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98回复:753喜欢:268
我2005年-2011年初做了五年多美股日内交易员。
赚钱最爽是2008-2009年,美股波动非常大做多做空玩的不亦乐乎。然2009年后期开始赚钱越来越难。一是因为波动率下降了,二是美股高频量化兴起。导致日内短线交易交易越来越难。说白了高频量化就是来抢我们人工日内交易饭碗的,甚至来收割我们的。像我这么优秀的交易员,每日平均利润已经不及高峰期的十分之一。后面想明白了,小波动方面人干不过电脑,就放弃了。后面就解散了交易工作室,大家各奔东西。
就当时的思想,就是我短线交易做不过电脑,那我做股票只能做中线趋势交易,长线成长股投资或者长线价值投资。这几方面人脑还是大有可为了。也为我后面的十几年投资策略定下了基调。
其实吧我是经历过2010年时候美国短线交易员被量化高频淘汰的经过,我自己就是这个经历美股日内交易崛起,繁华到没落。
现在回头思考那段历史,中国晚了好些年在经历美国的历史。其实我自己有过历史的经验,却只是避开了二次失败,却没有去做更大的胜者。比如也在第一时间去招揽人才发展量化。也许不一样。
最后想说的,在大a进一步规范限制高频量化以后。高频量化对短线交易替代的趋势还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短线交易能获利肯定还是越来越难。说白了短期波动利润都白高频量化赚取了。那么玩短线的人脑肯定少赚或者亏更多。
所以能有稳定盈利策略的人可以活在市场中。多少人注定会被淘汰。

精彩讨论

寒星星2023-09-02 09:51

像我这么优秀的交易员

PaulWu2023-09-02 10:22

职业选手都不干了,觉得干不过机器,我们业余选手凭什么自信?在一个本来回报就不太够的市场,还要通过频繁交易给券商、量化等贡献超额…

进化论一平2023-09-02 09:53

没有高频量化发现不了的短线规律,时间周期越短的短线越是如此;也没有量化抓不住的最优价格,因为量化的“手速”(下单速度)是正常人的N倍,时间在高频量化面前几乎是静止的。所以要不规则上限制,比如0.5s内所有交易随机撮合。要不就转型做中长线。否则就像宏哥说的,注定被消灭。

牛爸投资2023-09-02 11:18

难道梁不配吗,即使他旗下产品这几年是差了点,但比公募还是强很多。另一个从散户草根到了百亿私募掌门人,这种跨度的逆袭几人可以? 不知道散户有什么底气对他指点江山。这种已经是世俗意义的大成功了,而世俗的成功依旧是目前国内社会主要评价标准。

狸哥很懒2023-09-02 10:11

但是高频量化并没有阻碍美股走长牛。

全部讨论

像我这么优秀的交易员

2023-09-02 10:22

职业选手都不干了,觉得干不过机器,我们业余选手凭什么自信?在一个本来回报就不太够的市场,还要通过频繁交易给券商、量化等贡献超额…

没有高频量化发现不了的短线规律,时间周期越短的短线越是如此;也没有量化抓不住的最优价格,因为量化的“手速”(下单速度)是正常人的N倍,时间在高频量化面前几乎是静止的。所以要不规则上限制,比如0.5s内所有交易随机撮合。要不就转型做中长线。否则就像宏哥说的,注定被消灭。

但是高频量化并没有阻碍美股走长牛。

实际上一句话就能解释:以前的A股只能选择大盘上涨一条路各方才能获利,所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而现在有些群体包括量化,人家不上涨甚至是下跌时都能获利,各方利益早就不一致了,可怜的散户还在等牛市,这其实就是永远3000点,市场形不成合力的主要原因

《像我这么优秀的交易员》,大师今年应该赚了很多吧?

我觉得很多时候需要从表象看本质,量化很早就有了,为何以前不约谈,最后股市利好后涨停下跌,证监会就约谈,这个很不正常过去没有过,为何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房地产不行了,需要股市刺激经济,所以才出现限制大股东减持,发现量化交易又卖空,所以直接约谈了,这种信号再明显不过

这次声讨量化应该是游资起的头,做中长线的觉得就很无厘头

梁大师对于“规避失败同时也规避成功”的反思很坦诚。
我对日内交易印象深的是一本美籍华人写的《我在华尔街当日内交易员》,他事无巨细的写了很多细节,包括开盘前不要喝咖啡,因为十一点左右交易活跃度最强是容易被尿意打扰。
还有一个是国内的日内交易工厂,各种口诀,机械操作。
当下国内日内交易最不规范和嚣张的地方,一是机会不对等,他们明显可以融到券,这背后的道道我还不清楚;二是日内交易本身应该仅仅是冲浪者,利用市场波动,而现在的量化集中资金已经是造浪者,完全是在创造波动,就是操纵股价了,还谈什么无罪?

高频交易起家的我,现在也是基本被迫放弃短线,看着满市场的A字杀,只有不受人性影响的量化机器才能做到,量化不禁,短线就是一个万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