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156喜欢:20

作为长期的智能化吹,和BYD天花板论的支持者,发现世界的进展既没有想象那么快,也并没有那么慢。

2020~2021年的时候觉得小鹏的智能化优势会广受认可,实际上并没有。2022-2023觉得智能化暂时不会影响销售,23年底其实就已经发生改变了,华为、小鹏的高级智驾版本销售比例非常高,华为获得了广泛的用户心智,理想也拿出了拿得出手的宣传素材了,见下:

网页链接

同意艹老师的观点,可能智能化的战斗,24年底就要分出胜负,占领心智了。看来最大的输家是 “都是资本忽悠人”的船夫哥。蔚小理可能没办法撬动比亚迪的基本盘,但是华为可以。

看现在的产品,24年底之前BYD除了“投华”之外基本是不可能追赶上的,要被焊死在低端车型了。投华则心有不甘,明明我才是这个行业的霸主。考验领导人认知的时刻又到了。

理想反而节奏把握的还行,之前的低投入和落后,逐渐赶上来了,在心智变化的24年有希望做到至少不落后,踩点精准。

还有任、徐、余的这一波配合,也是堪称经典。 赛马机制淘汰出了最优的推广自己的产品的解决办法,并且在合适的时候借驴下坡,完成了原来的战略目标: 做中国版的大陆,翻译一下其实也是中国科技的底座,而不参与具体一线产品的竞争,也跟之前华为做的事儿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没有余承东的这一番折腾,让老派决策者觉得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他们估计还要负隅顽抗几年,不把华为这个车圈的新人当回事儿,对国家的整体是巨大的损失。

张一鸣说的好啊,认知是最关键的,事儿都是可以做,人才是可以找的,到底要干嘛怎么干才是最难的,李厂长和余大嘴在这方面表现真的非常优秀。

$理想汽车(LI)$ $比亚迪(SZ002594)$ $华为(临时)(HUAW)$

精彩讨论

forcode2023-11-28 10:17

我很早就坚信比亚迪做不好汽车智能化,这是它的基因和企业文化决定的,不是决策失误。
/对比亚迪做不好智能化这个判断,我正确的概率很大,毕竟功能机时代的玩家能做好智能手机的概率很低,我的逻辑很坚实。
每家企业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性和它的命,富士康就很难做好卤菜,它缺乏做卤味的企业文化基因。
比亚迪的车间文化,意味着相比理想汽车和特斯拉这种互联网类型的汽车公司,等级更森严,搞用户体验设计、大数据分析、云计算、AI等的顶级人才,很难忍受这种森严的上下级关系、考核方式和氛围,比亚迪的薪酬水平恐怕也很难适应,一个不赚钱的AI自动驾驶部门,平均年薪是销售部门或电动车技术部门的5~10倍,其他兄弟会怎么想?其他部门会不配合,设置各种障碍,公司内部会矛盾重重。为了搜集统一规格的传感器数据,所有车型都要配齐十几个摄像头、雷达、其他传感器,这会增加成本,部门之间如何协调?高管层具备对传感器和数据搜集重要性的认知吗?类似问题还成千上万,如果高管决策层自己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根本就是盲人摸象,很多该做的事情,根本都不知道要考虑,更谈不上做好了。
比亚迪销量和存量汽车远超理想汽车,但这些车配齐了足够的传感器吗?有在高精地图的支持下持续搜集道路和驾驶数据吗?云端数据有自动化实时清洗吗?基本的数据模型框架存在吗?如果都没有,那它的这些销量和存量车,对于未来的智能化都助益不大,它的先发优势是虚幻的……
网页链接

forcode2023-11-28 11:29

纯电很难作为大部分家庭唯一一辆车,满足各种场景的出行需求。但三年前,增程模式让我眼前一亮,我一下子就看清晰了,这种汽车能够彻底取代80%以上的燃油车,它能够复用全社会过去近一百年投入了多少万亿搭建起来的所有加油站体系,彻底没有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尤其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发展中地区),并且具备彻底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的潜力,燃油车天然不适合自动驾驶和智能化,只能勉强凑合,机械传动的延时比电子控制的传动延时慢了数量级速度,高速情况下几米的误差就是一场车祸。

forcode2023-11-28 11:20

比亚迪如果采用华为智价解决方案,应该是不错的,它的产业链能力,未来就算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还是有机会的,但未来汽车智能化应该会非常重要。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华为这种模式是否优于特斯拉或理想汽车这种软硬件一体化模式,还有待观察,毕竟涉及到安全责任归属问题,比手机更要求很强的软硬件一体化整合设计。
但华为模式不是安卓模式,更接近联发科模式,华为不只做车机软件,它提供的是一整套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做的是人体最核心的大脑、五官和脊椎神经系统,其他合作品牌是做躯干四肢。
未来如果自动驾驶技术足够成熟,我猜测自动驾驶汽车底盘将成为移动的智能底座,可以搭载各种移动商业应用和传感器,具备无限可能,有可能颠覆人类近现代流行了几百年的坐商形态,整个社会不再固定居住不动,坐商变行商,不是人找店,而是智能底盘上的移动店铺去找移动的人群,未来很多人口将冬夏季旅居不同地区,远程办公,住宅和商业地产都有可能被颠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
这些是我独家原创。
参考:整个商业形态都会被彻底改变
网页链接

