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d_刘锐:躲开熊市稳稳地赚钱,我靠全球资产配置穿越牛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9回复:49喜欢:663

摘要:

全球资产配置最大的特点就是波动小于A股大盘,虽然收益会下降,但这样的配置安全安心,适合长期投资,这让我在2010到2014年这段折磨人的A股慢熊行情轻松渡过,还有些许进账。——@Rered_刘锐 

【投资起源】“大数据中颜如玉红烧肉法拉利,一应俱全呀!”

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工作对您投资有帮助吗?

Rered_刘锐:我现在在一家石油相关的外企工作,全球各类优秀企业排名,从上往下看,经常你碰到的第一个你不认识的企业就是了。

我负责的工作是全球性的,打过交道的国家的人已经数不过来了,用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来说不算夸张,经常国际新闻上的事件都会对我的工作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全球视野让我对中国经济的超速发展倍感荣耀的同时,也时时刻刻警惕着各类黑天鹅事件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就连英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意大利这么举足轻重的经济体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让我时时刻刻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

问:怎么就进入投资世界的,能否讲讲您的经历?

Rered_刘锐:我2000年参加工作,当时工资才1000。在师傅的怂恿下就进了股市,记得那时大盘在2000高点,跟着师傅买了只股票,名字不记得了,稍微亏了点就赶紧跑了,那之后大盘阴跌4年一直到998点。股票亏得不多,但为了看股票行情,买了个好几百块的BP机(半个月工资没了),感觉好亏。

2000年到2007年主要是学习为主,涉猎广泛,银行理财,保险,股票,基金等等,2005年以后基本全仓当时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并坚持每月定投,2007年底看到A股崩盘,顺利清仓,用赚到的钱付了我在上海第二套房子的首付。这之前的投资并没有清晰的记录,年化多少我还真不清楚。

2008年8月开始,为了规范投资,按照基金的运作方式来管理投资,起了个蜜桃基金这个名字。这时开始非常注重更加宽广的资产配置,除了国内的投资,还积极开拓海外投资,美股,港股,外汇,商品都有所涉猎。

全球资产配置最大的特点就是波动小于A股大盘,虽然总收益可能会下降,但这样的配置安全安心,适合长期投资,这让我在2010到2014年这段折磨人的A股慢熊行情轻松渡过,还有些许进账。另外一个好处是,眼界更加开阔了,可以从比较宏观长期的角度来看待各市场估值,不盲从。

比如2015年5月低虽然上证指数整体PE仅为20多,但是如果看PE中位数则已经高达75,85%的股票估值水平已经超出2007年超级泡沫;同时飞涨的新开股票账户数达到了惊人的每周150万,每个微信群里都已经开始讨论股票,种种迹象都已经显示过热的态势。所以我当时计划分四个月逐步清仓,后来6月中看情况不对,加快节奏,分四次在6月清光了全部的仓位,很幸运的再次成功高位逃顶。不过那时中国资产只占总资产的40%,所以对于总收益的提高帮助也有限。

如果从2008年8月来算,到现在总年化为11%,虽然不多,但是十多年投资到今天一来,复利效应已经逐步显现,相信未来会更好。

2015大牛过去之后,开始静下心来总结和探索新的投资方法,因为我的工作内容就和大数据有着很强的关联,一天到晚分析着公司200多亿美金的年采购数据,这让我在数据分析上有着一些先天的偏好。这时正好了解到了量化投资这个方向,于是开始自己着手用Excel进行数据回测,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宝库。古时宋真宗赵恒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毛主席说书中自有红烧肉,我说大数据中颜如玉红烧肉法拉利一应俱全呀。

所以在2016年基本就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全面拥抱量化投资。二是逐步将海外投资转移回中国,主要是因为美股估值太高,而A股相对估值从2015年中已经跌下来不少,并且明显更多机会。虽然今年在汇率上吃了些亏,但是我相信量化策略在中国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再者美元和人民币是现在全世界最强势的两种货币,其实拥有哪个都不会有大问题。

“股市亏钱最多的时候,是赚钱之后得意忘形的时候”

问:印象比较大的亏损?

