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79喜欢:5

$紫光国微(SZ002049)$

过去3年半,紫光有几个指标或数据实现大幅提升:1、收入规模;2、研发费用;3、海外业务毛利率;231H已经达到了59.6%的高水平。芯片业务在海外能获得这种毛利率,扬杰海外收入规模也在稳定增长,但毛利率去年最高,为45.86%,231H为39%;

231H研发投入6.73亿,同比增长75.6%。另21、20年有2.1、3.2亿资本化,去年很少。

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平均为17.35%,致力于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产品。

2022年:全年共授权各类专利107项,同比增35.4%。推出国内首款支持双模联网的联通5G eSIM产品,特种集成电路产品进入C919大型客机供应链,“年产2亿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石英谐振器产业化” 项目顺利验收。入选福布斯“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100强”。

在产品方面,紧密围绕客户需求,不断深耕、丰 富现有产品线,不断寻找、拓展新的产品线,服务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精彩讨论

美丽的邂逅2023-10-17 20:47

$紫光国微(SZ002049)$
近期买入国微被套,开始研究后,才知道集成电路行业,还有一个特种集成电路这样的细分板块,而A股主营特种集成电路的公司貌似只有紫光,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细分行业净利润率高的吓人!
看到太高的利润率,首先必须思考是否可持续,是否是偶然或周期?从国微的长期历史数据来看,貌似这是行业的常态,就像白酒的高利润一样
特种集成电路2014年毛利率54%,2015年至今最低是17年的62.5%,其余在65%以上,特别是2019年至今都在73%以上,跟这段时间收入规模上来也有一定的关系。
2018年及以前收入规模小,但2018年净利润率也达到41.2%,2017年收入才5.16亿,净利润率也达到38.9%,近几年更是超过50%的极高水平。
这说明特种集成电路的确符合公司财报提到的存在技术门槛和资质门槛的特点,比如公司产品打入C919大飞机产业链,这纯粹靠技术吗?肯定不是的。特种集成电路空间还不小。
盈利能力这么强,并有较高门槛的芯片设计公司,20倍出头的pe,是一个很低的估值了,除非公司用业绩证明,行业增长乏力或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了。
上半年财报关于特种集成电路的业务描述,非常的积极乐观,众多品类有新产品,获得用户认可,开始推广。
半导体公司要想找业绩和估值兼顾的公司,时间窗口是不多的。没出现时,可以怪市场一直高估,出现了,也不是那么容易,不是捡钱,依然需要做出判断,是否错杀了?
继续跟进。

美丽的邂逅2023-10-18 20:59

$紫光国微(SZ002049)$
231H财报:高速射频ADC上半年已获得主要用户认可。另,研报材料提到,预计2023年全球模数转换芯片市场规模可达50亿美金,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美丽的邂逅2023-10-18 09:09

