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宿夜江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0喜欢:28
淘宝、天猫包括1688,都是诞生在商品紧缺性经济背景下,那个时候商品几乎是供不应求的(体现为通胀率较高),中国经济大概在1980-2015年前快速发展,需求迅速被大量满足,那个时候商家是最重要的,你能产就能卖出去,所以阿里卖家是客户。现在是一个通suo的时代,其实更多的是2016年后更加明显,疫情后更加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去产能,东西太多了,体现在数据上就是通suo(卖不掉)。这就造成,阿里原来服务好卖家的路子很难再发展,阶段在变化。而拼多多这样的以量换价类折扣属性生意,更能帮助商家去库存,消费者也受益于这些折扣。本质上也是时代在变化,整个供给需求平衡在变化,但最终关注消费者需求是永恒的。$阿里巴巴(BABA)$ $拼多多(PDD)$ @老韭菜做梦想自由 顺便回答你,我对阿里愿景“让天下没有难做生意”看法。

热门回复

阿里巴巴如果真想提高效率,就从裁员做起,twitter已经证明了,裁员70%,不影响运营和更新。

所以,该死的零售就是这么回事。。。

[很赞]

观点有些意思:原来供小于求,现在供大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