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寒冬将至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7喜欢:17

很多人以为18A创新药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历尽沧桑,过得很难,很难了,应该快熬到头,苦尽甘来。。。但是以我个人有限的认知,或许更难的寒冬还在后面!

逻辑之一:降息的饼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创新药需要不断烧钱养,才能活下来。很多人觉得过去三年,难,是因为美国加息,导致市场上资金减少,资金成本变贵,只要美国开始降息,市场上资金再次充裕,那么这些已经快窒息的企业又可以拿到便宜的资金,继续愉快的玩耍了,但是23年下半年到现在接近1年的时间,已经证明,市场对降息太乐观了。就算乐观的预计,美国如期降息,以目前的鹰兔关系,有多少企业还能像过去那样拿到钱?

逻辑之二:出海逻辑需要重新定位。过去我们总拿美国的药企对标,这个药做出来,可以定什么价?销量峰值可以到多少?计算器按到冒烟,然后给出结论:中国的药企太便宜了。当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的辅助临床和生产都可能被人踢出游戏的时候,中国药企的药还有多大概率能去人家的地盘卖?或者说允不允许你卖?

逻辑之三:成药之后依然不赚钱。过去数年,同质化临床太多了,原来各种美好预期,市场这么大,蛋糕足够每个人吃,结果呢?看看已经商业化的各种单抗,不是你我都有蛋糕吃,更大可能是,你我都饿的半死不活。这还是最好的结局,已经把药做出来,并商业化,那些还没有做出来的呢?

简单来说,除极个别,绝大部分创新药企都无法自己造血,只能靠前期拿到的各种资金续命,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失血将会不断持续(庞大的人员开支,临床开支,做出来药也赚不到钱)一旦有一天,失血导致现金流枯竭,又找不到新的资金,那么留给这些企业的出路大概就是可预见的。

截止此刻,过去一年到半年,对市场有三个预测:1)24年上半年,新房销售数据会一直难看,国企开发商承压;万科A已经在验证这一点 2)新能源车进入红海厮杀阶段,卖不出去,原地等死,卖出去,也是卖一辆亏一辆,缓死。雷布斯营销确实一流,但是小米的车什么时候能赚钱,我很好奇;3)创新药生死局进入中后段。信达生物 百济神州 荣昌生物 诺诚健华 微创医疗(该公司之前已被我明确拉入黑名单)

精彩讨论

破土-希冀04-03 13:18

23年底到24年,全球医药领域小公司被收购明显增多,我有一点小仓位的亘喜生物也被收了
今年BD给海外的数量明显增多了;
ADC这种热点出现了,新的方向;
国内创新药政策转向了,至少不拖后腿了;
美元潮汐总会来,老美不可能一直5%以上的利息(短期无所谓,哪怕今年不降息);
最后医药领域脱钩,大概率是乌龙(后面可以观察药明在北美订单是增加还是降低);
最后,发达经济体、中国都陷入了老龄化,在经济低谷期,创新药是确定的方向。
我是一手的创新药,随便吧,慢慢熬着。人总是过于关注短期的情绪,而忽略长期的趋势

乡下人无名04-03 11:11

过去三年在雪球的交易记录 你们可能也发现了 那就是任何明显上涨过的标的 都会被我直接无视 金融的本质就是旁氏 早进入的人不断忽悠后面的人用更高的价格去接盘他们低成本的筹码 所以只要不去高价接盘 那么被割的可能性就极小 没机会的时候 就拿着现金好了 我就常年远超50%的现金比例啊

book301204-03 13:13

冬天过去一大半了吧,到你这里还是“寒冬将至”?

乡下人无名04-03 11:21

二手房触底是因为可以随便降价 100万的房子 80万卖不动 70万呢 不行60 50 甚至30 (燕郊大概就是这个比例的降幅)总有一个价格会找到平衡点 新房你可以这样?以开发商的利润率来看 降价30% 基本都得破产

CLily202004-03 12:59

想太多了你,债务端是刚性的,地产企业在逐渐缩表过程中,处于无限负循环。二手房一旦跟新房差价很大,连置换链条都断了。价格即使触底,不意味着量就会反弹(即使反弹,弹性也不大),核心是需求不足的问题无法解决的。

全部讨论

以你的操作,你可以看看港股万科了,说不定能撸一顿大餐

04-03 13:18

23年底到24年,全球医药领域小公司被收购明显增多,我有一点小仓位的亘喜生物也被收了
今年BD给海外的数量明显增多了;
ADC这种热点出现了,新的方向;
国内创新药政策转向了,至少不拖后腿了;
美元潮汐总会来,老美不可能一直5%以上的利息(短期无所谓,哪怕今年不降息);
最后医药领域脱钩,大概率是乌龙(后面可以观察药明在北美订单是增加还是降低);
最后,发达经济体、中国都陷入了老龄化,在经济低谷期,创新药是确定的方向。
我是一手的创新药,随便吧,慢慢熬着。人总是过于关注短期的情绪,而忽略长期的趋势

04-03 13:13

冬天过去一大半了吧,到你这里还是“寒冬将至”?

04-03 20:16

降不降息不应该看国内利率吗,哪家企业现在跑去美国贷款搞研发啊。

港股跌四年,创新药一直跌,药名俩股都跌了80%多,就算中国自己用创新药,不出海,这个位置也够便宜了。我们就不能自己研发,吃自家的创新药,非得吃4万一瓶的外国创新药。有困难也得克服,烧钱也得烧,就算不出海,也不能永远吃外国创新药,从华为就知道,我们没有的时候,通讯基站买我们几百万一个,华为自己弄出来,外国基站在中国10 万一个都卖不上。

生物医药既然已被列入新质生产力,就不会坐视其凋亡,扶持政策应该很快会出台了

04-19 19:45

支持,目前手上现金多的创新药企或许有机会

新能源车规模大的都是赚钱的

04-03 20:54

创新药中美双打应该是结束了,新爹亲妈不会看着这个行业被打残,让中国患者永远仰望欧美的创新药

04-03 20:24

上一波“创新药”,成的已经初现眉目,即使短期没有扭亏也有了核心资产赖以生存,不成的确实也该归零了,江湖代有才人出,不死掉一波怎么给后面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