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效吗?

发布于: iPhone转发:67回复:127喜欢:112

回过头来看,我们都觉着2020-2021年,美联储量化宽松,购买4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把利率降到0,是放水太多,是通膨的主要原因。

但是2021年,股市各种股指都创了新高,长期美债指数如$美国国债20+年ETF-iShares(TLT)$ 涨到166,长期收益率接近0。市场丝毫没有担心通胀,丝毫没有担心未来加息。市场认为未来20年,美国利率都会在0附近。

然后,美国通胀高企后,美联储在一年多时间,把利率从0提到到5%左右,这个长债指数从166跌到目前的86,长期收益率向5%靠近。市场认为美国利率未来20年会维持在5%附近。

也就是说,市场在2022年之前,在历史性大放水时,即使看到了CPI高企,也丝毫没有担心加息,用短期利率指导20年国债的收益率,加息后,又丝毫不担心降息,用短期利率指导20年国债利率,丝毫不理会美联储点阵图预计明年下半年降息。

请问,这是哪门子市场的有效性?这还不如一条狗,我家狗也是这么玩的,但是上过几次当后就会警惕,比市场还强。

长期美债指数$美国国债20+年ETF-iShares(TLT)$ 的走势又几乎完全地,影响着$美国生科ETF-SPDR(XBI)$ 的走势,二者几乎是一个模子,最高点和2次最低点都一样,跌幅也接近。

奇怪的是,市场完全忽视生物医药指数自身的基本面,把生物医药当债券玩,这又是另一层面的短视。

即使美元利率长期在5%附近,生物医药行业仍然会兴旺发展,只是速度降低些,那些有好管线的公司不愁融不到钱,资金充足或者已经盈利的公司还会茁壮成长。中小生物医药公司创造了过去几十年行业一半上市药物的管线,是药物研发的主力,未来大概率还会如此。

总之,别高看市场的有效性,市场经常是非常短视的,抓住基本面,即可利用市场的短视获得长期好收益。目前极端短视的市场,只要熬过去,就是好日子。

精彩讨论

陈达美股投资2023-10-05 11:02

市场短期无效的例子比比皆是,我觉得哥们只要不瞎,没人会说市场短期内是有效的,至少没人敢说市场无时无刻都说有效的。我觉得市场有效指的更多的还是长期来看的有效性,即长期来看,无论是历史数据——推展至任何公开信息还是哪怕是内幕信息,都会最终被计入到股价中,那么这个市场就是有效市场。也就是说长期来看,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乃至内幕信息,都没有卵用。当然经济学上“长期”这个概念,本身就有耍流氓的性质。多长算长期?没人知道。

张小丰2023-10-06 09:46

美国长期国债这东西是线性推导的。。比如2020年的时候10年国债是0.65%,也就是认为未来10年都是超低息时代。然后现在是4.7%。。2020年时候不准,现在也不会准,这东西就和股价一样不停在变。。。

黄建平2023-10-05 10:45

更搞笑的是,AI刚有点影子,还没赚到钱,就被炒上天,同样是这些人却认为生物医药还没赚钱,所以受利率影响大。

黄建平2023-10-05 10:20

这种事后解释我们都懂,因为回头看都容易解释,但是我文中表达的意思,你可能没有看懂,建议把前半部分仔细看一遍。

梁宏2023-10-05 09:42

生物医药指数是长久期品种,因为多数公司是亏损公司。在利率上升期间,长久期品种敏感度自然是最高的。所以跌幅巨大。股价价格自然是基本面✘估值。在这里面哪怕基本面不变,利率上行就会导致那些长久期公司估值下行。这正是市场有效性体现啊。

全部讨论

2023-10-05 09:14

2025年,崩溃就是重生的起点,不要悲观。

2023-10-09 12:24

生物医药指数是长久期品种,因为多数公司是亏损公司。在利率上升期间,长久期品种敏感度自然是最高的。所以跌幅巨大。股价价格自然是基本面✘估值。在这里面哪怕基本面不变,利率上行就会导致那些长久期公司估值下行。这正是市场有效性体现啊。

2023-10-05 10:31

市场短期是无效的(3年以下),长期是有效的(尤其是7年以上)。
毕竟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023-10-05 08:12

生科公司是资金投入性的,当无风险利率上升时生科公司就苦B。

2023-10-05 14:28

情绪+技术面短期会更有效,说短期波动无效等于否认了情绪交易和高频量化系统的存在价值。*资金任何时候都在为了盈利而交易,短线策略交易情绪或一些技术指标也可获得不菲利润,相关策略由历史数据量化得来。
创新产业内部看,持续加息削弱全球经济景气度,(俄乌事件)加剧割裂。AIvs生物医药,从产业生态来看哪个会更受伤?个人答案可能是生物医药,毕竟大量的cxo在东方,AI都在漂亮。
今年是AI元年,其更受资金关注,创新资金内部会结构上会调仓。换句话说,投创新标的,70%的关注力在AI,生物医药今年会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节奏同步但波动率会较AI低很多。
最重要的,22年1季度发生俄乌事件,市场开始对通胀的预期完全进入另外一个维度。俄乌事件前后,市场对通胀的理解和反馈不适合放在一块谈。

2023-10-05 08:37

黄总一直持有生物医药也挺难的,还好偶尔会写段子娱乐一下自己

2023-10-05 08:41

有些短视时间挺长的,短的两三年,长的五年十年

2023-10-05 09:37

说好的通胀无牛市,结果懵逼

2023-10-05 10:11

美联储还会加息吗

2023-10-05 09:05

根据熊彼特的一些理论,市场是不均衡变化的,人的认知都是有限的,人都是有差别的,当市场价格出现偏差,产生了可套利空间以后,非均衡价格提供了纯粹的盈利机会,诱发了投资者的套利行为,所以市场的有效性不在于他能随时随地的报出准确的价格,而在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激励,诱导投资者不断地优化配置,进行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