Rered_刘锐:我持仓比较分散,单个策略的损失对整体影响一直不大。大的损失基本都来自大赚之后的一两次操作,赚了钱后心态比较飘,操作过为随意。

比如2015年上半年赚的比较high,2015年4季度根据市值给香港上市的赌场股做了一个赌场指数,自己就模拟了一个ETF买入,包括银河娱乐,新濠博亚娱乐,永利澳门,澳博控股,米高梅中国。但是杀入香港赌场股就明显进去太早太急,一次买入过多,导致了短期不少损失。而与之相对应的石油ETF的长期定投计划和美股ETF三一定投策略(网页链接)因为是长期逐步买入,就分化了风险,获益良多。

还有就是去年赚的不错的小市值和次新策略,从2016年11月低高点以来,现在回撤了有8%,不过这个倒不是失误,而是输赢同源,必需承受的风险。既然想博取年化100%的可能,这个风险敞口还是需要一直打开这的。

雪球达人秀之前采访的牛人居多,我投资水平虽然算不上牛人,我的“达”是在坚持上。2000年开始第一次投资,偏向保守,擅长多资产配置,涉猎颇广。平均年化收益11%,不算高但是一直都很稳健,16年来的坚持让我感受到复利带来的巨大力量,妥妥的走在财富自由的康庄大道上。大多雪球牛人的成功你无法比拟,可是我的成绩可以复制。

问:貌似对人民币的坚挺很有信心啊?

Rered_刘锐:经济是一个国家货币最坚实的基础,我走过20多个国家,深感欧洲已经老去,日韩文化桎梏创新,印度和东南亚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有希望赶上。这个世界现在最充满创造力的国家就是美国和中国,所以平衡的持有这两个国家的货币就是最安全的配置。

之前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有些下跌,其实是美元太强,而不是人民币变弱,人民币对其他主流货币其实还是升值的。所以我对人民币还是有信心的。这不这一个月以来人民币已经涨了2%,特朗普最新的发言也表达了压低美元估值的意向。

货币汇率的变化远超出了所有人的能力范围,不要相信任何所谓预测,包括我的。只要平衡持有人民币和美元,你不需要去预测,就可以获得稳定健康的资产平衡。

问: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是?

Rered_刘锐:2016年开始因为全面拥抱量化,开始将投资预期调高到年化26%,也就是十年十倍。现在13个策略同时运行,国内的策略都有26%以上的长期回测年化收益。小市值次新等策略轻易可以上100%,大盘股策略也能有40%以上。最差考虑,在未来一个牛熊周期下来,即使实盘收益仅仅是回测收益的一半,应该也是可以实现26%的。所以还是比较自信的,自信来自数据,来自量化的力量。

“理财第一不被骗而丢失本金,第二才是考虑赚钱”

问:这些年在股市之外,有没有对您的投资理念和思索,影响比较大的小事?

Rered_刘锐:最近一件事对我影响挺大,就是我母亲在外度假的时候在一个四线城市花5万买了个小酒店推出的理财产品。这可把我气坏了,想着我的蜜桃基金帮她赚了几十万了,怎么还是会在外面听信了这种不靠谱的理财呢。再又了解了一下以前朋友同学们,他们身边真没有信得过的投资渠道,银行保险最推荐自己佣金高的,基金成百上千眼花缭乱根本分不清好坏。反而身边各种骗子一大堆,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好不容易攒了几万块钱,几下子就被霍霍光了。所以对于广大群众来讲,理财第一要素是不要被骗,而赚不赚钱都是后面才要考虑的。

【投研理念】“三重资产配置+量化策略”

问:能否概括的介绍下您的投资思索和体系?

