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家消费品公司的投资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395回复:196喜欢:1066

消费品公司是我最喜欢投资的行业,没有之一。

为什么?因为消费品公司具有很多优秀的商业基因,稳定性好,有持续性,利润率高,现金流充足,在中国消费崛起的时代下,未来的成长性也不容置疑。可以说无论是站在实业还是投资的角度,消费品企业都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然而,首先你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消费品企业。

有些人会认为快速消费品才是消费品企业,比如茅台,伊利,白药,这是消费品最狭隘的定义。格力电器老板电器算不算消费品企业?有些人说这是制造业,也可以这么说,当然你也可以说云南白药是医药行业。

我认为消费品企业代表的是一种商业思维和模式,和什么行业没关系,也和公司干什么的没关系。比如同样是做药的云南白药和恒瑞医药,白药就有很强的消费品属性,而恒瑞就没有,(这和公司是做西药还是中药没关系莎普爱思也是做西药,但具有很强的消费品属性)和公司的销售模式有关系,选择云南白药,是消费者自主选择,选择恒瑞的药品,是医生开给你的,不是由你自己选择的。就这一个小小的销售差距,在商业里,模式就完全不同。

既然是消费品企业,自然所生产的产品是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东西,而我们吃穿住行消费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消费品企业也是来自于各行各业,但是都具有这种消费属性。

那么投资一家消费品公司,最重要的是要看那些方面?

首先要看品牌

只要是产品面对终端大众消费者的公司,无论是什么产品,品牌都会产生最直接的作用,在工业品中品牌的作用相对较小,因为用户是小众的企业客户,用户越集中,品牌的作用越小。在消费品公司中,营销是最重要的,甚至比产品本身更重要,即使是产品,也是一种营销,因为不是你把产品做好了就行,而是你要知道消费者的需求点在哪里,去做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你要让你的产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当消费者需要这个产品时,第一个会想到你。

但是品牌的作用在具体的公司,具体的产品上体现出来的作用不一样。比如七匹狼男装,这个品牌有价值吗?有,但消费者选择衣服的时候主要看自己喜不喜欢,如果不喜欢,你品牌再响亮,也不会买。而每个消费者对衣服品味和要求都不一样,很难标准化,因此这个品牌不属于强势品牌。

比如格力空调,空调属于标准化的产品,最终市场会向少数公司集中。当一个不知名的公司生产出一台空调,我们不会买,因为对空调我们没有个性化的需求,而且一台空调是好还是不好我们也看不出来,当然选择格力这种大品牌会比较放心。而衣服,我们有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衣服好不好我们能看出来,所以对品牌的依赖度不高。

汽车行业,为什么中国做了几十年的汽车,马路上跑的依然大部分是外资品牌,中国只能做低端汽车。难道我们技术不行?绝对不是,航母高铁都做出来了,还做不出好汽车?最大的壁垒不是技术,而是品牌。汽车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具有很强的消费品属性,而高铁就不是。为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大部分是客车公交车,而不是小汽车呢?普通消费者不会这么容易买单,要改变消费者的心智是很难的。

高端汽车品牌是身份的象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了稳固的地位,不是你技术赶上了就能撼动这种地位。汽车这样的大产业,其中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完全可以用钱去砸,把技术赶上来,就像高铁一样。但即使你砸进去几百亿,生产出了和奔驰宝马一样好的汽车,消费者会买单吗?不会,消费者不会花几十万上百万去买一个不知名的汽车品牌。中国这些年低端汽车做的越来越好,份额也越来越大,因为对于低端汽车消费者来说,图的是使用功能,性价比。所以现在国产汽车在低端领域份额越来越大,要记住,这也是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国产在冲击中端,在未来的十年,在中端领域应该会占据一定份额,而冲击高端汽车,路还非常漫长,高端车的利润率远大于中低端,中国的汽车产业目前依然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

随着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对高端的需求越来越大,现在马路上的奔驰宝马越来越多,以后高端车会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中国现在高端车都是供不应求,比如广州这边,保时捷长期处于缺货状态,买一台经常等半年还拿不到车,可见强大的市场需求。

在消费品企业中,同类产品中高端品牌的护城河要远宽于低端品牌,无论什么行业,什么产品,这个铁律都不变。典型的就是茅台,茅台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的心智是难以撼动的。与空调和汽车不同的是,茅台这种产品变化很小,十年前的茅台酒和现在的茅台酒没什么太大变化,而空调和汽车在不断的更新技术和型号,因此茅台对管理的要求不高,而空调和汽车如果管理不善,产品没有走在行业前缘,公司就容易出现危机。

