ROE以及新业务价值率作为参考指标。ROE方面,平安达到20.72%,位于行业第一,且领先优势明显。而新业务价值率方面,平安排在上市险企的第二位,但是距离第一的友邦越来越远,且有被后者赶超的迹象(主要是偿二代后,各家险企转型保障性业务,且加大代理人渠道占比,有效提高了NBV Margin)。这可能是由于平安的业务并没受偿二代以及最近监管太大的影响,所以业务比例调整并不如其他几家险企明显,但依旧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假设对比

保险的精算假设是十分重要的,这影响了企业当前的利润以及企业设计保单时的定价策略等等,如果一家险企不安好心,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调整精算假设去调节公司利润的,这是投资保险的投资者必须极其关注的环节。

而如果去规避人为调节这种风险呢,我个人认为主要从事前跟事中去预防。事前指的是挑选公司时,就应该挑选值得信赖的管理层;事中指的是要逐年逐季去对比跟踪公司公布的精算假设与报表情况,一般调节假设的话,报表都会有显示或者有迹象。

此外,除了人工调节之外,不同公司在不同精算假设上定的值也是不同的,所以并不能单纯只看业绩数据而忽略了业绩背后的风险假设。下面看看平安在几类重要的假设中处在什么水平。

风险贴现率

我国保险企业的风险贴现率基本都是在11%,新华是11.5%,中国人寿是10%,而友邦中国则是9.75%。风险贴现率是在计算内含价值时使用的假设(可以简单理解为股东预期回报率),该值越高说明假设越保守。所以可以看到,我国保险公司在风险贴现率上的假设已经算很保守了,毕竟友邦都才设在了9.75%,并且目前市场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不到4%。

折现率

保险准备金折现率是指以中债国债十年期到期收益率的750日移动平均为基础,加上流动性溢价确定的折现率。折现率各家保险企业都差不多,没太大可比性,平安也处于行业平均水平。折现率主要就是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表现了,而且折现率的调整影响的是当前利润,而不影响利润总额。

例如:2017年中国平安将传统险折现率从3.12%-5%下调至3.16%-4.75%, 造成准备金增加,直接减少了212.13亿的净利润。

死亡率发病率

这两个假设基本上就是盲区了,在财务报表上是查不到的,各家险企是根据保监会官网上披露的生命表以及各种大数据统计后做的假设,所以做不了对比(其实也是一个潜在风险之一,尤其是这类假设险企都不对外公布)。

公司竞争优势(护城河)

保险发展了三十多年依旧还处于成长期早期,被动消费的比重比较大,更多的消费者是被激发了需求从而消费,比较少是主动发觉自身需求然后消费的。因此在这种形势下的保险行业,保险公司业绩因素方程中,渠道(代理人的弹性和重要性是大于品牌的

而平安之所以能在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成为领跑者,背后也是因为深刻得明白了这点,并在各领域都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平安CFO姚波在平安寿险价值的ppt中总结了平安的四大竞争优势分别是:领先的代理人队伍;庞大的集团客户群;正确的产品策略;卓越的经营管控。(可以看到,姚波先生也是把代理人放在第一位)

这四点竞争优势我是很认同的,尤其是代理人渠道优势这块,但每个人的对一家公司的理解可能有自己的看法,我这里在姚总的这四点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再记录下我对平安竞争优势的理解和其背后的联系。

国企居多的竞争环境

保险行业有个特点,大规模的企业大都是国企,比如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保,中再保险等等(从下图可看到,规模前十中有一半以上是国企,且十年前该比例更大)。可以说在保险行业,国企该有的优势,平安基本都不缺,例如很重要的牌照。而国企该有的缺点这些企业多多少少都有,例如管理决策效率低下,激励机制缺乏(利益导向不同),过于保守等等,而这都给了平安领跑的机会,这是行业竞争环境带来的机遇。

平安为什么会在牌照资质这种国企才具备优势的方面早早就占据主动呢,这与平安发展历史以及马明哲脱不开关系。平安刚刚成立时,是由工商银行以及招商局共同出资的,可以说背景算很强了。平安刚出身时就选了对好“父母”,使其有了好资源,好底子,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以及坚强的意志,那就是马明哲。

管理层(重人才,积极性高,国际化管理层)

马明哲是平安的创始人,也是目前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之于平安,有点像王石之于万科,他们同样是公司创始人,同样为公司选择了一个好行业,同样为公司搭建了一帮好团队,同样为公司打造了现今的管理制度以及良好的公司文化,同样促成了公司的股权改革等等,但不同的是王石放手了万科并且已经被“野蛮人”踢出家门,而马明哲时至今日仍是平安的一把手。