$紫光国微(SZ002049)$
汇总一下近几年财报,关于特种集中电路的相关描述,做一个简单的信息搬运工,先搬运,在搬的过程中,启发自己的思考。
2019年:
1、优质大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产品应用市场不断扩大,业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多款特种微处理器产品进入了重要的嵌入式特种应用领域;
3、特种FPGA已广泛应用在电子系统、信息安全、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在国内取得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最新开发的基于2x纳米新一代大容量高性能FPGA系列产品也正在推向市场;
(同创是通用FPGA,国微是特种;2019年就提到28纳米了,目前貌似还是这个水平)
4、特种存储器产品已具有国内特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产品系列;
5、网络、总线及驱动产品技术先进、 品种齐全、可靠性高、应用广泛,在国产飞机C919上也获得了应用;(昨天我还在互动上问主要是用了什么产品,估计是接口、总线类)
6、SoPC平台产品继续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批量应用,已成为增长重要方向,新一代的SoPC芯片的研制进展顺利,初步预计在年内完成研制。(这里新一代即第2代,231H财报提到了3、4代产品,SoPC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很重要的系列)
7、受制于国内的技术、供应链等多种因素,作为特种装备核心的特种集成电路产品已经成为制约装备发展的瓶颈。为提高特种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特种装备生产企业掀起了对国产特种集成电路的新一轮采购浪潮。(今年的财报,暂时未看到这种激动人心的描述。)
2020年:
1、近500个品种(20~22年都是这个数,231H改为600个品种)
2、可为用户提供ASIC/SOC设计开发服务及国产化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不仅卖芯片)
3、合同签订量大幅增长,用户规模继续扩大,与行业核心客户的合作也大幅提升,优质大客户数量不断增加,业务整体进 入快速发展阶段。
4、新增116个新产品立项,新增67款可销售产品。技术创新20余项,在特种网络交换技术、高ESD设计技术、超低噪声设计技术等方面表现突出,产品应用市场不断扩大。
5、新一代的 SoPC芯片的研制进展顺利,已完成样品测试;
6、在模拟器件领域也获得长足进步,特种开关电源、特种线性电源、 特种电源监控等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特种数模转换、特种隔离类器件等新品种快速推向市场。
7、集成电路国产化已成为产业共识,是支撑未来特种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另一主要动力。
2021年:
1、特种集成电路下游需求爆发,整体产能承压,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品牌效应突显,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啥2021年提到需求爆发?尚不了解)
2、特种微处理器和配套芯片组产品持续推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3、特种FPGA高速发展,2x纳米FPGA系列产品已逐步成为主流产品,并占据重要市场地位,新一代更高性能产品开发顺利推进;
4、特种存储器产品技术先进、品种丰富,是国内特种应用领域覆盖最广泛的产品系列,保持着巨大的市场领先优势(特种与通用差异巨大,公司甩掉低毛利率的通用存储器业务,说明公司竞争力不行,但特种产品,确具备市场领先优势,看起来,加了特种,基本就是不同的一种产品了;微处理器、总线等可能都是如此,否则难以维持70%以上的毛利率)
5、网络总线、接口产品,继续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是公司的重要产品方向。
6、随着特种SoPC平台产品广泛应用,系统级芯片以及周边配套产品已成为公司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各特种产品系列,都提到下游广泛应用,其实公司没有明显的军工概念,雪球上板块都没显示军工)
7、电源芯片、电源模组、电源监控等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扩大。在数字电源、高性能时钟、高速高精度ADC/DAC、保护电路、隔离芯片、 传感器芯片等领域持续研发,部分型号产品已开始销售,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成为新的增长点。
2022年:
1、公司的特种FPGA产品继续在行业市场内保持领先地位,用户范围不断扩大,新一代更高性能的产品也进展顺利,即将完成研发。
2、在特种存储器方面,新开发特种Nand FLASH、新型存储器等也即将推出。
3、新研制的高性能总线产品开始进入推广阶段,各类接口产品也在不断更新
4、以特种SoPC平台产品为代表的系统级芯片已得到用户认可,三代、四代的产品也陆续完成研发,开始进行推广;
5、在 MCU、图像 AI智能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等领域的产品也即将完成研制,进入未来新的专用处理器产品系列;
6、今年推出的高速射频ADC、新型隔离芯片等产品在用户试用中,成为未来新产品系列。
7、在特种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带动下,特种集成电路产业仍处于高景气 周期,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当前国内特种集成电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进入者开始增多, 但行业整体仍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行业进入壁垒高、竞争环境好的特点没有变化,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可能公司这么说,信的人不多,大多数股票都是事后看到业绩后,才能相信,比如我自己。不过从数据来看,我觉得特种IC值得重视)
231H:
1、进一步扩展产品品类,新推出工业级产品系列;(工业级是个很大的概念)
2、新一代FPGA更高性能产品的研制进展顺利,即将完成研发;(进展描述没变化)
3、新开发的特种 Nand Flash 已推向市场;(相比2022年,有变化)
4、 SoPC三代、四代的产品已完成研发,开始进行推广;(描述变化不大)
5、MCU、图像 AI 智能芯片也已完成研发,开始进行推广;(进入推广阶段)
6、在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视频芯片等领域,将很快进入新的专用处理器产品系列。(描述上稍有差异,很快进入,差不多也开始正式销售了)
7、新推出的高速射频 ADC在上半年已获得主要用户认可。(募投变更项目产品,按期推进)
总体感觉,很不错。

美丽的邂逅2023-10-18 07:47

不懂就说不懂,没看过就没看过。没看过为啥就直接给一个很小的判断呢?
fpga国外厂商大幅领先,这是市场都知道的事情。很难,但事实上同创这几年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当然技术依然落后很多,但股价上涨时,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