现在在大家眼中,茅台是当之无愧的最高端的白酒品牌,但是在十几年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五粮液无论是价格,还是规模,还是股票市值,要远大于茅台。而且五粮液这种第一高端酒的地位维持了很多年,一直到最近十年才被茅台超越。五粮液为什么会被超越?我认为是五粮液做的太多,五粮液高中低端都做,不放过任何一块市场,而茅台只定位为高端,有所舍弃。长此以往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一想起茅台就知道这是高端酒,而想起五粮液,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就比较模糊,不像茅台那样简单干脆,一招胜万招。

所以我喜欢那种定位清晰的公司,尤其是高端品牌,不要想吃到所有的肉,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做好你自己的就已经足够。另外从茅台五粮液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出,即使是这样的高端品牌,也有可能被对手超越,并不是无懈可击,只是难度会很大,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对于消费品企业来说,往往最容易复制的就是产品,而最难复制的是品牌。产品的技术和复制难度和护城河没有绝对的关系。有很多人问我老板电器的护城河是什么?一个油烟机有多大的技术难度,别人做不出来?有这种问题的人都是没有理解品牌的作用和力量。

商道即人道,这句话在消费品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消费者是大众人群,人群中的每个人虽然都有不同的需求,但群体更有从众心理。一个品牌,如何在大众的头脑中占据自己的位置,并让这种位置根深蒂固,不仅仅是商业的哲学,更是人群心理和人性的哲学。善于营销的人一定善于观察人性,一个消费品公司的营销会显得尤其重要,销售费用往往占据了消费品企业中非常大的开支,就如同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开支一样,这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品牌是营销的终极追求。

品牌对一个公司的竞争力有多大作用,要看这个品牌的强弱属性,强弱属性不是说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而是看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品牌会发生多大的作用。比如温氏猪肉,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品牌,但我去买猪肉时这个品牌对我的影响力很小,属于弱势品牌。而涪陵榨菜,就不一样,消费品购买它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品牌作用,属于强势品牌。

另一个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就是便捷性,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渠道。当消费者要买这个产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你,这是品牌的拉力作用。而且消费者能非容易的找到你,这是渠道的推力作用。

对于快速消费品和品牌属性偏弱的产品,渠道的作用不亚于品牌,甚至比品牌更重要。消费品企业面对的是全国数亿甚至全世界的用户,如何让产品铺满整个世界,让消费者最多的接触到你,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可口可乐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品牌之一,当我们想喝可乐时会选择可口可乐,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个品牌响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去哪里都能找到可口可乐,比如在中国,无论你是在大城市,还是山旮旯的小乡村,只要有个小卖部,你都能找到可口可乐。这种渠道能力,恐怕在全世界,你找不出第二个。

比如宝洁公司,宝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品牌?宝洁公司诞生过无数个品牌,大多数都生命力不强,你要单独拿其中一个品牌出来,都没有护城河,但是为什么公司整体能强盛不衰。我认为有三个原因,品牌塑造能力,规模,渠道。

比如说海飞丝这个品牌,是宝洁最经典的品牌之一,一瓶洗发水,难道别人做不出来,为什么中国的洗发水市场都被宝洁垄断,难道中国连洗发水都做不好吗?不是,海飞丝在中国销量上亿瓶,可以花巨资在各大媒体做广告,分摊到每一瓶上的广告费就非常低。海飞丝的渠道遍及中国每一个商超,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接触到。这种能力不是一般企业能具备的。

而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比如另一个公司开发出了更好的新产品,好,宝洁公司马上跟进,生产出来一样的产品(这种东西很容易复制),马上铺满全国渠道,各大媒体广告同时宣传,另一个公司的产品还有谁会知道?这就是规模和渠道带来的竞争力,所以宝洁公司出了无数个品牌,这个没落了另一个又起来了,因为有强大的品牌塑造能力和布满全球的渠道。

有些人会说,你能做渠道,我也能做,在商业的世界里,如果一件事情别人也能轻易的做出来,那绝对不是核心的竞争力。渠道这玩意,不是谁都能做出来,而且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出来。因为渠道不是你一个公司的事,是要召集很多小弟和你一起干,而且还要让这些小弟持久的有钱赚才行。

比如格力电器,要把产品铺满全国,不是格力一家公司能做到,肯定要有很多经销商,靠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才能把产品铺开,而这些经销商为什么愿意和你干,因为格力空调品牌强,销量好。比如另一家公司,也造出了空调,但是如果是你,你愿意做他的经销商吗?肯定不愿意。所以一个消费品企业,要用户接受很难,让经销商相信你也很难。

