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控制回撤的方式和逻辑链。

发布于: 雪球转发:177回复:227喜欢:536

我已经很少谈投资策略。一般都是具体分析个股或者和个股相关的事件。因为最近在筹备发行私募。关于控制回撤的理念在私募介绍里面只是简单几笔带过。这里把整个逻辑链捋一遍。


关于投资目标的逻辑链。

1: 长期收益越高越好。  

这个没有异议吧?

2: 回撤越低越好。

这个也没有异议吧?

3:在我心中长期收益的重要性高于回撤。

由以上1,2,3自然推导出投资决策的目标: 在不损失长期收益的情况下把回撤做到最低。


好了。下面就是这句话的第一个核心要点:不损失长期收益。

A:我认为中短期股价无法预测。 (注:中短期为3年以内)

这个其实是投资的最基础的价值观问题。不可知论vs可知论。有些人认为中短期股价可以预测,那么自然会选择择时来提高收益。 我认为这个完全无法预测,那么自然不会择时。同时认为事后的通过控制仓位来降低回撤会降低长期收益,不符合投资目标。 不择时意味着一直保持一个高仓位,那么如何做到投资目标的第2个要点:回撤?

B:非相关性理论。一个股票组合的内部非相关性越高那么整体波动就会越低。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股票涨跌之间的联动比较低。涨的时候不会大家一起涨,跌的时候也不会大家一起跌,波动自然就低了。 那么这个就是一个在不择时的情况下能降低回撤的有效方法。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今年我A股也挺惨的0收益,但是美股一直涨啊。最近2周一边跌,一边涨,算下来波动非常小,净值居然还涨了1.5%左右。


那么从AB推到出自然合理的选择就是保持高仓位同时关注非相关性。用一句专业装逼的话来概括就是“构建以权益为核心的分散化组合”。。。


这个投资目标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一直提倡适度的分散。

还是来个逻辑链推导过程。

1:永远都有可能误判。

不知道这个大家是否同意?即使你研究再透彻,但是永远有可能误判或者无法预测的黑天鹅突然出现。你研究的越深入那么判断正确的概率会更高,但是永远无法达到100%。

2:只要投资时间够长。“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

当你研究透彻以后就可以说类似“大概率”的话。这在雪球上也天天看见比如“大概率X年翻倍”, “大概率年化15%” , "大概率会涨"等等评论。 但是大概率的对面就是小概率。假如你的大概率是90%,那么对应的就是10%的误判。 当你投资时间够长,决策累计数量逐渐增多,那么这个10%几乎是必然发生的。这个其实是一个统计概率模型,名字叫binomial distribution。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投资常青树不多,尤其是散户里面的常青树更少。因为散户通常过于集中。即使有投研能力,只要时间一长遇见滑铁卢的概率非常高。

但是当你开始分散以后情况就变了。假设你的投研能力哪怕只有60%的判断正确率。那么只要你足够分散,这60%就会实现,表现为判断正确的比错误的少,带来正收益。当然一个人因为经历,知识,能力圈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分散的太多。


由以上1+2推到出: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分散就是最优的解。 “在能力范围内”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不能为了分散而强行分散。在能力范围内才能保持你的投研成功率比较高。所以适度分散并不是妥协而是追求长期最高收益的必然选择。

PS:很多人一直说投资反人性。。我从来没觉得投资反人性。追寻最理智,概率最大化的做法是至少符合我的人性,非常自然不用勉强。。。

全部讨论

2018-07-20 14:26

我的观点跟你完全相反,股价不可长期预测,一定要择时

2018-07-19 09:12

2018-07-18 14:16

斯文森是因为每年要给耶鲁提取钱才需要降低波动,如果散户是用闲钱投资 而且平时也留有足够的流动资金 降低波动的意义就不那么大了 更应该考虑机会成本和长期收益的关系

2018-07-18 13:32

赞同“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分散就是最优的解”和“构建以权益为核心的分散化组合”。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理解“赔率”与“概率”对个股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且需要在发发生小概率事件的时候进行止损,我多年的经验实践后发现如果没有加上以上两点,可能会导致长期收益低于或平均于指数

2018-07-18 12:16

个股如果不适当择时,就永远没有安全边际一说了……

很希望市场上的投资者全都是真价投且绝不转向,这样我就有望拿到比你们多两三个点的长期收益。可惜,这是不可能发生的,真气人啊~

无数参与者的许多种投资策略,很像是一种适者生存的生态,进化和失效速度非常快。

举例说,新韭菜为主时,割韭菜的先发达;然而割韭菜的稍微一多,就只有其中的高手才能赚;新老韭菜和依赖与他们博弈的各种钱太多时,真价投们闷声在那些不适合炒作的题材里捡自己看的懂的好股;

但真到韭菜很少时,价投们又会哀叹,怎么都找不到明显低估的好股了,对行业演化技术变迁公司决策团队人品的研判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满市场都是同类啊;

鉴于国内市场参与者(特别是领导们)的现状,这扯的有点太远了…

2018-07-18 11:12

不考虑sharp ratio太挑客户了,初始投资人估计会以朋友为主,不然客户赎回压力太大了。现在很多都觉得自己没事,真回撤心态是不是这么好就不好说了。(当然,如果基金回撤10%,他自己操盘回撤30%,就毫无压力)
基金经理和自己买,区别很大,回撤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你现在感觉压力不大,和现在他们给你说不在意回撤,都是一样的,碰到了才知道。

嘿嘿,“构建以权益为核心的分散化组合”,史文森老爷子的精髓呀,最近在那本书中收获颇多。
关于“永远都有可能误判”,我有一个通俗的例子。
比如,一个女孩找男朋友,他长得又帅,又能挣钱,还对女孩万分体贴,从任何一个角度讲,都是满分的配置。他们结了婚,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两年了。
在两年后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嗷呜一声,天黑请闭眼,男孩的爸爸间歇性精神病犯了,拿刀把自己的儿子砍死了。女孩的幸福也戛然而止。
其实,女孩是个非常谨慎理性的人,结婚前,把男孩子的家庭背景查了个底儿掉,男孩的爸爸是政府官员,妈妈是大学教授,一家人生活和睦,富足而体面。结婚前也多次见家长,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呀。
只是间歇性精神病这个东西,没事的时候好着呢,和正常人一毛一样,怎么是可能轻易发现的呢。
庆幸的是,我们不能嫁给十个老公,却可以买上它十来只股票,我们对它查个底儿掉,这样以来,它们同时出问题的可能,将是一个极低的概率,得出的数学期望也是一个让人放心的数字。
如果类比这个女孩子,那就是稳稳的幸福了。

2018-07-18 10:50

控制什么回撤,不都是上涨赚银子,下跌赚股票么?

2018-07-18 10:49

从大卫·史文森那里认识到资产配置被动投资对减少波动和降低风险的重要影响。
80%全股票类投资,20%债券货币基金类投资,定期做再平衡。
耶鲁基金长期跑赢市场的核心:以做被动资产配置为基础,偏股,分散,价值择股不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