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31喜欢:58

幻兽帕鲁最大的启发是,AIGC时代,个人和中小企业如果掌握这种先进生产力,有可能创造奇迹。过去用一个大的专业化团队才能做出来的产品,现在用一些少量人士加上AI的帮助就能完成。

过去一二十年,商业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流行到淘汰速度越来越快,归根结底是资金泡沫和信息泡沫。

这两者和几十年前不同了。

我这几天一直在刷出海的文章。

可以看到,很多领域,例如人体工学椅,小家电类似咖啡机,烘干机,3D打印设备等,国内的初创企业,小公司都可以用几年创造奇迹,获得几个亿甚至数十亿人民币营收。

这些公司规模很小,但是凭借tiktok,互联网平台和软硬件技术外溢的红利,迅速抢占商机。

这种情况下,很多上市公司反倒不一定有优势,因为公司规模大,决策机制缓慢,组织效率低下。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领域的技术门槛都在增加。

例如空调,随着R290,co2等新型制冷剂上市,相应的空调制造难度都加大。

而热泵技术在低温下的应用也一直是难点,这也是美国能源部一直在试图解决的问题。

虽然,白电领域也存在消费降级现象,但是也存在消费升级现象。这个升级不是说卡萨帝这样的高端消费升级,而是新技术新场景带来的(R290制冷剂,低温热泵)。

只有头部大公司才可能突破这些更高难度的技术领域,从而带动市场集中度上升。

也就是说,市场会更加两极分化,头部公司的壁垒越来越高,而底部公司由于消费降级,以及AI,互联网等技术普及陷入长期内卷。

游戏行业也一样,头部公司例如米哈游,网易腾讯,相信在AI的助力下,依然可以活得很好。也有一些中小公司可能变成黑马,类似幻兽帕鲁这样的。

但是其它公司,总体反倒是利空的。管理,战略,组织,文化等等问题掣肘。

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二级市场投资的意义已经越来越小了。这个时代更适合少数牛人的创业。

科斯说的公司交易成本的理论,现在来看,利空绝大部分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交易成本太高了,高于那些几个人十几个人的精英团队。但是不一定利空大公司,特别是某些壁垒很高的行业。这些高壁垒领域,巨头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还是更低。

譬如连接器,粘胶剂,测试仪器等,都是如此。

国内很多小公司,上市圈了几亿,几十亿,然而后面就难以发力了。

之前他们在某个细分市场,但是你要成为巨头,需要横跨很多领域,需要成为六边形战士,这个概率太小了。

A股连接器行业小公司那么多,粘胶剂行业小公司那么多,测试仪器思林杰之类的照样很多。

还有一个问题,内卷依旧。

譬如世华科技斯迪克,我都看到了高管人员不断离职,不断被同行挖走。

而国外,安费诺这样的巨头市值一路创新高。

归根结底,连接器的壁垒也在不断增加,譬如通信连接器56G,112G,224G,技术难度都是增加的,就像wifi一样,从wifi4,5,6,7,技术难度都在增加。能做wifi4的可能很多,能做wifi7的就少多了。

还有一个行业是最好的例子,就是纸尿裤。

国内线上销售排名,除了几个欧美日本老牌龙头企业,其它国产品牌都很年轻,甚至专利都没有一个的电商品牌公司。

2月4日,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做客《商业启示录》,表示,“现在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找不到路了。”一方面,一些企业原来是给外国品牌代工,觉得一直做得挺好,但现在这些外国品牌突然不从中国进口了,把制造供应链转移出去了,这些企业就找不到路了。第二个方面,目前国内平台经济以电商为主,导致企业“卷”得非常厉害,在电商平台上,看似很快的销售,但其实最后的结果就是消灭名牌。这里面除了价格战,没有别的。“

纸尿裤行业就是个例子,这些杀入几年就做到国内头部的年轻公司,专利都没有,完全靠代工和电商红利,他们的牌子算得上传统意义的品牌吗?这些纸尿裤公司,一个都没有上市,未来IPO收紧估计他们更没法上市了。

纸尿裤行业,欧美日本都有市值巨大的龙头企业(美国的纸业龙头中纸尿裤贡献很大)。而且直到2023年,欧美巨头的中国线上纸尿裤份额依然是增长的。

但是,这只能利好欧美股市,因为这些公司在欧美上市。但是这个行业不会给A股投资者任何机会,因为上市公司都没有。

这个领域的二级市场投资没机会,但是创业者机会更多。当然,创业者也是速生速死。如此拥挤的儿童纸尿裤,去年依然有跨界黑马杀入。

”在婴童洗护产品登顶的兔头妈妈、颇有名气的BeBeBus,前者增长约500%,后者增长率超750%“

结论是什么?