格力的产品为什么出口一直发展很缓慢,除了品牌的壁垒外,渠道也是一个强大的壁垒,在国外发展经销商和渠道是非常难的,如果你帮外资品牌贴牌生产就很容易出口了,因为品牌和渠道都是外资的。类似于美的,美的的出口一直比格力好,不是美的品牌实力更强,而是美的出口的基本都是贴牌生产的产品。

品牌的积累和销售渠道的铺开需要非常久的时间,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功力。知道王老吉和六个核桃是如何做起来的吗?大家都知道这两个品牌广告做的好,怕上火喝王老吉,勤用脑多喝六个核桃,这两句广告词堪称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强势的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但一个品牌岂是单靠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就能做起来的。

王老吉在广东地区,六个核桃在河北地区,都是默默无闻的深耕了十年以上,一点一点的培养用户,一个一个的发展经销商,因为在一开始,没有人会买你的产品,没有人会相信你和你合作,都是不断的坚持,先深耕一个小地方,慢慢做好口碑,有了第一批顾客,就能发展第二批,有了客户,才能发展第一个经销商,有了第一个经销商的成功案例,才会有第二个经销商愿意和你合作。经营了十年,终于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这个时候,才有更多的经销商愿意和你合作。此时,公司迅速发展全国经销商,把货铺满全国,然后去央视等全国大型媒体做广告,才有了这两句经典的广告词,才有了全国市场。

这两个公司,前面辛辛苦苦做了十年,收入不超过十亿,一旦开始爆发,3年后收入就上百亿了,大家只看到爆发,没看到前期的积累。所以一个消费品牌要建立起来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一旦建立起来了,就非常稳固。而且别人很难复制,品牌难以复制,渠道也难以复制,相对来说,产品是最容易复制的。消费品公司的规则永远是这样的,产品做出来不难,难的是卖出去。

小米当年为什么能快速起来,因为小米避开了传统渠道这一关,直接在网上销售。这个方法能够成功第一个当然是和互联网的崛起有关,互联网改变了商业世界原有的流通渠道,让很多消费品企业和投资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但小米的崛起也和手机这个品类有关,手机是最好在网上销售的产品之一,体积小,单价高。如果是空调则不行,除了空调的笨重以外,也因为空调需要安装,必须依赖线下的渠道。如果是一瓶饮料也不行,饮料虽然体积小,但是单价低,还是要依靠线下的商超小卖部等传统渠道。

但即使是手机这样最有利于网上销售的产品,其实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在线下购买,这也是ov能崛起的原因,把线下渠道做到了极致。小米今年大力开线下体验店,也是对自己当初引以为傲的互联网模式的一次反思和变革,商业最终都会回归到本质。

渠道是消费品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也是最难复制的一部分,如果渠道变得不再重要,很多消费品企业的护城河会大大变窄。互联网已经深刻的影响了原有商业世界的流通渠道。所以在分析一个消费品企业,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但还得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比如老板电器,索菲亚这样的企业,线上销售占比越来越大,难道传统渠道就不重要了,还是离不开,即使消费者是在网上下单,还是得附近的门店给你发货,给你设计安装。离开了线下的渠道,线上就是个空中楼阁,所以线下这个渠道优势并没有削弱。不是别的企业生产出来了油烟机开个网店就能颠覆老板电器的,强大的线下渠道是避不开的一环,索菲亚也是一样的道理。而且对于这样的品牌来说,线上流量来源反而更有利,因为互联网更有利于赢家通吃,能让所有生意向少数品牌集中。

关于渠道,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快速消费品渠道会显得更复杂,同时建立起来的难度也更大,壁垒更高。因为快速消费品我们经常甚至天天要用,所以购买一定要方便,渠道要遍及到消费者身边。比如吃的喝的,最好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而耐用消费品则不需要这么多销售网点,比如空调,手机,可能在你那个地区,就一两家店,但是我们愿意跑过去买,毕竟购买的频率不高。汽车则网点更少了,如果你喜欢一款车,即使你的城市只有一家销售网点,你也愿意跑过去。

消费品公司我研究过很多年,也思考过很多年,这里重点写了品牌和渠道的作用,也是我分析一家消费品企业时思考最多的问题,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重要因素,比如产品,规模,行业格局,管理等等。如果每一项都来分析,可能几天都写不完,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写。

