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研发费用之谜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0回复:185喜欢:55
$隆基股份(SH601012)$ $中环股份(SZ002129)$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隆基股份的研发费用支出,结论是看似很高,实则存在很大的虚高成分。

企业的研发费用包含哪些内容呢?包括为了做研发所支出的所有费用,员工的吃喝拉撒、研究设备、材料的投入、研发办公楼的折旧、修理等、甚至是研发人员的请女朋友看电影使用的公司发放的福利电影票等等。

会计上,研发费用的处理主要是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问题。

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区分是为了试图解决企业利润调节问题,因为费用化影响当期净利润,资本化可以把这个影响推迟在未来5-10年间平均摊销。做低研发费用使研发费用资本化可以降低当期费用,提高净利润;做高研发费用可以拿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降低企业所得税。

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由25%调整成15%,降低十个点。

企业研发费用的多少、是否进行资本化等内容的判断比较主观,主要是依赖管理层提供的信息,而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基本都是基于他们的判断和利益驱动,因此针对不同的公司需要通过财报的详细披露作出判断,同时需要在同行业中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比例是否合适。

企业研发阶段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五个条件的才能资本化(见下图)。实务中,面对五个没有量化的条件,才是管理层能调节当期利润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判断条件基本需要高度依赖公司管理层主观判断,管理层是否存在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动机审计师不好判断。

首先来看一下隆基股份从2007年至2017年年报中披露的研发支出情况。从曲线可以看出,研发投入逐年大幅增加,从几千万增加到2017年的11亿,完美展示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财报中给我们展示的画面是这样的: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坚定的单晶路线和高效的管理,加快了单晶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速度,快速降低生产成本。公司通过高额的研发投入,持续引领单晶技术发展,技术优势长期领先竞争对手半年以上。

2018年三季报之前,并不是每家企业都会单独对外披露研发费用,比如格力电器就从不披露研发费用,但是隆基股份的研发费用在年报中的主营业务分析中是单独披露的。

2017年,公司披露的研发支出为11.07亿元,从研发投入的明细可以看出,隆基股份的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没有资本化的研发投入。看到这里,我们貌似得出了公司研发费用处理是很保守的,全部进行了费用化处理,表明公司会计处理足够保守、利润含金量很高。但是,接着往下看问题很严重啊。

仔细一看,公司的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问题。研发费用支出11.07亿,但是我们看管理费用只有6.64亿,远小于研发费用支出。

在财报附注中找到管理费用明细,发现其中技术开发费仅为1.64亿元,与主营业务分析中单独披露的研发支出相距甚远。就算把全部管理费用全算出研发支出,也只有公司披露的11亿研发支出的60%(6.64/11)。

那么多余的研发支出在哪体现呢,既然全部费用化,总要在合并利润表里体现吧。我们看看隆基股份2017年的合并利润表,里边并没有找到研发费用的单独支出,且比11亿大的项目只有营业成本了,其余支出的成本均不超过7亿元。

既然没有找到隆基研发支出费用化的去处,难道隆基把研发支出大部分都资本化了吗,这显然与披露的全部费用化不符啊。

本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们来看一下隆基的资产负债表。一般研发费用的资本化通常有两个去除,即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两项资产金额分别为2.1亿和6.4亿。找到财报附注可知,这两个科目均不含研发费用。

看到这里我们依然没有找到隆基股份11.06亿的研发费用在哪里费用化了。但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

1)假如隆基股份2017年的研发支出就是管理层披露的11.06亿,那么费用化的比例仅为14.8%(1.64/11.06),其余研发支出全部资本化了,至于在哪个科目中资本化了我们后面再谈;

2)假如隆基股份2017年的研发费用仅为管理费用中披露的技术开发费1.64亿,那么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1%(1.64/163.6),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营收>2亿的,研发支出应占营收的3%以上),也就无法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因此,我推测隆基的实际研发支出费用化的就是管理费用中的1.64亿,这部分是在管理费用中费用化了。至于单独披露了11.06亿的研发支出,可能是为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同时也可以在资本市场展示一个高度重视研发的单晶龙头公司地位。

这里边的问题是,年报里显示的11.06亿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与利润表是矛盾的,如果全部费用化,那么管理费用必然要大于研发支出,同时大幅减小当期利润。至于这个问题是怎么通过事务所的审计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为了对比,我们来看一下美的集团的2017年年报。年报显示2017年研发投入85亿元,管理费用147.8亿。管理费用中包括研究开发费,且研发投入占管理费用57.5%(85/147.8),这是一个合理的情况。