Rered_刘锐:现在的投资框架基本是资产配置+量化策略。首先是三重资产配置。具体比例大家可以用风险收益比, 凯利公式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配比。

1、美金人民币等多货币配比,总体来讲美金和人民币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货币,平衡配比都不会有大问题。

2、投资标的配比,股票,债券,新兴市场,房地产,商品;美金投资我基本是股债平衡+全天候。

3、大盘股策略+中盘股策略+小盘股策略

这样三层资产配置下来,基本就有不下10个策略了,已经很多很分散了。当然我也会拿出些小钱来赌赌,买个比特币什么的。

资产配置好了以后就要安排具体的量化策略,我现在是13个量化策略同步执行,国内的量化策略最少长期回测也有26%,小市值和次新策略更可高达100%+;海外的常规量化策略基本已经失效,我的预期也会低不少,更多的是平衡风险。

一个好的策略必须完整考虑以下各个方面方可进入实战,缺一不可:

1、进入策略,是逐步建仓还是一次到位,现在是高位吗,是建仓的好时机吗?进入策略如果是定投需要持续多久?

2、持有策略,打算持有多久?期间如何轮动?

3、退出策略,在什么时候何种方式退出?

4、资金安排,是全仓操作吗,如果不是那后备资金池如何管理?

问:为何会强调多重的资产配置?

Rered_刘锐:量化策略是基于历史演算出来的策略,不能100%断定未来一定有效,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一定要有的。多资产配置可以非常好的降低风险和总体最大回撤,一个策略失效是有可能的,但是所有策略都失效应该不会。

“等待牛市”

问:您的年化收益目标提高到26%,如何去实现?

Rered_刘锐:首先股市是从5300点跌下来的,所以现在整体上是在低位,下跌有限,上涨无限。起点还是非常有利的。26%的年化是指的一个牛熊下来的年化收益目标,靠着现在的低位不断拉低成本,提高股本,预期还是光明的。只要中国还实行外资管制,保持T+1,把华尔街的量化基金挡在外面,中国还是散户为主的投资市场,那么我们这些初级的量化策略还是可以好好赚上几年的。

【量化心得】“做量化大家都是半路出生,不需要准备,直接去实践”

问:做好量化投资,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吗?

Rered_刘锐:大多数人都是永远的止步于准备阶段。直接上去就开始做,就从最简单的移动平均线开始。最重要的是真正去做,去演算,光看文章没什么用处。

具体哪个量化因子有效,你把能找到的因子都测一遍自然就知道了。这个过程需要花些时间,但是绝对不能省略的阶段,一步一步做过来你才能有更多的感悟和更多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找答案是非常有效的,也是成长最快的方法。

永远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一定要把数据拆的越细越好,当你看到的只有价格和价值两个数字的时候,高手们已经将这个数字背后拆成了十多个因子了,这就是区别。

量化不是魔法棒,一切的成绩都是来自科学严谨的方法和大规模的演算和求证,只要你有高中数学水平,那么你能达到的成绩取决于你下了多少工夫.除了不停摸索,不断坚持,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

量化在中国流行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大家都是半路出家,所以谁跑在前面取决于你现在到底是已经跑起来了,还是还在站着看。当然你要是有一些数学和编程的经验,肯定是会轻松一些。

模型猜想很重要,但是你的猜想一定要落实在切实的回测验证上,很可能你的10个猜想最终只有1个有效,其实这已经是非常好的进步和成果了,不要妄想你上来就能找到没人发现过的金钥匙。

最后就是克服人性的弱点,实现逆人性投资。我回测了大量的数据,现在可以很确信的说,技术分析基本不靠谱,长期定投10%+可期,价值投资大致20%+,“套利党”中的极少数高手可以做到年化50%+,不过需要过人天赋。他们能同时监控着几十个市场,一旦发现确定性机会,就倾巢而出,赚取高额收益。试想一个人可以同时监控各大指数的估值和走势,分级A+B套利空间,公司合并分拆机会,定增折价,网上网下新股收益,可转债,股指期货,比特币,外汇汇率,石油黄金,行业轮动效应。慧眼识珠随时发现价值的洼地,并拥有持续学习能力,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边界,这种人真的是奇才,我知道的就有几个,但更多的都是隐形富豪。普通投资者只能望其顶背。但是无论何种投资风格,量化必然可以让你如虎添翼。

问:您是如何构建量化模型的吗?