全部讨论

$紫光国微(SZ002049)$
近期买入国微被套,开始研究后,才知道集成电路行业,还有一个特种集成电路这样的细分板块,而A股主营特种集成电路的公司貌似只有紫光,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个细分行业净利润率高的吓人!
看到太高的利润率,首先必须思考是否可持续,是否是偶然或周期?从国微的长期历史数据来看,貌似这是行业的常态,就像白酒的高利润一样
特种集成电路2014年毛利率54%,2015年至今最低是17年的62.5%,其余在65%以上,特别是2019年至今都在73%以上,跟这段时间收入规模上来也有一定的关系。
2018年及以前收入规模小,但2018年净利润率也达到41.2%,2017年收入才5.16亿,净利润率也达到38.9%,近几年更是超过50%的极高水平。
这说明特种集成电路的确符合公司财报提到的存在技术门槛和资质门槛的特点,比如公司产品打入C919大飞机产业链,这纯粹靠技术吗?肯定不是的。特种集成电路空间还不小。
盈利能力这么强,并有较高门槛的芯片设计公司,20倍出头的pe,是一个很低的估值了,除非公司用业绩证明,行业增长乏力或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了。
上半年财报关于特种集成电路的业务描述,非常的积极乐观,众多品类有新产品,获得用户认可,开始推广。
半导体公司要想找业绩和估值兼顾的公司,时间窗口是不多的。没出现时,可以怪市场一直高估,出现了,也不是那么容易,不是捡钱,依然需要做出判断,是否错杀了?
继续跟进。

