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总这个算法应该是“重置成本”的思路吧。但是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点:1欧美公司在下行周期是真的会面临破产重组的风险的。而南油海能是国企。所以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南油不论赚多少赔多少,是有机制兜底的。或者这样的公司可以理解为共和国公司。国家的一部分,半永续经营的。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估值可能会偏高。这样的公司在美国也是很高估的。2就是欧美的股东真的要求分红。周期顶部赚了大钱,分红甚至会把公司掏空。而南油也好,海能也好。是不允许这么做的。综合这两点,这可能是我们国内不用“重置成本”去估值的重要原因。
时间关系,对其中一家公司Torm的估值做了一些计算,如下。
总股本 81600000 股 最新收盘价 30.81 美元/股 (2022/12/15) 最新市值 2514096000 美元 (2022/12/15) *数据来源:同花顺
根据公开数据,Torm现有成品油轮情况如下,
LR2 13 艘 LR1 8 艘 MR 57 艘 合计 78 艘
根据Baltic Exchange的二手船成交数据,船龄5岁的MR在2022年12月15日价格为4100万美元。我没有具体了解Torm旗下船舶的船龄,把MR和LR都做了3000万美元来估算。
单船价值估算 30000000 美元 船队价值估算 2340000000 美元
可以看出公司船队的最新估值(可以按照资产重置来理解)和公司市值大致相当。
再看公司的分红情况,
分红情况 Q3 2022/11/10 1.46 美元/股 11/10收盘价 26.38 美元/股 分红比例 5.53%
11/10市值 21.52608 亿美元 三季度盈利 2.17 亿美元 盈利占比 10.08%
-----------------------------
Q2 2022/8/18 0.58 美元/股 8/18收盘价 19.46 美元/股 分红比例 2.98%
8/18市值 15.951362 亿美元 三季度盈利 1.066 亿美元 盈利占比 6.68%
这两个季度的分红比例占盈利的50%左右。
投资美股的Torm,给我一种感觉, “股东就是船东”。在持有股票的过程中,既享受了船舶升值的收益(股价上涨),又享受了运价上涨带来的收益(分红)。这和我们前几年集资买二手干散货船获得收益的方式完全一样,完全展现了航运业盈利的生意模式。这应该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话题转回国内的成品油轮公司——招商南油。虽然今年整体也是上涨的,但是和美股相比就相去甚远。
我想有一定的原因是在现货的锚定上。被市场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锚定TC7航线的运价。这种锚定基本上没有办法做定量分析,我们根本无法确认南油的30条外贸油轮究竟去跑哪些航线。南油还有TC出去和TC进来的船,这种情况更加没有办法以即期市场的运价来锚定。
同时,因为没有锚定船舶价值本身,整个A股油轮板块的估值都显得泡沫挺大。南油今天收盘(2022/12/16)的估值是206亿人民币,对应30条外贸油轮,若按照美股的估值,这显然很高了。(南油还有些内贸船,但是内贸船的运价一直很稳定,不具备弹性,这些资产我觉得不应该给太多估值。)
A股有A股的游戏规则,同时也很明显,如果在A股想做油轮板块的投资,可能压力是有点大的。当作投机来对待可能会好一些,我自己也没有敢长期持有。
管总这个算法应该是“重置成本”的思路吧。但是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点:1欧美公司在下行周期是真的会面临破产重组的风险的。而南油海能是国企。所以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南油不论赚多少赔多少,是有机制兜底的。或者这样的公司可以理解为共和国公司。国家的一部分,半永续经营的。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估值可能会偏高。这样的公司在美国也是很高估的。2就是欧美的股东真的要求分红。周期顶部赚了大钱,分红甚至会把公司掏空。而南油也好,海能也好。是不允许这么做的。综合这两点,这可能是我们国内不用“重置成本”去估值的重要原因。
A股权益资产定价用的是边际定价法,这是由许多本土原因造成的。 如果你拿重置成本法去看很多A股的公司,那遍地都是不合理的估值。
其实美股油轮股重置成本定价的原因,也是历史遗留问题,美国曾经机构被油运公司坑的很惨,dcf之流的定价方法他们不会去用了。
其实估值方法有许多种,同个模型有时候改动几个参数都可以算出不同的结果,只是一个游戏的规则,规则本身的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约定的规则中玩好游戏。
油轮不涨只是因为没有超预期的信息出现,当运价的高度和宽度展现,股价自然会兑现,如果没有,那自然就结束了。
是的,兄弟。美股的我现在能看懂, A股的倒是没有那么看得明白。比方说现在一条船4,000万美金,我们俩合股一家公司把它买下来。过了三个月,当市场价值到了6,000万美金的时候,我们公司的资产就是6000万美金。同时这三个月这条船扣除各项费用还挣了600万美金,我们拿出300万美金,两个人按照持股比例分了。美股成品油轮现在就是这种形式,和我们在实际船舶投资业务中一模一样。
我理解这种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周期高点是否高额分红,股票实际收益来源,一方面是资本利得,就是股价上涨,一方面是分红,而周期股由于没有成长性,主要应该赚取分红的钱,但A股没有这个确定性的机制,所以A股的周期股赚的是博弈的钱。因此近期市场炒作主线比较清晰,就是后疫情,再叠加增量资金不足,就出现了明显的虹吸效应,跷跷板现象非常突出,后续是否会修复,就得看后面的因素了。
我个人目前比较看好油运修复,市场对消费过度乐观了,无论短期疫情高发的脉冲影响,还是长期家庭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实际对整个大消费板块都不利,当然,这是自上而下,不排除个股走独立行情。
油运目前比较担心几点,一个是淡季情况,短期vlcc下跌可能和俄油受限后出口减少有关,后续有修复可能,成品油是中国出口配额,后续持续性和淡季表现,比较担忧,另一点是衰退影响,到底会多大,会不会直接抹平了供需缺口。
目前我有持仓,请大家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