正是因为马明哲当初的股权改革以及坚持,平安才会彻底脱离国资束缚,公司至今股权分散,并无明确实际控制人(基本上全是马总的管理层操盘),解放并最大化了管理层的发挥和表现。

也正是马明哲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让平安能搭建出国际化领导班子,并且早早就采用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有效提升了平安这个“巨无霸”的管理效率。在员工激励上也从不吝啬,员工持股计划是公司向来的传统(04年员工持股计划还一度成为公司第三第四大股东),且方向明确,以业绩为导向,能者上败者下的文化也让公司得以有效避免了传统大企业管理层的“中庸病”。

而从前招行行长马蔚华对马明哲的点评,也可以看出马明哲的爱才,以及对公司管理层的搭建的贡献:“谈到佩服中国平安的地方有两个地方一个在体制创新一个是广揽人才”,他说“平安在全球全国吸收了一大批人才,没有人干不了事,所以这是平安成功非常重要的原因。平安走国际化,一开始就用国际模式,就用麦肯锡,中国人都不知道麦肯锡是谁的时候,他就用麦肯锡,用老外,平安一下子国际化,这是我非常受触动的。”

交叉销售(综合金融)

除此之外,马明哲的战略眼光以及对金融敏锐的嗅觉,使得其在93年就明确了公司综合金融的道路,并且在其坚持不懈下,成功拿到各种资质牌照,成就了今日平安多领域发展的综合金融模式。

综合金融有几大作用,首先是交叉销售。平安发展综合金融使得其在各金融领域都有相应的产品提供,一名平安代理人进来平安后,不仅仅可以卖保险,还有更多类型产品可以选择,挖掘一位客户之后,可以持续为这位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形成多次成交,这不仅能明显提升代理人的收入提成,还能提升代理人及公司与客户之间的黏性和联系。久而久之,随着客户拥有越来越多平安产品时,且各产品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大,其客户潜在的转移成本就不断提高,这有望成为平安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综合金融使得平安能有效地提高了公司各领域产品的附加值,各领域之间发挥了较好的协同效应。比如说在一款保险产品上,附加理财属性,健康医疗的服务等;或者说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上,附加一份保险等等。虽然理论上其他保险企业也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做到这一点,但肯定是没有自家业务合作这么划算和轻松的。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代理人销售产品,使得他们的销售业绩更出色,这也会对代理人形成吸引,形成正向反馈。

从平安最新的中报中可以看到,公司的交叉销售渗透率还在不断提升,有30.8%的客户购买了平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也就是多领域交叉消费),且各险种的交叉销售渠道占比也在持续提升。

因此可以看到平安的代理人队伍无论增速还是总量上,始终保持领先,质量(人均产能)更是遥遥领先同行,公司销售业绩自然而然优于同行,最终成为行业龙头。

(有关平安交叉销售,可以看分享的这个案例去感受下:网页链接

品牌优势(规模效应)

成为龙头之后的平安,便更加顺风顺水,开始发挥其规模效应。企业的规模大使得其投入科技研发和产品研发的边际成本更低,边际效益也更高,于是可以看到平安的产品体验上会明显优于其他保险,无论是其各金融领域的app便捷性还是理赔的高效性,都是前期的不断投入的成果(但其实平安这类金融企业的规模效应并没有制造业的明显)。

除了传统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这种维度的规模效应之外,客户基数的规模效应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平安各个金融板块积累的庞大的客户群成为了其不断巩固龙头地位的重要利器。平安综合金融的布局使其在各金融领域都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而这些客户群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对代理人的吸引上,代理人加入一家保险的核心就是考虑自我利益最大化,公司的基础客源越多,越好获取,代理人就越喜欢(这跟交叉销售带给代理人更多销售选择是一样的道理)。

其次,客户群的价值体现在品牌效应上,保险作为一种相对复杂的虚拟产品,大部分客户很难对产品完全了解,也缺乏足够的渠道去对比分析,所以更多的接触点是来自于代理人和身边人介绍。口碑的“传染”是一种强度很高的宣传,尤其是在消费者无法自我判断的产品上更是如此(人类对于未知的东西更倾向于用归纳法去理解,也即是羊群效应),而平安庞大的客户群就使得其在口碑感染以及品牌认知上能够获取更大的优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就建立起平安的品牌优势。虽然保险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平安的品牌效应无法像贵州茅台,东阿阿胶这类偏奢饰消费品那么高,但依旧能给平安的产品带来一定的溢价以及传播优势。

