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读书笔记之《For Blood and Money》:想了解美国Biotech,不...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6回复:40喜欢:78

大家好,这里是汉靓的医药科技前沿的第90期!本期和大家分享2023年出版的一本制药领域新书《For Blood and Money: Billionaires, Biotech, and the Quest for a Blockbuster Drug》,作者Nathan Vadrdi(曾是Forbes的资深编辑),目前只有英文版。

本书和之前节目中介绍Vertex成长之路的两本书《十亿美金分子》(【61】《十亿美金分子》读书笔记:药企Vertex跌宕起伏的创业之路)以及《解药》(【88】《解药》读书笔记:《十亿美金分子》续篇,药企Vertex的发展之路)一样,充分展示了初创Biotech遇到的一系列挑战,但又有所不同,Vertex的创始人博格是典型的制药人,曾是大药厂默沙东的高级主管,但本书的2位主角,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是创业Biotech的最佳人选,一个曾因成功打造连锁饼干公司,而被叫做“cookie man”,另一个更是典型的华尔街hedge fund创始人,但他们2人同在Biotech领域,在BTK抑制剂领域,谱写了非常传奇的故事。

另外,关于BTK抑制剂,早在2018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深度报告(【44】BTK抑制剂行业深度报告),当时全球仅有2款BTK抑制剂获批上市,但现在百济神州诺诚健华也加入了这一领域,行业竞争格局也还在动态变化。

本书非常精彩,下面围绕按照本书的2个主角,和大家分享本书内容及我的阅读感想。

第一部分:作为一名成功商人,60岁初涉biotech行业,并取得巨大成功的Robert Duggan

1.因为一个sad story开始购买一家小型Biotech股票

故事的开篇是一个sad story,1997年,52岁的成功商人Robert Duggan在病床前送走了年仅26岁、身患胶质母细胞瘤(脑癌的一种)的儿子。

而在此之前,Robert Duggan的人生可谓是一路开挂:

和许多成功的富豪商人一样,Robert还没有大学毕业就开始了他的商业之旅:从早期的股票投资,到20多岁投资创办家用缝制工具公司,再到之后的连锁饼干公司、计算机网络公司等,Robert首次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是上世纪90年代,投资手术机器人公司Computer Motion,并担任CEO,并在2003年以1.5亿美金把这家公司出售给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60岁的Robert已经功成名就,个人资产达到了6500万美金,但或许因为儿子的脑癌去世,冥冥之中,让Robert对于当时正在研发抗癌药的小型Biotech公司Pharmacyclis产生兴趣,其核心在研药物Motexafin Gadolinium(商品名Xcytrin)正进行针对脑转移癌症患者的临床。Robert开始购买Pharmacyclics的股票,至2004年9月,他已经通过斥资千万美金,持有5%的公司股票。

2.赶走管理层,Robert正式接手Pharmacyclis

Pharmacyclics创建于1991年,公司联合创始人&CEO的Richard Miller可以说是典型的“biotechnology insider”,既有着很强的生物医药科学背景(Md and an Stanford University clinical professor),又有着成功Biotech创业经历(IDEC pharmaceuticals的联合创始人)。

当时Pharmacyclics重重困境,在研脑癌产品的FDA申报上市失败,股价一路下跌,虽然Richard Miller不是本书的主角,但也正是因为Richard Miller的独到眼光,2006年4月Pharmacyclics以非常便宜的价格(660万美金),成功获得了Celera Genomics的3个药物研发项目,这其中也包括了未来大放光芒的BTK抑制剂ibrutinib(代号先后是CRA-032765,PCI-32765)。

2008年9月,随着Robert Duggan的持股比例接近30%,也随着他对管理层的日渐不满,Robert最终赶走管理层,彻底接手Pharmacyclics。

3.Pharmacyclics的腾飞到最终被AbbVie收购

2008年下半年,摆在Robert面前的Pharmacyclics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个“烂摊子”,创始人离开,核心产品申报FDA失败了,从Celera低价收购的几款药物,并没有被寄于多少希望,公司股价跌至谷底(股价约1美金/股,市值几千万美金)。

