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37喜欢:4
还是吹吹我当下重仓中国动力吧,市场份额,中国78%,全球39%,绝对的霸主级别。总装成本,动力系统占全船30%,动力系统由于更高的科技含量是全船利润最高的一个模块。至于业绩,由于新船下单,船厂根据进度再向动力系统供应商下单,所以动力的业绩延后于总装厂,之前担心集团内部有内部采购价格,公司回应全部市场化运作,市场价。可能目前产能紧张和后期一机难求时会优先保障集团内部订单,目前还未到08年一机难求的情况,但是说动力系统涨价快过新船价格,可能是动力系统供给更加集中的原因。船厂还有不少民营小厂,动力系统研发只有两家,而且中国动力是唯一的研发制造全产业链,稍微可惜的是研发目前还没有合并到上市公司,注入预期也是一种潜在利好。制造也是两家占据全球绝大部分份额,超级集中状态。从中国动力的市场份额就可以看出,中船集团总装国内市场份额近50%,而中国动力动力系统市场份额是78%!最大的市场份额,最高的利润模块,给了最低的估值,所谓价值发现,不就是当下动力这样么?$中国动力(SH600482)$ $中国重工(SH601989)$ $中国船舶(SH600150)$

精彩讨论

哒哒的马蹄儿06-23 10:38

你为了赚点粉丝没下限了,

哒哒的马蹄儿06-23 10:59

虽然我持有动力,但是这样是很不负责的,
你怎么不说上半年首制甲醇发动机亏钱,怎么不说最核心资产—中国船柴,上市公司中国动力只有51的股份(赚的钱小股东要分很大一部分),怎么不说22年之前集团内部订单价格低,怎么不说现在已经满产满销很难扩产,怎么不说业务比较杂电池业务占了一半不属于船周期、!!!!!!!!!!!!!!!!!!

涵旭哥06-23 10:43

无所谓你们怎么讨论。当初船舶刚启动时,我买的有船舶和中远海能,后来海能涨了不少我选择全仓后周期的船舶,当时看海能涨了更多,当下看中途下车单吊船舶更踏实。如今后周期的是动力,我选择重仓动力,船舶防务重工小仓位,一是怕错过前周期的主升,二是怕错过后周期的底部低价。我是个谨慎的人,所以有点过分权衡利弊了。

3v3306-24 00:47

然后哪天一根大阴线你又看空清仓了,老墙头草了

猪猪储蓄罐06-23 10:43

中国重工当年搞了百万散户,至今都没缓过来。

全部讨论

虽然我持有动力,但是这样是很不负责的,
你怎么不说上半年首制甲醇发动机亏钱,怎么不说最核心资产—中国船柴,上市公司中国动力只有51的股份(赚的钱小股东要分很大一部分),怎么不说22年之前集团内部订单价格低,怎么不说现在已经满产满销很难扩产,怎么不说业务比较杂电池业务占了一半不属于船周期、!!!!!!!!!!!!!!!!!!

你为了赚点粉丝没下限了,

06-23 10:43

无所谓你们怎么讨论。当初船舶刚启动时,我买的有船舶和中远海能,后来海能涨了不少我选择全仓后周期的船舶,当时看海能涨了更多,当下看中途下车单吊船舶更踏实。如今后周期的是动力,我选择重仓动力,船舶防务重工小仓位,一是怕错过前周期的主升,二是怕错过后周期的底部低价。我是个谨慎的人,所以有点过分权衡利弊了。

06-24 00:47

然后哪天一根大阴线你又看空清仓了,老墙头草了

06-23 10:29

中国银行业 还全宇宙第一行呢! 市场大 跟涨不涨没有必然关系!除非中国动力扩展 飞机 汽车 等等其他动力! 问题来了 它有那个本事吗?

06-23 10:43

中国重工当年搞了百万散户,至今都没缓过来。

06-23 11:09

我跟你恰恰相反,我是要等它一波涨起来再买,现在谁买谁难受,何必受这份罪

06-23 17:27

看收入结构,扣少数股东权益,发动机占比才25%,而且占比25%的新能源估计是亏损的。市场大多数时候是对的。

06-23 11:49

讨论已被 涵旭哥 删除

06-24 06:35

讨论已被 涵旭哥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