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科技分析与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51喜欢:16

 $巨星科技(SZ002444)$   

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是:深耕手工具,持续发展激光测量仪器,加强自有品牌,扩展产品门类,引领国际工具行业发展。

一些关键指标及数据(数据来源于财报或公司官网文章)

电商收入

2019年电商销售比2018年增长超过45%,实现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2019年,手工具产品实现收入510,570.39万元,同比增长4.55%。(线上增速远高于线下)。

今年1至5月,在亚马逊平台上的跨境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71%。其中花园工具、木工工具亚马逊平台销量达到150%以上的增幅。

目前,巨星科技的线上销售100%自有品牌。2020年,继续拓展新品类和海外线上销售渠道的巨星,电商领域销售额预计可达1亿美元。(意味着同比增长100%)

新品类

随着欧美国家逐渐复工复产,巨星科技将产品向户外园林延伸,相继开发了户外割草机、修剪机工具。(渠道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渠道,可以卖不同的产品,比如口罩)

自有品牌

公司自有品牌取得突破性发展,2019年销售额首次突破3亿美元,收入占比达到35.24%,较上年提高15.92 个百分点。毛利率33.8%,高于ODM业务的31.9%。

激光测量仪器

2019年收入5.2亿,同比增长10.9%。近期连续两份公告,与美国及意大利公司签署移动机器人用激光雷达协议。这快业务更多是让公司有一些科技的属性。目前科技股是热点。

中国市场

2019年国内收入3.8亿,占比仅仅5.7%,但是增速55.3%。

全球布局

增加了全球范围的产业和资源配置,公司在越南、柬埔寨、美国、欧洲等国家及地区设
立的海外制造基地在疫情期间基本保持了正常的生产经营。

越南与欧盟出口关税,今年开始大幅下降。

10大股东:控股股东持股50%,基本没变化,真正的流通市值只有50%左右,虽然名义上都是流通股。这造成公司的换手率,不像是一家A股公司。2015年6月,月换手率不到60%,这是非常少见的情况。目前月换手率40%多点,算是比较高了。

净利润

半年业绩预测增长30~50%,过去5年,下半年净利润都高于上半年,全年净利润大概率13亿以上。20Q2净利润3.95~4.84亿元,按中位数算同比增51%,环比增速大幅提升。欧美本土大量工具公司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生产,供给出现缺口,公司积极应对并在5、6 月份大幅提高产能,市场份额提升显著。

估值

目前165亿,年度动态PE估值不到13倍。按13亿净利润算,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放到大环境下,算是非常高的一个增速了。过去两年分别是30.7%、24.8%,可以说连续3年保持了中高速增长

目前,已经是第一重仓股,但是后面如果股价调整,还想继续集中仓位。因此,时隔很久,再写一篇简单的专题,后面不断补充、完善。写文章太耗时,只有重仓股,我才愿意干这种活了。先这样啦。

精彩讨论

美丽的邂逅2020-07-21 23:49

DATALOGIC,得利捷公司,1972年成立于意大利,2005年收购美国PSC公司,成为自动识别行业和AUTO-ID第三大供应商。
得利捷公司的销售和服务中心覆盖全世界100多个国家。DATALOGIC集团是全球领先,欧洲最大的条码扫描器,数据采集器和RFID设备生产厂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物流和仓储、汽车、电子、烟草和食品饮料等行业。
而DATASENSOR,是与DATALOGIC隶属于同一集团下的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光电传感器生产厂商之一; 是专门从事光电检测传感器,光电安全防
护产品,光电测量设备等自动化产品的生产企业。DATASENSOR的产品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包装印刷机械行业、食品处理行业、饮料和烟草行业、物流和仓储设备、电子设备、汽车生产线等。
35年来,DATASENSOR一直秉承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将生产世界级自动化产品为己任。凭借多年的努力,DATASENSOR不但取得了各项国际认证和奖项,同时也与全球众多自动化领域的知名公司结成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美丽的邂逅2020-07-22 08:43

回顾巨星科技的历史机构持仓情况,以2016年中报为分水岭,此前机构持仓主要由基金持仓构成,而在之后能看到社保、信托资金的介入;
在2016年年中之前,基金持仓占总股本的比例均值为6.72%,而在之后该比例下降至1.71%;最新披露的2020年6月30日基金持仓占总股本的比例又一次回落,仅为0.98%。
也就是许多基金在2016-2017之后,明显减少了对巨星科技的配置。
揣测其中的原因为,从市场当时的视角来看,巨星科技未来的成长潜力受到了怀疑,因而除了配置型的社保基金有加仓行为,操作更为灵活的公募基金选择了撤离
作者:悟锋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美丽的邂逅2020-07-22 09:03

公司的新业务持股65%的华达科捷的3D激光业务增长超预期(收购前三年华达科捷的复合增速就高达74%),此外传统手工工具业务增速也恢复。
华达科捷的产品分为三类。精准激光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工程机械中;高精度激光3D扫描测量短期看可通过进口替代战略优先应用于巨星科技旗下国自机器人AGV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中长期有望在无人驾驶汽车中得到推广;激光测量手工具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投线仪、激光水平尺等。