下面这个表就是平安福2017与市面上其他热销的重疾险产品的对比,可能大部分人看完之后会说根本不知道怎么比,也不知道差距多大。其实这就是目前保险行业的一大特点,产品比价性很弱,因为消费者不懂,信息不对称,且大多数保险产品都是多款保障和福利融合,是一栏子打包买卖(这就比单纯比较栏子里单个物品难得多),导致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怎么比,这反而给了龙头企业溢价的空间。

看不出上表各产品的区别不要紧,我直接拿今年平安福与寿险中两大代表对比——国寿(国企龙头代表),泰康(民企龙头代表)。通过相类似的产品比较后发现,平安福比国寿福溢价了近10个点,比泰康产品溢价了50个点!充分体现了平安在产品端的溢价能力(而这都有劳于其品牌,渠道力以及消费者的“无知”)

估值

国际对比

台湾

台湾其实是最具可比性的地区,因为都是中国人,文化教育习性都差不多。台湾保险市场比我国成熟,深度密度都达到较高水平,这是由于过去几十年台湾保险发展也是比较好的。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保费收入开始下滑,从20%+的增速逐步下滑至如今的个位数增速,因此台湾保险公司的估值也出现了一轮下调。

这里选取了台湾两大龙头国泰金控与富邦金控作为参考,由于这两家公司没披露内含价值,于是我参考了PB估值。可以看到这两家台湾保险企业在进入21世纪之后都出现了一次估值下降,之后又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继续走弱。国泰金控的PB估值平台从4倍降到2-3倍,再降到1-2倍。

英国

日本

日本市场也早就进入成熟期,21世纪以来都没怎么明显增长,处在成熟期的中后期,有衰退迹象。

其中两大龙头第一生命以及T&D都呈现出类似的业绩走势,在2011年出现了回暖,相应的,PEV估值也差不多在11年出现见底,开始回升(2010年以来,估值水平在0.25倍-0.7倍PEV之间)。

美国

美国保险市场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份额达到20%以上,其保费收入在1980-2000年期间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增速大致区间在5%-15%左右。但进入到21世纪后增速发生了明显的降档,经济不好的几个年份也出现了负增长,标志着美国保险市场也处在成熟期了。

美国市场我找到的是MetLife和Prudential这两家龙头,通过国泰统计的图表可以看到,这两家企业大多数时候表现是优于行业平均的,但增速都不高,大多数时候都低于20%。

至于估值指标美国同样没公布内含价值,因此主要参考PB。由于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保险市场整体增速就比较平稳了,没发生换挡,因此保险公司的估值也基本稳定在1-1.5倍PB左右。但两次经济小坑还是传导至保险市场以及保险股估值了,08年金融危机以及12年保险业绩放缓,都让PB估值出现明显回落,整体看近十年美国保险龙头的PB估值区间稳定在0.5-1倍之间左右。

中国

我国保险市场相比前面提到的几个市场来说,尚处于快速成长期,从近三十年的保费收入可以看到,我国保费收入大多数年份都是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增速明显优于上述的那些国家。

从渗透率的角度上看,我国也是远不及这些发达国家的市场那么成熟,换言之,我国保险市场尚处于成长期,未来成长空间还很大,理应给予更高的预期和估值水平。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四大保险公司近几年的PEV估值区间大致在1-2倍之间波动(友邦不算在内),并没体现出我国保险市场未来的前景。我们并不能很确定的说2倍PEV的中国保险股估值肯定被低估了,但我们可以很确定的说,1倍左右的PEV就大概率算低估了(英国的保诚在90年代尚处成长期的时候,PEV估值大致在2.5倍)!

中国平安相对估值

PEV估值

PEV估值近几年大多数时候处在1-1.5倍PEV,同国际对比的角度去看,是属于低估的。其中平安曾在13,14,17年多次跌破1倍PEV,都是属于市场基于极度悲观预期的表现(相当于市场认为平安的未来就像现在日本保险市场的未来一样暗淡)。

PB,PE估值

PB,PE估值目前都处在历史相对底部。(PB估值区间:1.5-2.5;PE估值区间:10-20倍)

中国平安绝对估值

前面这部分都是讨论相对估值,这里讲讲我个人对中国平安绝对估值的看法。

对平安估值前,先要清楚其商业模式,保险作为合同业务,其公司价值很大部分是来自于其已签单合同,这些合同的价值大致可以用内含价值表现(此前的文章有详细解释)。但平安由于是家综合金额集团,除了长期的寿险业务还有短期的产险业务以及证券,银行,信托,陆金所,好医生等互联网金融及科技公司业务,因此对平安要采取分部估值法,非寿险部分还是采取pb或者pe估值,而寿险业务则进行另一种逻辑的绝对估值方法,综合起来就是平安的估值了。至于寿险业务的估值逻辑,下面通过一个案例先大致解释下。

