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创业投资价值的综合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3喜欢:32

$海螺创业(00586)$

第一篇:前言及海螺创业的股权价值估算

(一)前言:本篇贴文的目的及声明

本文纯粹是个人研究,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分析研究,不为任何个人、机构、基金服务,或者提供投资参考、建议,既不存在着唱多,更不存在着唱空,凡是依照本文选择投资方向的,无论是你加仓,抑或减仓,本人概不负责。

研究目的是弄清楚海螺创业复杂的股权架构,剖析海螺创业繁复的资产构成,把握海螺创业的估值、前景,为本人的投资扫除雾霾,从而把握好当前危机股市中存在的某些莫大机会。

(二)海螺创业复杂的股权架构

1、海螺创业复杂的股权结构图。

为了弄清楚海螺创业复杂的股权关系,本人查阅了太多的资料,很耗费时间,同时还要把复杂的股权结构通过简单的关系图表达出来,弄清楚各自相互交错的股权关系,确实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2、相对稳定的筹码有哪些?

(1)安徽海创集团持有的2.188亿股,12.07%的股份。(增持3740万股,由10.1%上升到12.07%,上升了2.06%。)

(2)海螺集团直接持有的5571.2万股和海螺水泥直接持股的8951.05万股,二者合计1.452亿股,8.01%的股份。(海螺集团增持3541.2万股,持股比重增加近2%。)

(3)港股通持股5.8315亿股,共计32.15%。

公司回购股份并未体现在上面。

三者合计9.4717亿股,共占52.23%。如果公司回购10%兑现和后期大股东增持,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所占股份有望达到65%以上。——当然,稳定的筹码并不仅仅是上述三方势力,但是能显现出来的,有迹可循的也就只有上述三方,故以上述三方作为稳定筹码的跟踪,实属无奈之举。如果考虑第三大股东贝莱德的股份,以及公司已经回购的股份,这五者的持股目前就已经接近60%。

3、筹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虽然海螺创业从底部起有一段上涨,但是股价仍然罕见低廉和低估,第一大股东海创集团和第二大股东直接参与公司的营运和管理,二者竞相在近段时间大份额增持海螺创业,第三大股东外资贝莱德由做空海螺创业转为做多海螺创业,表明了海螺创业当前筹码的极其珍贵。

(2)稳定筹码显然成为股价稳定攀升的主力,做空一方反手做多是明智之举,才能平仓获利,并进一步分享廉价筹码在将来价值回归所产生的溢价财富,做多力量最终主导海螺创业价值回归之路,这是海螺创业将来股价演变的主基调。——浮动筹码最终越来越少,决定了股价的节节攀升。

(3)最高10%的回购仅仅开了一个端而已。近1.8亿股的天量回购是大股东维护公司市值的最后底牌。大股东回购开心了,廉价筹码吃饱了,我想接下来登场的该是1.8亿股的天量回购。公司回购是民之所向,是维护全体股东的利剑,也是贯彻中央精神的有效措施。大股东增持,公司再回购,这是公司市值维护的漂亮组合拳,加上港股通的支持,一切逆流做空的势力将自食恶果 ,本人在这里再三提醒:当顺应潮流。

(4)最大的股东是海螺集团工会,大股东工会性质代表海螺广大管理层、技术骨干和员工的利益,海螺创业股价过度下跌,当然首先损害的是工会和员工的利益。大股东工会性质决定了大股东不会容忍海螺创业的股价长期低估,也就决定了海螺创业股价一定会回归正常估值!!

(三)海螺创业的总估值的构成

海螺创业的估值、收益、前景与上图的股权结构密切相关,由上图清晰可见,与海螺创业的主业和对外股权两大部分构成。

海螺创业总估值=海螺创业股权价值 加上 海螺创业的主业价值(主业总资产扣除总负债)

(四)海螺创业的股权价值的估算

1、海螺创业的股权价值(以2024年2月26日为参照计算),从市值角度估算

海螺创业的股权最重要的表现为拥有海螺集团49%的股份。

(1)拥有海螺水泥的股权市值。

海螺创业拥有海螺集团49%的股份,海螺集团拥有海螺水泥A股股份19.29亿股。海螺创业今日收盘价位23.74元(相对于我上次的分析已经上涨了,将来较长时期看还会继续上涨),因此,海螺创业间接拥有海螺水泥的A股市值为:

