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6喜欢:8
控费用将加速乳业盈利拐点的到来,助力伊利与蒙牛的市值倍增!理由如下(附表资料供参考):
1、目前制约乳企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居高不下的期间费用率,尤其是销售费用率。2022年,伊利股份的销售费用接近扣非净利润的3倍,销售费用率超过18%,蒙牛乳业的销售费用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4倍,销售费用率超过24%,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侵蚀了企业的利润,致使两家乳业龙头的利润率均低于8%,二线的光明乳业扣非净利润更是低于1%,徘徊在亏损边缘。
2、青岛啤酒的案例证明,在行业格局稳定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的降低是利润增长的主要源泉。2016年到2022年,青岛啤酒的扣非净利润增加了23.9亿或292%,其中源于销售费用减少的即有18.3亿,占比达78%。期间青岛啤酒的销售费用率从23%下降到13%,销售费用与利润之比由7.5倍降到1.3倍,在营业收入增长23%的情况下,销售费用降低了30%!鉴于伊利与蒙牛销售费用均超过220亿的规模,哪怕今后几年降低20%,都将贡献45亿以上的利润,或者利润增长50%以上!
3、近两年伊利与蒙牛正不约而同地控制销售费用。2022年,伊利的销售费用率较2019年降低了4个百分点以上,蒙牛的销售费用率较2020年也降低了4个百分点以上,在伊利股份2020年率先降低销售费用率后,蒙牛2021年即坚决跟进,且双双在2022年销售费用率均保持稳定,显示双方在控费用方面已有共识。
4、今后几年伊利蒙牛将有可能会持续控费增利,提升各自利润率与ROE。去年,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指标增加了ROE指标,作为央企控股的蒙牛势必重视ROE的提升,在负债率降近60%、周转率也提升空间不大的背景下,蒙牛势必重视利润率的提升,因为其销售费用率目前较伊利高6个百分点,控费增利空间更大,因而有可能主动进行控费增利,一改先前跟随伊利的做法。
综上,伊利与蒙牛有可能复制青岛啤酒前几年控费增利的路径,在哪怕营业收入增长不大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的快速增长,从而实现市值的倍增。$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青岛啤酒(SH600600)$控费用将加速乳业盈利拐点的到来控费用将加速乳业盈利拐点的到来控费用将加速乳业盈利拐点的到来

全部讨论

青啤销售费用率下降其实是会计准则的变化,助销投入和运输费用从销售费用科目中分别移到不同的科目,所以青啤利润率提升主要靠提价,销售费用率没有大的变化。$青岛啤酒(SH600600)$ $伊利股份(SH600887)$ $青岛啤酒股份(00168)$

伊利未来盈利能力的提升有赖于:
1.近几年资本投入形成的规模的扩大和产能的提升;
2.高毛利产品品种的增加和体量的增长;
3.有息负债的降低;
4.销售费用率的降低;
5.市场份额的稳步扩大。
这些都是伊利应该能做到的和我们看得见的。
市值最终是由企业价值决定的,未来几年戴维斯双击可能会落在伊利身上。
从播种到收获都有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伊利还是那个优秀的伊利,做其股东风雨兼程。
2024.3.13

销售费用只是一个指标,关键还是看营收,看利润

2022年,伊利股份的销售费用接近扣非净利润的3倍,销售费用率超过18%,蒙牛乳业的销售费用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4倍,销售费用率超过24%,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侵蚀了企业的利润,致使两家乳业龙头的利润率均低于8%,二线的光明乳业扣非净利润更是低于1%,徘徊在亏损边缘。

多谢分享,不过伊利2020年到2021年的下降主要应该是会计准则变更造成的,“2021年会计准则变更生效,商品销售运输费用从销售费用科目调整到“营业成本”-“其他费用”(制造费用+运输成本),详见2021年年报143页。

伊利股份的资产负债表,对产业链企业的扶持贷款(其他非流动资产里的中长期小额贷款)只有3.6亿,这个数据是不是太少了,是不是有没并表的贷款?

问题不大,稳步增长就行

04-08 08:45

楼主,只要形不成垄断的护城河,销售费用可能永远都下不来!乳制品激烈的竞争也不允许销售费用的减少!

03-13 16:34

每年的广告费稍微降一下就可以。广告费有没有利益输送就不知道了。

本质还是要提效,特别是周转率。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周转率提升了,很多费用自然可以降下来(特别是给渠道清库存的营销费用,这是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