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宿夜江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28
淘宝、天猫包括1688,都是诞生在商品紧缺性经济背景下,那个时候商品几乎是供不应求的(体现为通胀率较高),中国经济大概在1980-2015年前快速发展,需求迅速被大量满足,那个时候商家是最重要的,你能产就能卖出去,所以阿里卖家是客户。现在是一个通suo的时代,其实更多的是2016年后更加明显,疫情后更加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去产能,东西太多了,体现在数据上就是通suo(卖不掉)。这就造成,阿里原来服务好卖家的路子很难再发展,阶段在变化。而拼多多这样的以量换价类折扣属性生意,更能帮助商家去库存,消费者也受益于这些折扣。本质上也是时代在变化,整个供给需求平衡在变化,但最终关注消费者需求是永恒的。$阿里巴巴(BABA)$ $拼多多(PDD)$ @老韭菜做梦想自由 顺便回答你,我对阿里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看法。

热门回复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就是说关键是判断消费大趋势是降级还是升级,说明这就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

谢谢分享,不过感觉用通缩来解释有点不舒服的感觉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国内机会也很大哈。

是这样。

以后或许你会舒服点,其实生意就那么回事。

感觉更多的是价值观的原因,并没有这么复杂的背景因素。从阿里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可见一斑,他们从始至终没认为过消费者是第一客户。

是挺不容易的,强的变弱的容易,弱的变强难啊。。。

[很赞]

这种低价或许不单纯来自于来自于通缩,便宜买不来好产品,这是成本决定的,但是pdd很多时候却可以便宜买到好货,如果单纯是成本压缩那1688应该是赢家
这里引用黄峥一段话
“假设我们能让前端消费者多一点耐心及和其他人协调的愿望,放弃一部分所见即所得、现在马上要的冲动,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利用人和人推荐、人和人之间关系、兴趣的相似点,做人以群分的归并,把每个人个性化的需求归集成有一定时间富裕度的计划性需求。”
黄峥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思考很厉害,并非对于个人的崇拜,而是他预期的这种生产端模式其实这几年已经应用于服装业,即商品上架到发货的过程分为了订金期,工期,一批出货,二批定金,工期,二批出货,这种模式虽然没有所见即所得,但是从我一个业内人来看,产出的服装比同价格高了一个档次(这里面原因很复杂,有时间可能会单独写个文章).服装业是制造业中最卷的行业,尤其是偏下游的,服装业模式的进步也象征着极度内卷中产生的更好的模式.
pdd中很多百亿补贴但很便宜的国际化妆品大牌,恐怕也是类似的模式,很多产品我多平台对比过,确实是最便宜,我不认为平台真的给它们这么多爆款都补贴了,尤其是百亿补贴都这么久了,不是一开始了,如果这么补贴恐怕真要赔钱了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