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6回复:401喜欢:104

今年略感意外或者说没完全想明白的一点是:十一之前零售业与服务业一直保持着复苏势头,十一之后就突然不行了,说是突然掉头向下也不为过,跟踪的多个领域的企业或专家都谈到这一现象。

从后视镜来看,可能的原因有:

1、三季度以来资产价格的加速回落,包括核心城市房价与股票、信托等金融资产;影响了消费意愿;

2、全国性的流感肺炎大流行,影响了出行消费;

3、年初很多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基于复苏预期上产能,推动了就业,结果三季度很多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高度内卷,出现倒闭潮反过来又影响了就业与消费。

4、出口这块,今年以来很多行业欧美企业持续在去库存,影响了就业与消费。好的现象是近期开始明显复苏。地方政府投资与公务员群体压力也不小。但出口与地方政府这两个领域上半年也不好,不太好解释十一后突然的回落。

全部讨论

以前是投资型经济,施工旺季是春季和秋季,会带来大量的商务消费,白天谈项目、晚上喝茅台、然后去商K潇洒、最后回酒店睡觉,但今年秋季基建和地产都很惨,施工起不来,商务消费这块就崩了。
未来是消费型经济,消费旺季是暑假和寒假春节,这些是休闲消费,跟投资附带的商务消费看起来类似、但实际品类和季节旺季有很大差别。
中国经济由投资型经济逐渐转变为消费型经济,带来的一个变化就是经济旺季由春秋季切换为夏冬季,所以暑假会觉得怎么生意这么好,秋天又会觉得怎么生意这么差,认知惯性而已

2023-12-26 14:54

需求的问题,我们通过投资来解决,积重难返,这造成了当下的困境。

2023-12-26 15:10

赞美不停,苦难不止

什么叫积重难返?
E请三年,大量停摆消耗居民存款及信用。欧美等纷纷发钱使经济及消费得到循环,距离最近的香港澳门也是大规模撒币。
从P2P,地产涨价去库存,三道红线,房企借大规模美债,地产限制降价,环保,教培,头部互联网整顿,医药,游戏……
请问这么多运动式,一刀切的做法如何做到不伤害实体经济,继而影响消费?

从我跟踪的商场数据来看,准确来讲不是十一,而是9月份就开始了。2023年整年来看,三四月有一次复苏,商家摩拳擦掌的,五六月就不行了,暑假又一波,九月又不行了。

2023-12-26 13:58

可能跟一线城市房价大幅度下跌,影响消费信心有关。

只要让我们年轻人买不到合理价格的房子(即现价的25%),那么我们年轻人将拒绝一切需求,直到大部分资产灰飞烟灭,轮回重启!

2023-12-26 13:58

一直在隧道里走,一直不见头,突然就怀疑是不是……。

2023-12-26 14:26

就业一直就不行,这是最大的问题;没有持续的现金流,哪来的信心?国外是通过对居民救助恢复信心;

最近国安部三次发文表示,唱衰中国经济就是攻击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