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1
回复@仓又加错-刘成岗: 说点个人理解。不是潮玩消费者的投资人们,可能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好内容是可以被计算出来的,要把内容做好,就得把故事、风格、美术、人设等内容的各个参数调好。
但实际情况是,文化内容很多时候,都不那么讲道理(或者说讲的不是理科生的道理),内容的好,往往是感性的,就像二游玩家,喜欢一个角色,会说戳中了我的xp,但你说具体这个xp是什么,却很难定量地说出个因为所以然出来。
仓老师不妨看下这篇文章,或许能解决一些疑惑:
网页链接{你不知道潮玩是什么,根本看不懂泡泡玛特 (qq.com)}
另外,基于这个思路,我也试着去剖析下泡泡玛特孵化和运营ip的成功,底层逻辑其实是在于艺术家的创作捕捉到了能让现代人共鸣的点,并将这种情绪诉诸于作品之中,而泡泡玛特做的很成功的一件事,是将艺术家的内容加工成工业品生产了出来,并通过各种渠道分发出去,这满足了目标用户细腻的情感需求,之后又通过持续的内容运营维系并放大了这种情感。
因此,我想泡泡玛特是有文化护城河的,其构建出了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潮玩文化生态,艺术家、商家、消费者、二创作者、二道贩子等都是这个生态里的一员,泡泡玛特算是让整个生态能够自循环起来的发动机。
可以说,泡泡玛特构建的文化生态也是有网络效应的,越多人入坑,整个生态就越繁荣。//@仓又加错-刘成岗:回复@alzhang:其实我的主要疑虑也是这个,比如到底是什么让Molly火了16年?看不懂。
引用:
2024-04-21 18:14
刚开始是看了名创优品,后来看到雪球上有人把这两家公司做对比,于是开始看泡泡玛特,没想到越看越着迷。这篇主要是讲讲我对泡泡玛特的理解,偶尔会谈到和名创优品的对比,下次再简要写写名创优品。
我一直想买入不需要卖出的股票。芒格说Costco是这样的公司,我是反对的,我的标准很简单,换...

全部讨论

链接文章读完了,似懂非懂

04-27 10:45

用电影思维看潮玩,结果是你说的。
如果一定要用电影思维,那么我举个例子,就是这个公司可以连续拍出低成本确高产出的商业电影,那么这样的公司应该如何估值?

04-27 15:31

棒棒哒。我的理解是套用马斯洛需求,PPMT从社区进而发展成生态,在第三、四、五进阶,有极强的生命力,具备了生命力会有自生长。
网络效应如果是按供需去定义,狭窄了,和生命力不是一个层面,充其量在一二之间。
AI的特性为碳基生命所用,消弭信息差和认知差的话,那有很多原本有效的商业模式是要失效颠覆性出现一些新的东西。

我认为是平民化艺术品。但这一点是我推理出来的,不是我感知的。也就是说,我个人对这些艺术品无感,但是我基于看到不断有客户愿意消费以及账面销售业绩的增长进行推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