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CF估值的一点体会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28回复:446喜欢:322

前几年DCF估值法风靡一时,我在雪球上也讲过,永续增长率取4%、5%什么的简直就是疯了,现在DCF又成了取笑别人的一个把柄。DCF顶着“绝对估值”的名号,历来被看作是必须使用但任人打扮的一种估值方法,实际使用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正确体会其中的威力。

我的看法是,DCF更像是一种压力测试或者风险度量,能够帮助投资者搞清楚投资标的会多大程度上暴露在什么样的风险当中,然后按照这样的路线图和优先级规划对这些风险的研究当中去。

折现值并不能告诉我们一个公司值多少钱,但是可以告诉我们,在油价波动10美元的时候,公司的估值会发生什么变化。

做公司估值就像看EVA,前一半觉得什么都手拿把攥,好像Excel表做完这个公司值多少钱就能算出来了,市场就被我打败了,但是当你开始迷惑于特定的参数取什么值合理的时候,DCF估值才刚刚开始。

此时,一定不要被使用参数调节的办法去找估值的数拐到沟里去。尤其不要把折现率调整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因为折现率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你的预期收益率。

也不要小看永续增长率取值的问题,1%和2%的差别,有时候就是估值15块和20块,那就是说如果股票涨到30块,能赚50%和100%的差别。

精彩讨论

庄绍光2023-07-12 17:43

“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虽然难以精确计算,但瑕不掩瑜,丝毫也不影响它在投资史上的思想光辉!这种计算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主要的伟大指导意义在于:
1、
它让我们着眼于未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好,才是真的好。研究企业未来确切的利润增长点、持续竞争优势和优异的长期基本特征,永远是投资者最主要的工作。
2、
它让我们瞄准长寿的企业。因为长寿的企业经营时间长,永续年金大,产生现金多,内在价值高。不要纠结在10年、15年、还是5年等争论不休、难以界定的具体数字上,要尽量从是否能成为百年老店的角度去思考,去投资。
3、
它指给了我们一条正确的选股方向:要尽量避开那些缺乏经济商誉和无形资产、生产同质化产品、固定资产投入巨大、折旧费用高昂,同时还要不断投入资本以维护市场地位和正常生产、资本性开支巨大且无休无止的产业或企业。要尽量挑选那些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性支出来保持高增长的企业。
4、
它提示我们注意安全。折现率与风险成反比,采用较高的折现率总比釆用较低的折现率更能够抗拒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买便宜是硬道理。
5、
它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无论企业有多么优秀,如果在经营多年之后,仍然不能拥有大量可以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如果不能以股东利益为先,都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

泡沫艺术家2023-10-13 16:12

其实研究过债券的都知道,越久期的债券,等于自身杠杆越高,长期不确定性越高,波动风险越大。
而长期债券收益率实际上是股权、贵金属、房子等全部久期资产的长期定价锚点,所以所有股票超长期投资理论其实都是有问题的,就是做了一个离谱的叙事假设来预期遥远的不可预测的未来,而假设长期稳定增长与股息股实际上才是市场风险最大的一类。

合力出奇迹2023-10-13 18:06

现在活跃的,哪个不是学了十多年Dcf,价值股,成长股,最后还得从龙头战法推到重来

郭荆璞2023-07-12 16:56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做投资做买方都比做实业简单多了,我越了解实体经济越会觉得这样

PPHL2023-07-12 15:12

dcf前提是确定性,这个确定性就很难搞懂了?又有几个能看懂十年后的公司?

全部讨论

“自由现金流的估值方法虽然难以精确计算,但瑕不掩瑜,丝毫也不影响它在投资史上的思想光辉!这种计算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主要的伟大指导意义在于:
1、
它让我们着眼于未来。投资股票就是投资未来。未来好,才是真的好。研究企业未来确切的利润增长点、持续竞争优势和优异的长期基本特征,永远是投资者最主要的工作。
2、
它让我们瞄准长寿的企业。因为长寿的企业经营时间长,永续年金大,产生现金多,内在价值高。不要纠结在10年、15年、还是5年等争论不休、难以界定的具体数字上,要尽量从是否能成为百年老店的角度去思考,去投资。
3、
它指给了我们一条正确的选股方向:要尽量避开那些缺乏经济商誉和无形资产、生产同质化产品、固定资产投入巨大、折旧费用高昂,同时还要不断投入资本以维护市场地位和正常生产、资本性开支巨大且无休无止的产业或企业。要尽量挑选那些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性支出来保持高增长的企业。
4、
它提示我们注意安全。折现率与风险成反比,采用较高的折现率总比釆用较低的折现率更能够抗拒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买便宜是硬道理。
5、
它告诉我们一条真理:无论企业有多么优秀,如果在经营多年之后,仍然不能拥有大量可以自由分配给股东的现金,如果不能以股东利益为先,都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

2023-07-12 15:12

dcf前提是确定性,这个确定性就很难搞懂了?又有几个能看懂十年后的公司?