19.29亿*49%*24.13=228.08亿元人民币。

(2)拥有海螺新材的股权市值。

海螺创业拥有海螺集团49%的股份,海螺集团拥有海螺新材1.2亿股,海螺新材今日收盘价为4.35元。因此,海螺创业间接拥有海螺新材的市值为:

1.2*49%*5.09=2.993亿

(3)拥有海螺环保的股权市值。

海螺创业直接拥有海螺环保1390万股。海螺创业拥有海螺集团49%的股份,海螺集团拥有海螺水泥36.4%的股份,海螺水泥及其全资子公司拥有海螺环保3.6535亿股,海螺环保今日收盘价为1.28港元。因此,海螺创业直接或者间接拥有海螺环保的市值为:

1.012亿港元=0.9327亿人民币

(4)海螺创业通过海螺水泥、海螺集团持股间接持有自身股份

如果对这一部分不理解的请自行绕开,不要跟我争辩。(请注意:根本不存在着重复计算问题。)

海螺创业拥有海螺集团49%的股权,而海螺集团拥有海螺水泥36.4%的股权,海螺水泥又持有海螺创业8951.05万股份,因此海螺创业有间接持有自身的股份对应的市值可以计算为:

0.8951亿*49%*36.4%*7.281元人民币(由今天收盘价7.9港元换算)=1.1624亿

海螺创业拥有海螺集团49%的股权,而海螺集团拥有海螺创业5571.2万股,海螺创业间接持有自身股份的市值为:

0.5571亿*49%*7.281=1.9876亿

(5)拥有安徽国贸49%的股权。

国贸集团目前拥有成员企业13家、托管企事业单位18家。其中,安徽省安粮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轻工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为集团核心成员企业。

作为安徽省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在不断做强做优国际贸易主业的同时,国贸集团积极探索新领域、培育新业务,稳妥推进多元化经营战略,内贸、建工、地产、期货、招标、投资等多个业务板块蹄疾步稳、协同发力,为集团持续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进前行注入了新的“驱动力”。2022年国贸集团营业收入817.1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6.69亿美元

一般而言,进出口贸易利润在7%到30%之间,不同行业、公司不同,那么效益还不错的安徽国贸一年到底能产生多少利润呢?而作为安徽省一个省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营业收入达到800多亿的国企,要估价多少亿为合适呢?而海螺创业拥有49%的股权

(6)拥有海螺科创49%的股权。

海螺科创是集团新产业投资孵化以及多元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改革发展和激励政策实施的重要载体,重点聚焦集团主业上下游产业、战略高新产业等领域投资发展。公司下设海螺科技、制剂工程、洁能科技及生物质能四大产业板块,主要产业从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智能质量耦合剂、熔解促进剂、燃烧促进剂、水处理剂、脱硫剂、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售电、生物质能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方面的产品销售和服务。

(7)拥有海螺设计院49%的股权。

海螺设计院为集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于一体的工程综合服务商,现拥有建材行业甲级、工程咨信甲级、轻钢结构甲级、环境工程甲级、新能源乙级、建筑工程乙级等多项工程设计及咨询资质;业务涵盖水泥工程、非金属矿山、新型建材、新能源发电、生态环保及工业民用建筑等领域。

(8)拥有海螺芜湖国际大酒店等海螺集团其他产业的49%的股权。

海螺集团除了控股海螺水泥海螺新材海螺环保三大上市公司之外,其他产业究竟还有多少,本人就不得而知,除非是实地去考察,大家可以补充资料。

(9)综合评价海螺创业在股权方面的价值、收益、前景。

海螺创业拥有海螺水泥海螺新材海螺环保、自身四者股权对应的市值为:

光这四项股权对应的市值是当前海螺创业市值132亿元(换算成人民币)的1.77倍。以前的文章计算的是2倍,现在因为海螺创业涨了,发生了变化,这也说明价值回归是必然的过程,而这一过程还远远未结束。

重要结论一:海螺创业拥有四家公司的股权对应的市值是自身市值1.77倍。所以股价最起码应该上涨77%

那么,海螺创业拥有的四家公司的股权对应的市值是否会存在着贬值问题或者泡沫问题

大家都知道,当前的行情是灾难性行情,这四只股票都经历了长期调整和大幅度的降幅,三只股票都是超跌和价值严重低估,其中影响最大的又是海螺水泥。本人早在《海螺创业惊人价值的发现》一文中指出了海螺水泥的跌无可跌和价值的严重低估,我相信海螺水泥股价反弹很快就会来到,而且当前海螺水泥本身的市值也是严重低估至少一倍。事实上,海螺水泥的股价离我上次写文时又提高了不少,这个趋势将随时间不短强化

