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2回复:69喜欢:4
这几十年,国内以三一重工铁建重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有的甚至是世界领先。相反,汽车工业缺没什么进步。究其原因,是为什么?

全部讨论

因为领导对乘用车行业太重视,从市场机制、市场准入、资金上对国企进行了太多投入。如果没有合资国企的自主品牌,长城现在可能盈利200亿、市值2000亿,吉利盈利300亿、市值4000亿,以国内民企的效率,长城的技术可能已经直逼丰田,吉利可能已经是奔驰的实际控制人

2020-02-23 23:31

建国以来核弹早都搞出来了,但是中国的枪械没有很明显发展,应该是同理,国进(进步)优先,民进不进,自己努力。

2020-02-23 23:50

中国这些年大基建,很大程度反推倒逼着了这几个行业龙头的发展,工程建设有个性化需求和施工工艺要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场景需求和创新要求。而且,铁建重工背靠中国铁建,中铁装备背靠中国中铁。汽车行业客户主要是个人,感觉不仅看质量,性价比,还更看重品牌。

2020-02-24 22:58

1. 汽车其实是“综合难度”最大的工业产品。比汽车复杂的(如大飞机),产量远低于汽车,价格和维护成本远高于汽车;比汽车产量高的(如手机),零部件数和质量要求远低于汽车。
2. 就是很多朋友已经提到的汽车产业国企保护政策。

2020-02-24 12:00

两者都有巨大进步吧,因为原来就没什么工业基础;至于工程机械能胜出,那是因为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多,优先国产化,可以提供不断试错和提高的机会,加上成本优势,自然可以跟外资竞争;汽车产业一样进步巨大,只是别人也在进步,相对来说竞争优势就不明显,而民用的东西,用户未必给你试错的机会;类似的芯片半导体行业也一样,比别人起步就晚了几十年,你进步,别人也进步啊。国内太迷信弯道超车,但事实是,物理,化学,材料,工艺的东西,都是不断试错,不断砸钱买经验,非得经过时间的积累才能看到效果的。

这个问题,没法简单回答。@学经济家 @阳自东来 @w奔波儿霸

2020-02-24 23:04

没什么进步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我的印象里,本世纪初入世时,普遍的观点是以中国汽车工业的当时的那种水平外企进来后该是被淘汰光了吧,但实际发展是远超当时人们预期的。

2020-02-24 11:34

产业链条越长越深的,中国越不行,这是目前中国和传统发达国家间的巨大差距。看评论,雪球没几个了解全球工业链条,尤其是科技工业链条的人。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合作二战后就开始了,中国加入这个群也就二十几年时间,汽车看似简单,却是产业链条比较长的一个品种,人们能够看到的是动力总成、机电设备和玻璃轮胎这些东西,但是背后却是高端制造密集的产业,仅数控机床、机器人国内都只能说是勉强可用,而像刀片、控制软件、更上游的涂料、半导体器件,依然是国际巨头垄断,你车可以做得很好,但本质上还是依赖强大的供应链支撑,更何况你现在依靠这样的供应商依然做不好车……

2020-02-24 10:08

1.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首先你的问题是错误的,中国的汽车工业进步很大,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世界领先,比如说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
2. 汽车消费的问题不是技术导向,而是品牌导向为主。品牌是需要历史沉淀和积累的。要不然你想想看,包包、衣服、酒、化妆品这些东西的技术含量难道很高吗?
3. 文化自信可以加快国产品牌的树立,这也是政府现在一直倡导的地方。日韩德等国家,都走过同样的路径,中国很快就会有众多优秀的品牌。技术、宣传以及文化,缺一不可。

2020-02-24 01:52

原因?想明白国足和爱股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