案例

就比如说一家保险公司A的固定资产只有100元,负债50元,净资产50元,但它此前经营过程中签过1单保险合同,但还有十年才到期,总价值10元(有效业务价值10元,而不是指保费收入10元),那实际上这家保险公司的静态价值就是50+10=60元。

或者你给这个保单打个折,毕竟你买的时候并不 想要接这张保单的,可以讨价还价打个八折,公司价值就变为:50+10*0.8=58元。

不过需要注意,这只是A公司的静态价值,我们并没有考虑其经营价值和未来价值等等,毕竟A目前经营良好,如果让其继续经营,A还能持续带来盈利,每年大约是能赚2元净利润(考虑折现后的平均值),大致能持续经营并以该盈利水平赚个10年,那此时A公司的价值就变成了50+10*0.8+2*10=78元。

因此对平安寿险业务的绝对估值,大致逻辑也是如此。我在此估值逻辑背景下,对平安进行了估值,具体情况如下表(虽比较粗糙,但大致估值就可看出平安当前的低估)。

股价因素

影响保险股估值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大盘以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首先肯定是受到大盘的影响是最大的,这里就不展开,直接讨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为什么保险股与国债收益率相关性这么高呢,逻辑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因为保险企业的准备金折现率是依据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去定的,国债收益率提升——折现率提升——准备金提取减少——当前利润增加。第二是因为保险收了保费之后是要投资的,这样才有利差收益,而保险企业的投资大多是投向债券端,这类资产基本上是于国债走势一样的,所以国债收益率提升——投资端收益率提升。

风险因素

风险点我目前总结的是下图的这三点,但不是说只有这三点,只不过这是我认为这是保险企业特有的几点风险,且影响是长期的而不仅仅引起短期利润波动这么简单。其中渠道模式的变化属于对未来风险的假设,预判,其他两点都属于已存在但尚未爆发(或者说是潜移默化影响的)。

渠道模式

海外成熟的保险市场基本都是保险经纪人模式为主(也就是专业中介),这可能是保险这个商业模式最终最优的一种渠道模式,因为中介模式是以投保人利益出发的,而目前中国的代理人还是以保险公司利益出发,从市场规律上来讲,最终形态大概率会转变成中介或者两者共存。

美国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介渠道占比就不断提升,如今已经接近6成占比了。

而对比中美以及其他成熟市场的中介渠道占比之后可以发现,中国的中介占比非常低,仅大约占了6.5%,差距非常大,可以说中介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这是由于我国目前保险市场本身就还处在成长期,保险消费者更多是属于被动消费,也就是被营销后再购买的,主动消费占比不大。而中介作为一种主动消费对比的消费场所(方式),本身就还不适合当前我国保险市场,但未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改变,中介有望成为保险消费渠道的一股主力军。届时各大保险产品都将清晰的成列在中介平台上,产品对比性得到提高,保险产品溢价能力自然变弱,龙头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不过到那时候,也许平安的竞争力早已不是现在能比的了,当前并不比对此风险做太多悲观假设)

【保险思考记录1.0(白话保险(保险股$研究入门普及记录))】网页链接

【保险行业框架思考】网页链接

【保险调研纪要】网页链接

@山行 @@红色番茄酱 @流水白菜 @草帽路飞 @心静如水_容大 请多指正交流。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8-08-25 15:08

写得平实,全面了解一家企业的钥匙。喜欢这样的好文章,为作者、小编点赞。

2018-08-25 15:06

假如放开保险市场,外国保险大鳄进入中国市场,平安会怎样?

2018-08-26 09:24

谢谢

2018-08-26 07:14

辛苦了,感谢分享!

2018-08-25 17:04

感谢分享,值得好好保存学习!

2018-08-25 16:50

好文章

2019-12-23 21:16

研究中国平安的好文章!

2019-04-10 17:28

哥们,如果是你原创的,我只能说太牛了

2019-01-02 20:47

“开放平台+开放市场”,科技聚集人才,赋能(形成)生态,并正反馈强化、扩大生态。似黑洞?推动近代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科技和金融,会因二者叠加产生怎样的能量使平安演进?用钱投票表达对如此愿景的向往和快感吧。【证反不了就加码了;再思考再自励】

2018-12-12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