但谁能又能想到,7年不到的时间里,那个曾经“让人绝望”的Pharmacyclics以210亿美金的价格被AbbVie收购,主要源于Robert担任CEO期间,全力推进BTK抑制剂ibrutinib的临床和上市,在我看来,Robert虽然不是个所谓的“生物医药局内人”,但他的几点特质让人印象,包括:

A)超强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接手Pharmacyclics之初,Robert原计划继续推进Xcytrin针对脑癌的临床,但当expert committee中没有人认为持续研发Xcytrin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且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支撑另外一个大型临床,Robert迅速转移了战略。在2009年2月,决定全力聚焦从Celera收购来的资产。

此外,公司面对多次重大挑战的时候,Robert总是能够坚定信心,带领团队往前走,包括抓住优先审批的机遇推动产品的快速上市等等。

Robert也拥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决心,Robert并不从Pharmacyclics领工资且也没有授予自己任何option,从最早开始购买Pharmacyclics股票到公司最终售出的9年时间中,Robert投入金额约5000万美金(最后的收益高达35亿美金),基本上把大部分身家都投入至Pharmacyclics,把个人命运和公司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

B)高超的商业智慧

在接手一个摇摇欲坠的Biotech之后,Robert最初的目标是“build a viable company”,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Robert深知cash对于亏损企业的重要性。

Robert出色的融资能力和企业谈判能力,让现金流即将枯竭的Pharmacyclics起死回生,特别是2011年,通过BTK抑制剂ibrutinib达成和大药企强生的合作,首付款1.5亿美金,潜在回报超10亿美金。

2015年初,Robert同时和多家大药企斡旋,最后Pharmacyclics的出售价格,震惊华尔街,在大家惊叹于AbbVie出价过高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Robert的谈判技巧。

虽然书中也描述了Robert不太寻常的哲学理念以及过于push的管理风格,导致公司的人员流动性比较高,但我认为Robert始终知道自己的mission,并且以钢铁般的意志、超强的学习能力以及的极高的商业能力,打造了一个所谓的“局外人”创造奇迹的故事。

第二部分:从纽约的对冲基金经理到亲自下场联合创办一家Biotech公司的Wayne Rothbaum

1.过早卖出股票,失意的二级市场投资人

本书描述Robert Duggan如何拯救Pharmacyclics的时候,本书的另一个主角Wayne Rothbaum已经登场,当时他还是个典型的华尔街hedge fund基金经理,但有些神秘,仅管理自己的钱,不接受客户的资金,且非常擅长投资生物医药股票。

早在2009年的夏天,他就参与了Pharmacyclics的增发,等到了2009年12月的ASH会议上,在关注到ibrutinib优异的初步数据,加大投资Pharmacyclics,并一度持股比例在5%,成为第二大股东(仅次于Robert Duggan)。但随着临床入组患者的增加,初始患者出现的短暂的白血球数量增加(not a good sign),让Rothbaum对ibrutinib陷入怀疑,卖出了大部分股票。

但随着ibrutinib的潜力被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认可,Pharmacyclics的股价不断飙升,Rothbaum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甚至一度停止交易股票。

我想,对于大部分的二级市场投资人,能做的往往是擦干泪水,投入到寻找下一个“牛股”的战斗,但很明显,Wayne Rothbaum并不是普通人,他做出了常规hedge fund基金经理不会做的事情,联合创立了一家Biotech,并继续重注BTK靶点。

2.继续下注BTK抑制剂,联合创立新Biotech企业Acerta Pharm

在Wayne Rothbaum变得非常自闭和痛苦的同时,机缘巧合的是,从Pharmacyclics离开的几位核心员工也有意再创业,也正巧发现了几位荷兰科学家研发的一款BTK分子非常具有潜力。

最终,上述几人一拍即合,在2013年联合创办了Acerta Pharma,共同开发新的一款BTK分子(注:代号ACP-196,通用名Acalabrutinib),Wayne Rothbaum担任执行董事长。

公司设立后,因为创始团队对于BTK抑制剂的充分了解,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而此时Pharmacyclics的BTK抑制剂ibrutinib的一些长期副作用开始显现(比如房颤),让团队们有信心打造一款BTK选择性更强的“me better”。

在看到临床前以及刚开始临床的数据优异后,Rothbaum更是下定决心决定go big,对该分子进行了多个适应症的快速开发,并且在融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把个人资产约1/3投入到Acerta Pharma。

