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走强的意义--新型工业化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1回复:101喜欢:213

看到赵晓光在珠海策略会上讲《底部的魅力》,此处借鉴引申,底部走强的意义。

3月16日起来的TMT,互联网,其实就是底部走强。

5月8日后,工业制造整体走强。A股总数5200家,上涨个股2853家,涨幅超过10%的376家。

涨幅10%以上个股,多数是智能穿戴,物联网,机器人,高端装备,机器视觉等,制造业个股全面走强。风光锂基本不在内。

下跌最大的就是传媒娱乐个股。

5月17日盘后:根据盘面,我中线最看好,机器人,工业母机,高端装备,这几个板块,都属于新型工业化。因为业务有交集,我把他们都归到一类。 到底最后能不能成为主流,让市场给出答案。

下一阶段主流板块? 

现在市场走势和我的判断比较符合,此处风格切换的可能性较大,没有绝对的准确。

我们需要比量化基金更早判断和介入,等真正确认强度时,就很难从容买入了。这也算是适应量化基金主导市场的一种方法。

赵晓光《底部的魅力》:

二、为什么觉得底部是非常重要的?

从几个维度看:

1、哲学的角度,老子《道德经》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和最核心的思想体系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在行业、企业特别差的时候往往孕育着生机,更应该看重的是机会,在行业、企业特别好的时候更多看到的是危机。

2、我们观察长期业绩表现优异的资产管理人,大多以逆向思维为方法论和善于在底部挖掘产业机会,他们的实践证明,底部思维是有价值的。

3、目前“追涨杀跌”的现象普遍,需要改变。以卖方行为观察为例,我们研究过去五年有过大行情的行业,在行业底部和行业顶部的研究数量大约是2:8,甚至是1:9。越在底部时候没什么报告,涨得越多的时候研究报告越多,这样的研究,怎么为客户创造价值,怎么为持有人创造价值?

追涨杀跌,这是多数人的共性,这是人性的共性,这也是过去五年观察下来很多行业的特征。我们更需要在底部乐观、在顶部谨慎的研究,才能使研究和投资具备价值。

4、如果在行业的底部保持乐观,在行业的顶部保持谨慎,这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这四个角度,从投资“道”的角度应该重视底部思维,底部的思维是一种投资的方法论、是投资的意识形态,是人生观、价值观、哲学观、世界观。“道”和“术”相辅相成,没有“道”,只有“术”也是徒劳;而有了术,才能更好地悟“道”。

三、如何定义底部、如何把握底部?

从我们的思考角度,一个行业的底部、一个公司的底部基本上是三个维度分析:盈利底、估值底、位置底。

1、盈利底,即这个行业过去几年在盈利的底部,我们要相信每个行业都是循环往复的,没有永远不赚钱的行业,只是表现的方式和时间周期不同。盈利底的要素是什么?包括供给端的出清、库存的出清、需求趋势的底部、技术周期的底部。盈利底是把握底部的最核心要素。

而在行业底部,往往所有人都充满悲观,也往往是黄金的机会。把握行业的盈利底,有一套体系来自于对供给、库存、需求、产业趋势、技术趋势的判断。

2、估值底,有PE、市值、PB等各种方式来判断行业和公司的估值底。除了传统估值,市值角度也是评估一个产业和公司在顶部和底部的方法。去年我们推信创的时候,金融信创最大的公司不到100亿的市值,这就是从市值角度看行业底部的方法。

我们曾邀请投资大师王国斌先生给我们做培训,他指出我们花太大的精力预测过程和结果,而忽视了预测未来是什么,我觉得对我们把握估值底非常有帮助。我觉得对于估值是否在底部的理解、判断盈利趋势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盈利趋势的配合,简单地看估值是虚幻的,是会让人产生幻觉做出错误的判断。

3、位置底,简单说,这个行业、这个板块距离最高点跌了多少,是否在底部盘整了足够时间。简单通过位置底判断行业底部也是会产生幻觉的。你觉得这个板块跌了30%,也有可能再跌30%,盲目基于下跌抄底,忽视盈利和估值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位置底和估值底的把握,一定要和盈利趋势的判断结合,最终还是要分析产业趋势、分析供需关系、分析库存、分析与产业景气相关的指标。否则,容易掉入估值和位置的陷阱。

从投资的角度,我们投资就是在不断的做出判断,与判断相关的就是两个事情:判断正确的概念,获得的空间是多少,也就是我们讲的概率和赔率。一个行业底部判断正确的概率是比较高的,一个行业的底部如果判断对了,获利的空间是够的,所以从概率和赔率的角度,底部思维的“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投资生涯、研究生涯有两类机会:一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时代和大牛股,这种是稀缺的,可遇不可求的,每一个行业分析师可能5-10年才会有一次这种机会。二是在均值回归中纠错的机会,行业、企业价值中纠错的机会。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第二类机会。