再看看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美的集团是10.33%,而隆基研发人员占比2.63%,同是制造业隆基相比美的研发人员就显得有点少了。



如果说美的集团隆基股份不属于同一行业,那我们来看一下另一太阳能单晶硅片巨头中环股份

中环股份2017年的管理费用共7.26亿,其中研究开发费3.76亿(也就是费用化的研发支出),管理费用比隆基的略高,这也无可厚非,因为笔者在国企工作,对国企的工作效率比较了解,对于中环股份这种中字头的国企管理效率就不敢恭维了,但研究开发费比隆基的1.64亿还是要高一倍多。

再来看看中环的研发投入,共4.98亿元,其中资本化1.22亿,费用化3.76亿+资本化1.22亿正好等于研发总投入4.98亿,这是符合会计准则的正常情况。同时我们看到中环股份的研发人员占比为7.41%,也比隆基股份的2.63%高了好几倍,难道民营企业的运营效率如此高吗,隆基的研发投入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吧。

再来看一下中环股份的无形资产,本期末通过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余额的比例 60.77%,算出来比资本化的研发费用还高,说明中环股份的研发费用资本化的部分全部计入无形资产了,这是符合会计准则的。

如果上述内容属实,那么隆基股份2017年11亿研发费用里资本化的费用到底哪去了呢?[为什么]

笔者试着揭晓答案。[俏皮]

2018年,由于会计准则的变更,企业的财报利润表里需要单独披露研发费用,因而从2018年三季报开始,隆基股份的利润表里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单独列支了,可以看出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共3.26亿、研发费用1.14亿,这与2017年报里展示的11亿研发支出相距甚远,也可以说明隆基费用化的研发支出确实就是1亿多。

在2018三季报投资者交流会上,有一个投资者问了一个关于研发费用的问题:

隆基股份每年的研发费用有十几个亿,但是我没有看到在管理费用里面体现,研发费用是计入在营业成本里面吗?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就是说你看到的管理费用里,我们有一个技术开发费,就是费用化的,其实我们大部分的研发投入,你看我们公告的研发投入比较多,实际上是大量在试制我们的研发产品,它是确实是会形成存货,然后记到成本里边形成存货,最后存货是达到标准合格,对外卖的话会实现收入,是这么个过程。你看到管理费用里边的那是纯技术投入,没有产出的研发。

这个回答我翻译一下就是隆基的研发支出大部分都变成合格的硅片放入存货了,然后销售出去产生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换句话说,就是隆基股份的研发支出管理层想披露多少就多少,就算是研发支出算100亿也没有问题,反正都在营业成本里,不会计入管理费用,也就是不会影响利润。这里边就有很大的主观性了,因为到底哪些是研发的试制后合格硅片,哪些是批量生产的硅片根本就无法区分,只能是管理层说多少就是多少了。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隆基股份的研发支出大部分变成存货资本化了,跑到资产负债表里去了,销售出去后才会变成利润表里的营业成本,实际上只有1.64亿的研发费在管理费用里边费用化了,这与2017年年报展示的11亿元全部费用化是不相符的。

研发费用放到存货里资本化这符合会计准则吗?按照会计准则, 满足5个条件的开发支出应该计入无形资产吧,否则就要计入费用影响当期损益了。

再进一步想,放入存货中的硅片真的都是可以用来销售的合格品吧,笔者认为不一定。研发阶段是带有试生产意思的,这里边必定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品,我想隆基有可能先将这些不合格品暂时放入存货里,然后再后面几年里慢慢计提减值损失。当然只是一小部分存货是这样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把正常的存货拿来算作研发费用了,也就是把研发费用做高了,同时又资本化不影响当期利润。

理由如下:

我们看到隆基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而存货同比增长96%,要知道2017年产品销售火爆,供不应求,产品毛利率由2016年的27%提高到2017年的32%,存货增长率理应不会超过营业成本的增长率才符合常理。因此,我怀疑2017年末这23.8亿存货里有些是无法正常对外销售的不合格硅片,当然这只是怀疑,管理层完全可以说是为了2018年销售备货,多买了一些原材料。



分析完了隆基的研发费用,我得到的结论是:

隆基的研发并没有年报里管理层展示的11亿那么多,当然这可能只是管理层想展示给投资人一个高新技术企业重视研发的画像,事实上隆基是全球单晶龙头,一直引领单晶技术发展,我们也看到了这市场上隆基的产品享受了产品性能优势带来的溢价,但是隆基的研发费用确实没有管理层对外披露的那么高,这或许算是投资隆基的一个减分项吧。