2015年的AACR会议上,当Acerta开始披露一部分BTK分子(Acalabrutinib)数据,大家惊讶的发现这家仅成立2年的Biotech公司对于这款BTK抑制剂竟然启动了超过20项临床研究,其潜在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几家大Pharma的兴趣,最终在2015年底,AZ宣布将以7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Acerta。Wayne Rothbaum也从Acerta的出售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投资回报率约35倍)。

本书中展示的Rothbaum性格特质在某些方面和Robert很像,同样的有韧性,懂business,非常push,也同样的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这一点,书中的几处描述让人印象深刻。Rothbaum虽也不是那么的“科班出身”,硕士专业是国际关系,但是从早期的生命科学咨询公司经历到后来自己创业开办了一家hedge fund,Rothbaum认为自己对于生命科学的理解并不逊色于医生、科学家和生物制药研发人员。

在2家主打BTK抑制剂的公司Pharmacyclics和Acerta被出售之后,书中的主角们又奔赴了下一场旅途,又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Rothbaum继续看好BTK靶点,创办了一家药企Telios Pharma,引入了一款不可逆的BTK抑制剂,Robert目前在药企Summit Therapeutics担任CEO,这家公司最近还和国内的康方生物合作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和康方生物的合作在本书之外)。

本书除了围绕2款BTK抑制剂重点描述了上述2位灵魂人物Robert Duggan和Wayne Rothbaum,也涉及了多位科学家、药企工作者及FDA的监管人员,以及关于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设计、企业战略、biotech融资&出售等精彩故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亲自阅读。最后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公众号链接

精彩讨论

张小丰2023-11-12 09:00

这2人真强。从robert履历来看,他确实是那种喜欢all in的人。看这波all in康方能不能再次成功。

伊斯科2023-11-12 10:39

好文。
作者分享的书中讲的是关于Robert Duggan入股并控股拥有 ibrutinib权益的母公司Pharmacyclics,并将Pharmacyclics公司以210亿美金的价格出售给AbbVie的故事。
这个故事对于我们研究Robert Duggan重资买入的$康方生物(09926)$ 的AK112的前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Summit Therapeutics(SMMT)$

JZee2023-11-12 00:29

要是有人能写一下百济或者金斯瑞传奇几位创始人和公司早期中期的故事,一定也非常精彩。以后会有这些中国色彩的公司的传记的

张小丰2023-11-12 09:03

Oyler专长应该是临床和BD吧。王主导研究方向,Oyler负责临床+BD合作卖权益,那个当年华尔街最佳医药分析师CFO负责融资。。

第七军团2023-11-12 06:24

国内的传记,是很难写得客观的,都是高大上。
王的科研直觉顶极,他深受博后老板的影响,早早就想创办Biotech。早年他在美国,就搞过一个SMAC,后来失败了。这件事还让他和一公关系变得很微妙。
他后来回国,一大动力就是想在国内做企业。和其他大部分办企业的教授不一样,百济最早做的,不是基于他自己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而是现在已经非常普遍的PD1。也就是说,他是挤进了别人的赛道,并用此站稳了脚跟。这是如何实现的呢,事后诸葛亮,能分析出来的几个原因。
一是他的直觉是真好,很早就看到了前景,他开始布局进入的时候,还是很早期;尤其国内,开战临床实验是相对方便的,有些事做起来反而有优势。
二是,他有不少弟子,都去了医药公司,好几个混得不错。当他创办百济的时候,摇旗子把这些人招了回来拉起了队伍。师生之间的Social ladder,特别稳固,所以他的团队特别能打。现在看来,可能也是他很早就布局了。创办百济,所有的资源一把套现了,非常成功。
三是,他多多少少借力了NIBS,特别重视NIBS的facility建设,还有破格提拔的。他招PI也很明显有偏好,也有人加入了创业团队。这里的故事不能细讲了。

全部讨论

2023-11-12 12:21

2023-11-12 09:40

这本书有意思,看看duggan这次能否再创奇迹

2023-11-12 09:40

保存学习

2023-11-12 09:19

Duggan的传奇人生$康方生物(09926)$

2023-11-12 09:09

#生科# mark

2023-11-12 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