$紫光国微(SZ002049)$
汇总一下近几年财报,关于特种集中电路的相关描述,做一个简单的信息搬运工,先搬运,在搬的过程中,启发自己的思考。
2019年:
1、优质大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产品应用市场不断扩大,业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多款特种微处理器产品进入了重要的嵌入式特种应用领域;
3、特种FPGA已广泛应用在电子系统、信息安全、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在国内取得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最新开发的基于2x纳米新一代大容量高性能FPGA系列产品也正在推向市场;
(同创是通用FPGA,国微是特种;2019年就提到28纳米了,目前貌似还是这个水平)
4、特种存储器产品已具有国内特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产品系列;
5、网络、总线及驱动产品技术先进、 品种齐全、可靠性高、应用广泛,在国产飞机C919上也获得了应用;(昨天我还在互动上问主要是用了什么产品,估计是接口、总线类)
6、SoPC平台产品继续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批量应用,已成为增长重要方向,新一代的SoPC芯片的研制进展顺利,初步预计在年内完成研制。(这里新一代即第2代,231H财报提到了3、4代产品,SoPC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很重要的系列)
7、受制于国内的技术、供应链等多种因素,作为特种装备核心的特种集成电路产品已经成为制约装备发展的瓶颈。为提高特种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特种装备生产企业掀起了对国产特种集成电路的新一轮采购浪潮。(今年的财报,暂时未看到这种激动人心的描述。)
2020年:
1、近500个品种(20~22年都是这个数,231H改为600个品种)
2、可为用户提供ASIC/SOC设计开发服务及国产化系统芯片级解决方案。(不仅卖芯片)
3、合同签订量大幅增长,用户规模继续扩大,与行业核心客户的合作也大幅提升,优质大客户数量不断增加,业务整体进 入快速发展阶段。
4、新增116个新产品立项,新增67款可销售产品。技术创新20余项,在特种网络交换技术、高ESD设计技术、超低噪声设计技术等方面表现突出,产品应用市场不断扩大。
5、新一代的 SoPC芯片的研制进展顺利,已完成样品测试;
6、在模拟器件领域也获得长足进步,特种开关电源、特种线性电源、 特种电源监控等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特种数模转换、特种隔离类器件等新品种快速推向市场。
7、集成电路国产化已成为产业共识,是支撑未来特种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的另一主要动力。
2021年:
1、特种集成电路下游需求爆发,整体产能承压,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品牌效应突显,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啥2021年提到需求爆发?尚不了解)
2、特种微处理器和配套芯片组产品持续推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3、特种FPGA高速发展,2x纳米FPGA系列产品已逐步成为主流产品,并占据重要市场地位,新一代更高性能产品开发顺利推进;
4、特种存储器产品技术先进、品种丰富,是国内特种应用领域覆盖最广泛的产品系列,保持着巨大的市场领先优势(特种与通用差异巨大,公司甩掉低毛利率的通用存储器业务,说明公司竞争力不行,但特种产品,确具备市场领先优势,看起来,加了特种,基本就是不同的一种产品了;微处理器、总线等可能都是如此,否则难以维持70%以上的毛利率)
5、网络总线、接口产品,继续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是公司的重要产品方向。
6、随着特种SoPC平台产品广泛应用,系统级芯片以及周边配套产品已成为公司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各特种产品系列,都提到下游广泛应用,其实公司没有明显的军工概念,雪球上板块都没显示军工)
7、电源芯片、电源模组、电源监控等产品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扩大。在数字电源、高性能时钟、高速高精度ADC/DAC、保护电路、隔离芯片、 传感器芯片等领域持续研发,部分型号产品已开始销售,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成为新的增长点。
2022年:
1、公司的特种FPGA产品继续在行业市场内保持领先地位,用户范围不断扩大,新一代更高性能的产品也进展顺利,即将完成研发。
2、在特种存储器方面,新开发特种Nand FLASH、新型存储器等也即将推出。
3、新研制的高性能总线产品开始进入推广阶段,各类接口产品也在不断更新
4、以特种SoPC平台产品为代表的系统级芯片已得到用户认可,三代、四代的产品也陆续完成研发,开始进行推广;
5、在 MCU、图像 AI智能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等领域的产品也即将完成研制,进入未来新的专用处理器产品系列;
6、今年推出的高速射频ADC、新型隔离芯片等产品在用户试用中,成为未来新产品系列。
7、在特种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带动下,特种集成电路产业仍处于高景气 周期,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当前国内特种集成电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进入者开始增多, 但行业整体仍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行业进入壁垒高、竞争环境好的特点没有变化,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可能公司这么说,信的人不多,大多数股票都是事后看到业绩后,才能相信,比如我自己。不过从数据来看,我觉得特种IC值得重视)
231H:
1、进一步扩展产品品类,新推出工业级产品系列;(工业级是个很大的概念)
2、新一代FPGA更高性能产品的研制进展顺利,即将完成研发;(进展描述没变化)
3、新开发的特种 Nand Flash 已推向市场;(相比2022年,有变化)
4、 SoPC三代、四代的产品已完成研发,开始进行推广;(描述变化不大)
5、MCU、图像 AI 智能芯片也已完成研发,开始进行推广;(进入推广阶段)
6、在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视频芯片等领域,将很快进入新的专用处理器产品系列。(描述上稍有差异,很快进入,差不多也开始正式销售了)
7、新推出的高速射频 ADC在上半年已获得主要用户认可。(募投变更项目产品,按期推进)
总体感觉,很不错。

2023-10-18 20:59

$紫光国微(SZ002049)$
231H财报:高速射频ADC上半年已获得主要用户认可。另,研报材料提到,预计2023年全球模数转换芯片市场规模可达50亿美金,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2023-10-08 16:33

$紫光国微(SZ002049)$ $复旦微电(SH688385)$ $安路科技(SH688107)$
财报:2020年7月,同创估值40.05亿;2020年一月,紫光国微放弃了同创24%股权的优先受让权。可能跟2021年之前,同创一直不赚钱有关系吧。
2020年同创收入3.16亿,亏损2.6亿,当年持股36.5%,应分担亏损0.95亿;
2021:紫光国微放弃增资紫光同创,持股比例从36.5%降到29.47%。本来最大可以持股60%同创,搞到目前只有29.47%,这个战略上是重大损失。看看复旦与安路的估值就知道了。
根据紫光研报,2021年紫光同创收入7.82亿,毛利率77.2%;当年投资收益0.16亿,推算同创利润0.54亿,开始扭亏为盈。
2022年:同创营收同比增长超80%,估算收入达到14.1亿,当年投资收益0.986亿,推算同创利润3.35亿;但诡异的是,上半年投资收益0.93亿,去年下半年利润环比大幅下滑。
而2023上半年,同创投资收益0.504亿,环比又大幅反弹,同比降幅很大。如果下半年持平,全年来看,同创利润大体持平,好于复旦微电,安路更别提了。
安路都可以166亿市值,同创200亿也是合理的,至少不低于它吧?
从以上数据来看,前两年紫光放弃同创的股权,实在太可惜了。从收入看,同创的FPGA是国内老大了,利润要比复旦低。假设它披露的收入都是FPGA相关。

