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现在是买入新城最好的时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8喜欢:7

1,销售端:房地产销售基本探底

去年6月份开始快速下滑,目前的月销数据相对2021年高位的18.2万亿已经腰斩。当然如果你认为9万亿的规模还是多了且不可维持,那就请跳过…….

当然绝大多数地产上市公司受制于拿地、新开工等因素,未来两年的销售还会持续下滑。地产股里面如何选择标的,就看各自的理解了。

过去新城基本是跟随地产板块涨跌,未来有望逐步走独立行情,毕竟选择新城控股的大多都是奔着吾悦广场去的,而且新城过完今年就完成保交付任务,未来如果不拿地只消化剩余的存量土储,地产销售这块对新城的影响越来越小。

2,政策端:在房地产稳定之前都是只有利好

城市限购一个个放开,房贷利率一降再降,最着急的当然是卖地收入大减的那个主体,无奈房价下跌阶段,不要说投资需求(个人觉得未来这一块也不会再有),就算是刚需都会观望,买涨不买跌这是客观事实。

房企的信贷融资这一块政策也在不断放松,但由于有银行的责任问题,整体处于说得好听、落实不好说的阶段吧,边走边看就是了。

就好比一月底新推出的经营性物业贷这个政策,如果落实到位,那么新城控股这样拥有大量自持商场的无疑是最受益的,这也是我敢于8元加仓新城控股的理由之一。

3,公司层面:即将迎来曙光

我一直认为有息负债降到500亿规模就不用再降了,毕竟有1000亿+的投资性物业摆在那里,哪怕不再拿地,也是未来降借贷成本比降借贷金额更好些。

有些人觉得新城把负债降到0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这的确是事实。如果单纯考虑处理完存量土储,回收200亿左右的土地款,有息负债还会有大概400亿规模的样子。只依靠商场经营还要扣除股票分红的话,以后每年偿还20亿需要还20年。

但实际上是公司经营是动态的,500亿的有息负债是超哪条红线了?负债率很高吗?维持在500亿规模,5个点25亿的利息支出而已,还不到吾悦经营净利润的一半。为什么要还清贷款?新城稳定下来后,用吾悦经营获取低利率融资成本,继续昂首挺胸拓展干事业不行么?

4,确定性层面:属于少数地产公司里,账算的清楚和算的过来那种

投资最大的问题就是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业务太复杂的,摊子太多的,你能算的清楚,算的过来?反正我是没这个本事。

新城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些,过去就是双轮驱动下把资产沉淀在吾悦广场上,除了仅有的几个酒店外,貌似资金没有损耗在别的无效资产上。而吾悦商场的租金收入也比较好预判,200个全部开业后,大概年租金稳定在150亿左右。至于未来租金是否还能上涨或经营不善导致下降,这个只要持续跟踪就好。

吾悦这块利润60亿,扣除400*0.5=20亿利息支出,核心净利润40亿。

每年租金上涨1%,公允价值投资带来15亿左右重估,账面利润55亿。

如果还有拓展吾悦或拿地开发,维持少量房地产开发业务,年销售额300亿,220亿权益销售,净利润率按正常的5%算,再+11亿,核心利润51亿,账面利润66亿。

目前股价10.1元,总市值227.82亿(两周前跌倒8元,市值180亿)。

5,时间成本问题。

2017年我刚买新城的时候,那时股价16元出头,吾悦广场14-15家。现在已经开业了160+

7年时间股价几起几伏,最高涨到2021年初的53元,最低又跌倒前些天的8元。

公司还是那家公司,只是公司业务已经由房开为主过渡到吾悦经营为主,业绩的进攻性小了但变的更稳定了。

从时间成本角度,现在买入确比过去几年的时间段都要更好一些!$新城控股(SH601155)$ $新城发展(01030)$

全部讨论

05-10 09:09

老师好,而且新城过完今年就完成保交付任务,这句话怎么算的?保交付我的理解不是任务一直在么,除非住开土储都开发完了

管理层风险其实是这种企业的最大风险

我觉得确实维持不了9万亿,8万亿能够维持下去就很不错了

05-10 15:30

提醒一下,150亿租金,大概是105亿毛利,利息费用应该从毛利中扣除,也就是扣息后80亿毛利,60亿净利润。

05-10 14:37

回本再说吧!

05-10 14:15

主要是卖能超过负债那个点

05-10 09:10

这种周期股反转主要靠产品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