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0喜欢:11

$招商银行(SH600036)$

《经济日报》有篇文章,《中国不再依赖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老路》,经济日报是国务院主办的报纸,这应该是官方的定论了,对于这种观点,我就是完全赞同,这是吸收了2008年4万亿和2015年涨价去库存的教训了,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完全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导致更大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经济,老路就是死路了。

这变相的代表官方不会用大规模的刺激来拯救房地产业,而是用时间来消化,用短期的痛苦来换来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以简单的谈一下房地产下行对银行业的影响,至少对于招行来看,对招行的资产质量影响非常小,招行目前的1800亿开发贷几乎都是白名单的高信用度的开发商的项目贷,做个最极端的估计,如果30%的贷款出问题,每个问题项目实际损失是30%,也就160个亿的贷款损失,对于招商银行3000亿的总体拨备不会伤筋动骨,当然这个估计是比较极端的,实际也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另外一方面,虽然房地产销售放缓,但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中国的居民收入依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居民手里有钱,不买房会消费在其他方面,旅游,餐饮,购物,文化需求这方面产生的消费对就业和经济的拉动更大,中国的制造业已经相当卷了,其实一个消费市场大国对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不亚于生产大国,甚至还更加重要,产业结构和居民的所得感都会趋向良性循环。

唯一影响比较大的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老实说,中国结构化问题的核心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太富了,收入太高了,做了太多无效益和低效益的投资,这也是中国的整体劳动生成率和资本回报不能提升的根本原因,而且助长了腐败的横行,让地方政府难一点,苦一点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是有好处的。

10月的数据已经显示了这一点,即使在地产下滑和政府基金性收入下滑的同时,消费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都还不错,刨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为0.6,也处于合理的状况。个人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度过房地产衰退期,并且走向更均衡合理的高质量发展,相信随着宏观经济的改善,银行业也会度过最困难的时刻,逐步走向复苏,特别是招商银行这样的已经为未来的经济转型做好了最充分准备的银行更是如此。

全部讨论

房地产的影响是连锁型的,很多银粉乐观了。

如真如此,那下面我们应该看到:
1)贷款利率不动,存款利率继续下降。因为降贷款利率更多是为了投资端拉动经济段,而降存款利率则更多是为了从消费端拉动。
2)M2 增速继续放缓,并向名义 GDP 快速接近。这是因为,消费端拉动经济的特点,就是避免了很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投放 M2 后的)投资

没了优质的地产贷款,国家又要求让利,各种减免手续费,招行基本面已经变化

我们可以简单的谈一下房地产下行对银行业的影响,至少对于招行来看,对招行的资产质量影响非常小,招行目前的1800亿开发贷几乎都是白名单的高信用度的开发商的项目贷,做个最极端的估计,如果30%的贷款出问题,每个问题项目实际损失是30%,也就160个亿的贷款损失,对于招商银行3000亿的总体拨备不会伤筋动骨,当然这个估计是比较极端的,实际也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
个人对这种测算方式不太认可,“如果30%贷款出问题”,那怎么可能只是160亿贷款损失的问题?如果招行的30%优质房地产客户都出问题了,那就是整个经济出了很大问题,招行怎么能独善其身?到目前为止招行在基于如此厚实的拨备安全垫仍股价疲软的原因,不就在于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信心不足,而招行也无法脱离银行体系进行独立估值么?

2023-11-20 15:52

个人观察,就业环境不乐观

2023-11-20 22:09

刚看到金监局的会议精神,看来还是要为房地产企业设立一个底线,关键时刻搭把手了,三个不低于其实还是要求银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援助。至少高等级的房地产企业可以安全度过难关了。

2023-11-20 18:33

这两年zzzq的政策哪个不是最后被现实推翻的?之前一万亿刚给df发工资,马上一万亿启动房地产三大工程,用短期衰退来换高质量发展是个完全可证伪的逻辑,高质量发展需要繁荣的经济基本面,所谓拖时间靠的是虚假繁荣还是真实衰退,之后自然会见分晓。

2023-11-20 18:20

我觉得不能从房价下跌比例和房地产信贷资产坏账比例去分析基本面,这个东西要真出现问题谁都说不清会出现什么后果。因为我们从来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分子判断依据。居民收入增速和城镇失业率是关键,一旦收入预期坍缩,后面就是连锁反应,收入压力大就主动断贷或者买卖房,房价螺旋下跌……

2023-11-21 12:56

怎么得出银行业即将复苏的结论的?未来老龄化,消费低迷,利息长期只会越降越低,甚至日本那种负利率,银行怎么弄?最后就是疯狂融资补充一级资本金,股东权益稀释再稀释。

2023-11-20 22:39

2008年的4万亿使中国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走上了持续高速发展的道路,不知道有些人非拿这4万亿说事是什么动机?2008年以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不好吗?
2015年那是供给侧改革,那是去产能不是大投资!之后的房地产加杠杆,只是投资的一个类别,而至少政府是坚持“房住不炒”的!
中国早就摆脱了主要依赖投资的发展之路,才有了外贸、消费、投资三驾马车的说法。但投资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绝对不该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