2023-10-13 17:38

出于对体制的敬畏,永续增长率设定为零,永续价值折现后再打折,毕竟争夺永垂不朽权是很危险的行为,我想都不敢想。

2023-07-12 16:14

认识和理解行业和公司,比这些重要得多。欢迎尽快转买方,亲自下场,有意思百倍。

对了,用类似的标准评判的话,能感觉到医药行业的公司整体上讲,对比DCF估值是有折让的,不过这倒也不能说不会继续跌了

2023-07-12 15:59

还是做个粗算师吧

2023-07-13 19:59

那谁不是说了么:DCF估值就是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参数稍微偏差一点,研究的都不是一个星系。

2023-07-13 19:26

能算出DCF的二阶导数就很牛逼了。算出明年,后年的pe,股息率,理解商业模式,看看资产负债率,就差不多了,余下的全是感觉。DCF估值看起来很科学很高深的样子,类似于哈佛流体力学教授用99核处理器加上最牛AI芯片计算出最佳飞行姿势,并传授给小鸟,教它如何飞翔。实际上小鸟的飞翔只需要足够的实践以及它有翅膀。

2023-07-13 19:14

估计$三六零(SH601360)$ $科大讯飞(SZ002230)$ 老板最恨dcf

2023-07-12 17:21

DCF自从核心资产牛市结束后,两年多没看到这个词啦,都有点生疏了。哈哈,一句话,模糊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要强一百倍。最近人工智能股票跌的有点惨,很多人开始怀疑这轮科技股行情就此结束。在股票涨的时候,喊口号,讲信仰,锦上添花,非常容易。但当资金出现分歧时,股票开始调整后,就没那么多专家大V出来站台了。
我给大家打打气,虽然这里有一波中级调整,但我依然维持之前的观点。2023年是科技股的炒作元年,相当于上轮科技牛市的起点2013年,以及上轮蓝筹白马股牛市的2016年。看懂这篇文章,你的投资少走十年弯路。如果把A股股票分成两个阵营,那一方是白马蓝筹股为代表的大盘股,另一方就是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纵观A股投资历史,资金就在这两个阵营里做着大周期的切换。我们来看看近20年来,两种风格的切换规律。2005年到2007年那波大牛市,是白马蓝筹股的大牛市,金融股,钢铁煤炭周期股等有业绩支撑的股票表现亮眼,是行情的主线。经过08年股灾后的调整,从2013开始,A股的主线就切换到了科技股为代表的中小盘股。当时但凡沾上互联网概念的就能飞上天,TMT行业是主线。那轮行情一直到2015年结束。随后展开了一轮急速调整。从2016年开始,资金又回流到了白马蓝筹的阵营里,开启了为期五年的白马蓝筹行情,这轮行情的主要逻辑就是业绩,白酒,医药,消费,新能源等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涨幅。到2021年开始调整,经过一年多的休整后,在2023年,也就是今年,资金又回流到了科技公司为主的中小盘股票里来。资金之所以大周期来回切换,本质上就是避高就低,水往低处流,水生财,同样的,钱也是往低处流的。经过几年持续炒作的阵营估值难免很高,行情结束后,也有很多套牢盘,需要数年时间的消化。而切换到另一个阵营里来,既可以让炒作完的阵营消化高估值,也可以通过另一个阵营的热度,吸引套牢盘从之前的阵营里割出来,为下一次切换打好基础。所以,要想在股市里赚钱,就要掌握这个大的资本炒作规律,要跟着资金跑。TMT行业在过去四五年的白马蓝筹行情里没怎么涨,过去五年里一直坚持在TMT等科技股里的股民看着大盘蓝筹股的行情,心理一定不好受。从今年开始,如果你又被过去几年的行情洗了脑,扎根白马股阵营里,又会难受个两三年。因为今年是科技股行情的元年,所以,未来两三年里,一定要在科技股为代表的中小盘股阵营里。虽然是科技股牛市的元年,并不是鼓励大家现在就追高买入,因为即便是2013年至2015那轮科技牛市里,个股在走出翻倍行情后,也出现一波30%甚至50%的调整。现在很多科技股也走出了翻倍行情,短期出现回调很重要,一旦你追高被套,节奏和心态就会被打乱。这波科技股行情是资金大周期切换的结果,会持续个至少两三年,所以,不要着急,自然会有低吸的机会。看懂篇文章,你的投资少走十年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