2023-10-08 09:08

从需求端看,根据 Market Research Future 的统计,2018 年全球最大的 FPGA 市场为亚太地区,占比为 39.15%,北美占比 33.94%,欧洲占比 19.42%;因为下 游数据中心、5G 和人工智能市场在未来的增长大部分集中在亚太地区,亚太地 区在 FPGA 的需求上也将增长最快,至 2025 年,亚太地区在全球 FPGA 市场中 的占比预计将会继续提高至 43.94%。其中,中国市场是亚太地区市场最主要的 构成部分和增长引擎。

2023-10-08 08:54

复旦微电:目前国内 FPGA市场的主要份额仍由赛灵思等行业龙头企业占有,赛灵思在 FPGA 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国内用户形成了相应的使用习惯,从赛灵思 FPGA 转换为公司 FPGA 具有一定的转换成本。 如果公司无法通过客户的产品验证或不断提升 FPGA 配套软件使用体验,将面临 FPGA 市场拓展困难的风险。
//转换难,但如果开始了替换,未来外资也难。复旦微电FPGA收入从18年的1.55亿增长到去年的7.8亿,增速不错,规模还是太小了。不过市场已经给足了微电估值,这是A股一贯的毛病。

2023-10-06 17:50

SIM卡芯片市场增长已经很缓慢,但国内格局确很分散。进入成熟期的细分行业,确还没出现市占率30%、40%甚至更高的龙头,也挺有意思。
国民技术,聚臣这种公司经营很烂,紫光继续提升份额应该没问题吧?7成份额归属为其它,见所未见。

2023-10-06 18:18

据 Frost&Sullivan 预测数据,2022 年,通信/工业/数据中心/汽车/消费电子/人工智能在国内 FPGA 下游应用中分别占41.52%/31.23%/10.54%/6.94%/5.89%/3.88%。
(1)在通信领域,FPGA 应用在数据接入、传送、路由器、交换机、无线通信基站和射频处理单元的多种 电路板中,实现接口扩展、逻辑控制、数据处理、单芯片系统等各种功能。其中 5G 基站的建设需满足高速率、低时延、高流量、大连接数等性能,而 FPGA 的 灵活性能够随时改变芯片内部的连接结构,从而实现不同逻辑功能,成为理想的 解决方案,通信基站数量增多将带动 FPGA 零部件用量增加;FPGA 主要应用 在收发器基带中,计算复杂度伴随 5G 建设中通道数的增加,FPGA 定价有望提 高;伴随 5G 领域的持续布局,FPGA 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2)在工业领域,FPGA 应用于视频处理、图像处理、数控机床等方向,实现信号控制和运算加速功能。 随着全球新一代通信设备部署、工业智能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等新兴市场领域发展,FPGA 市场需求有望持续高度景气。

2023-10-06 17:54

传统电话卡、eSIM 卡、社保卡等非金融 IC 卡的迭代更新有望打开智能安全芯 片市场的需求空间。
(1)我国移动用户规模稳中有升,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 2022 年 9 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6.82 亿户,5G 用户达 5.1 亿户;5G 基 站总数达 222 万个,较上年末净增 79.5 万个,5G 基站建设推动 4G 用户向 5G 用户加快转变,智能卡芯片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2)根据 GSMA 的预测,2025 年全球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将达到 250 亿个,中国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将达到 80 亿个。相较于传统 SIM 卡,eSIM 卡在生产运输、交付、终端连接上更有优 势,通信技术的技术发展和终端应用市场需求,驱动传统 SIM 卡向 eSIM 卡转型。 eSIM 卡的场景应用拓宽智能安全芯片应用场景,未来有望随物联网的规模化落地实现放量。
(3)截至 2021 年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3.52 亿人,普及率 95.7%,第三代社保卡持卡人数1.38 亿,占总量10.21%,社保卡尚存较大的迭代需求。电话卡、社保卡的发放和迭代持续进行有望为智能安全芯片打开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