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8回复:194喜欢:42
我最近似乎想明白了,除Tesla以外的純電動車品牌,大部份都活不下來。這兩三年主流聲音都是電動汽車爆發式增長,但是在Tesla的發源地,過去兩三年增長最迅速的,是大家以想不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現在國內主流的電動車如果不盡快掌握油氣技術,在未來的競爭中將會敗下陣來。
$理想汽车(LI)$ $小鹏汽车(XPEV)$ $东风集团股份(00489)$
引用:
2024-06-12 22:18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美股大涨,电车还是跌,风景独好。
欧洲关税把电车困死在墙内卷。

精彩讨论

胡某12306-13 08:43

并不会,纯电的技术进步非常迅速,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充电效率+续航+电池安全+气温变化影响。但今年底半固态电池就会有量产车型使用,到明年就会成为新车主流。最迟到30年,全固态电池就会量产,这种电池就算直接切开也不会短路自燃,具有高充电功率+高续航+不自燃+抗冷抗热。
更重要的是财主找错了比较对象,目前全球没有能和中国电力基础设施比较的国家。老美老旧的电力设施,一个大型算力中心能把一个州的电力系统搞崩溃,而老美政府的实质性失能,导致基础设施升级效率极其低下。同时,老美一个国家有几十个电力公司,极其割裂。最大的私营公共事业公司PG&E电路老化直接导致了2019、2021两次加州超大山火。为了商业竞争,在加州诺伊谷新建一个一个厕位的公共厕所造价居然高达1200万人民币,这里很大一块是所有的市政项目都被强迫购买天价且非必要的电力设施,因为电力公司地方垄断的地位、困难的财务状况同时存在,用这种方式去创收。
电力系统脆弱+充电设施严重不完善+政府失能+电力公司割裂且压榨的行为,注定了美国纯电不会成为主流,同样的,美国通用人工智能也没前途,因为解决不了电力问题。
中国未来油电会是主力军,但随着电池技术进步,纯电车型接受程度会不断的提高,因为绝大部分人使用场景是中短途,这个市场会出清,会整合,但主角必然是数家中国企业,特斯拉已经在技术竞争中落后了,今年一众国产品牌大幅增长,但特斯拉是下降的。随着品牌滤镜的消失,这个趋势还会持续。
$比亚迪(SZ002594)$ $特斯拉(TSLA)$ $赛力斯(SH601127)$

草木萤06-13 02:07

byd的混动技术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可以吊锤丰田

kingsacula06-13 02:33

又遥遥领先

投资正循环06-13 01:57

国内纯电车啥时候成主流了?插混和增程才是主流好吧。还有美国丰田人家那是偏油混动,不是中国这种电混

明达野老06-13 12:41

赞同您的观点。
中国的新能源战略是完全依托于我们自身完整制造体系的,这一点是老美曾经送给我们的,也恰恰到现在成了他自己的软肋,到今天,他们想要在新能源产业链上超越我们,已不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老美着急忙慌联合欧洲搞中国电车限制的原因,包括制造“新能源车是骗局”的阴谋论。他们恨我们,却也无可奈何,所以只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发泄发泄。
美国现在手里在能源方面唯一还有话语权的就是石油牌,这也是他们目前高度关注中东问题的核心原因所在。可惜的是,就算他们手里还能拿住这个限制,对我们的压制也长久不了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在全世界都是顶级的,而且还在快速迭代,很多现在发生的事,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要进“历史博物馆”的,比起纯电还是混动技术,这才是中国新能源最核心的生命力所在,就像这里提到的固态电池,就是这份生命力生化出来的一个方向,这类方向未来只会更多!在这个浪潮中,特斯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绝不是汽车领域的苹果公司,之前一家称自己车就是乔布斯想要的样子的中国车企同样不是,股价已经给了他最后的回馈。无论未来的汽车界苹果公司是谁,我相信,它大概率来自中国。$比亚迪(SZ002594)$ $吉利汽车(00175)$ $特斯拉(TSLA)$

全部讨论

并不会,纯电的技术进步非常迅速,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充电效率+续航+电池安全+气温变化影响。但今年底半固态电池就会有量产车型使用,到明年就会成为新车主流。最迟到30年,全固态电池就会量产,这种电池就算直接切开也不会短路自燃,具有高充电功率+高续航+不自燃+抗冷抗热。
更重要的是财主找错了比较对象,目前全球没有能和中国电力基础设施比较的国家。老美老旧的电力设施,一个大型算力中心能把一个州的电力系统搞崩溃,而老美政府的实质性失能,导致基础设施升级效率极其低下。同时,老美一个国家有几十个电力公司,极其割裂。最大的私营公共事业公司PG&E电路老化直接导致了2019、2021两次加州超大山火。为了商业竞争,在加州诺伊谷新建一个一个厕位的公共厕所造价居然高达1200万人民币,这里很大一块是所有的市政项目都被强迫购买天价且非必要的电力设施,因为电力公司地方垄断的地位、困难的财务状况同时存在,用这种方式去创收。
电力系统脆弱+充电设施严重不完善+政府失能+电力公司割裂且压榨的行为,注定了美国纯电不会成为主流,同样的,美国通用人工智能也没前途,因为解决不了电力问题。
中国未来油电会是主力军,但随着电池技术进步,纯电车型接受程度会不断的提高,因为绝大部分人使用场景是中短途,这个市场会出清,会整合,但主角必然是数家中国企业,特斯拉已经在技术竞争中落后了,今年一众国产品牌大幅增长,但特斯拉是下降的。随着品牌滤镜的消失,这个趋势还会持续。
$比亚迪(SZ002594)$ $特斯拉(TSLA)$ $赛力斯(SH601127)$

byd的混动技术现在是全世界最强,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可以吊锤丰田

我越想越没明白,在国内,几乎每家车企都搞电车,没有车企砸钱去研发燃油车,也没有改进,全都是一窝蜂的搞电车,电瓶+冰箱沙发彩电,然后卖车。

个人觉得以后分智驾公司和汽车代工厂,电车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智驾门槛因为人工智能,会越来越高。。国内因为菊花搞智驾。芯片可能进一步被限制,,,

06-13 01:57

国内纯电车啥时候成主流了?插混和增程才是主流好吧。还有美国丰田人家那是偏油混动,不是中国这种电混

基本认可。老外刚试驾ev时候很兴奋,觉得吊打ice,但上班族只要经历几次充电桩排队1小时的情况,就再也不会想要ev,反而喜欢上混动。有次我周四晚上七点去悉尼某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八个桩全被占满,后面还有八辆特斯拉在排队。。。这也是什么混动一开始很冷,最近突然火爆,而ev开始增的很猛,现在突然熄火。

插电技术,比亚迪有dm5.0,油耗2.9升。
理想增程式 很容易攒出来,没什么门槛。
日式插混 代表丰田THS.基于油车底盘,对比电车底盘的增程 phev,电气化水平天上地下。

06-13 05:48

纯电车才是方向,你不懂。油电混合是过渡产品而已。

06-13 05:45

看下评论,很多人阅读理解都不行呀,不过都自带观点和偏见

06-13 02:07

别说了,你这成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