全部讨论

数控机床,我看了有一段时间:
1、汽车,航天等应用为主。传统车有发动机等配件精度要求高,新能源车对机床要求有所降低。
2、龙门,卧式,毛利较高,立加较低。海天精工龙门较强。纽威数控品类较全。
3、国内增长趋缓,海外增速较高。纽威出海较早,22年出口收入占20%,印,俄,土等高速增长。
4、随着规模,零配件自制,高端产品比例增加,海天、纽威等毛利,净利都有增长。
5、高端数控切削主要是日本和德国,尤其日本。随着技术限制与对抗,国内替代日本机床的比例会增加。中国本身是机床最大的市场,所以日本的机床企业走下坡路也是必然。
6、我觉得纽威数控,眼下PE20多,按增速来看,估值,利润,股价都有空间。
7、最近大宗商品价格下滑,机床,工程机械等成本受益。8、行业周期,2001年中国进入WTO,中国制造业大发展。2011年刚好是10年周期,机床高峰。国营厂商退步 ,民营胜出。2020年起,按周期算应该是上行周期,只是国内存量较大,增长和前面的周期相比没有那么高。所以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重要的增量。
附:最近一带一路,高端机电产品出口爆发。财联社5月12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299亿美元,为历年一季度次高值。其中,货物贸易出口7392亿美元,进口6092亿美元。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新的贸易增长点不断涌现,推动货物贸易顺差保持较高水平。一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对外股权投资净流出313亿美元;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205亿美元,其中股权投资净流入283亿美元。
【中联重科】近期交流精华【东吴机械】
23Q1出口增速翻倍,4月出口增长加速,国际化进入加速期 Q1公司境外收入37.31亿,同比增长123%,成为出口增速最快的公司,核心逻辑在于替代欧美产品。分产品线来看,主要产品的出口增幅都较大,主要产品工程起重机、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农业机械的增速超过150%。
“一带一路”核心受益标的 公司23Q1出口占比达35%,其中一带一路地区出口占比超80%,受益“一带一路”地区投资建设及份额提升,中东、俄语区及中亚等地区出口增速超200%。
工程机械国际化核心逻辑是份额提升,中国品牌具备全球竞争力 海外市场广阔,核心在于替代欧美日韩品牌,类似06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国产化,预计国际化存在10年窗口期,国内完全国产化替代所用时间约20年。近几年来出口加速主要系中国产品的产品力凸显,具体原因在于:①人力成本和供应链优势强,即便中国品牌在海外为国外品牌价格的70-80%,但仍能保持30%的毛利率。②国内竞争充分,头部几家企业技术水平较高。③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客户群体有望扩大,提升市场份额。

2023-05-20 00:01

讨论已被 行中衡 删除

2023-05-19 23:29

目前“追涨杀跌”的现象普遍,需要改变。以卖方行为观察为例,我们研究过去五年有过大行情的行业,在行业底部和行业顶部的研究数量大约是2:8,甚至是1:9。越在底部时候没什么报告,涨得越多的时候研究报告越多,这样的研究,怎么为客户创造价值,怎么为持有人创造价值?
追涨杀跌,这是多数人的共性,这是人性的共性,这也是过去五年观察下来很多行业的特征。我们更需要在底部乐观、在顶部谨慎的研究,才能使研究和投资具备价值。

2023-05-19 21:33

DTKJ新型工业化,现在是底部吧

2023-05-19 21:30

个人认为,现今染料行业是底部,。衣食住行,衣排第一位,人可以不吃饭在大街上逛荡一天,但不可以不穿衣服果奔一天,一情基本结束,服饰行业整体复苏,衣服总得用染料吧,
个人看好闰土股份,染料龙二,公司只做主业,不干乱七八糟的东西,市净率0.75,负债率不高,无商誉,帐上现金充足,

2023-06-05 10:12

行大,步科股份涨到飞起啊

2023-05-23 08:37

就服你行中衡

2023-05-20 19:46

MARK下 行大的复盘 5月17日盘后:根据盘面,我中线最看好,机器人,工业母机,高端装备,这几个板块,都属于新型工业化。因为业务有交集,我把他们都归到一类。 到底最后能不能成为主流,让市场给出答案。

2023-05-20 17:29

我们的投资生涯、研究生涯有两类机会:一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时代和大牛股,这种是稀缺的,可遇不可求的,每一个行业分析师可能5-10年才会有一次这种机会。二是在均值回归中纠错的机会,行业、企业价值中纠错的机会。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第二类机会
作者:行中衡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3-05-19 23:55

博主对板块的预判真的很超前和准确,文字也是鞭辟入里。这不比什么装疯卖傻(真傻)的药子,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