所以,我得出当前海螺创业股价至少低估1.77倍是建立在严格又严格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考究的基础上,没有半点的浮夸,而且也仅仅是只考虑了四家上市公司的股权。

重要结论二:海螺创业安徽国贸、海螺科创、海螺设计院、芜湖国际大酒店等等海螺集团全资子公司49%的股权,这些股权进一步加剧了对海螺创业当前股价的低估,而这些子公司在安徽省有着举足重轻的影响力和竞争实力,尤其是安徽国贸更是安徽省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每年营收800多亿,年利润估计达到80亿以上,这些子公司给海螺创业带来的股权价值是十分巨大的,甚至超过了三家上市公司。(从营收800多亿角度看,安徽国贸本身估值也至少值得240亿吧,而海螺创业光在安徽国贸这家公司对应的市值也应该是120亿左右,加上其他的股权,起码超过了当前海螺创业132亿的市值。

综合结论:综合所有的股权,通过比较合理的估算,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海螺创业在股权上的价值是海螺创业当前市值132亿的2.77倍到3倍,也就是说只考虑海螺创业的股权价值,海螺创业股价需要上涨177%~200%,才达到合理的区间,而且这里没有考虑主业的价值

2、从净资产角度估算海螺创业的股权价值。

首先要明确是从净资产的角度,净资产是不需要考虑总负债的。海螺创业总资产有700多亿,是包含债务资产的,而净资产只有400多亿。

上图两处红线部分表明:2022年海螺创业以49%的股权获得367.66亿元的权益价值,这其实就是海螺创业拥有海螺集团股权对应的净资产值,或者说股权对应的价值。而29.29亿则是当年通过49%的股权从海螺集团分得的利润。

因此海螺创业对应海螺集团的股权价值367.66亿,是海螺创业当前市值132亿的2.79倍(这是2022年年报的数据,到2023年由于旗下公司的净资产还在不断增长,股权价值又增长了不少。)

综上所述,从净资产的角度来看,海螺创业股价严重低估,至少要增长180%以上才达到拥有的股权对应的价值。所以,无论是用市值法来计算,还是净资产角度来计算,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近的,所以很有对海螺创业的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再考虑海螺创业的自身主业价值,股价到底会低估了多少呢??

第二篇:海螺创业的主业价值及前景

(一) 海螺创业主业的构成

了解海螺创业主业构成,是我们清晰认识海螺创业主业价值所在的最基础一步。看看海螺创业的构成,是不是满满的环保概念、绿电概念和新能源概念,再加物流港口,时髦得不得了!!

(二) 海螺创业主业的价值

1、 根据2022年年报计算出2022年主业价值为102.7亿元,不包含任何水分。

2022年总资产:753.8亿 总负债:282.1亿 联营公司的权益:369.0亿(即股权对应价值)

净资产值=总资产-总负债=471.7亿(此公式表明海螺创业总资产包括了总负债,而总负债包括了银行借债、企业债券、业务负债等,而净资产是海螺创业最真实的资产,是排除了银行借款等各种负债后的资产,是衡量海螺创业本身价值的最重要指标

2022年包含了水分的主业价值=总资产-联营公司权益=753.8-368=385.8亿(为什么包含水分?这种计算完全忽视了主业资产中有包含了各种债务,所以下面的计算才正确。)

2022年主业价值=净资产值-联营公司的权益=471.7亿-369.0亿=102.7亿

2022年主业价值在净资产中的比重达到21.8%。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2022年主业价值102.7亿中是否存在着水分?应当溢价来估算?还是减值来估算?

首先如上图所示:主业价值中主体部分包括:

1) 物业、厂房、设备——因为在会计上每年有折旧处理,所以我认为不存在着水分

2) 使用权资产——主要是土地,很多土地是很多年前拿的,最近1年拿地也多,正是地价低位期,所以拿地便宜是肯定的,所以也不存在着高估。

3) 无形资产——如下图所示:无形资产主要是垃圾处置项目经营权,这部分占比很重,在无形资产中占比几乎达100%,约为167亿,为什么无形资产达167亿,而主业价值只有102.7亿,这是因为无形资产的投资和购买等很多都是通过银行贷款等负债来实现的,所以前文中把总负债予以了扣除,才能反映主业真实的价值所在。

无形资产有没有水分?该溢价看待当前价值还是折价看待?