美丽的邂逅2020-07-22 08:47

中金公司:
我们预计,1H20 抗疫物资出口和增资中策橡胶为公司额外贡献利润增长约20%,扣除上述影响因素,按照公司业绩预告中枢值计算,公司手工具等主营业务净利润仍实现了20%左右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1) 海外疫情导致居家时间变长,欧美房屋修葺需求增长;2) 海外疫情导致竞争对手生产、物流受限,公司份额提升;3) 公司自主研发SKU 快速增长,新产品放量;4) 激光量具等新兴业务增速较快
未来2~3 年公司激光量具业务有望实现30%左右的复合增长,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点。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拓展业务的边界。公司善用在手现金,持续进行海外产能扩张和相关业务的外延并购,例如2018 年收购工业箱柜企业Lista,2019 年收购门窗五金件公司Prime-Line,并在越南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分散产地规避关税风险。往前看,公司将发挥全产业链服务优势,进行“欧美本土服务、亚洲生产制造、中国管理研发”的全球资源配置战略。

来电和断电2020-07-21 20:55

今年情况特殊,下半年高于上半年情况不一定。
大概率下半年=上半年。
工具类。上半年很多人在家已经买了,下半年不会再爆发增长。
口罩类。欧美疫情没有结束且越来越厉害,下半年可以维持上半年订单,但也不会增长太多,因为上半年是全球抢口罩。
总的来说,公司目前股价仍然是低估的。

全部讨论

2020-07-21 23:49

DATALOGIC,得利捷公司,1972年成立于意大利,2005年收购美国PSC公司,成为自动识别行业和AUTO-ID第三大供应商。
得利捷公司的销售和服务中心覆盖全世界100多个国家。DATALOGIC集团是全球领先,欧洲最大的条码扫描器,数据采集器和RFID设备生产厂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物流和仓储、汽车、电子、烟草和食品饮料等行业。
而DATASENSOR,是与DATALOGIC隶属于同一集团下的公司;是意大利最大的光电传感器生产厂商之一; 是专门从事光电检测传感器,光电安全防
护产品,光电测量设备等自动化产品的生产企业。DATASENSOR的产品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包装印刷机械行业、食品处理行业、饮料和烟草行业、物流和仓储设备、电子设备、汽车生产线等。
35年来,DATASENSOR一直秉承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将生产世界级自动化产品为己任。凭借多年的努力,DATASENSOR不但取得了各项国际认证和奖项,同时也与全球众多自动化领域的知名公司结成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2020-07-22 08:43

回顾巨星科技的历史机构持仓情况,以2016年中报为分水岭,此前机构持仓主要由基金持仓构成,而在之后能看到社保、信托资金的介入;
在2016年年中之前,基金持仓占总股本的比例均值为6.72%,而在之后该比例下降至1.71%;最新披露的2020年6月30日基金持仓占总股本的比例又一次回落,仅为0.98%。
也就是许多基金在2016-2017之后,明显减少了对巨星科技的配置。
揣测其中的原因为,从市场当时的视角来看,巨星科技未来的成长潜力受到了怀疑,因而除了配置型的社保基金有加仓行为,操作更为灵活的公募基金选择了撤离
作者:悟锋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2020-07-22 09:03

公司的新业务持股65%的华达科捷的3D激光业务增长超预期(收购前三年华达科捷的复合增速就高达74%),此外传统手工工具业务增速也恢复。
华达科捷的产品分为三类。精准激光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工程机械中;高精度激光3D扫描测量短期看可通过进口替代战略优先应用于巨星科技旗下国自机器人AGV机器人的自主导航,中长期有望在无人驾驶汽车中得到推广;激光测量手工具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投线仪、激光水平尺等。

2020-07-22 08:47

中金公司:
我们预计,1H20 抗疫物资出口和增资中策橡胶为公司额外贡献利润增长约20%,扣除上述影响因素,按照公司业绩预告中枢值计算,公司手工具等主营业务净利润仍实现了20%左右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1) 海外疫情导致居家时间变长,欧美房屋修葺需求增长;2) 海外疫情导致竞争对手生产、物流受限,公司份额提升;3) 公司自主研发SKU 快速增长,新产品放量;4) 激光量具等新兴业务增速较快
未来2~3 年公司激光量具业务有望实现30%左右的复合增长,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点。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拓展业务的边界。公司善用在手现金,持续进行海外产能扩张和相关业务的外延并购,例如2018 年收购工业箱柜企业Lista,2019 年收购门窗五金件公司Prime-Line,并在越南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分散产地规避关税风险。往前看,公司将发挥全产业链服务优势,进行“欧美本土服务、亚洲生产制造、中国管理研发”的全球资源配置战略。

2020-07-21 20:55

今年情况特殊,下半年高于上半年情况不一定。
大概率下半年=上半年。
工具类。上半年很多人在家已经买了,下半年不会再爆发增长。
口罩类。欧美疫情没有结束且越来越厉害,下半年可以维持上半年订单,但也不会增长太多,因为上半年是全球抢口罩。
总的来说,公司目前股价仍然是低估的。