forcode2023-11-28 10:40

在蔚来和小鹏每一家市值都远超理想汽车市值,我就说将来理想汽车市值将超过蔚来+小鹏,被群嘲,去年我的这个判断实现了。
还有我几年前理想汽车还没上市IPO时极度看好增程技术路线的这篇:
电动车唯一正确技术路线
网页链接

中年电竞选手2023-11-28 10:09

说白了决策者的水平问题。决策者能看到电动化这前1步,看不到AI改造世界的前3步,更没有应对变化提前调整组织。
所以你看BYD的结构本质是一个发展电动技术,其他全面学习油车公司的结构,打法也一样,高端车做技术拉品牌,帮助低端车打品牌,比较像诺基亚的思路。
特 华 小 理,则都是标准的科技公司架构,做的产品也都是iphone思路,高端车低端车的智能化水平是尽量拉平的。这里不说蔚来是因为个人觉得蔚来也是个套电动壳的传统公司。
$比亚迪(SZ002594)$ $理想汽车(LI)$

全部讨论

王垠今年有一个对华为余承东的访谈。访谈视频里有一个观点是王垠提问余承东华为会不会成为新世代的博世,毕竟博世在燃油车时代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余承东很直接的否定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一个零部件企业能够控制汽车所有核心技术让主机厂必须和它合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华为成为这样企业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应该说是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华为有了参与汽车智能化方案制定的优势或者说是机会。另外余承东认为,如果只定位于博世那样的一个T0的零部件供应商,是无法满足华为对科技企业利润需求的,因为零部件企业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挣的是一个辛苦钱。这也是比亚迪最大优势之一吧:供应链和成本管控。但华为是不能这么做的,智驾如果无法打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华为大量的前置研发投入是很难持续支撑下去的。我觉得比亚迪到现在都没把智驾太当回事,其实不明白大多数人并不需要对驾驶感、路感有很强烈的感知,需要的只是一个车,一个工具,把我安全快捷的送到目的地。之前所看重的那些也许再过几年在消费者眼里都不重要,反而是智能化带来的很多东西真正是购买的决定性边际变量。

李想10月份内部会承认投入智能化慢了半年,目前研发人员不足800人,不知道是什么神仙逻辑,觉得理想追上了智能化,但是BYD完全没机会追上。可笑

2023-11-28 08:16

从仰望U8能看出来,BYD在冲击高端的过程中还是有一点燃油车的思路惯性,我感觉这个很难改了……

2023-11-28 07:53

1、李想几乎全踩在正确的节奏上,如果不是运气好,就是实力了
2、不过,现在技术路线的“智能化”护城河可能没有想象的宽。实际上领先的小鹏,启动时间也就是一年半左右(再早之前试错的技术路线不算)。李想发现路线错了,转身猛追。到现在5.0 beta的能力,算起来也就是8~9个月。所以,迪子还是不缺改错的时间窗口的?

2023-11-27 14:39

有没有一种可能,BYD的智驾没有你预期的拉跨,可以看看N7重庆的视频。

2023-11-28 10:59

厂长还好说。XP和赛力斯的毛利率让人怀疑持续性...有没有懂哥说一下

2023-11-28 09:45

1、如果没有数据或者数据量小的话,怎么搞自动驾驶
2、缺少数据输入,你算法再好又有什么用
3、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优势都是数据量大,算法的领先优势没有那么大。
4、所谓智驾不过造了一个概念,本质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噱头只能忽悠一时。
5、有多少汽车公司愿意开放数据给华为呢?
$比亚迪(SZ002594)$ $华为(临时)(HUAW)$ $理想汽车(LI)$

2023-11-27 17:59

华为的问界的小视频都是在特定的封闭环境或已设置过高精地图预演过很多遍之后取巧有剪辑的拍摄的,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了混淆视听,之后销售说的很多自动驾驶场景因为法规不允许而无法使用也完全是带有欺骗性质的,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有多危险,因自动驾驶出事后消费者可能要负刑事责任,他们完全都避而不谈的,这就是一种欺骗,因为他知道法规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允许的,所以他们根本不用兑现现在的虚假宣传,所有的责任都可以推到法规身上,就跟消费者说等法规允许了再升级给消费者使用,其实消费者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用上,这就是利用法规的彻彻底底的欺骗。

2023-11-27 14:54

理想5.0系统的推出,表明智驾系统来到了第一梯队,终于可以名至实归了,之前的感觉是宣传的比实际的好。

2023-11-27 17:23

感谢分享。
理想今天晚上的系统升级就是您分享的这个?