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184喜欢:20
$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康德(SH603259)$
目前已经较为清晰了,限制范围包括:
1,NIH资助的药物研发。这个限制还是比较广的,其2023年度经费授权为460亿美金。(评论里有人提出其中仅有10亿资助给小药企,大头应该是资助医学研究,如医院/学校)NIH广泛资助各种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
2,行政机构的直接采购。包括退伍军人事务部(VA),国防部(DoD),现役/退役军人及家属卫生保健计划(TRICARE)等。
3,其他国营机构的合同,或者分包订单。
对于药企而言,接受了NIH资助的药物研发,或者将来有志于进入行政机构采购的药物,在豁免期后均不能直接或间接使用药明的服务。这个限制范围已经足够广,应该是各方博弈之后可以接受的范畴。以上限制范围依然给了8年缓冲期,从侧面佐证供应链切换之难。要是再加上联邦医保限制,法案将很难推进,尤其当前美国还面临药物缺乏的背景下。
总得来讲,当前已明确的范围,对药明已经是重大打击。但同时也给药明留了喘息空间,并没有一棍子打死(不是不想,而是美国药企将为此承担巨大代价)。
个人认为法案在本届国会通过的概率很大,也许条文还有所修改和优化,但大致的框架应该不会再变。
至于股价是否price in,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多的做空的,各凭本事挣钱(或亏钱)。炒股挣钱第一,没必要去做意气之争。

精彩讨论

flyiiiing05-16 10:07

委员会投票通过,40-5-1,仅1票反对。提案可能在6月份进行众议院表决。当前版本的法案在本届国会通过的概率大增。
很多多军所认为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这点我不认同,我认为该法案构成了对药明的重大影响。
但是我更不认同恶意唱空(或者没有能力解读法案)者认为的美国业务归零。个人毛估估可能会影响美国业务20%左右的营收,有待法案落地后管理层的具体测算。
药明投资者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很容易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理解法案。认为zf禁止是天大的事,没人敢和药明做生意了。实际上美国是个商业社会,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不是法案规定的受限范围,美国药企和药明的合作还会继续。禁止联邦资金资助,禁止行政机构直接采购,对于药明并不会伤筋动骨。举例来说,大疆早已被美加入实体名单,且国防部禁止采购,但大疆在美市占率仍高达70%以上。
个人观点非常明确,只要不影响联邦医保报销,严格限制影响范围至联邦资金资助和联邦行政机构直接采购,对于cxo行业来讲便是大利好。
$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康德(SH603259)$ $康龙化成(SZ300759)$

土老冒mew05-15 19:54

NIH只有10亿左右进到小药企,还是500个企业分,真正好的药融资容易,用不着NIH的钱

希曼-seaman05-15 20:57

这个影响很大,联邦政府雇员不能使用药名提供服务的药,美国大药厂不可能去开发一种药,特意有两个crdmo,一个给联邦雇员,一个给其他人,这个法案的结果必然是各大要求新订单不再跟药名合作,这比电动车加征关税厉害多了,直接脱钩。

文化里的小流氓05-15 20:55

NIH 官网上面有经费数据。你写的2023年药物资助460亿美元。完全是假数据啊,要2024年NIH的经费才46亿,你这是公开造谣了啊。请小秘书查封此人。@小秘书

flyiiiing05-15 19:39

你的理解有误,虽然是和私企直接签订的合同,但只要私企在该药物上接受了nih的资助,或者药企将来想要将该药物卖给行政机构,便在受限范围内。
举个例子,最典型的是新冠特效药,该药物联邦资金大额资助,且联邦机构大额采购,该药物未来将不能由药明生产。