海螺创业的垃圾处置项目经营权应该是指两大部分,即通过已经建成的炉排炉垃圾发电站和水泥窑垃圾处置站,进行垃圾发电和垃圾处置来获得收益的权利,而这些经营权是16年到30年不等。Bot项目则是政企合作的一种方式,企业通过自身投入基础设施项目,政府将诺干年的经营权授予企业,企业通过项目运行从而收回成本,偿还债务,获取利润。海螺创业主业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来自于垃圾发电、垃圾处置,如果没有经营权,又何来利润?

而且我们来看2022年投入到垃圾处置项目经营权的成本:

成本是175.0亿,而账面净值才166.8亿。成本高于净值又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垃圾处置经营权是海螺创业花费真金白银,投资了大量资金来获得的,不是虚的;另一方面说明海螺创业的垃圾处理业务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不断在建的垃圾发电站和处置站导致成本支出加剧,所以才会出现成本大于净值的状态;最后也说明垃圾处置前景光明,每一个垃圾发电站和处置站的诞生,意味着每一头现金奶牛的产生,其持续几十年的经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

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篇幅讲无形资产?因为一是它很重要,二是很多股民缺乏常识,把所有无形资产都当成水分。以前空头就利用了这一点。

对于无形资产即垃圾处置经营权来看,我觉得不但没有水分,而且价值确实是低估的如果无利可图,谁又会去投资经营权呢

4) 合约资产、贸易应收款项的非即期部分不存在着水分。

5) 商誉如上图所示,只有1.35亿,商誉是最容易产生水分的地方,但是金额十分小,可以忽略。

2、 根据去年中期报告,2023年主业价值保守估价是107.7亿人民币。

去年上半年公司净资产在2022年的基础上增长11.1亿,大家都知道,海螺创业主业这两年一直稳定高速增长,而股权中最大收益来源的海螺水泥却业绩下滑,对净资产贡献作用下降,那么2023年一年的主业价值增长了多少呢?我想5个亿应该有。

所以2023年主业价值保守估价是107.7亿人民币。

(三) 海螺创业主业的利润构成

1、 2023年上半年主业的净利润及在公司净利润中的比重

主业利润=5.487亿,同比上升1.21%考虑到2023年投资项目的持续扩大侵吞了实际利润,本人对主业利润增长抱更乐观的态度

主业利润在公司利润中的比重=5.487亿/18.18亿=30.2%,相对于2022年28%的比重上升了2.2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主业发展迅速,对公司利润贡献越来越大。本人估计,这一比重随着2023年的落幕,将进一步扩大。

2、主业细分各项目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中的贡献

1)包括垃圾发电、水泥窑处置垃圾与厨余垃圾处理是营业收入、利润的主要来源,分别占76.5%、84.6%。毛利率为26.61%。

节能设备包括节能设备、蒸汽外送、风力发电等,营收占比高,收入占比低,利润率相对于其他业务来讲很低,为15.96%。

2)物流港口营收占比低,利润贡献高,一直是公司高利润业务,毛利达61.8%,可以说是最赚钱的业务。

3)能源材料营收最低,利润占比相对高,利润率还不错。新能源材料是2022年新建成项目,其进步空间大,业绩表现打脸了空头之前提出的“公司乱投资新能源电池”的说法,从上图直观感觉效益很不错,有希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新型建材,顾名思义是新型建筑材料,如纤维水泥板等,如图所示,2023年上半年创造了部分营收,但利润上没有贡献,处于轻微亏损状态。新型建材为什么亏损,因为房地产不景气导致建材行业普遍亏损。尽管这块业务目前亏损,但如果房地产一旦复苏,新型建材较传统建材更具有竞争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必然

5)总体毛利率为26.61%,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在于节能装备和新型建材方面利润缩水严重。26.61%的毛利率总的来讲还是比较高的,

6)关于主业利润的最核心问题:2023年实际利润同比也在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很低,这是为什么,公司的前景何在

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处于扩张期大量的项目工程在建投资成本扩大导致利润增长缓慢。这恰恰反应了公司主业前景广阔:不断扩展的项目工程既适应国家绿色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环保行色绿电行业做贡献,同时基于BOT模式的项目工程陆续完工必然带来巨额利润的持续增长。

(四) 海螺创业主业的现状与前景

1、 垃圾处置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1)总体营业收入和毛利均同比增长10%以上,归母利润同比增长1.1%

