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53喜欢:0
很有意思,东方的谢青海和张磊们做法是选择拥抱变化+欣赏人才+创新+创造新价值。相比巴菲特投资的老古董们,两条分化的河流又各自延展开来~精彩[鼓鼓掌]//@坚信价值:回复@坚信价值:【巴菲特豪赌25%仓位在一种有195年历史的古老技术】
从1825年第一条蒸汽机车铁路开通到现在,现代铁路运输已经有195年历史。
过去五十年,美国铁路、公路、航空这三种运输方式的增长率,铁路负增长,航空最高。
投资回报率却刚好相反[呵呵]:铁路行业非常高,航空行业长期算下来是亏钱的。
巴菲特的最大仓位并不是苹果,而是BNSF货运铁路。
价值1200亿美元,占$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净资产的近四分之一,远大于$苹果(AAPL)$ 的仓位(500亿美元)。
因为BNSF铁路已经私有化退市,对美国货运铁路感兴趣的可以参考$联合太平洋(UNP)$
引用:
2019-12-02 11:40
【老而不死的商业模式生命力最强】
在塔勒布的《反脆弱》一书中,提到一个“林迪效应”:
对于没有自然消亡期限的事物(比如一种技术、一个做事方法),健康生命每增加一年,其预期剩余寿命反而会延长一年,越活越年轻,生命力变得越强。
比如,流传了几百年依然受欢迎的小说内容(《...

全部讨论

【仓位才是最诚实的表达方式】
高瓴的几个经典大单,空调($格力电器(SZ000651)$ )、洗衣粉(蓝月亮)、鞋子(百丽国际)、仓储(普洛斯),产品技术形态可是100年没什么变化的。

尽管百丽、格力、普洛斯这种一出手就是几百亿的大单,才是高瓴的基本盘,读者、观众对这类枯燥行业的案例通常兴趣不大,所以没有腾讯、京东的案例知名。
创新、以人为本之类的抽象口号大家都会说,但是仓位才是最诚实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