全部讨论

那么,默沙东研制的某款药,在研发时并不知道是否要供给给退伍军人事业部,于是找了药明,等药物出来了,就不能再给退伍军人事业部。
那按这个逻辑,只要受限的机构足够有市场,理论上药企在研发时就不敢找药明。
老美真是阴啊,虽然没限制医保,但让药企在一开始就作出站队。$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康德美国业务95%订单都是和私营企业合作签订的。
和受联邦政府资助项目无关,主要是限制了政府不能和受关注企业续签订单。
我感觉对药明没啥影响啊。

这个影响很大,联邦政府雇员不能使用药名提供服务的药,美国大药厂不可能去开发一种药,特意有两个crdmo,一个给联邦雇员,一个给其他人,这个法案的结果必然是各大要求新订单不再跟药名合作,这比电动车加征关税厉害多了,直接脱钩。

委员会投票通过,40-5-1,仅1票反对。提案可能在6月份进行众议院表决。当前版本的法案在本届国会通过的概率大增。
很多多军所认为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这点我不认同,我认为该法案构成了对药明的重大影响。
但是我更不认同恶意唱空(或者没有能力解读法案)者认为的美国业务归零。个人毛估估可能会影响美国业务20%左右的营收,有待法案落地后管理层的具体测算。
药明投资者绝大部分是中国人,很容易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理解法案。认为zf禁止是天大的事,没人敢和药明做生意了。实际上美国是个商业社会,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不是法案规定的受限范围,美国药企和药明的合作还会继续。禁止联邦资金资助,禁止行政机构直接采购,对于药明并不会伤筋动骨。举例来说,大疆早已被美加入实体名单,且国防部禁止采购,但大疆在美市占率仍高达70%以上。
个人观点非常明确,只要不影响联邦医保报销,严格限制影响范围至联邦资金资助和联邦行政机构直接采购,对于cxo行业来讲便是大利好。
$药明生物(02269)$ $药明康德(SH603259)$ $康龙化成(SZ300759)$

(转发)也即,该提案仅适用于美国联邦行政机构、美国国营公司和一些美国联邦设立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如美联储等。
这一部分本身占药明美国营收比例极低,参考CBO预算仅为“不足50万美元/年”,当然,间接影响还是会存在的,如上文所述,一些采购了华大及药明基因相关业务的美国私营公司ToG业务都会受限。
此外,原文定义合同--术语“合同”是指根据《美国法典》第41编第1303(a)(1)节发布的受《联邦采购条例》约束的任何合同。我特意去翻阅了一下美国法典的第41编第1303(a)(1)节,确认表达的就是我举例用的养老院例子,比如cms采购的打印机需要遵循fdr,但医保和医疗补助并不适用fdr,因为不属于采购范围,是否纳入医保依据《社会保障法案》,是否降价又是遵循《降低通货膨胀法案》,究其根本,cms并不直接采购药物,而是负责管理医保预算而已。
这一条争议很多,也确实有些模糊,但如果的确剔除医保和医疗补助影响,是对药明最大的利好之一,我们等515听证会明确提案边界吧。

NIH 官网上面有经费数据。你写的2023年药物资助460亿美元。完全是假数据啊,要2024年NIH的经费才46亿,你这是公开造谣了啊。请小秘书查封此人。@小秘书

关于NIH资助问题,如果礼来有受到NIH资助,但他又想和药明研究一款新药,他能不能成立一个字公司,子公司没有接受NIH的资助,然后让子公司和药明合作?这样就绕开联邦资助的难题了?

已经盯上你了,还在这研究能不能被打死。有意义吗?再想想,巴菲特会投资药名吗?以我对他的理解,药名1块他也不带投资的。

评论区居然说影响小,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影响小的话美国人至于大动干戈搞?肯定目的就是脱钩啊

明明就是给脱钩一定的缓冲时间,居然还有韭菜认为没有影响?法案都这样规定了,还有在中美关系背景上,没有一个药企会在和药明继续开新订单的。现在已经是真刀真枪的干了,金融战,贸易战,只是不会和你热战而已,但是其他的比冷战更厉害,看看当年美苏之间是怎么大战的,现在美国只是要进行彻底切割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