按道理来讲,营业收入和毛利均同比增长10%,垃圾处置的单位成本是随着科技发展逐步降低的,事实上海螺创业吨垃圾发电量和转化率同比确实是上升了,然而归母利润同比增长没有达到10%,只有1.1%,那么这正常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想唯一的解释仍然是前文所反复强调的:由于主业垃圾发电与处置业务增长很快,大量在建项目开展需要巨量的投资资金,耗费了高额的成本,才会影响了归母净利润同比的增长速度。下文马上要谈到业务的增长速度

(2)垃圾处置业务增长速度快,各方面的指标均达到30%以上。

2023年上半年共接收生活垃圾 775.3万吨,其中垃圾发电 755.8万吨,同比增长约 35% 。 共处置生活垃圾 673.7万吨,其中垃圾发电 657.6万吨,同比增长约 39% 。 垃圾发电业务实现发电量 25.7亿度 ,同比增长约 34% ;上网电量 21.5亿度 ,同比增长约 33%

(3)垃圾发电与垃圾处置技术先进,市场广阔,持续性强。

海螺创业采用炉排炉垃圾发电和水泥窑处置垃圾,是国内处置垃圾的一流技术,既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又能充分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以及垃圾资源循环利用

城市和农村每年产生大量的垃圾需要处置,需要海螺创业这样的专业的环保公司去处理,变废为宝。垃圾处理是一个永恒的工程,发展到现在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因而具有持久性。

当前的垃圾发电与处置市场需求广阔,相关服务却供不应求。这一点凡是在中小城市、农村呆过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些地方垃圾发电站与垃圾处置站都比较稀罕,垃圾处理基本上是掩埋或者是焚烧等原始方法处置

(4)垃圾发电与处置合作方式是BOT,每一项目的完成意味着现金奶牛的产生。

BOT,公司出钱出力搞垃圾发电站与处置站,项目完工后,政府给予16年到30年的经营权。垃圾发电站建成后,公司经营,通过焚烧垃圾发电,垃圾发电后,公司利润一是来自于电费,二是来自于垃圾处置和发电的补贴。从而垃圾发电站在经营权的年限内,年年为公司持续创造丰厚的利润。

(5)因为是环保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公司业务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如上图所示:垃圾处置业务的税收优惠力度有多大?前三年运营免税,后三年税收减半。税收交的少,垃圾发电还享受政府巨额补贴。所以不赚钱是很难的

(6)从垃圾发电的在建工程、营运工程、上报工程等研究垃圾发电的增长性。

根据2023年中报,本人把2022年建设的工程项目,2023年计划建设工程项目,2024年前8月计划建成的工程项目列表,来考察垃圾发电在海螺创业的发展,可能会有统计错误和不精确之处,仓促之间犯错难免。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2023年垃圾发电工程计划完成16个工程。达到235万吨垃圾处理能力,比2022年完成的垃圾处理能力增长54.6%,一旦计划完成,将给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此表是根据2023年8月份公司披露的信息统计而成,尽管是去年8月份,当时的公司已经计划在2024年8月内建成10个垃圾发电工程,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43万吨。而报批待建的项目有7个,垃圾处理能力有99万吨,加上报批的项目,2024年前8月的在建工程及处置垃圾能力的吨位数就已经超过了2023年计划工程量

如今2024年才进入2月底,半年已过,加上未来的10个月,海螺创业在垃圾发电上,还能签下多少单?还会增加多少的在建工程,这些只能拭目以待了。

上表非常具体形象地展示了3年来海螺创业在垃圾发电业务方面的爆发式增长

3、垃圾发电产业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签约总规模1980万吨/年、投产规模1498万吨/年,位居全国第五。(根据公司十周年庆特辑)。

2、锂电池回收的现状与远景

海螺创业的锂电池回收技术“全国首创,世界领先”,其技术成果推出第二年,下属单位就被列为锂电池回收白名单。

关于这一块,因为它非常重要,但因为本人专门撰写了相关的贴文,不再啰嗦。

感兴趣的,要了解锂电池回收巨大价值的请参照本人贴文:

《海螺创业的前瞻性产业锂电池回收业务前景有多大?》:网页链接

《海螺创业的前瞻性产业锂电池回收业务前景有多大?(二)》:网页链接

3、 其他业务简略点评

(1) 港口物流业务是最赚钱的业务,毛利高达61.8%。下属公司有自己的港口,港口维护好,量高,效益好。物流业是当前十分景气的行业,得益于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

(2) 新能源材料,主要是新能源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尽管是新开发项目,已经取得初步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的放大是非常可期待的。垃圾发电、热能利用、风力发电业务、锂电池回收业务、新能源材料、节能设备之间形成上下游的闭合关系,业务互补性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海螺创业T型战略造就产业生态链。

