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房地产业错误认知的纠正

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161喜欢:37

新城控股新城发展。我持有新城发展,新城发展的特点是要出清地产,靠收租度日,穿越周期,未来房地产业回暖,可以强势回归,增加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爆发。但我拿着新城发展,也是因为不看好地产行业短期走势,我认为包括万科保利在内的绝大多数纯住宅开发企业还是很可能倒闭破产,或者至少进行惨烈的债务重组,因为历史包袱太重,杠杆太高,这轮房价下跌太多,早已资不抵债。当然,我依然会关心行业走势,因为这关系到新城控股未来发展的上限。

$新城发展(01030)$ $新城控股(SH601155)$

好,我们进入本帖正题。对地产行业再做一些判断

最近@小马过河_老陈 po了组他每月记录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其中有两列如果不认真看会极具误导性,结论会和实际情况南辕北辙,他又懒得细写。而且我还看到很多所谓的大V或者跨行的专家半瓶水哐当,拿着这数据胡说八道,做短视频一做就是一个系列,还被各种抄袭转发,实在不能忍了,还是发文说明下,以正视听。

那列老陈自己现在已经改成待售现房了,但估计没人能注意到,统计局数据写的就是待售面积。但是统计局官网有这么一句注释:

所以这个商品房待售面积就是现房库存,现房库存和商品房库存能一样么?但这个数确实是在增加的,因为保交楼把很多期房变成现房了,仅此而已,什么也不能说明。商品房库存大头肯定是期房啊,期房比现房能多3-5倍呢。

那么实际期房+现房的库存是多少呢,@开心羊羊 在老陈的评论区po了一张图。

这里的广义库存是历年新开工-销售总和的差值,才是真正客观的库存,也就是盖的房子-卖的房子。这里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新房的库存,在2014年达到巅峰,28亿平,上一轮涨价去库存后,在2017年达到低点,23亿平,那几年明显库存不足,房价暴涨。地产公司开始新周期后狂盖房后,在2020年再次达到高点27亿平,但低于2014年。随后就是持续4年的大衰退,到今年3月末只剩19亿平了。19亿平库存是什么水平?2011年的水平。我们的房地产业已经到退回2011年了老铁们,不是2015年,是2011年!所以其实真没啥库存了,现在房价下跌主要是存量二手房的原因。但二手房质量和新房是没法比的,而且不停的在被拆迁,过去几十年的二手房和现在的改善型大平层是一种东西么?大家心里有杆秤的。

说完了库存,再就是在建规模那一列,从年初的46亿平到现在的48亿平看似在增长,其实是不对的,因为竣工备案集中在年底,你们前几年看年底在建规模都是1月比12月直接少10亿平,所以明年一样。其实在建工地也是越来越少的!

其实,从老陈这个表上这两年新开工数据和销售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一直在去库存,从高点已经去了8亿平!还在加速去。

按照经济学规律,库存减少说明供给<需求,也就是供不应求,但这种供不应求并未导致价格上涨,房价依然在下跌。那么我分析,主要是由于二手存量影响,还有就是情绪影响,我们对房价的信心已经到冰点了。

说完了,我并不是说要得出房价短期会涨的结论,只是想说,库存确实很少,而且还在快速减少,而且因为房企不拿地,未来2-3年库存依然会持续减少。至于在这个事实基础上,大家怎么判断房价走势,会不会在今年见底回升,我反正不乐观,但从数据看确实可能会突然爆发,随意吧。

精彩讨论

莫南06-19 17:30

我们目前房子折旧率>3%,6亿栋就是1800万栋每年。够让几亿人睡大街了。

莫南06-18 19:56

常驻城镇化率65%,城市人均住房面积36.52,这里含公摊面积,去除公摊不到30。而且有大量的楼梯房,平房。如果看这个数据我们正处于房地产爆发的黎明前,日本城镇化率从65%到85%的20年就是房地产爆发的20年。
多渠道数据印证吧。

神de旋律06-18 17:33

明年房地产复苏那岂不是万科死不了?

两瓢06-18 16:29

再跌跌,让更多有需要有能力的老百姓上车,是好事。2025年供需格局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

全部讨论

房子又不是一次性用品,卖出去了就不算"供给"了吗? “需求”会一直持续吗? 不要拿快消的公式套地产。 现在库存和2011年持平,2011年总人口和现在基本持平,而城市化率、人均居住面积、住房自由率是什么情况? 当时的需求比现在强N倍好吧..现在还和2011持平不是泡沫很大吗?

库存只是换了一个持有人,原来是房地产公司的库存,后来大部分变成了投资客的库存。还是看人均面积比较合理。即便政府买完了库存做保障房,又能怎么样?不还是要低租金流入市场,反而打压了租金吗?不也是打压了房子的价值吗?怎么换来换去,都没用。

国家提出的“市场+保障”,不是所以说说而已的,一定要明白ZZ高度。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等待全国最大的房地产运营公司产生吧。银行、电信、石油、水电煤,哪个不是国家资本垄断的,对于最大的资产包(土地+房产),怎么会让给别人,一定是国有资本牢牢掌控。

现在国家要建设保障房,土地不能高估值溢价了,还要加上六平一通,而出售的安居房和保障房基本需要几十年才能回收成本,那么前期的投入资金去哪里募集,如果REITS只能给到2%的收益(租金收益不会超过1.5%),一是没人购买,二是利润长期低于投资。
结合黄奇帆前期对法拍房的论点,说政府可以收购部分法拍房作为安居保障房,但也说明价格要合适,要不然就是Q劫老百姓的财富,与民争利。
我的个人大胆夸张的想法就是:房价继续下跌,跌到房子都不能月供,违约,法拍,然后政府将银行中的这四年超发的100万亿下场了收购房产,这样中国的保障房可以迅速成立,成为国有最大的房产公司。届时,市场的房子限购、限售全部打开,继续土地拍卖,然后政府手中有天量的保障房。构建“市场+保障”的完美住房体系,当然这过程中倒下的人,则定义为不知死活的“炒房者”,仅此而已!

非常有用的资讯,按照这个表,政府确实执行收储基金3000亿,再加上杠杆达到6000-万亿收储水平,市场基本就无货可售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困局又能开始推进?

我感觉行该是明年下半年

06-18 16:29

再跌跌,让更多有需要有能力的老百姓上车,是好事。2025年供需格局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点。

06-18 17:12

请教南哥,广义库存和在建规模的区别是什么?

06-18 17:33

明年房地产复苏那岂不是万科死不了?

我喜欢所有人只站在船一边,然后把船踩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