Rered_刘锐:以轮动策略来简单说一下建模的三个步骤,1,找出优质股票,2,找出便宜股票,3,轮动以不断获得更多筹码。具体可以参考我的帖子网页链接

想走量化投资可以有三条路,最简单适合大众的一站式服务,我觉得蛋卷开发的各个基金就非常好,容量大,适应性强,长期有效,操作简单,你都不真正需要太多量化知识。公开市场上也有一些量化基金,但是大都不会告诉你他们的投资逻辑,所以这点上我更倾向于蛋卷基金这类透明有互联网精神的。

“一些机构搞一堆量化因子,装神弄鬼”

问:看到一些券商机构的量化研究,貌似基本面的多因子策略很容易就超过10个参数了啊?是否基本面投资方法不太适合做全盘的量化?

Rered_刘锐:其实参数多了反而更容易过度拟合,机构这么宣传其实更多的是在制造神秘感,以包装出一个高大上的形象。例如这几年最好的因子是总市值,就这一个因子,重剑无锋,秒杀宇宙间一切牛鬼蛇神,但是就是容量有限,大资金进不来。

问:模型回撤如何避免过度拟合这个误区的?

Rered_刘锐:拟合是一个0到100无级变速的状态,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有几个方法可以降低过度拟合的可能:对于多因子策略,每天轮动就比每月轮动的可靠性高,因为有足够的轮动频次做为数据印证;对于择时,你的这个择时被激活过多少次,自然是越多越好;另外最佳择时参数一定是躲过了最大的股灾,如果去掉股灾这段时间的表现,你的择时是否还有效果;另外分析一下你的策略在牛市区间,熊市区间,震荡市区间中的表现也可以给你一个更加合理的预期。

“量化操作,应该降低实盘的预期”

问:回测做得好,实盘未必。这方面您如何处理的?

Rered_刘锐:这个问题的确存在,如果真的有一个非常确定性的收益,那么风险会急剧下降,这也就会导致大量资金进入,收益急剧下降,策略也就无效了。

对于这样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勇于面对热情拥抱,如果你什么都预先知道了,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对于交易比较频繁的策略,建议把预期设为回测收益的一半比较理性;或者在回测的时候把交易成本调高一些。

另外就是要监控自己的实盘收益和策略收益的一致性,一般调仓周期比较长的策略都会不错,但是对于每周每天都轮动的策略就要小心二者差异性过大了,有时有必要从新审视一下策略的可操作性。

问:数据在量化投资中是很基础的东西,如何保证准确性?

Rered_刘锐:数据清洗是一个专业而浩大的工程,对于散户来说是没有能力做的,所以只能相信专业平台上已经清洗过的数据。初学者,需要小心的第一步是回测的时候使用精准后复权的价格。

【交易与风控】“杠杆,加风险是玄铁宝剑,加收益时越用越钝”

问:对于投资风险您是如何理解的?风险控制方面怎么做的?

Rered_刘锐:大多数人投资基于自己对未来的股票或大盘的预测,可是预测就是赌博往往不靠谱。所以我的投资策略是基于对未来的“不知道” 为基础来设计资产配置以抵御风险。能做到上面提到的三重资产配置,根据不同市场或指数的PE/PB长期水平做一定的仓位管理,基本就可以四平八稳的赚钱了。

问:对于使用投资杠杆,您是如何看待的?您使用杠杆吗?爆仓过吗?

Rered_刘锐:杠杆是把双刃剑,但是两个刃的锋利程度是不同的,风险这边是玄铁宝剑,削铁如泥;但是收益一边却只是一把普通超市菜刀,越用越钝。详情参考:网页链接

【投资修养】“读书读不进去,听听音频节目吧”

问:您在理财方面经验丰富,能给大家一些建议吗?