(3) 节能设备中蒸汽外送、风力发电与垃圾发电一道,妥妥的绿电概念和新能源概念,这让公司具有环保概念和新能源两大概念。

(4) 新型建材,希望房地产能复苏,早日恢复盈利。

4、总点评:从海螺创业最重要的垃圾发电和处置业务做个总结是:产业规模扩张速度达30%以上,营收增长超10%,纯利增长1%以上,2023年垃圾发电在建工程处理垃圾吨位比2022年增长50%多,2024年延续迅猛增长速度,因而海螺创业的发展步入产能扩张黄金期,延续5年左右。3到4年后,高端产能爆发带来利润不断增长,海螺创业将逐步跨入利润增长黄金期,再造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另一个“海螺水泥”。5年后,或许在中国将流传一句“世界环保看中国,中国环保看海创”

总结论:

海螺创业今日总市值为132亿,海螺创业股权价值(市值法和净资产法)两种方法估算为海螺创业的总市值的2.8倍左右,海螺创业主业估值为107.7亿,考虑到主业的前瞻性发展性,应当溢价估值,因此,我认为海螺创业当前股价的3.8倍才是海螺创业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未来的海螺创业股价有上涨280%左右的空间,即7.9*3.8=30.2元。

海螺创业最起码上涨到30元,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如果环保业尤其是锂电池回收超预期,新高40元以上并不过分,因为当前的估值和计算都是放在当前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是在牛市,再翻个倍也不惊讶!!!

重要声明:8元以上必然产生分歧,本人不发表任何评论!!

做事有始有终是我的原则。春节前本人就打算并承诺写一篇能反映海螺创业价值全貌的文章,但是节前只完成了一半,没有再更新。节后我打算把这一承诺兑现,所以写了这篇文章。同时,把它作为自己投资的参考依据,清晰自己投资的去向。我在以前说过8元是我对海螺创业的最低最低目标,8元以下一股不抛。现在股价已经到了8元附近,如果此股超过8元,也就意味着我在8元以上增持和减持股票都不失信。

8元以上,海螺创业从底部以来涨幅已经很高,有调整的风险,部分散户出于风险考虑,落袋为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8元以上,也许还远远没有达到投资者的理想价位,也许还有更高的涨幅,部分散户认可海螺创业的投资价值,能忍受利润回撤,坚持继续持有海螺创业,有这种打算也在情理之中。

本人尊重大家的选择,不会妄加议论!!!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收入里面很大部分属于建造收入,怎么理解,请教一下

我简单看了一下,你的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比如海螺水泥采用了A股而不是港股的估值;自营部分没有剔除少数股东权益。我简单计算了一下,1)投资海螺集团这块,基本分析海螺水泥就够了(其他资产一是体量太小,二是说不定还有拖后腿的,暂不考虑),海螺水泥的市值用港股更合适些,算下来海螺创业对应的价值是165亿港元。2)自营业务方面,重头戏是垃圾处理(什么锂电池的体量小,竞争力目前也谈不上,暂不考虑),这一块也采用市场法估值,对标港股上市垃圾处理公司,给4倍市盈率,假设2023年盈利10亿港元,估值为40亿。合计估值205亿元。当前市值129亿元,低估约59%。但是考虑到分红率相比海螺水泥、港股同类可比公司偏低很多,而且垃圾处理业务的毛利率相比可比公司偏低,估值应该再打个折扣,比如投资部分(海螺分红率按30%,本公司为20%)打个5折,对应价值83亿元;垃圾处理部分(光大环境股息支付率32%,本公司15%),也打个5折,对应价值20亿,这样总估值103亿元,相比当前市值高估20%。欢迎反驳。

03-10 07:28

安徽国贸怎么可能有80亿利润,我估计都没有利润,否则海创利润早暴了

03-09 14:51

身在港股的一个公司(还不是绝对控股,还要再在集团转一手),你居然用海螺水泥A股的市值算其拥有的股权价值,合适么。

03-08 20:11

牛回头,下周一、二、三估计是最后上车机会,有缘者得之。将来喜得财缘,别忘了在本帖磕谢。

03-08 23:52

请问海螺创业2022年實物分派淨收益120亿是个什么来历?

02-27 22:47

佛度有缘人!

03-09 22:22

对于海螺创业当前走势,会不会走出“空中加油”之势?下周的走势很关键,超盘手可要小心了,不要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02-29 11:56

雪球上的大咖,多数徒有虚名而已。

03-27 09:30

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