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4喜欢:0

$TCL中环(SZ002129)$ 刚听了tcl中环的段子,2月份满产硅片囤货,准备价格反弹出售。

结果人家不要了,价格打骨折。他是忘记当年上机数控怎么搞死自己的模式吗?

光伏产能过剩,国外需求疲弱。还想着扩产拉爆竞争对手。 对电池片倒是缓口气。

精彩讨论

精之牛03-21 11:48

中环我是服的,行业搅屎棍

捂股丰登WiKi03-21 18:51

以我对中环的了解,这像是中环干的事儿。由于中环对设备的投资巨大,中环必须以提高稼动率的方式才能达到比较经济的成本,即便如此,如果把设备折旧及给半导体公司输血的费用算上,中环的综合成本未必便宜。证据之一就是去年Q4,居然有2,3线硅片厂主动发起对中环的价格战。我之前也是受次蒙蔽,认为中环相对友商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还特意向管理层建议:要在季报或年报上体现出来这个优势。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财报一踏糊涂。
楼主描述的现象正是光伏行业格局正在发生的变化,既一体化企业正在爬坡自己的硅片产能,这也进一步压缩了硅片的外销市场。据说目前一体化企业硅片的自给率已经达到了整个硅片市场的70%左右,而且随着爬坡的提高,这个数字还会上升。所以,今后不是中环与2,3线硅片厂谁能胜出的问题,而是硅片专业厂面临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最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中环的前景非常不乐观。
此外,中环的管理层经营能力值得商榷,从海外收购的MAXEON(垃圾公司)到沙特项目,从客户渠道的建设到组建TP电池及组件产能等战略性决策,管理层似乎只会说不会做。其实中环是一个工程师文化的企业,它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工业4.0,其它的真不太擅长。
光伏行业由于同质化很严重,如果一个企业想有暂时性的差异化,就必须敢赌。如:去年的晶科。江浙一带的私人老板敢赌,北方的都差一些。如:隆基,中环。

韭光十色03-21 15:51

这倒还好,最近那么多跨界扩产的都停了,足以见得行业是这里面没什么搞头了。这集中存一波库存,也可以分精力干其他的事。价格战是形势造成的,谁开头都一样。

捂股丰登WiKi03-24 14:17

碰到真懂中环的主儿了。我是18年入手的中环,去年底出清的。可以说我见证了中环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也正是由于中环管理层吹出的泡泡一个一个被刺破,我才最终远离这家只会吹牛皮的公司。比较有名的大泡泡诸如:
1)210领先友商24个月,后又更正成36个月。
结果是钱没挣多少就成了过剩产能。行业里的主流企业直接把210P到现在的210N给玩废了;
2)通过收购MAXEON及与沙特阿美合作布局海外市场。
结果是MAXEON变得越来越垃圾,沙特没了下文。与沙特的合作还要靠协鑫的兰姓联合总裁;
3)组件采用叠瓦,主打差异化,同时可以利用硅片的边角料来降低成本。
结果是叠瓦叠塌了房,组件不仅进不了前十,还在别的组件企业赚钱的市场里亏钱。现如今别的组件企业也开始亏钱,估计中环会亏的裤衩子都剩不下。
4)锁定北美高纯石英砂,进一步降低成本。
结果是,2,3线硅片厂在中环号称工业4.0及高纯石英砂的成本优势下,主动发起价格战,直接把中环亏吐了血。
5)去年初当着我的面拍胸脯说,23年有信心做到全球硅片市占率第一。
结果是,三季报只提了一下“硅片外销市场份额第一”。问题是去年下半年硅片的外销市场也就占全球硅片市场30%的份额,中环还要和双良、高景、上机等硅片专业化企业竞争。
6)去年年初也是当着我的面说“光伏行业发展最终要像国外一样,回归专业化分工,由技术驱动”。
结果是,各大光伏头部企业纷纷布局一体化,补齐短板,一体化成为了行业的大趋势。
7)去年上半年,公司只用了两天就在48元的高位完成了回购。
结果是,从此一路向下,扎到了不到11元。往好了想,公司的管理层能力差,看不清市场走势。往坏了想,公司内部是不是有人在配合机构出货。
当然还有其它泡泡,我以上列举的是比较有名的或是我亲身经历的。
说实话,我最后在中环上也挣到钱了,但与高峰时的利润相比,当然差了很多。我对中环最不满意的是管理层的诚信度及经营能力。
在股市上投资,输赢都正常。但由于管理层不作为却瞎忽悠,而给股东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是不能接受的。

云中K线03-21 12:47

中环打死二三线的概率大,还是二三线打死中环的概率大?小作文能让上机赢了,我就信了!

全部讨论

以我对中环的了解,这像是中环干的事儿。由于中环对设备的投资巨大,中环必须以提高稼动率的方式才能达到比较经济的成本,即便如此,如果把设备折旧及给半导体公司输血的费用算上,中环的综合成本未必便宜。证据之一就是去年Q4,居然有2,3线硅片厂主动发起对中环的价格战。我之前也是受次蒙蔽,认为中环相对友商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还特意向管理层建议:要在季报或年报上体现出来这个优势。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财报一踏糊涂。
楼主描述的现象正是光伏行业格局正在发生的变化,既一体化企业正在爬坡自己的硅片产能,这也进一步压缩了硅片的外销市场。据说目前一体化企业硅片的自给率已经达到了整个硅片市场的70%左右,而且随着爬坡的提高,这个数字还会上升。所以,今后不是中环与2,3线硅片厂谁能胜出的问题,而是硅片专业厂面临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中最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中环的前景非常不乐观。
此外,中环的管理层经营能力值得商榷,从海外收购的MAXEON(垃圾公司)到沙特项目,从客户渠道的建设到组建TP电池及组件产能等战略性决策,管理层似乎只会说不会做。其实中环是一个工程师文化的企业,它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工业4.0,其它的真不太擅长。
光伏行业由于同质化很严重,如果一个企业想有暂时性的差异化,就必须敢赌。如:去年的晶科。江浙一带的私人老板敢赌,北方的都差一些。如:隆基,中环。

中环我是服的,行业搅屎棍

别怕。李东升是啥人。打了一辈子价格战。有丰富的价格战经验。看看中环的母公司,TCL科技,可是价格战的祖宗。见识多,经验光。

中环主动打价格战,到底对不对?降低开工率能把价格提上去吗?

那么问题来了,中环趁同行放假,满产拉爆库存,现在同行是开工还是不开工呢,年后其它代工硅片的厂子都是懵逼的,开了和中环一起亏,不开工基本就死了。中环这是伤敌1000自损800的路数,赢了他就是硅片代工老大,输了就把自己作死了

03-21 15:51

这倒还好,最近那么多跨界扩产的都停了,足以见得行业是这里面没什么搞头了。这集中存一波库存,也可以分精力干其他的事。价格战是形势造成的,谁开头都一样。

03-21 12:47

中环打死二三线的概率大,还是二三线打死中环的概率大?小作文能让上机赢了,我就信了!

03-22 10:32

中环准备退市了

03-21 12:15

主动价格战

03-21 14:21

然后三月份继续满产?这么反智的小作文都能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