2020-07-21 23:22

赛道不同,坚朗五金正赶上地产后周期大爆发,巨星科技没这么好运。

2022-03-03 15:32

2020年年报数据摘录:

1、全年手工具及动力工具业务收入590,710.70万元,同比增长15.70%。
2、公司自有品牌销售额首次突破26亿元,同比增长12.52%。
3、个人防护 物品业务实现收入114,256.50万元。 

扣除第3项,公司2020年收入74亿;

2020-07-22 09:01

巨星科技的主营业务稳定,机器人领域整合的技术很多,旗下有国自机器人、华达科捷、欧镭激光、杭叉集团等,可以相关的机械设计、激光技术、自动控制以及机械制造等领域实现全面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技术闭环
作者:阿狸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2020-07-21 23:58

公司参股公司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正筹划科创板上市

$巨星科技(SZ002444)$ 

结合这篇2020年7月的帖子,汇总、简单解读一下去年的业绩预测公告:
1、全球工具市场需求和供应链格局持续发生着一些有利于公司长期竞争力的变化;

2、国际上一些中小型工具公司虽然依靠市场景气获得了订单但是 由于成本上涨远快于收入上涨,导致现金流持续恶化,行业进一步得到出清。(这让公司在2021年,有机会并购一些国际上电动工具细分品牌公司,2021年是公司电动工具元年)

3、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2021年防疫板块几乎无收入,按此口径2020年收入74亿,加上2021年刚好100亿,同比收入增长35.1%(总体上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4、汇率中间价平均升值 6.9%;国际海运费用和港口滞留费用同比增长100%;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明显上涨,上述成本因素史无前例的同时发生对公司盈利能力的不利变化,且幅度巨大,导致毛利率创历史最低水平。

5、不知道这个历史最低,指的是过去多长的历史?因为2007年仅15%,过去10年中最低是2012年的25%,去年前三季度28.5%,虽然同比下降近6个点,但是离历史最低还是有距离。由于预测净利润约13亿,收入100亿,净利润率约13%,公司期间费用相对刚性,4季度不可能大幅下降,假设全年持平,那毛利率倒推,应该也会在26%或以上,待年报确认,总之这说法有点夸张了)。如果2022年恢复到30%的毛利率,在收入100亿以上的情况下,会带来3亿左右的利润回升。

6、公司国内收入占比极低,211H仅3.5%,全年应该低个位数。RMB是否会一直持续升值呢?中国制造业应该还没有这么强大的竞争力吧,破6的汇率,对出口影响会很大,加上美国依然在搞贸易战,这个因素不好预测,大体上继续升值的概率小于稳定或降低的概率;

7、激光测量仪器业务同比增长超过 100%,预计10亿以上;

8、跨境电商为主的 DTC(Direct to Consumer)业务同比增长超过50%,根据过往数据,推算去年电商收入在1.5亿美金以上,不过2020年增速100%以上,增速有所下滑;

9、动力工具实现超2亿美元收入(约12.6亿元),成为公司业务新的发力点。上半年才1.41亿,去年全年应该不到1亿,这是最大的亮点。这个行业所有的巨头,都有很多的收购,这是行业特色。巨星每次利用行业低谷进行的收购,截止目前都是不错的。如果没有疫情,估计公司依然无法切入电动工具行业,而电动工具比手工工具的估值要高多了。看看$创科实业(00669)$ 的股价走势和估值,我好久没看了,一看吓一跳,这是港股里面的牛股和明星股呀,要是在A股上市,那市值3000亿也有可能呀。SWK市值约1700,倒是一般;创科核心聚焦电动工具,市场还是更看好,当然去年业绩也很牛。

10、部分参股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使得公司投资收益 同比下降。巨星集团下面已经3家上市公司,中策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大概率会在A股上市。到时仇老板控制4家上市公司,也是很牛逼的民营企业家了。中策、杭叉都挺不错,这些股权投资肯定是增值的。巨星目前23亿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其实被低估了。

就像我没想到,当前重仓的鱼跃会这么萎靡,巨星科技也没有想到近期会跌的这么猛。好像没看到什么特别的利空公告或事件。近期放量大跌,是前期的机构在底部出逃吗?巨星入局的好几家都是知名机构,不太像会在底部大幅割肉,而散户的特点是,既然已经跌这么多了,一般都是装死,或者犹犹豫豫中卖出,很难这样突然放量的。我偏向于是机构在出货,具体原因当然猜不到啦,待年报验证。

基本面和估值角度,200亿的巨星我是愿意买入的,当时是分批建仓。但从投机角度看,好像没有企稳的迹象,它跟鱼跃就明显有差别。鱼跃也很萎,但明显属于那种持仓者都已装死的状态,都在等待业绩或其他事件触动的反弹。如果业绩非常惨,可能会再放量跌一波,像巨星目前这样的走势,然后再磨底。

今天算是把过去一年多的巨星,简单的再次捋了一下,大体上还是以前的巨星,变化的更多只是股民们的情绪。不预测后面的股票,见机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