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8A企业的危与机(截至2022.1.27)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6回复:154喜欢:232

年底年初这一波大跌,医药企业尤其是18A更是首当其冲。跌多了,自然就出现了越跌越买和越跌越卖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前者认为头部优良资产跌出了价值,后者顾虑情绪会直接间接影响基本面。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两种想法都是很值得考虑的,我们以当前时间点(所以必须强调所有市值等数据基于昨天、即2022年1月27日),来实证地看一下21年及以前上市的这些18A企业,到底有哪些是潜在的机会、哪些是要谨慎的风险。

判断标准很简单,就是既要把握跌出来的价值,又要规避因为跌而导致公司自身出现资金缺口无法弥补的危险。风险看现金水平,特别是手头现金能是否足够支撑度过危局、最好是已经有可靠的现金流入;机会看P/S倍数,是否规模收入既是国际对医药企业的常用估值方式,也紧扣当前国内对商业化的关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现金水平

1)现金余额:包括现金+短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总之尽可能多的考虑进公司短期能变现用于经营性现金流需求的流动资产;

2)市值/现金比值:46家公司中位数比例在3.8,其中>10的有10家、5-10的有7家、3-5的有11家、2-3的有8家、1-2的有7家、<1的有3家,这其中当然有公司属于市场早已对其现金以外的资产彻底丧失信心(如歌礼),我们后面再考虑进管线的价值来评估是否低估;

3)预测经营性现金流:基于capitalIQ的预测,如果22年有预测则采用,如果22年没有预测则取20年和LTM二者孰低,以此形成对于未来每年现金流支出的估计;

4)现金支持时间:以现金余额除以预测经营性现金流,来看手头的资金还能撑多久,对于支撑时间在2年以内且未来收入不具备爆发性增长可能的公司,有理由认为公司高度依赖在22年底或23年初就必须有新的融资(毕竟考虑到最近的资产负债表披露可能在21年中了),以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在这个时间点是有可能出现很高的融资难度,这样公司的存续风险就相对比较高了,表中我们用绿色标出了。

2、低估程度

1)收入:基于capitalIQ的三年收入预测

2)扣除现金后P/S:其实是对DCF模型做了高度简化,默认估值只考虑三年内能产生规模收入的资产且这部分资产大概率已经经过了最需要占用现金做研发的时间段,这个扣除现金后P/S倍数对于辉瑞/强生/诺华/默克这些增长很缓慢的公司基本都在3.5-5.0这个区间,同时考虑到现金安全性,我们认为23年扣除现金P/S倍数小于5(说明有可能低估)且现金支持年份大于10(说明手头现金非常充足或已经有正现金流)的企业是值得关注的,表中我们用红色标出了。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仅取这几个有限维度且预测仅依靠capitalIQ,各家企业个性和深入的信息还需进一步甄别(比如是不是有新冠影响、是不是有一次性收支、是不是有业务转型等),但整体还是能反映出一定的趋势。

总体来看,18A的大跌既已经造成一批企业估值偏低(即使考虑进未来商业化空间的挑战、像信达复宏汉霖这样21年静态的P/S不到7x也已经是很正常的倍数了),又确实会带来部分企业可能在一两年内面临极其严重的生存压力。如何趋利避害,可供诸位参考。

$信达生物(01801)$    $君实生物(01877)$    $康方生物-B(09926)$   

精彩讨论

张小丰2022-01-28 14:45

目前的环境越跌越买和越跌越卖这2个看似矛盾的观点一点也不矛盾。

越跌越买:目前已有的现金可以烧成BioPharma,达成营收100+亿的企业。这批企业都是越跌投资价值越大。

越跌越卖:手里钱不多,产品上市和放量还早,这类企业还需要股市持续输血,现在输血断了,越跌越危险。

沉密神彩2022-01-28 14:51

按这个逻辑指数是不错的,会长大的权重越来越大,会挂的权重越来越小,然后你还不用去判断谁会生谁会死

空之客2022-01-28 16:42

Hmm,您这个话我个人觉得对一半,药企以数据为王的隐含前提是只要有临床获益就一定可以用得到患者身上,这对于美国这种支付能力较强的体系是没问题的;而对我国就未见得了,支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医患用药习惯可能会制约很多数据很好的产品的商业化,CGT这种贵得没谱的且不提,就说像自免药物和吸入药物这些在全球那么多超重磅,很多在中国根本卖不动,COPD明明有非常成熟的干粉/气雾/雾化产品、但中国就是大多数人用茶碱。。。

秦汉相对论2022-01-28 16:38

石药集团和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股价的坚挺,说明持续的现金流是多么的重要,一年内破产清算的biotech会很多,五大仿制药企业(齐鲁、扬子江、天晴、科伦、石药)准备捡尸,还有几个中型企业,比如倍特、华海、京新、海正等,筹集现金等待好时机,弥补自身的管线。

吴汉靓2022-01-28 14:37

确实是越跌,手上钱不多的越危险

全部讨论

目前的环境越跌越买和越跌越卖这2个看似矛盾的观点一点也不矛盾。

越跌越买:目前已有的现金可以烧成BioPharma,达成营收100+亿的企业。这批企业都是越跌投资价值越大。

越跌越卖:手里钱不多,产品上市和放量还早,这类企业还需要股市持续输血,现在输血断了,越跌越危险。

2022-01-28 16:38

石药集团和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股价的坚挺,说明持续的现金流是多么的重要,一年内破产清算的biotech会很多,五大仿制药企业(齐鲁、扬子江、天晴、科伦、石药)准备捡尸,还有几个中型企业,比如倍特、华海、京新、海正等,筹集现金等待好时机,弥补自身的管线。

2022-01-28 14:37

确实是越跌,手上钱不多的越危险

2022-01-28 14:53

逆境中就看18A各家的底气和布局了,手中的现金与当下的管线布局是否能挺过去了,2022年的$康宁杰瑞制药-B(09966)$ 将是关键的年份,关键临床将决定未来。

2022-01-28 15:16

学习备存。
港股18A规则是:
香港联交所于2018年4月份修订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下称“新规”),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同时联交所亦于4月30日发布有关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申请的指引信,该指引比较详细的对“生物科技公司”作出定义,以新规申请上市的公司必须符合该章对生物科技公司的定义。

看来信达最安全

2022-01-28 15:48

看完有个想法:信达应该收购亚盛

2022-01-28 15:53

缺钱只是暂时的,等市场回暖,最终比拼的还是技术的创新性。

2022-01-28 15:16

这波就是消灭一些中小型的Biotech的,留下来的只能是头部几家 正常的估值洗牌而已 一级的很多Biotech已经融不到钱了

2022-01-28 16:40

越跌市场越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