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53回复:254喜欢:224
我买过好些收息股,有些挺好,有些现在挺惨的。
1.陆家嘴b。买的时候0.7左右,卖的时候0.9左右。当时卖了换老凤祥b。理由是:我看不清楚未来陆家嘴的盈利能力,利润看不清也就看不清股息,所以卖了。
2.汇贤产业信托。买的时候接近3块,卖的时候两块多。买的时候股息9%,觉得就算未来下降也是逐渐下降,回本无问题。后来疫情来了它业务一落千丈,再加上法规限制,分派政策改了。折旧现金流不让分。分派大降,价格一落千丈。物业是好物业,奈何管理一团糟啊。再好的资产,管理层真的换成一条狗的话公司也会没落的,认为管理不重要是深深的误解。
3.越秀交通。买的时候5块,卖的时候好像6块。现在4块多。疫情几年打击了一把。最重要的是武汉收购的资产不行。差资产进入后,情况就没有那么好了。股价也就低迷起来。
4.谭木匠和龙记:只能买一点点,赚了微不足道的钱。一个消费股,一个纯制造业。现在谭木匠缓过来了,龙记非常惨淡,利润都亏损了。它是工业之母,可见这两年制造业艰难。总体看,消费股的韧性好于制造业。但它们抗风险的能力都不算强。
5.粤高速b。买卖几轮。对我来说赚了不少钱。优质资产注入,派息厚道。因此股息和股价都很坚挺。即便现在看价格也不高,派息也还是可观。只是高速路的宿命它也逃不掉。需要估值给补偿。
6.宁沪高速。几年前我就说它巅峰已过。最好的资产沪宁高速没有多久了,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资产了。所以它注定了辉煌不再。但是它是历史上派息的标杆。值得所有企业学习。
7.运营商。被老美踢掉时是最好的机会,上a股时也是最好的机会。现在a股意思不大,h还行。未来肯定还是稳定的收息资产。只是最好的布局时机一去不复返。有些企业一旦上去很难下来,因为足够稳定,尤其在a股。
8.长江电力。大多数人都觉得不错。却很多人觉得太贵的企业。收息的稳定性a股前三没问题,静态股息率不高也不低。我研究过很多高速,特别能理解水电永久产权的好处。当下还是收息佳选。也是我目前最大的持仓(90%+)。
9.置富产业信托,领展。我没有买过。几年前都在巅峰。那时候我有些担心,觉得香港租金实在贵得太离谱了。生意非常好的店都活不下去。然后随着疫情,随着内地人对港岛失去新鲜感,随着港岛自身经济低迷,这些物业的境况每况愈下。加上李加成家族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置富)。。。地产相关的收租资产,并不像我们以为的稳定。就算要买,尽量选最好的那个。宁肯贵一点。比如,之前在香港这么多地产公司,最贵的是华润置地和龙湖,买他们最没有技术含量,最无聊,却是最能活。
10.能源股,神华,海油。我没有。我很羡慕持有者,但是现在我肯定不会买了。神华是逆袭的典范。在很多偏见中,它从一个周期股变成了弱周期公共事业,这种大变迁,凡是能看到或者在他变化后能加入的都获益匪浅。未来大概率还是稳定的,恐怕很难再经历此前的强周期了。
11.银行。买过,其实根本不懂,属于无知无畏的乱买。后来都卖了。小赚。越是知道敬畏越不敢拿。此时此刻,股息很高很高,一股不敢买。未来估计都不会买银行了,压根看不懂。太复杂。
12.古井b。我买它是为了收股息。有几个人能信。但我是真的冲着股息去的。我记得买入时市值140亿,股息3-4%之间,股息和业绩增速都很快。我想着过三年股息就6%了,未来还能增长,收息很不错的。谁知道后来股价涨那么多。后来买老窖,买的时候股息也3%,对于消费型成长股,3%股息真的不低了。
。。。。。。。。。。
买过很多收息股。折腾来折腾去,现在重仓以前很喜欢却觉得它增速不够快,静态股息不够高的长江电力。
是不是像喝酒的人年纪大了就会开始喝白酒,收息的人年纪大了也会买长江电力?[大笑]

全部讨论

对比水电,移动电信两营运商,有什么优劣势?

不是因为年纪大 是因为国内经济长期看真的不太行了

看看这个公司:藏格矿业可以稳稳当持有几十年,钾锂铜三栖,属于资源稀缺和持有的资源丰富,可以在未来三年确定性的产品产量翻几翻的增长,并且可以持续几十年,产品成本是行业内最低的,毛利率常年在60%以上,技术在行业内一流,高分红低负债,资产负债率10%以下,不欠银行一分钱的贷款,相反账面上经常性的有10亿以上货币资金,正因为公司基本面极其好,所以股价一直坚挺向上,在股市跌的稀里哗啦的时候,股价仍然向上。这种公司在A股市场罕见,比较长江电力更具有投资价值。

01-10 16:06

古井贡B还持有吗?
我记得你是19年或更早就持有古井贡B了

01-10 18:27

我现在八成农行,两成神华,底仓长电,希望今年布局长电

为什么对收息股有这么强的执念?追求稳稳的幸福?

我知道大鱼漏讲了一个,我也不说

01-10 16:39

跟着鱼哥买过中国移动,持有到现在,一倍收益,稳定收息。

01-10 16:08

很赞的实践经验分享,谢谢。商业模式很重要,资产看不看得懂很重要,现在陆家嘴B 0.3x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