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stream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我看存量还是在增加的吧?

热门回复

货币也增加了,你朋友付给车厂10万,车厂把这十万存银行里时,银行扣掉1.2万的存款准备金,8.8万借出去了,借这8.8万的人存在银行账户上,银行扣掉又贷出去了7.7万。。。这一派生行为在车厂把钱10万存入银行的那一刻就发生了,因为银行总是保持一个大致稳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车厂存入的那刻会有一笔贷款支出。。。当车厂花这十万的存款支付零配件发工资的时候,只是把这个10万M2变80万M2的过程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上转到了零配件厂商和工人银行账户里开始而已。。。对当月央行的M2统计数据没影响,都是多了80万,借贷行为可以派生货币,支付行为只会转移派生。。。唯一不同的是你最初从保险柜里取出来的10万基础货币可能是你自己劳动挣的权益,央行的投放基础货币只需要多记一笔负债就可以,法律规定的权利。。。

非银没法派生货币的,把会计分录都列出来就明白了。所有的存款都来自贷款,银行的放款是凭空印钱,资产负债两端同时记账增加。其他机构所谓的借贷都是实务货币的概念,是货币的转移,没有凭空增加

是的,实际不止10万,这10万相当于是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10万的现金存入银行,假设存准率12%,可在银行体系中产生的贷款是8.8+7.7+6.81……最终大概是产生73万的贷款。。。73万的贷款能产生多大gdp?。。。如果粗略按照国内去年360万亿社融/120万亿gdp的比值,粗略可以产生24万的gdp。。。再加上那辆10万的车。。。总计创造了34万的gdp?有没重复计算?

因为还有个有形的手在里面瞎折腾,这个有形的手如果无法建立有秩序且健康的环境,并且管住自己人的腐败,那么古典主义就会滑向持续不断的超发货币的窘境,这也是大部分国家的现状。
目前我们国家在走向部分古典主义实践,在一开始我认为会对经济产生巨大且负面的影响,在去年初向决策层提供建议时提出此风险并建议通过保交楼与向底层派发货币来改变滑向萧条的困境,决策层则选择继续朝着部分古典主义推进,后面由于国人的高储蓄率和创造财富能力很强,我们基本度过了萧条期。
所以我还是很期待后续的社会演化情况,并且挺乐观。

我没有义务教你,这个社会上的钱全是负债,各种负债,除了你理解的负债之外,还有你不理解的央行负债,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权益。你感兴趣地话把你据称都读过的货币银行学经典多读两遍就行了。。。一知半解没什么,一知半解然后乱说也没什么,但一知半解还不知道自己一知半解取笑其它一知半解的就显得很可爱了。。

社会上的钱全是负债?没有权益吗?[大笑]

1,社融是社会总融资规模,并不代表社会的总存款规模,这是两个概念,更不能代表总财富规模;
2,货币是交易媒介,而非债务是交易媒介,在电子时代,货币更易于被切割,更易于交易,不需要依赖法币总量的不断扩张;
3,经济体中总债务规模下降,存款增长,并且社零也在增长时,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经济状态,社融只代表债务,并非代表所有钱;

不知道您大学是否学过货币银行学,俺学的时候教材是米什金的,里面的货币派生就是和您上面的例子一样,但自从看了原来央行孙国峰的论文,就明显觉得米什金的理论是不对的,不知道现在删除了没有。
“2003年12月,孙国峰在斯坦福大学作访问学者时,与《货币金融学》的作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米什金(Fredcric S. Mishkin)讨论“到底是存款产生贷款、还是贷款创造存款”这个问题。
据孙国峰对媒体回忆,当时两人讨论了三个多小时,最终米什金承认其在《货币金融学》中所举的例子是错误的,至少对于解释货币创造的理论是不必要的,并承诺将在修订版中予以删除。”

少负债还是坏事?

我咋觉得你没能力教人家呢,从投资能力讲我更相信投资就是算好账的观点[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