以上内容是关于隆基股份研发支出的疑问。写作的目的仅是为了深度思考,在读财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疑问,写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需要申明一下,本人非金融从业人员,关于财务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唐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以及雪球上的一些财务分析相关文章,分析的内容有可能是错误的,请各位大佬不吝赐教,看一下我的分析是否正确。

本人目前持有隆基股份约10%仓位。

@204tian @webjie @阿迪唐 @疯狂的里海 @初善君 @山石173@吴小生读财报  

精彩讨论

204tian2019-02-01 09:02

研发支出的差额不是进入存货了,而是进入生产成本了。隆基股份也想全进入管理费用啊,研发支出无论是进入管理费用还是研发资本化都是能享受所得税优惠的,而进入生产成本就没有这优惠了,但按会计准则,就算用研发设备试产的产品,一旦卖出了就必须把费用放入生产成本,这是税务局会严查的。
昨晚刚跟别人聊到,曾经一年,深圳税务局查到华为头上,就有一批卖出了的用研发设备生产的产品的费用,进了管理费用里的研发开支,被罚了2亿,导致中兴等一大批企业被吓住了,主动补交税款,那一年深圳税务局多收了几十亿。

全部讨论

2021-01-20 06:00

翻译一下就是:隆基的研发支出大部分都变成合格的硅片放入存货了,然后销售出去产生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换句话说,就是隆基股份的研发支出管理层想披露多少就多少,就算是研发支出算100亿也没有问题,反正都在营业成本里,不会计入管理费用,也就是不会影响利润。这里边就有很大的主观性了,因为到底哪些是研发的试制后合格硅片,哪些是批量生产的硅片根本就无法区分,只能是管理层说多少就是多少了。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隆基股份的研发支出大部分变成存货资本化了,跑到资产负债表里去了,销售出去后才会变成利润表里的营业成本,实际上只有1.64亿的研发费在管理费用里边费用化了,这与2017年年报展示的11亿元全部费用化是不相符的。

研发费用放到存货里资本化这符合会计准则吗?按照会计准则, 满足5个条件的开发支出应该计入无形资产吧,否则就要计入费用影响当期损益了。

再进一步想,放入存货中的硅片真的都是可以用来销售的合格品吧,笔者认为不一定。研发阶段是带有试生产意思的,这里边必定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品,我想隆基有可能先将这些不合格品暂时放入存货里,然后再后面几年里慢慢计提减值损失。当然只是一小部分存货是这样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把正常的存货拿来算作研发费用了,也就是把研发费用做高了,同时又资本化不影响当期利润。

2019-05-12 09:22

评论区干货啊

2019-02-11 01:22

$中环股份(SZ002129)$ $隆基股份(SH601012)$ 现金流和净利润长期反向倒挂的两家公司,有点意思

2019-02-02 10:44

质疑精神是好的,转不过弯来就。。。

2019-02-02 09:39

隆基的经营现金流长期以来都远小于净利润,再结合你的分析,有很大嫌疑粉饰报表夸大利润

2019-02-01 14:14

隆基披露的研发支出不必在意,不是会计准则下的研发支出。完全是为了营造一个研发企业的形象。把设备,实验线,试生产,技改上的开支全部都纳入了所谓的研发支出。所以和业界比较的时候,不能用他这个数。业内或者其他行业都没这么干的。

不是进存货,对于研发和试产过程中产生的产品再销售的问题,常见有几种处理,1是试产和研发新产品使用的物料和设备折旧这些可摊销的费用从生产成本列支。产生的产品进存货。销售了就变成营业收入,卖不掉就计提减值。第二种就是试产和研发产品的销售收入直接冲减研发费用。隆基应该用的是第二种,还有就是进入无形资产,实现销售了以后直接冲减无形资产。差额计入损益。具体可以查询会计准则,另外我真的很好奇现在经济学博士证书多少钱一本,双11有没有打折?

2019-02-01 09:29

可以确定的说,隆基的研发费用是很低的,根本就没有11个亿这么多。隆基的财务报表仔细分析,问题疑点非常多,不单是研发费用的问题。披露的只是为了所得税优惠政策而已。

2019-02-01 08:03

文章写的很不错。
然后顺便瞄了一下隆基股份,发现以下问题,请兄弟注意:
1.这个公司现金有些紧张,又是长期借款又是应付债券。
2.应收款和应付款有点多。具体体现为:从整个产业链来说,下游顾客欠我很多钱,然后我欠上游供应商很多钱,并没有体现出作为龙头企业的优势。
只是简单的看了一下,可能多有不对,仅个人看法哈。

2023-08-25 13:52

4年半之后过来点赞,解决了我看其他公司财报的疑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