记得我以前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时,我搞不清为什么巴菲特对消费品和媒体公司情有独钟,后来我渐渐明白了,这两种公司有类似的经济特质,一个消费品牌一旦有了强势的地位,是非常稳固的,制造业公司就不行,一旦别人超越了你的产品,公司很容易出现危机。消费品行业即使到最后行业非常成熟了,发展速度非常慢了,强势的品牌消费品公司依然能够凭着强大的影响力,而保持盈利能力的稳定甚至提升,因为很多消费品公司能通过提价来保持其利润,进而保证公司价值不会萎缩,而大部分行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比如格力空调,很多人都说天花板,说了十多年了,为什么还没到天花板?除了需求量还在上升以外,价格也会上升。因为公司的产品不会一成不变,会不断推出更好更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这是产品的升级,产品升级当然价格也会升级。即使空调的需求量没有成长了(预计十年内还会成长,除了国内,出口也会进一步提升),公司也能保持价值的成长,你没发现现在的家电越来越贵了吗,因为推出了更多消费升级的高端产品。

前几天我去超市买了一包洽洽瓜子,以前是5块一包,现在卖十块,包装不一样,我买了一包,味道果然更好了,公司推出新品种,卖出的量不变,收入和利润又增加了,这就是消费升级,这就是消费品公司的价值所在啊。

200万股票账户每周实盘直播,原创文章分享投资心得

2017.12.5 梁孝永康于广州

微信公众号:梁孝永康

$贵州茅台(SH600519)$ $格力电器(SZ000651)$ $老板电器(SZ002508)$ 

全部讨论

2017-12-12 14:16

好文好文,受教了不过对于汽车的那一部分,不太敢苟同,在此仅谈一下个人粗浅认知,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及变速箱(新能源车除外),这是根基,当然,品牌的影响力肯定是最大的,是乘数,但一切都还是得基于根基。砸钱能生产出好发动机和与之匹配的变速箱么?当然可以,但为什么国内现在的自主品牌的硬伤就是这一部分呢(品牌与发动机相辅相成)?这是消费品,耐用消费品,面对的是普罗大众,如果是国家砸钱,那就回到了计划经济了,不是市场经济。我们的国有企业(一汽、上汽等)曾想用市场换技术,可惜失败了,直到最近两年才开始慢慢崛起,这一点就类似于圆珠笔的那个小钢珠。先生用高铁与汽车做比较略有不妥高铁属于公共服务设施,国家可以暂时不求回报或者回报慢的策略进行研发。
综上,我以为,在发动机技术没有达到世界领先之前(消费者的体验就是油耗低、动力足),过多的谈品牌的作用没有太大意义,要完成了这个“1”,再去想“乘数”会比较可行。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电动车)也许就是国内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直接重新搭建根基,起码在起跑线上,不输国外大厂。
以上。

2017-12-10 13:37

消费属性要搞清楚,快消还是耐消,必消还是奢消,下沉还是升级,差别非常大,首先要有这个框架,其次才是一些细化的东西

2017-12-25 20:47

一口气几乎看了你所有的文章,很多已保存,温故知新。写的非常好,也看了很多评论,我不会盯着一两句挑刺,这不是我想要的,而是站在全局品味其中的道理。谢谢你真诚而精彩的分享,足见胸怀格局之广,不禁见猎心喜。道友,金钱权势境界等对你来说只是时间问题,就不说了,唯有,平安!

最近雪球越来越多定位粉啊,看到那几个经典的标的和字眼就秒懂了

2017-12-10 20:57

品牌只是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什么丰田卖不上奔驰宝马的价。汽车是耐用消费品中,零件最多最复杂、对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产品,生产技术难度不可小觑。简单说,比汽车复杂的,销量比汽车小得多(比如火箭、飞机、高铁);比汽车销量多的,技术和复杂度低得多(比如、手机、空调、电视等)。
"汽车行业,为什么中国做了几十年的汽车,马路上跑的依然大部分是外资品牌,中国只能做低端汽车。难道我们技术不行?绝对不是,航母高铁都做出来了,还做不出好汽车?最大的壁垒不是技术,而是品牌。"

2017-12-06 04:14

太不重视产品力了,没有好的产品 只重营销 终归是无本之木 长久不了

2017-12-05 21:31

消费品的护城河还有一点是庞大的客户群和口碑,这是任何2B的中游企业力所不能及的。对于散户投资者,能够通过身边的商超实体店和线上的京东,天猫直接观察到销量的变化情况,产品的更新情况,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调研呢?所以消费品行业是普通个人投资者左右的投资标的。

2017-12-28 23:16

歌力思是穿的消费品$歌力思(SH603808)$

2017-12-15 06:31

非常不错的文章,干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