Rered_刘锐:1)多写文章和总结。目的倒不是给别人看,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梳理思路,逼着自己去求证事实。写着写着你就会发现自己思路越来越清晰,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客观的认识,开始有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写的越多成长越快。

2)开始记账吧。我从2003年开始记账,清楚的知道这么多年来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每个月有家庭财务3表,这为我的理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合理的消费习惯让我从来没有在经济上遇到过困难。

3)投资第一要素是不要被骗了。如果一项投资你不能选择在第二天赎回,请三思,并把你的投资计划和身边的至少三不相关的亲戚朋友沟通过再做决定。

4)银行是做揽储贷款的,理财什么都是副业,大多都很差并且黑箱操作,是性价比比较低的投资。

5)保险对于买保险的整体人群来说是负和游戏。

问:能否推荐三本您觉得有价值的书,并说明您的理由。

Rered_刘锐:大半年没怎么看书了,主要是发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买书看书费时耗力,而且很多书籍的精华其实可以浓缩到10-20页之内。更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看视频或音频的教学节目,生动活泼,当然自己的演算和实战必不可少;

对量化真正有用的是统计学,高等数学, 以及精通Excel和VBA,Python编程,这些内容在网易公开课等平台都可以找到不错的教程,想学好量化,迟早你要学这些。

喜马拉雅FM上:<<李清昊: 带你精读40本投资经典>>,上下班路上听听就不错。

再推荐几个我中意的音频节目:晓松奇谈或晓说,虽然停止更新了,听听前面的也不错;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都很棒,万维刚的精英日课和马徐骏说杂志能让你了解世界最新的精英观点。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价值发现 :熊市买股,如何不倒在黎明前?
网页链接
@诗安 :炒股的兄弟,请不要为难自己
网页链接
@502的牛 :眼光不犀利把握不了成长,但我们能瞅得见谁便宜
网页链接
@橡谷投资-唐璞 :新手如何迅速提高?我的秘方!
网页链接
@正安 :赚大钱的必经之路,亏钱要趁早
网页链接
-----------------------华丽丽的分割线--------------------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有关注的靠谱球友想对他进行深入了解,欢迎推荐给@雪球达人秀 ;如果你在A股身经百战,希望和球友们聊聊自己的操作体系和成长经历 ,欢迎私信@雪球达人秀 ;请速联系秀哥~~
---------------------- 免责声明-------------------------
“雪球达人秀”系列文章旨在推动雪球用户更好的学习交流。文章中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雪球刊出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立场或观点。本文内容所涉具体股票,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投资者的所有决策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精彩讨论

静静的看着你涨2017-02-16 09:48

你是工薪阶层那点钱还玩全球资产配置。。投资大师玩全球资产配置的也没几个,都专注本国或熟悉的市场领域。。全球资产配置起码是几十亿,百亿的人才值得考虑的。。。雪球装叉犯太多,本姑娘不得不喷。

RayFi2017-02-16 11:13

果仁比较简单,不需要编程

小聖盛2017-02-16 09:09

真他妈的垃圾,左右打脸,好意思

全部讨论

2017-02-16 09:48

你是工薪阶层那点钱还玩全球资产配置。。投资大师玩全球资产配置的也没几个,都专注本国或熟悉的市场领域。。全球资产配置起码是几十亿,百亿的人才值得考虑的。。。雪球装叉犯太多,本姑娘不得不喷。

2017-03-21 10:45

【格雷厄姆之道】已经上架啦!新书【格雷厄姆之道】信息汇总,免费试读
网页链接

2017-03-07 16:01

看看量化策略执行者

2017-02-23 17:55

参考部分观点

2017-02-22 22:32

这女孩太漂亮

2017-02-22 00:43

楼主在埃克森美孚工作?

2017-02-20 03:36

喜马拉雅FM上:>,上下班路上听听就不错。
再推荐几个我中意的音频节目:晓松奇谈或晓说,虽然停止更新了,听听前面的也不错;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都很棒,万维刚的精英日课和马徐骏说杂志能让你了解世界最新的精英观点

2017-02-20 03:29

Rered_刘锐:以轮动策略来简单说一下建模的三个步骤,1,找出优质股票,2,找出便宜股票,3,轮动以不断获得更多筹码。具体可以参考我的帖子网页链接

2017-02-20 03:13

股市亏钱最多的时候,是赚钱之后得意忘形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