那就是很多领域,内卷会长期存在,只有头部公司有持续增长,可以给投资者机会。

全部讨论

欧美日本很多行业,牛股众多,其实是有原因的。
他们总体来说,人均资源多(不包括日本),不用那么卷。而且上一代的基建完成了,下一代基建动力不足。例如互联网支付,电商,欧美日本都是落后中国的。
偏偏线下渠道才是更好的壁垒。线上只有平台有壁垒,平台上的玩家没有壁垒。
日本失落年代诞生的消费降级巨头,全部都是自建线下渠道的,例如优衣库,无印良品,nitori,大创百货,堂吉诃德,业务超市等。他们是渠道商+生产商+品牌商三合一。
美国市场渠道牛股众多,costco,home depot等,总体也是线下为主。
具体到消费品,我们可以看到,有某些因素导致线下渠道为主的行业,更容易诞生巨头。
譬如白电空调,需要安装服务,线下渠道更多。
譬如电动自行车,需要线下体验,售后维修等。
譬如重卡,叉车,挖掘机等。美国为什么牛股那么牛?一个周期性行业,变成了消费品龙头的走势。
归根结底,美股龙头帕卡,卡特彼勒等是多合一的物种,生产商+租赁渠道商+金融服务商+后市场服务商。
那么中国呢?这些领域都是分开的。
租赁有第三方公司,金融有第三方公司,后市场服务更有数不清的中小企业。
那么中国的重卡,叉车,挖掘机龙头,永远无法成为美股对应龙头的多合一物种。

02-11 14:52

过去,中国上市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融资能力。以后随着美股化,港股化,很多平庸公司的融资能力废了。
他们的优势真还不如没有上市的小型团队。

投资A股的头部也有风险。
主要两个:
1.有的公司无法抵挡内卷
举个例子,中航光电的高压连接器,技术壁垒不如高速通信连接器,那么永贵电器这样的细分玩家也有机会抢占市场。最终格局会如何?无法判断。
再比如,汽车电驱动,汇川技术卷跑了日本电产nidec,但是他照样面临其它强大对手,华为,比亚迪,中车时代电气。美的也在杀入。最终格局如何?很难说。
2.出海国际化受限
汇川技术老总今年说过,
“欧洲的客户,对我们提的要求是什么:你的供应链就是你,我们的供应链必须跟中国做切割。他们对未来战略供应商的安全,就是意味着你在欧洲生产的产品,在美国生产的产品,或者你将来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你要尽量少用中国的供应链,这是跟我们的国产化是反其道而行的,但是我们要适应。如果我们有一个东西必须用国产的,它还要告诉我们,你必须从进口找一个,你必须找一个国外的供应商。哪怕成本贵,我愿意接受你的高成本,但是我要求你供应安全是吧。”
那么汇川在欧洲给大众汽车提供电源产品,不能用国产零部件,汇川技术就等于是一个高级的集成商,这种模式不是长远之计。
所以汇川技术的纪要提到公司可能想重点在东南亚发展汽车电驱动业务,对欧洲业务估计可能比较保守。
中航光电呢?他出海面对的很多客户都是很敏感的,你还是中国央企,中航系,人家会不会担心?
如果要投资A股公司,必须要把这两个风险排除。
对于第二条,我的观点是,尽量避开一些敏感的行业,越是高科技的越要小心。
这几天拜登已经说要出台关税之外的政策限制中国电动汽车。
家电这样的反倒问题不大。
福耀玻璃这样的我估计问题也不大,毕竟他已经地位很稳定了,欧洲也很难找到特别好的供应商。
法拉电子这样的可能也还好,因为这个行业只有日本公司在竞争。

02-11 17:02

产业对应着工人。我确实观察到越是没有壁垒的行业工人工资的上涨非常困难,反面就是掌握高技术的工人的工资远远领先于平均水平。尽管社会财富仍在增长,但分配不均在加剧。今后在国内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精英和普通人会离开得越来越远的,少数人掌握政经话语权,多数人沦为生育和体力出卖的工具,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这真的一个不良趋势。

02-11 15:24

制造业 游戏公司本来就没有长期投资价值,都是炒炒产业周期或者资金潮汐周期。现在还太早,但是未来随着ai的快速迭代,低成本红利没了,加工出口的经济堪忧。
实际上从更大方面来看,目前全世界的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不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制度还是marx主义),而ai这种技术会对整个底层经济进行重塑,基本可以确定要有新的意识形态和新的体质出现了。。。。。

02-11 23:10

观点赞成,所以专精特新上市即巅峰

02-11 14:48

02-14 09:45

有点疑问:小公司的精英从何而来。此外,应用AIGC也需要对行业的深度理解。组织认识到行业特性,如果保持开放心态,制造商要被颠覆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

02-12 14:30

//

企业要换代,也许正是成长股投资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