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南瓜李子的香瓜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10喜欢:3
要分阶段。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解答》有过答案:企业在品类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会面对两种不同的情境:当前市面上的产品是“不够好”,还是“好得过头”。对于品类还处于渗透率低,市面上产品还“不够好”的阶段,垂直整合(书中叫“交互式产品架构”、现在的时髦叫法是“全栈自研”)更有优势;而品类已经获得较高渗透率,市面已经存在大量“好得过头”的产品时,模块化的外包策略则更适用。
之前也为这个话题写过专栏,链接在此(网页链接)。

热门回复

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是商业管理和投资(特别是研究科技股的)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仅仅用”货品化“来评价是否垂直整合,是不够严谨的。
我个人觉得,要从很多方面来考虑:
1.行业的生命周期
这个已经说过,早期是垂直整合,后期可能是水平分工。
但是也有例外,有不少行业,最开始都是有第三方水平分工的供应商的,后来下游巨头纷纷并购上游供应商,最后变成垂直整合的了。
2.国家差异
一般我们习惯对标欧美日本。但是他们的人力资源,竞争格局和我们可能不同。不能机械模仿,认为一个行业,国外的终局是垂直整合,我们这边也是垂直整合。很可能完全相反。
例如重卡,欧美重卡整车巨头大部分都是自研发动机的,国内重卡巨头有能力自研发动机吗?
3.技术差异
同一个行业,随着技术迭代,商业模式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汽车,在燃油车时代的格局,和电动汽车时代的格局,可能发生巨大变化。
也许在燃油车时代,垂直整合更有优势,到电动汽车时代,就相反了。
反过来也是可能的。
另外,未来进入逆全球化时代,安全可能比效率更加重要。这种情况下对于产业链分工也会有巨大影响。
所以,要考虑诸多因素,不仅机械定义,垂直一定好于水平,或者相反。

技术迭代快慢还是要具体分析。
如果技术路线变化不大,但是技术迭代很快,那么垂直整合也是有优势的。之前我看国内某个激光器公司,公司认为自己最大优势就是垂直整合,核心零部件自产,这种情况下它的迭代速度也是最快的,因为不用等供应商交付,自己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另外一种情况,下游巨头垂直整合还是有优势的。譬如华为海思,当初能做起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华为自己有手机等下游产品。自产自销,即使初期成本高,质量差,也是可以违反市场经济原理,强行推动滚雪球的。

逻辑是这样,但是垂直整合者获取的利润和市值份额占比往往最高。
我之前也说过,苹果的手机和电脑销量占行业比例不是太高,但是利润和市值,相比其它同行,差别太大了。

我认为没那么复杂,关键就是技术迭代的快慢。如果技术迭代快,分包合适,路线错了换供应商,同时分包企业聚焦一处技术升级快。技术迭代慢而成本重要,垂直整合有优势,适合打价格战。

行业早期,垂直整合主流。行业晚期,水平分工主流。这是一般规律。
但实际上,都会有很多例外。
“对于一个已经进入货品化阶段的品类,千万不要碰没有做垂直整合、或者没有自研核心零部件的企业股票”。
按照兄的结论,那么一个一开始就垂直整合的巨头,最终当行业走入“货品化“阶段,就能笑到最后?
那么英特尔一开始就是垂直整合巨头,为什么最后反而被TSMC,AMD这两个水平分工的后发逆袭?
如果看白电行业,空调巨头,不管是美的,还是大金,都是垂直整合巨头,笑到最后。
但是看半导体行业,情况就有不同。
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开放体系,也就是垂直分工更有生命力,适用于绝大多数产业和场景。

核心还是竞争格局,无论是行业周期、技术路线还是国家差异都影响这竞争格局的变化,竞争格局又会影响企业创新导向或者效率导向,通过选择水平或者垂直来提高创新能力或者是盈利水平。

没有什么通用准则,最后都是回归到供需和竞争。

先不讨论论点
但是你对水平 垂直那些定义是错误。 由垂直一体化到垂直分工 而不是垂直一体化到水平分工。 idm到foundry那个分工叫垂直分工 是前后道工艺的关系

[鼓鼓掌][鼓鼓掌][鼓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